每天了解一點創投圈
2018 年中國教育培訓產業的市場規模約達 20000 億,除去正規的學校教育,市場化運作的教輔市場規模約為 9000 億,行業保持著 30% 以上的高增長。
2018 年,同樣也是國家對教輔行業嚴格規範的一年,傳統教輔機構如何做好線上教育,是能否轉型成功的重大突破點。
近期,IT 桔子教育系列直播活動邀請到了雲朵課堂聯合創始人王慶,分享他對於在線教育 4.0 時代線上平臺的建設方法和趨勢解讀。
一、迎來在線教育 4.0 時代
在線教育 1.0 大約在 2007、2008 年左右,才開始把營銷放到線上,雖然現在把營銷放到線上已經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像 SEM、SEO、信息流、還有自媒體等,這些都是現在常用的線上營銷方式。但那時,營銷方式還都是發傳單、地推、做樓宇廣告,包括去發一些公交廣告,這個稱為教育 1.0 時代。
2.0 時代大家逐漸發現好多人因為地理位置或者說由於時間的原因,沒有辦法線下上課,就開始去錄製視頻課,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當時湧現了一批開始錄製視頻課的機構、如 K12 領域的北京四中;職業教育方向的中華會計網;金融、管理領域的時代光華等。到了現在,錄播依然是在沿用的一種方式。
錄播雖然具有可以隨時隨地的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好處,但自身卻也存在一些缺陷。因為學習,本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而錄播課程的時間又很長而且還沒有互動,很容易出現學員的課程沒有看完的現象,所以觀看視頻課程的完成率到現在也是行業內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儘管我們現在通過題庫、彈題等各方面去增加互動性,但錄播課的完成率還是需要進一步去提升。
大約在 2011 年、2012 年的時候,大家開始覺得錄播課程並滿足不了教學需求。於是直播開始湧現,那個時候我們都是在 YY 上課,在 YY 裡開一個直播間,然後讓教務往 YY 的大廳裡拉人聽課。
有人說 2013 年是教育元年,因為 2013 年是職業教育轉型發展線上模式的初始。教育培訓領域有兩大塊,一塊是職業教育,一塊是 K12。2013 年職業教育線上的商業路徑跑通。當時該領域出現尚德、邢帥,潭州學院、中華會計網、正保遠程等一大批行業標杆機構,他們的出現使職業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
直播解決了交互的過程,而且現在隨著硬體設備的升級,直播已經很完善了。我們在給成都市教育局做的客戶案例裡面,很完美的把線下的場景在線上呈現了出來。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是用兩個設備來實現的,一個是德威的一套硬體設備。首先在教室房間裡面裝一個主攝像頭,然後在房間的四周裝六個輔攝像頭,這些攝像頭能夠自動跟隨,當老師有動作的時候拍攝老師,當老師沒有動作的時候會自動拍攝學生。
另一套是航空二院開發的,叫實物展臺的設備,它正對面是一個黑板,可以拍攝老師寫板書,下面對的是講桌,可以拍攝老師做物理實驗、化學實驗時的操作過程。就這樣,我們通過直播的方式把老師教學生的狀態完美地去呈現出來了。
職業教育直播已經很成熟了,13 年的時候職業教育就已經在做大班課,從 17 年開始在 K12 領域裡面也有很多人開始去做直播課了,這就是一個我們定義為教育 3.0 的時代。
2018 年或者說 2019 年進入了 4.0 時代,4.0 時代的在線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個閉環。現在一家培訓機構的所有運營流程,從他的市場推廣——獲客轉化——到教學——運營甚至包括一些售後的處理,已經全部都可以在線上實現了。
關注教育行業的人,應該知道很多教育領域的獨角獸企業,現在全都是轉型線上,已經沒有線下了。比如尚德機構,一起作業網、猿題庫,VIPKID 等等,現在我們已經完完全全的把這套線上教育的商業模式跑通了。
在整個在線教育領域裡,職業教育一類的開始線上業務會早一點。像學歷、資格證這一類的,在 2013 年、2014 年的時候公開課引流、大班課上課這種模式就走通了。
即便是在 K12 領域,在 2017 年的時候,像 VIPKID 已經把在線一對一教學的模式跑通。而像學而思、新東方、精銳、高思等這些機構也把雙師的模式跑通。我們把這個在線教學模式成熟的時代定義為 4.0 時代——線下機構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可以在線上去完成的。
傳統教育在國內發展了近 30 年,才出了像新東方、學而思這樣的具有百億市值的巨頭,但在線教育只經過 7、8 年的時間就湧現出來一批像一起作業網、猿題庫,VIPKID、CCtalk 等高估值的公司,在線教育加速了整個教育行業的發展進程。
二、在線教育行業的四個變化
傳統教育也好,在線教育也好,這兩年都發生了一些變化,那這些變化對這個行業又有什麼樣的幫助呢?
變化一:回歸教育的本質
在過去的 5 到 10 年中,教育行業本末倒置充斥著以盈利為目的的風氣,忽視了教學。大家都只看重營銷,打造銷售中心,讓銷售變的更強。但其實教育的本質還是教學。
大約從 17 年開始,「學而思」開始投入時間、財力、精力去做標準化的課件、標準化的教學和教輔。現在很多職業教育裡面,也都在效仿。
像我知道的,做消防工程師的某培訓機構,他們有自己的教研團隊去研究,去學習。學習消防要掌握的知識點有 1 萬多個,他們把每個知識點都做成一一對應的試題和講課的視頻。同時還推出一套能千人教學的方式。
即每一個學生報名來到機構後,都要先通過測試,通過測試知道學員哪些方面有問題後,針對學員的薄弱點去給學員做額外的有針對性的補習的一個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的方式。
我們接觸了這麼多行業內的機構,包括我們自己的客戶,發現大家現在都會花更多的精力做教學。因為在線教育受政策、資本的影響,毫無疑問肯定是有泡沫的,但當這個泡沫被真正擊碎的時候,大家才真正意識到教育的本質是教學,網際網路只工具。大家開始回歸教育本質,也是很令人欣喜的事情。
變化二:教育行業,尤其是行業標杆的這些機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術力量上
2011 年、2012 年在尚德組建技術團隊的時候,很多人還存在疑問,因為技術團隊的成本很高。
現在回顧一下,好多教育標杆機構能走到最前端的原因是什麼?因為隨著公司規模逐漸擴大,要實現公司人員、師資管理的內部的信息化,肯定是需要一套好的系統去解決的。
開發系統有兩個選擇,自己研發或者找外包。現在有類似雲朵課堂這樣提供 SAAS 服務的公司,在 2011 年—2013 年的時候是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大家都是東買一個系統西買一個系統拼湊起來或者選擇外包研發。但是外包研會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在系統的後續的更新上、bug 的修復上都是問題。
由於線上教育才發展 5、6 年的時間,而線下教育發展了有 30 年,如果信息化跟不上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包括當時的尚德等一批機構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技術上。現在回頭看,像尚德、猿題庫、一起作業網,VIPKID,VIP 陪練,噠噠英語等企業會布重兵在技術上面,是因為技術能夠促進他們的效率和生產率。
變化三:2018 年教育行業的政策變化
政策率先影響了幼兒園領域,幼兒園上市之路被砍斷了,想要更好的生存,幼兒園機構只能花更多的精力在商業模式上。
政策上的第二個影響領域是對 K12,現在開辦 K12 要求培訓機構要先證後照,即必須先有辦學資格證,再有經營執照、消防,上課的老師必須有教師資格證,這些政策對線下教育機構造成很大的恐慌,一些機構被迫加速線上的轉型。當然線上也會有政策監管,但目前還不知道 2019 年會不會有詳細的政策出來。
還有預收款政策,預收款是指讓學生報一年的課程,一次性付費幾萬塊錢甚至更多,這樣機構的現金流會比較好,但現在按照國家法律規定機構最多只能收三個月的學費。以前一年後才會考慮到用戶續費,現在三個月就要考慮續費續班,這也是迫使機構去重視教學的質量原因。
這些政策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考慮,K12 的模式很成熟,發展很迅速,稅收環境都很好。但這個行業必然也是存在一些問題的,這些監管能督促機構更健康地發展,讓 K12 教育行業往更健康的方向上去走。從第二個角度上,教育是習主席提倡的四個大方向的其中之一,國家支持教育行業發展,所有的政策也都是為支持教育行業能更健康的發展出臺的。
第三個政策方向是關於民辦學校,民辦學校從 2015 年、2016 年港股上市潮以後,這幾年發展一直很好。但國家出臺了兩個公司之間的財務不能合併之後,導致民辦學校不能在通過 VIE 方式融資上市。
變化四: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2016 年-2017 年,資本市場對教育,尤其是對在線教育的熱情是很高的。這兩年行業能爆出 2 個億、十個億的融資消息,到 2018 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資本日趨理性,對教育行業逐漸產生新的認識,但從大的方向去看相較於其他行業,教育行業還是比較活躍的,而且相較於 ToC 端,ToB 端更加受到資本青睞。
三、在線教育的幾種商業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平臺型的。例如跟誰學、百度傳課,騰訊課堂等,做 B2B2C 或者做 O2O,做平臺型模式有兩個問題很難攻克:
第一個問題是流量,一個成交的有效流量成本高達 3000-4000 元,整個 K12 和職業教育的流量都很貴。
第二個問題是教學質量無法去監控,學生來平臺上課,如果某個老師教的不好或者老師沒有在指定的時間出現,學生肯定會說平臺有問題。教育不是有一個爆點就可以開始做的事情,教育是需要前端、後端全部服務好的事情,交了錢才只是開始,服務在後邊也需要跟上。
但我們也堅信未來肯定會有一個百億級的平臺型公司出現,就像以前網際網路電商的時候也有很多做平臺的,現在卻只有京東和淘寶了。在教育行業裡面如果有一個平臺能夠規範教學質量,能夠有很好的獲客方式,預計未來兩三年,也會在教育領域出現一個大的平臺。
第二種就是 B2C 內容型。以前線下培訓改到線上培訓,機構正常招生、找老師上課收學費,B2C 的商業模式已經走通,尤其在職業教育方向增長很快,去年消防和教資都是發展很好的領域。
第三個是輔助工具這樣的類型的企業。像猿題庫、一起作業網等,猿題庫最近也轉型做輔導了,K12 毫無疑問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大家都想去攻佔。現在一般都會把工具都做成一個流量的入口,而工具表現形式也是以 APP 的呈現,降低了教育市場上的費用。
還有一種是提供技術服務支持的企業,比如我們雲朵課堂,還有科大訊飛、校寶等,這類服務關鍵在於產品是否能被用戶使用好,其核心在於服務方是否懂教育,不懂教育,光靠複製拼接功能,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場景裡是很難去適應的。
四、在線教育的未來趨勢
首先,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
2015 年我們開始做雲朵課堂的時候,客戶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在三線城市幾乎很少有客戶了。現在,我們在四線城市都會有好幾家客戶。對於線上教育以前大家是觀望的態度,現在都開始想要去摸索,想去要往前走。
線下機構招生數量受限制,一個線下培訓機構招生只能覆蓋周圍五公裡到十公裡,師資受限服務不了很多的學生。教育行業的人發現線上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當線上教育這個商業模式走通以後,去做線上教育的企業會越來越多,所以同質化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第二個趨勢,移動學習會超過 PC 學習。
手機現在幾乎已經賦予了我們做所有能做的事情了,移動學習將超過 PC 學習。
第三個趨勢,線下機構會加速網際網路的轉型。
線下機構肯定會繼續存在,好多的項目的不同的模式也會需要有線下形式,但換一個角度看,越來越多的線上機構也會觸達到你的用戶,因為像百度、今日頭條、抖音這些是不分地域的,會拿走你的一部分流量或者是學生。你要想要競爭就也需要發展線上模式,所以線下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加速轉型。
最後一個趨勢是 AI+教育。
有個芭蕾學校他們想監控到老師的講課過程,包括老師的說話語氣、面部表情。他們對每一節課都做了腳本,老師說的字要和腳本上是一樣的。監控老師的教學過程,監控學生,通過學生的面部識別表情去看學生是否有注意力集中的去聽課,這個目前是我們和達摩院一起在做的一個項目。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這種新的技術應用出現在教育行業。
但所有的核心還是在於教育,不管是 AI、直播、還是網際網路,這些都是工具,都可以讓教育變得更有效率。未來三、五年,我們的學習會更加方便。比如:英語流利說,英語流利說現在教學幾乎都是機器人,教學質量很好。英語是標準化比較高的一個學科,機器覆蓋一定是從標準化比較高的學科去覆蓋,然後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在職業教育某些行業,比如會計等領域。
五、雲朵課堂的戰略
培訓機構從最早單調的營銷推廣,發展到現在的多元化,像如今既有百度、360、搜狗這樣搜索類的,也有今日頭條、抖音信息流類的,還有自媒體、新媒體等方式。
整個培訓機構運營的最前端是營銷,是流量。流量之後第二步是在線客服,我們內部稱之為獲客,流量只能讓潛在用戶觸達產品,觸達產品之後怎麼能夠讓其成為真正的用戶去使用呢?
不管是註冊表單、在線諮詢、還是通過關注公眾號再去做轉化,這些獲客的方式中又有很多需要監控的數據。
有了流量後該由銷售去轉化,那銷售如何去跟進、跟進次數、跟進頻率等,這一整套的流程都是我們的 CRM 系統能幫您解決的。
轉化之後是教學,不管是上課直播、錄播課、題庫或者錄播+題庫,還是小班課、雙師,教學過程中總都會有不同的模式。
教學之後要去做運營,如何保證學生上課的體驗很好,如何來讓學生復購、轉介紹,這都是運營需要去做的。
最後,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從最前端流量獲取到最後復購是有一個公式的。不同的項目出現問題,可能是發生在市場,也可能是發生在銷售或者其他環節,這些都需要通過數據分析才能發現問題環節,然後去解決。
這就是一個培訓機構運營的完整流程,大約需要經歷的六個階段。在這六個階段裡面至少需要用到 7、8 家的系統,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數據流轉的效率很低。有可能在這六個階段中出現數據丟失,導致用戶前後情況也了解的不全。
雲朵課堂想要將所有系統集成起來,通過自建以及合作接入,最終能夠形成一個閉環系統,打通各個環節的數據分析。我們也在準備做一個在線教育數據分析流程圖,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持續關注我們。
雲朵課堂提供在線教育整體解決方案,打造在線教育的閉環系統,打破技術壁壘,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立網校的技術和資金門檻,提供私有網校、直播、錄播、題庫、論壇、資訊、會員、積分、優惠券等全屬性功能,同時具備促銷系統、學員系統、排課系統、教務系統、權限系統、查詢統計等適用於培訓機構業務邏輯的管理體系。雲朵課堂已經於 2018 年完成近億元 B 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