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臺上看文,有人貼出自己寫的詩詞,詢問懂行的網友給提提建議,我對詩詞的感覺就是自己的直觀感覺,至於詩詞的各種講究我是說不清楚明白,我只能負責看了。
看自己買回來的詩詞大家的詩詞集,上面的編者也說僅此一家寫得好還不行,百家爭鳴才會有詩詞大放光彩的時候。
我覺得此話說得有道理,一個人寫的東西好不好,一個外人是說不清楚的,但是如果懂行的人多了,許多人都是能寫詩詞的人,說出來的話也是有分量的,也是可以借鑑的好建議。
如果周圍沒有這些人作為懂行的基礎,在鹽鹼地裡是長不出來莊稼的。
如果四周都是沒人說話的沉默是金,估計說話的那個人也會閉上嘴巴。
如果一個人自認為寫了一首不錯的詩詞,但周圍都是不懂行的人,胡亂說了一通,估計寫詩詞的人也會感到寂寞,以後也不會再寫出什麼有感覺的詩詞!
正因為詩詞大家一枝獨秀,都是因為詩詞大家周圍有著一些對詩詞感興趣的人存在,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分享,最後逐次排座次,詩詞大家是許多作為懂行的人作為基礎成就的裡程碑!
現在的時代,詩詞不是正常的表達方式,寫文章才是人民交流溝通的表達方式,許多人寫文章在行,看文章在行,如果讓他幫忙鑑賞一下自己寫的詩詞的質量,即使這個人是文化人,估計這個人的建議也是不能被接受的。
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詩詞大家紛紛出場的時代了,即使有寫詩詞寫得十分好的人出來了,因為許多人不懂,這些以詩詞說話方式的人寫出來的詩詞也不能和歷史上的那些詩詞大家寫的詩詞相提並論。
這是一個讓寫詩詞的人群無語的時代,寫詩詞的人很感到寂寞,他人依舊歌舞昇平,不理解這些詩詞人的情懷,這個時代就是這樣一個特點,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