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才是世界最大的填海工程,看看它的攜沙量,就知道渤海危險了

2020-12-22 科普大世界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全長約5500公裡,流域面積約75萬多平方公裡,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華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那麼它為什麼叫黃河呢?其實沒別的原因,就是這條河裡面的水太黃了。

黃河上遊的水流本來是很清澈的,但自從出了青藏高原之後,大部分河段的河水都很黃,之所以顏色很黃,是由於河水裡面含沙量大,黃土多,而之所以沙多土多,因為它流經了我國西北地區的沙漠和黃土高原一帶,這些地方大都比較乾旱,地面植被較少,水土保護狀況不佳,降雨到地面形成的水流,會攜帶黃土和泥沙流入河中,因此黃河的含沙量非常大,河水也呈土黃色,即便是到了下遊進入華北平原,流經的地方也基本都是黃土區,所以整條黃河除了上遊的水比較清澈之外,中下遊幾乎都是土黃色的河水,因此被叫做黃河也就名副其實了。

黃河也是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同時也是全世界攜帶泥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中下遊沿岸居民都知道「一碗水、半碗泥」的俗語,就是如果舀一碗黃河水澄清的話,會發現這碗水中有一半都是泥沙。

不過大部分時候和大部分河段都不會這麼多,一個人們沿用多年的數據是黃河每年的泥沙攜帶量平均大約為16億噸,有記錄的最高的時候可達39.1億噸(1933年),我們以16億噸來說,其中大約有4億噸可以沉澱到中下遊的主河道和引水渠及灌溉田中,大約12億噸衝入渤海。

從1855年至今的100多年來,黃河已經在入海口附近塑造了50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中國不對黃河進行全流域水土治理的話,有專家認為二百年後黃河等河流攜帶的泥沙將填平渤海(如今渤海的平均水深只有16~18米,黃河等河流攜帶的泥沙每十年大約能把海床抬升近一米),所以如果任由黃河就這樣攜帶泥沙入海,以後渤海的存在就真的危險了。

那麼黃河每年16億噸的泥沙攜帶量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先算一下它的體積,泥土的密度大約為水的1.4倍,黃土的密度相對較輕,16億噸泥沙大約為12億立方米,再做個比較就清楚了,將12億立方米的泥沙堆砌成寬和高各一米的長土堆,那麼這個土堆的長度就會是12億米長,也就是120萬公裡長,而地球赤道的長度為4萬公裡,這個土堆就可以圍繞地球赤道繞30圈,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為38萬公裡,那麼這個土堆也可以從地球堆到月球弄一個半來回還能富餘6萬公裡,也就是地月距離的3倍還多。

看到這裡,就知道黃河攜帶了多少泥沙了吧?也知道為什麼會有面積達31萬平方公裡的坦蕩如砥的華北大平原了吧?同時也為數百年後渤海還會不會存在擔憂了吧?原來黃河才是世界最大的填海造陸工程啊!

相關焦點

  • 圍填海工程致黃渤海潮間帶灘涂減少 威脅候鳥生存
    資料圖片  導讀  黃渤海潮間帶灘涂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飛的必經地帶,是重要的鳥類棲息地、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它維繫著我國乃至全球眾多重要候鳥的覓食生存需求。由於大量圍填海工程上馬以及海參養殖迅猛發展,這些潮間帶灘涂正面臨消失的危險  ◆本報記者原二軍 童克難 田陽陽  位於我國東部的黃渤海潮間帶灘涂,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咽喉地帶,目前這一灘涂正面臨消失的危險。  由「讓候鳥飛」公益基金髮起的「黃渤海潮間帶調查項目」在歷經兩個月後,日前正式結束。
  • 黃河會填平渤海嗎?
    圖源@VCG它還是一個顏值堪憂的海——遼河、灤河、海河和黃河等河流溝通山海,將泥沙匯聚於此,海水中懸浮大量泥沙,渾濁不堪。其中,尤以黃河泥沙對渤海的貢獻最大,可佔到輸入渤海總泥沙的90%以上[1]。渤海範圍及周邊水系示意圖 | 製圖@星球研究所19世紀以來,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向大海推進了數十千米,一點點蠶食著渤海波濤。
  • 在渤海海峽建一座大壩,把渤海變成世界第二...
    在渤海海峽建一座大壩,把渤海變成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大壩從山東煙臺蓬萊區至大連旅順口。全長110公裡。大壩建有鐵路和高速公路,可通行火車和汽車,大壩下建有同船水閘,可通過大噸位輪船。中國缺水,大壩建成後,渤海湖將成為中國最大淡水湖,通過黃河、灤河、海河、遼河等淡水河流,逐漸注入渤海,替換渤海中的海水,使渤海變成淡水湖。
  • 黃河注入渤海,形成黃河三角洲,會有什麼利與弊出現?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側,總體流向自西向東流動,黃河主幹呈一個巨大的「幾」字型,全長約為5464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第六長河,黃河最終在山東省東營市注入渤海,並形成了巨大的黃河三角洲。
  • 中國這個最大的填海工程,面積高達20萬畝,外媒:不愧是中國基建
    但是對於沿海城市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可能的,因為現在有一種技術叫做「填海造地」,「填海造地」放在現在早就不是一個稀罕的事情了。甚至還有很多國家和城市都造出了文明世界的「海上島嶼」,比如說杜拜的「棕櫚島」。中國就有一個最大的填海工程,光是填海的面積就達到了20萬畝,總投資甚至高達600億。
  • 為了緩解黃河對渤海的泥沙淤積,是否可以將黃河改道從江蘇入海?
    河流屬於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通常是指一定區域內經常性或者間歇性的沿著狹長的凹地流動的水流,世界上著名的河流包括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恆河、長江、黃河、珠江、剛果河、尼日河等等。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河流的年徑流量、水位季節變化及汛期、河流含沙量、河流結冰期和河流的流速等方面。
  • 警惕,人工填海正在毀滅這片生態伊甸園
    當這些沿海城市在短短幾十年中迅速膨脹,人口和規模輕鬆超越許多千年古城時,它們卻不能像端坐在平原上的長安、巴比倫一樣向四面八方勻速擴張——城市的海岸線限制了它的成長,填海造陸似乎成了拓展城市空間的唯一選擇。
  • 如果黃河入海口泥沙不斷淤積,有沒有可能把渤海封閉起來?
    這個問題中涉及到兩個地理事物,分別是「黃河」和「渤海」,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克拉山北麓,黃河在我國的國土上流過了一個巨大的「幾」字形,自西向東奔流到海,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長河。雖然,黃河的徑流量不大,但是由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大量的黃土進入黃河河水中,使得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黃河攜帶的泥沙在下遊河段,由於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從而衝積形成了華北平原。
  • 全國填海造地超1100平方公裡 大陸海岸線大幅縮減
    全國填海造地超1100平方公裡  「新造地運動」導致大陸海岸線大幅縮減  據新華社電記者日前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近10年來,全國填海造地海域使用確權面積為1100多平方公裡。  瘋狂的圍海造陸  從南海、東海、黃海到渤海,我國18000公裡的大陸海岸線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戲」。  以環渤海地區為例,最大的圍海造陸工地便是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濱海新區。公開數據顯示,天津濱海新區的圍海造陸工程主要集中在三大區塊,規劃造陸320多平方公裡。
  • 填海造陸你還只知道杜拜的棕櫚島?其實我們國家早就超越它了
    這座城市雖然面積只有不到四千平方公裡,卻擁有著多個工程建築奇蹟,例如耗資15億美元打造的828米全球最高建築,還有140億美元打造的世界最大人工島棕櫚島,綿延十二平方公裡深入阿拉伯灣五點五公裡,該島嶼全部由沙子和巖石組成,可以容納六萬名居民。
  • 黃河泥沙太多,很多地方都成危險的懸河,但是這裡沒有鬧過水患
    洪水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自然災害之一,中國最大的洪水是黃河改道,作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滋養了中華文明,但也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在黃河流域,有一個地方從來不發洪水,卻成了「魚米之鄉」,到底在哪裡?為什麼黃河在這裡變得如此溫柔?
  • 黃河含沙量世界第一,源頭很小很清澈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南距陝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瀑布上遊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
  • 這就是山東|入海口建起世界最大的無軸式摩天輪「渤海之眼」
    近年來,山東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加快建設海洋強省,高質量發展全面起勢,發展機遇無限!齊魯網·閃電新聞策劃推出「這就是山東」融媒專題報導,將從重大工程、黑科技、旅遊、隱形冠軍等多角度,展現大美新山東。今天,推出「這就是山東·重大工程」《入海口建起世界最大的無軸式摩天輪「渤海之眼」》。
  • 全球最大人工島:填海造地百年未完工,佔全省90%面積
    原來,荷蘭在1916年遭遇水資損失慘重後,下決心耗巨資建造內海防洪堤並填海造地,始料未及的是,這個人工島工程持續百年仍未完工,目前已填海造地達1419平方公裡面積。19世紀末,荷蘭人口迅猛增長,農業用地捉襟見肘,水災後經過16年規劃,一個全球最大的填海造地工程被付諸實施
  • 衝繩民眾抗議美軍基地填海工程,稱希望安倍來親眼看看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衝繩縣民眾就普天間基地遷移一事的公投已經過去大概一個月,但政府對民眾的訴求置之不理,於25日重新開始填海工程。許多不滿政府行為的市民在25號早晨聚集在填海工地附近的美軍施瓦布(Schwab)軍營門前進行示威抗議。
  • 動圖|「基建狂魔」的填海造陸30年
    如今,天津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人工港,2018年全球港口貨運吞吐量排名第九。2019年7月,鹽城濱海溼地作為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作為我國首個海洋類自然遺產,將對濱海灘涂的保護起到積極作用。07 浙江杭州灣杭州灣地區的圍墾養殖主要在杭州灣南岸,以人工圍墾、灘涂養殖和海塘建設為主。其中,慈谿市是典型的圍墾城市,1950-2015年,圍墾面積達到2227.3km⊃2;。
  • 造一個全球最大淡水海,渤海灣圍起來300年,中國能完成嗎?
    北方缺水,因此規劃了一個南水北調的超級工程,從2002年初東線工程開工,歷時17年將長江下遊的長江水經過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和東平湖,跨越黃河到達天津,而中線則早已於2014年12月通水,將丹江口水庫的水引到了北京!
  •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渤海之濱,大河之洲 作者 薄文軍 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大江大河,都會在入海口地區塑造一個「三角洲」,並在那裡形成相對完整的生態、經濟、文化體系。作為全球「造陸冠軍」的黃河,當然更是不同凡響。
  • 中國5大海灣,北部灣最大,杭州灣最發達,三個在渤海
    中國5大海灣,北部灣最大,杭州灣最發達,三個在渤海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海灣的形成是由於海面上升時,海水進入陸地,岸線變曲折,凹進的部分即成海灣。全球範圍內有很多的海灣,著名的有墨西哥灣、波斯灣等,而我國的海灣也比較多,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一帶,但是大多面積不大,世界前十中沒有中國的一個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