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冬至進補正當時,喝一口清燉羊肉湯,整個冬天都不冷了。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自古就有「冬至一養生,三九補一冬」的說法,其意思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就開始慢慢回升了,另外冬至還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老人們常提起的「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所以在這個關鍵時節一定要注重養生,及時進補,這樣你在整個寒冷冬季不但會少生病,而且對於之前積累下來的一些疾病也是有幫助和修復的。
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西北寧夏人,冬天要是沒有吃羊肉那就不叫過冬。雖然現居陝西西安,但是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還是不容易改變的,一道入冬,滿腦子就想著羊肉。
羊肉性溫熱,肉質細嫩,相較於豬肉和牛肉,它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最少。羊肉也是最適宜於冬季食用,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廣大養生愛好者和食客們的喜愛。由於羊肉有一股令人討厭的羊羶怪味,所以被一部分人所冷落。
怎麼去除羊羶味就是很多人的想要解決的問題了。
在很多網站上都會有如何去除羊羶味的方法,但是我依舊習慣於爸媽他們使用的方法,只需要放四種調料,既簡單又有效,燉煮的羊肉沒羶味,肉吃起來也很鮮嫩。
那麼我會在下面【清燉羊肉蘿蔔湯】的烹飪中,詳細的敘述和分享出來,喜歡的朋友繼續看下去。
如何在【清燉羊肉蘿蔔湯】製作中去除羊羶味而且肉質鮮嫩呢?
食材:羊肉(我這次用的是羊排)、白/青蘿蔔均可、生薑、蔥、花椒、陳皮、香菜。
具體步驟:
一、現將羊肉剁小段浸泡冷水2個小時,中途更換2次清水,浸泡好後用手擠下控水。
二、鍋/燉鍋裡準備冷水,倒入浸泡好的羊肉開火煮,待水煮沸撇去上面的雜質和浮沫。
三、準備一小塊姜切片,蔥切大段或者小蔥打個結,蔥、姜一併和花椒、陳皮放入湯鍋裡。
四、前期燉煮的時候先不要蓋蓋,大火煮5分鐘左右再蓋蓋轉中小火慢火燉煮1個半小時-2個小時,準備蘿蔔洗淨切成塊或者滾刀狀,香菜洗淨備用。
五、鍋裡羊肉燉爛後挑揀掉花椒、蔥和陳皮,放入蘿蔔塊和適量的鹽,大火煮沸後再轉小火燉煮15-20分鐘,即可關火撒上香菜出鍋。
成品:湯色清亮,羊肉入口軟爛,沒有一丁點的羊羶味,合著蘿蔔淡淡的清甜味,在這寒冷的冬季裡,和一大碗美美的羊肉湯,瞬間從頭暖到心裡了,我家又又姑娘喝了滿滿兩碗,直誇我燉的羊湯好喝。
我們不管在燉什麼湯的時候,湯色的把握只有關鍵的1條,那就是大火燉白湯,小火燉清湯,簡單的說那是因為火大火小,蛋白質乳化的效果不一樣所造成。同理,我們在燉魚湯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我燉的的魚湯沒有人家燉的奶白呢?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個。
【清燉羊肉蘿蔔湯——烹飪小提示】
在烹飪中我對於去除羊羶味,主要做到了這幾個方面:
輔助點1、羊肉提前清水浸泡,使羊肉中的胺類物質浸出,也可減少羊肉羶味。
輔助點2、放入調料後不蓋蓋子,大火煮沸一段時間後再轉小火蓋蓋,是為了羊羶味更好地釋放出來。
關鍵點★、當然用料是最關鍵,蘿蔔本來就有去除羊羶味的作用,它也是清燉羊肉的經典搭配。另外在調料的選用上,我用蔥、姜、花椒和陳皮,這四個最經典、最簡單的搭配,既能有效地除去羊羶味,也能讓剛剛學習做飯的朋友容易掌握。切記不要在清燉的湯中放八角、桂皮等味道重的大料,很容易遮味,燉出來的羊肉就不鮮了。
喜歡的朋友不妨試試吧,羊肉的烹飪沒有大家說的那麼複雜,掌握我上述所敘述的幾點,這個冬天羊肉湯「造」起來吧!
我是又家小廚房的掌勺人——又又媽。喜歡的朋友記得收藏哦,以便用的時候可以想起來。喜歡家常美食的朋友也記得+關注——又家小廚房,我會經常分享我家的家常美食。另外有其他美食意見的朋友也可以在評論區多多留言,一起探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