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遊戲因低結構材料更精彩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幼兒非常喜歡玩「老狼老狼幾點了」「趕小豬踩高蹺」等傳統遊戲。在開展傳統遊戲過程中,我發現那些固有的材料,不能很好地滿足幼兒探索的需要,因而無法迅速激發出他們的遊戲熱情和興趣。怎樣讓傳統遊戲更好玩呢?我們選擇對材料進行一些調整,嘗試選擇性投放一些適宜的低結構材料,即結構簡單、容易收集且幼兒熟悉度高、功能多元、可任意拆分組合、重新建構的材料,如報紙、易拉罐、管子等。這些材料不但能增加傳統遊戲的趣味,同時還能使幼兒藉助生活經驗,創造出更多新玩法,從而更好地體驗傳統遊戲的樂趣。

搭建材料與遊戲間的橋梁

傳統遊戲對材料的要求相對簡單,如果材料單一不變,幼兒在重複遊戲時,往往會感到乏味。如幼兒熟悉的「兩人三足」遊戲,剛開始,遊戲材料只是幾根橡皮筋縫製的綁腿,幼兒玩過一段時間後,就不願意再玩了。我開始思考,可不可以藉助材料製作成「大鞋」,讓這些「大鞋」代替綁腿進行遊戲呢?這樣玩,「大鞋」可以不斷變化,也許更能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到遊戲中來。於是我們投放了紙棍、酸奶盒、奶箱等材料。

果然,幼兒開始了各種嘗試。他們把酸奶盒並排固定在一起,用穿大鞋的方式玩「兩人三足」。隨著遊戲次數的增加,幼兒開始利用廢舊紙箱在上面挖出並排的方框,設計出了很多人可以一起穿的「大鞋」,「兩人三足」變成了「多人多足」遊戲。幼兒藉助材料的疊加、更替和創造性轉變,呈現了比原有玩法更加複雜的遊戲形式,他們也因此展現出了各自的潛能。

幼兒在傳統遊戲中學習的路徑是多元的,只要為他們提供充足的低結構材料,他們就會自發地利用這些材料,搭建同一遊戲或者不同遊戲之間起承轉合的路徑,從而將遊戲玩得更豐富、更有創意。

建立材料與遊戲的對話

幼兒動手操作材料,按照自己的心意設計不同的遊戲玩法,並運用材料進行遊戲的過程,也是材料與遊戲不停磨合、進行「對話」的一種嘗試。

「跳房子」遊戲原始玩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在地上畫出幾個寬窄相等的格子,介紹遊戲玩法後,就可以開始玩了。但幼兒玩過幾天後,興趣明顯減弱了,怎樣可以讓遊戲更好玩呢?幼兒認為,需要搭建不同的「房子」,體驗不同的跳法。第一種「房子」:選擇不同形狀的圖形,拼擺、組合成一座方方正正的「大房子」,「大房子」中的每個圖形可以看作一個「小房子」,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圖形擺放並沒有規律。每次玩的時候,都要按照口令人的要求跳到指定的「小房子」中。第二種「房子」:把皮筋像蜘蛛絲一樣纏繞在椅子上,就可以分成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格子,幼兒就可以在不同的格子房間裡跳進跳出。

由此可見,可供幼兒自由選擇的低結構材料,給了幼兒更多的想像與創造空間,不斷變化出的新玩法,突出了材料作為「物」的元素參與遊戲,使得幼兒在遊戲情境中所隱藏的「潛語」或者心理層面的意義,在與材料的對話過程中得以呈現,他們可以從固定的遊戲模式中跳出來,研發自己的遊戲。

關注材料與遊戲的內在統一

幼兒善於運用各種低結構材料,創設不同的遊戲情境,吸引更多的同伴參與到遊戲中來。在玩「一網不撈魚」時,我們提供了紙箱、墊子等材料供幼兒選擇。幼兒用紙箱給「小魚」製作了圓形的洞口,把墊子當作美麗的貝殼,又組合了幾種材料搭建了「大龍門」,「小魚」藉助不同的材料,充分體驗到被漁網追捕的驚險和跳過「龍門」的快樂。

在這個遊戲中,傳統玩法常常使用雙手當作「漁網」,童謠響起,幼兒一個拉一個相繼從「漁網」下穿過,等童謠結束後,「漁網」就網住從下穿過的「小魚」,幼兒的運動軌跡只限於圍繞一張固定在一起的「漁網」,時間久了,幼兒就會厭倦。於是組織遊戲時,我開始嘗試給幼兒自由選擇低結構材料的機會,充分發揮他們的奇思妙想,在報紙圈、呼啦圈、地墊、紙箱等材料參與到遊戲中時,遊戲開始變得豐富而有趣。各種「漁網」忙著捕捉躲來躲去的「小魚」,「小魚」們四下逃竄。那些成功逃脫「漁網」圍捕的「小魚」,跟著「魚媽媽」遊到了「龍門」下。「龍門」是幼兒用紙箱、桌子、軟墊等低結構材料自己設計和搭建的,「小魚」們互相鼓勵著,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跳過「龍門」。

幼兒對材料的理解,加上他們對遊戲性場域的解讀,為幼兒創造性開展遊戲提供了空間。如果材料的投放能與遊戲本身實現統一,幼兒就能將各種經驗與遊戲融合在一起,在遊戲中感受與各種材料的互動,從而越發體驗到遊戲帶來的成功和滿足。

突出材料與遊戲經驗的契合

作為中介工具的材料,如果能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起來的遊戲經驗結合起來,就更能發揮幼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老鼠籠」遊戲,原始玩法是用手圍攏作為「鼠籠」,幼兒的活動範圍只限於圈裡圈外,其他幼兒只能作為整個「鼠籠」中的一部分。投放了低結構材料以後,幼兒選用墊子作為「鼠夾」,呼啦圈、剪短的編織袋作為「鼠籠」,更有幼兒藉助幼兒園的拱形木橋,把橡皮筋纏繞起來,當作電「老鼠」的網。多種形式的捕鼠工具,不僅讓遊戲變得更有趣,而且使遊戲在材料的輔助下,變成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故事片斷」。一個普普通通的遊戲,因為有了幼兒日常生活經驗的參與,從而變得有故事、有創意了。

從低結構材料與傳統遊戲的對接,到材料與幼兒的遊戲經驗進行結合,這是低結構材料由淺入深地介入遊戲的一個過程。這種結合遊戲特點與幼兒發展特點的遊戲材料安排,使得幼兒一直處在一個不停思考、不斷創新的過程中。而這一過程也在無形當中幫助幼兒積累了經驗,建構了意義,從而使他們真正成了遊戲的探索者。

(作者:楊麗,單位:北京市密雲區馮家峪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08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傳統遊戲因低結構材料更精彩
    幼兒非常喜歡玩「老狼老狼幾點了」「趕小豬踩高蹺」等傳統遊戲。在開展傳統遊戲過程中,我發現那些固有的材料,不能很好地滿足幼兒探索的需要,因而無法迅速激發出他們的遊戲熱情和興趣。怎樣讓傳統遊戲更好玩呢?
  • 幼兒園遊戲區域中低結構材料的有效投放
    本文針對建構遊戲中低結構材料的有效投放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使幼兒園建構遊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1. 低結構材料在建構遊戲中的重要特點相對於高結構材料而言,低結構材料具有較大的不同之處。低結構材料在建構遊戲中的投放原則建構遊戲開展過程中,合理選擇和投放低結構材料對建構活動的開展及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投放低結構材料在建構遊戲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 為什麼要為孩子選擇低結構學習材料?
    百寶藍與啟發式遊戲 學習材料可以分成兩種:高結構材料和低結構材料。高結構材料是指教師為某一特定幼兒發展目標而預設玩法的材料,即只有一種玩法的學習材料;反之,有多種玩法的為低結構材料。隨著《幼兒園工作規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教育應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已成為共識。
  • 用好低結構材料支持幼兒主動學習
    我們發現,低結構完全自由探索的材料,即可一物多用、自由組合的材料,通過適宜性的設計和投放,能有效支持幼兒主動學習。    因地制宜,取材身邊資源豐富幼兒遊戲操作材料我們圍繞設計製作簡單、遊戲功能強、發展教育價值大的原則,培養了「心靈手巧創世界」的教師隊伍,並引領家長收集材料、提出建議,合作設計幼兒喜歡的玩教具,提高製作玩教具的效能。
  • 你不知道的低結構材料玩法
    1b+老師導讀:開學了,教室裡投放些什麼材料給孩子們玩好呢?有時候,我們費時費力製作的遊戲材料,孩子們並不是很愛玩;而一些結構簡單、可變性強的遊戲材料卻能讓他們專注許久……為什麼呢?高結構材料在玩法上比較單一,從某種程度上局限了孩子的想像空間和創造能力。
  • 市機關幼兒園開展「運動低結構材料自製戶外運動玩教具」觀摩研討...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戶外遊戲活動的質量,挖掘低結構材料的運用價值,增強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2017年10月27日,漳州市機關幼兒園「運用低結構材料促進幼兒自發學習的研究」課題組開展了「利用低結構材料自製戶外運動玩教具」觀摩研討活動。
  • 傳統鋁板塊選彈性 新興鋁材重結構
    中國電解鋁(原鋁)行業CR5達52%(鋼鐵為27%),但近10年以來,這並未使得鋁價和效益跑贏鋼鐵,主要的原因是:(1)鋁和鋼冶煉均存在重啟費用高的特點,這導致了電解鋁很難協同減產;(2)電解鋁的單價是鋼的3-4倍,這擴大了運輸半徑,在一定程度上對衝了壟斷的效力;(3)再生鋁佔全鋁產量的比重為17%(鋼鐵約為10%),對原鋁的替代效應更明顯。
  • 新型eps模塊材料與傳統材料對比
    它以傳統建築節能材料為基礎,進行了多項方法和結構更新,生產過程中採用全自動電腦控制模具生產,在模具內高溫真空成型,完成收縮變形,產品質量穩定,幾何尺寸準確。新型eps模塊材料與傳統材料對比德卓建築公司今天分析一下新型eps模塊與傳統材料的比較:1、新型eps模塊保溫性能好,節能,生活舒適。
  • 利津第二實驗幼||用低結構材料提高幼兒「以物代物」的能力
    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   張莎莎 用低結構材料提高幼兒「以物代物」的能力
  • 密度低、強度高、韌性好 我科學家研製出仿生結構新材料
    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對工程結構材料性能的提升不斷提出新的需求,研製全面超越工程塑料、陶瓷和金屬材料等傳統結構材料的新型輕質高強材料,對相關領域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輕量化抗衝擊防護和緩衝材料、空間材料、精密儀器結構件等應用領域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發展了一種新型納米纖維仿生結構材料的製造方法,成功研製了一類天然納米纖維素高性能結構材料。
  • 結構遊戲的種類與指導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結構遊戲的種類與指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結構遊戲無論從材料、玩法還是在結構造型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塑料接插,金屬螺絲結構
  • 鶴琴幼兒園總部小班年段開展低結構遊戲展示和研討活動
    近日,鶴琴幼兒園總部小班年段本著自主快樂、低碳環保的教育理念,開展了低結構遊戲展示和研討活動。孩子們共同收集高粱稈,玉米棒,稻草,紙筒等多種低結構材料,開展有趣,有創意的戶外遊戲。之後,教師們就戶外遊戲的適宜性,趣味性進行研討,共同推動小班自主遊戲的開展。1608281255000
  • 結構遊戲的指導與練習
    >指導小班中班大班特點材料選擇盲目、簡單按建構物體的特性豐富多樣技能簡單「架空」為主日趨成熟堅持性差,易中斷增強更持久主題無有,易變,讓其參與部分整理工作,培養其愛玩具的習慣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建構活動打基礎;著重指導幼兒掌握建構技能並運用其塑造各種物體讓幼兒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建構時,學習表現物體的細節和特徵,準確表現遊戲的構思和內容,會使用建構材料和輔助材料;培養獨立建構的能力,按計劃、有順序地建構遊戲組織安排場地,提供足夠數量的材料,引導幼兒認識建構材料,並建立遊戲規則
  •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型電解質材料 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
    據外媒消息報導,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新的化學物質,從而可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使此種電池能夠超越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其中一種電池為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的鋰硫電池,與傳統的石墨/金屬氧化物鋰離子電池相比,此種電池內部發生的寄生反應會損害其性能,阻礙其高效循環。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U.S.
  • 建築材料結構類型及主要特性
    一、材料的基本性質材料的結構決定著材料的性質。常見的材料結構類型及其相應的主要特性見表9-2。材料在空氣中吸收水氣的能力稱為吸溼性。材料吸溼性的大小用含水率表示。材料含水率的大小,除與材料本身組織、結構和成分有關外,還與周圍環境的溼度、溫度有關。當氣溫低、相對溼度大時,材料的含水率也大。
  • 世界因遊戲更精彩 遊戲圈2020年那些深入人心的記憶
    與此同時,隨著5G商業化加速,世紀華通、騰訊、華為等各大頭部廠商紛紛加碼雲遊戲布局,新的商業場景正在被打開,有望推動遊戲產業規模的擴大。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H1中國雲遊戲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0年以來,中國雲遊戲行業的政策、技術、社會、市場環境持續向好,為雲遊戲行業的高速增長增加了確定性。預計2023年中國雲遊戲用戶規模將達6.58億人,市場規模有望達986.4億元。
  • 2019春節遊戲活動合輯 遊戲讓春節更精彩
    隨著近幾年遊戲行業的不斷發展,對人們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論是單機、網遊,還是競技MOBA,都成為了當下與朋友娛樂的良好選擇之一,在春節期間各大遊戲廠商也都會推出各種內容豐富的春節主題活動,接下來265G小編就整理了七個春節遊戲活動的匯總,其中包含了單機、網遊、電子競技等,總有你感興趣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材料研究熱點 東華大學低維材料中心成立
    「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日前成立,記者在成立儀式上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國內外科研人員對低維材料的不斷關注以及研發工作的持續深入,「小身材」的低維材料可有「大作為」,這一研究領域將向人們展示一系列材料界的「挑戰不可能」。
  • 結構遊戲的特點及教育作用
    結構遊戲是幼兒利用積木、積塑、 沙、土等玩具和材料進行構造物體活動的遊戲。例如,幼兒用積木搭成大樓,用沙土纜成堤壩,用積塑插成手槍。因此,人們常稱結構遊戲為「塑造工程師的遊戲」。結構遊戲與角色遊戲都是幼兒通過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活動方式,兩種遊戲都有想像活動參加,這是兩種遊戲的共同點。兩種遊戲的區別點在於,結構遊戲是幼兒通過使用材料,動手操作,構造物體來反映現實生活;而角色遊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反映生活,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結構遊戲與角色遊戲既可分開獨立進行,又可結合在起進行。
  • 復興傳統工藝野路子,誰能想到非遺藝術品也有材料包
    一個影人的製作要包括制皮,描樣,雕鏤和上色等十餘道工序,這些複雜的工藝足以花去一個手工藝人數星期的時間,還不包括這期間因任何一個小錯誤而導致無法修改,前功盡棄的可能性。 皮影戲曾經的地位不比今天的電影電視劇低。然而現代科技衝擊著傳統文化,傳統的消遣方式就像它的暗調一樣,很難對新一代的年輕人帶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