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館子掃碼才能點菜?消費者有理由說不

2021-01-08 南方新聞網

  1月6日,南京市消費者協會表示,消費者可以拒絕掃碼點餐,餐廳要方便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獲得不少網友稱讚。

  和掃碼通行、掃碼付款類似,掃碼點餐是技術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來到一家餐館,只需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完整菜單就呈現在屏幕上。一方面節省了溝通時間,大大提高消費者和店家雙方效率。一方面消費者通過選項調整口味,能降低店家記錯放不放香菜、加不加辣椒等需求的概率。點單以電子形式呈現,還能避免因記錄不清而扯皮、通過減少接觸有助疫情防控。

  然而,掃碼點餐並非對所有人都很友好,而且似乎變得越來越不方便了。

  首當其衝的便是不習慣隨身攜帶、使用手機的群體。有人將「方便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直接理解為「方便老年人」,或許道破了南京消協的本意,但其實有些片面。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不擅長使用智能機,任何人都不該因為沒帶手機而受到懲罰。

  作為手機不離身的網際網路原住民,同樣避免不了被掃碼點餐折騰得心煩意亂。現在很多餐館的掃碼點單都採用「掃碼—關注公眾號—點單」模式,有的還要求消費者公開身份信息、地理位置,甚至得綁定手機號、註冊會員,過後不時推送廣告。既然不同餐館要求不同,只能推測這些是餐館的主張,而不是掃碼點單技術的必然要求。涉及消費者個人隱私、自主選擇,餐館伸手就要,合適嗎?

  如果覺得這些問題不大,餐依然不是說下就下。有時因為網絡環境不好,半天掃不出頁面,好不容易選好又下不了單,一刷新,但見「已選」欄中空空如也,只能耐住性子從頭來過,反而不如直接告訴店家要點什麼來得快。

  其實說到底,掃碼點餐被吐槽,除了有待打磨的小部分技術弊病,問題多出在餐館身上——餐館為什麼一定要人掃碼點餐?如果說為了方便,有時明明讓消費者很不方便。知道這樣還要堅持,恐怕餐館只想著自己的方便,只貪圖多一些會員、多打幾個廣告。往小處說,這是不考慮人的感受;往大處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的規定,強制消費者掃碼點餐,是在觸碰法律的高壓線。可以說,南京市消協此舉師出有名。

  技術無罪,而提供技術的人該為人著想。就算回不去街邊小店老闆記得街坊鄰居各自口味的舊時光,至少應當讓掃碼點餐回歸「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技術手段,作為消費者點餐方式的備選項而存在。就算技術正在不可逆轉地改變世界,也不能剝奪人們說不的權利。

  【作者】 王梓佩

相關焦點

  • 餐館只能掃碼點餐? 消協回應:消費者可以說不
    掃碼點餐給消費者帶來消息轟炸困擾與信息安全顧慮便利變「累贅」渝利火鍋、王子牛蛙、西貝筱面村、辛香匯……南京消費者張先生的微信裡總有各種各樣的餐廳微信公眾號推送消息,「每去一家餐廳,就要掃碼關注公眾號才能點餐,所以現在微信裡光餐廳公眾號就幾十個了。」李先生對此非常無奈,「因為很多店經常去吃,還不能取消關注,不然點不了餐。
  • 餐廳吃飯必須掃碼點餐?消協回應:消費者有權拒絕
    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曹煒:沒有選擇的服務是對消費者權益的傷害「不是要拒絕掃碼點餐,而是提倡經營者提供多種方式的點餐服務。」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曹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曾有消費者向消協反應,自己在掃碼點餐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尤其是老年群體。
  • 點菜被「勸退」?最近在成都下館子,小心被「理抹」!
    點菜被「勸退」吃光有「優惠」份量「精巧」小……「怪」了哦?最近在成都下館子小心稍不注意就被「理抹」!01苦口婆心「勸退」型陳婆婆珍藏菜顧客點菜服務員「把關」,點多了要遭「說」張先生說,這種情況已經遇到很多次,稍微點多了,服務員就要喊你減菜,「有的餐館甚至限制點菜數量,多了不賣。當然,這不是小氣,主要還是為了倡導節約。」一位餐館負責人說,這麼做其實很正常,他們在對員工培訓時,也會要求他們儘量引導顧客適度點餐,吃不完就打包,「但實際上我們勸的時候不多,大部分顧客都很自覺,吃好多點好多,基本沒有浪費。」
  • 南京消協喊話餐廳「掃碼點餐」不該唯一 餐飲協會揭秘「掃碼」背後...
    對此,南京市消協回應,消費者可以拒絕掃碼點餐,餐廳要方便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曹煒:沒有選擇的服務是對消費者權益的傷害「不是要拒絕掃碼點餐,而是提倡經營者提供多種方式的點餐服務。」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曹煒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時表示,曾有消費者向消協反映,自己在掃碼點餐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尤其是老年群體。
  • 餐館吃飯憑什麼只能掃碼點單?長沙餐飲店掃碼點單很普遍,有消費者...
    坐地鐵掃碼,付款掃碼,點餐也得掃碼……「掃一掃」無處不在。 以前吃飯時,還能感受一下服務員的微笑服務。如今走進餐館,服務員會跟你說「掃碼點單」,低頭吃飯,吃完抬屁股走人,連個「下次光臨」都不配擁有。 現如今,許多餐飲店都要求消費者掃碼點單,面對掃碼點單的要求,你大可以說「NO」。
  • 掃碼消費必須關注公眾號?來看看律師怎麼說
    掃碼消費必須關注公眾號?律師:商家涉嫌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湘潭在線10月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鄭鐿慧子)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湘潭某餐館就餐時,被告知沒有紙菜單,只能掃碼點餐,且必須關注店家公眾號。
  • 「桌上掃碼」點餐,還要關注公眾號合適嗎?
    為應對用餐高峰期,記者在蘭州街頭、商圈走訪發現不少餐廳都推出了「桌上掃碼點餐」,個別餐廳甚至沒有紙質菜單,顧客只能手機掃碼點餐,並且必須要關注店家公眾號。這樣的方式真的合適嗎?消費者:店家不主動提供紙質菜單「您好,點餐請掃餐桌上的二維碼。」在西關十字一家火鍋店,店員正向顧客介紹掃碼點餐方式。
  • 掃碼點餐、連Wi-Fi「被關注」公眾號!用戶吐槽
    對此,有法律專家表示,商家的公眾號推廣應事先明確告知用戶,且經過用戶的授權同意。否則,侵犯的是消費者的知情權與自主選擇權。」微信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掃碼點餐關注公眾號屬於用戶的自主行為。對於連接公共Wi-Fi被迫關注捆綁的營銷號,用戶可取消關注或者選擇不連接。」
  • 掃碼關注公眾號才能開發票?稅務部門:查!
    這名網友稱,上周末,他來到IFS六樓的姜虎東白丁烤肉店吃飯,吃完後看到前臺有「掃碼開票」的提示,他拿出手機掃碼,結果掃碼後出現的不是填寫發票的頁面,而是提醒關注公眾號開發票。  「我耐著性子點開這個『潮妹兒吃成都』的微信公眾號,發現下面有一欄『開發票』,我需要把微信裡的開發票信息導入進去,餐廳前臺才會給我開具發票。」
  • 還記得上次有人用掃碼點餐點出了474...
    網際網路時代,點餐方式迭代升級,越來越多餐廳「拋棄」傳統菜單,推出了「桌上掃碼點餐」。雖然大部分餐廳同時還保留著紙質菜單,但也有很多餐廳沒有紙質菜單,顧客只能手機掃碼點餐,可以說,手機點餐正成為新的趨勢。
  • 河北邢臺:「紅馬甲」下館子
    新華社石家莊9月23日電題:「紅馬甲」下館子新華社記者李繼偉平日很少到飯店就餐的劉春芳,最近卻經常「下館子」。他說,自己小時候餓過肚子,懂得糧食的珍貴,雖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珍惜糧食的好傳統不能丟,他不僅自己踐行「光碟行動」,還成為一名「紅馬甲」文明餐飲志願者,帶動家人、朋友和更多的人以節約為榮、拒絕餐飲浪費。「像劉春芳一樣活躍於餐館、街區,積極傳播舌尖文明的『紅馬甲』志願者,在任澤區還有2000多名。」
  • 今後下館子點餐吃不完可能會罰款
    今後下館子點餐,可不能這樣任性了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草案明確,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還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按照標準規範製作食品,合理確定數量、份量,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草案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並拒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 廚師下館子不點這4類菜,一張表教你成為最會點菜的人
    聚餐下館子的時候,看了半天菜單卻點不出菜,和點了一桌油膩的葷菜/寡淡的素菜,堪稱最尷尬的兩種場景。
  • 餐館點餐必須關注公眾號,究竟有何貓膩?看看律師怎麼說
    二維碼的出現可謂是一個神奇的東西,生活中不僅可以掃二維碼進行手機付款,而且還可以利用掃二維碼加好友,就連餐飲行業也是與時俱進,很多餐館不再提供紙質菜單,在桌面上有一個二維碼,食客可以掃描二維碼進行點菜,這原本是一個很便捷的點菜方式,但是這其中卻深藏著貓膩,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
  • 餐廳吃飯掃碼關注公眾號才能開發票?稅務部門:查!
    這名網友稱,上周末,他來到IFS六樓的姜虎東白丁烤肉店吃飯,吃完後看到前臺有「掃碼開票」的提示,他拿出手機掃碼,結果掃碼後出現的不是填寫發票的頁面,而是提醒關注公眾號開發票。「我耐著性子點開這個『潮妹兒吃成都』的微信公眾號,發現下面有一欄『開發票』,我需要把微信裡的開發票信息導入進去,餐廳前臺才會給我開具發票。」
  • 掃碼點餐餐檯、快餐二維碼掃碼下單自助點餐、支付美萍餐飲管理系統
    掃碼點餐餐檯、快餐二維碼掃碼下單自助點餐、支付美萍餐飲管理系統 如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完全趨近於網際網路化,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衣、食、住、行。
  • 朋友圈不厭其煩的發紅包掃碼,紅包掃碼背後的玄機是什麼?
    朋友圈不厭其煩的發紅包掃碼,紅包掃碼背後的玄機是什麼?支付寶的這些免費送錢活動,真的是給消費者發福利,不計回報的付出嗎?圖片來源於網絡其實,近些年來,支付寶一直在想方設法的通過這種「紅包推薦」方式來動員全民參與,大力推廣像「支付寶推薦賞金」,「掃碼領紅包」等活動,這些掃碼領紅包活動是用戶在使用螞蟻花唄消費之後
  • 家樂福上線「掃碼購」功能 消費者可即買即付
    上午,北京家樂福雙井店正式啟用「掃碼購」,顧客在挑選商品的過程中,可以買一件掃一件。據悉,11月底之前,家樂福北京所有門店將全面上線該功能。記者在店內看到,「掃碼購」就像給顧客一人一把掃碼槍,顧客在挑選商品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進入到自助掃碼頁面,實現即購即時掃描條碼,完成所有購物後,再一鍵微信支付,即可從專用通道離店,避免排隊結帳。
  • 強制食客掃碼點餐,智能餐廳缺乏「人性化服務」?
    近日媒體消息報導一家餐飲店鋪在引進掃碼點餐的功能之後,取消了人工點餐服務,這就讓一些無法使用手機來進行掃碼操作的用戶很困難,他們自然也很難在這家店鋪進行就餐。對於此商家卻是以「已經為用戶提供掃碼點餐」為理由,理直氣壯地拒絕為用戶人工點餐。而除此之外,就餐的用戶也無法就餐品的具體情況與商家進行有效地溝通和詢問,在點餐的時候只能是看著掃碼之後的手機菜單直接點菜。
  • 幾十塊買的酒,掃碼顯示上千元,掃碼還能給我們提供多少可信度?
    能查到價格我們自然是歡喜的,而且這個價格跟我們買商品的價格往往會有幾十到上百之間的差距,可一旦掃出來是查無結果的時候,很多人就不淡定了。不淡定的原因,無非是更加不確定這個產品的真偽,因為他們覺得產品包裝上的這個條形碼,就是證明東西好壞的標準,掃出來的價格低,自然是歡喜的;掃不出價格,那就是東西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