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惡不赦都是哪十惡?原來十惡不是瞎編的啊

2020-12-20 奇葩看歷史

我們看到一些罪犯,經常會說他是十惡不赦。

以前以為只是讀得順口,才有了十惡不赦這個成語。後來才知道,歷史上真真正正有十條大罪,合起來叫做「十惡不赦」。

我們知道,古代的法律和現在不一樣。現在的罪犯想出獄,必須要刑滿釋放,或者被證明無罪。不過在古代,他們還有一個出獄的途徑,就是皇帝大赦天下。

皇帝每次遇到什麼特別開心的事了,都會大赦天下,把除政治犯之外的情節較輕的罪犯釋放,以示皇恩浩蕩。或者遇到大的災難了,也會大赦天下,布恩澤於百姓,希望上天眷顧這個愛民如子的皇帝,停止天災。

但是,有些罪實在太重,皇帝認為,連老天都不會寬恕某些罪犯的。經過古代司法部門認定,總結了十條絕不赦免的大罪,稱之為十惡不赦。

那麼,究竟是哪十條罪狀如此嚴重呢?今天咱們一個個介紹:

1)謀反。指企圖推翻朝政,沒的說,絕對是最大的罪。

2)謀大逆。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

3)謀叛。指背叛朝廷。

4)惡逆。指毆打和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長。

5)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

6)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嚴。通常為偷盜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偽造御用藥品以及誤犯食禁。

7)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間結婚、作樂等。

8)不睦。即謀殺某些親屬,或女子毆打、控告丈夫等。

9)不義。指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長官,學生殺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舉哀或立即改嫁等。

10)內亂。親屬之間通姦或強姦等。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種所謂的十惡,沒有一個是針對社會犯罪的,基本都是臣民對皇帝的犯罪或者百信對於家人的犯罪。

這不是說古人不重視社會的安定,社會犯罪的懲罰是有的,但是不在十惡之列。因為,社會犯罪,是身體上的犯罪。而十惡,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犯罪。

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古人對於人心智管理的重視,更勝於對肉體管理的重視。

畢竟,社會罪犯只能傷害一兩個人,精神上的罪犯,破壞整個社會的安定,不嚴懲他們,嚴懲誰呢?

相關焦點

  • 古人口中的十惡不赦是哪十惡?看完後恍然大悟
    現代社會我們對一個罪大惡極的人經常用「十惡不赦」來形容他。表示這個人罪孽深重,所作所為天怒人怨。那麼「十惡不赦」是怎麼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十惡不赦」在古代究竟是哪十惡。但是這個大赦天下罪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得到皇帝特赦的,凡是犯了「十惡」罪行的人是不得赦免罪狀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十惡是哪十惡。在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朝廷律例上就列出了十條大罪,凡是犯了這十條大罪的人都得不到皇帝的赦免。到了隋、唐時期,朝廷律例對這十條大罪又進行了更改完善,並且正式命名為「十惡」罪行,還把這「十惡」寫在了朝廷律法的首頁,以顯示其重要性。
  • 你知道十惡不赦都是指哪十惡嗎?為何只有這十惡不能被赦免?
    那麼我們通常會用一個特定的詞來形容,叫做十惡不赦。但是,你知道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嗎?十惡又是指的哪十惡嗎?所謂的十惡,指的是謀反、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這十種罪行。不過,十惡最早其實並不是十種犯罪,而是一種佛家用語,意指十種招致地獄的罪行。
  • 俗語「十惡不赦」,到底是哪十惡呢?看了就明白了
    俗語「十惡不赦」,到底是哪十惡呢?看了就明白了我們經常在電視劇或者小說中看到一些大惡人,通常他們都會被別人罵,走在大街上都能夠聽到別人說他"十惡不赦"。其實我們早就學會了這一個成語,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成語的真正意思,原來十惡不赦中真的有十種不能夠被饒恕的罪,你們知道分別是什麼嗎?第一:謀反。古代人的尊卑思想很嚴重,皇上即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人,也是接受上天安排的統治者,他們不僅在權力上面統治平民,還有在思想上面的統治,所以才會有謀反的概念。
  • 廣西殺父弒母案,十惡不赦。在古代「十惡」是哪些罪?
    近日,廣西一名22歲男子將父母殺害之後,逃到了柬埔寨,而兩名受害者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我們對他評價只有一個,不當人子,十惡不赦,有些人真的不配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說十惡不赦,那十惡不赦到底是指的什麼?
  • 古人有「十惡」不赦,現代人也有「十惡不赦」,只是差別太大了
    古人常說:「十惡不赦」,那麼具體指的是哪「十惡」呢?要說起這「十惡」的來源,還得從佛教說起,「十惡」原本是指佛語,但是佛語中的「十惡」又和古人常說的「十惡」有所不同。佛語中「十惡」指的是妄言、驕傲、偏見等令人心智變壞的不好的習慣,傳言一旦有了這「十惡」便容易招到惡果,死後也不得安生。古代統治者當然不能用這佛家的「十惡」來統治百姓,因為這不利於維護自己的統治,於是,又有了新的「十惡」。
  • 胡說八道是哪「八道」?十惡不赦是哪「十惡」?
    七竅:口和兩眼、兩耳、兩鼻孔氣憤得好像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來,形容憤怒到了極點。七葷八素,本指十五道葷素菜餚,後用來形容頭腦昏亂。傳統飲食中有「七素」「八葷」的說法,七葷八素是傳統的顛倒。八葷:八道葷菜分別有,烤豬、裡脊肉、 酒漬牛肉、烘烤牛肉、牛羊豬肉烙米飯、烤狗肝、肉醬澆大米飯、肉醬黃米飯。七素:民間歸納為,青菜、蘿蔔、番薯、芋頭、南瓜、蘑菇、豆腐。
  • 胡說八道是哪「八道」?十惡不赦是哪「十惡」?太漲知識了!
    氣憤得好像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來,形容憤怒到了極點。【微信公號:國學生活】七葷八素,本指十五道葷素菜餚,後用來形容頭腦昏亂。傳統飲食中有「七素」「八葷」的說法,七葷八素是傳統的顛倒。八葷:八道葷菜分別有,烤豬、裡脊肉、 酒漬牛肉、烘烤牛肉、牛羊豬肉烙米飯、烤狗肝、肉醬澆大米飯、肉醬黃米飯。七素:民間歸納為,青菜、蘿蔔、番薯、芋頭、南瓜、蘑菇、豆腐。
  • 生逢十惡大敗日就真的會一事無成嗎?
    六十甲子中,有十天是十惡大敗日,也就是說全人類大體有六分之一的概率生於十惡大敗日。這十個日柱幹支分別是: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丑、庚辰、辛巳、壬申、癸亥。日柱是十惡大敗的人究竟會怎麼樣呢?難道真如網上有的命師所說的那樣破破敗敗守不住財一事無成嗎?
  • 什麼是十惡大敗日?
    關注我們免費訂閱每天都能收到這種好文章
  • 現在有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聊聊古代有哪「十惡」
    十惡不赦是哪十惡?在封建制度的背景下,國家制定的法律多是為了維護君權、父權、夫權。在這十惡中,光是針對如何對待皇帝的,就有四條。首當其衝的是謀反罪,在所有的罪行中,謀反罪是最不能寬恕的,企圖推翻皇帝的統治,鬧著玩呢?
  • 十惡
    他關於十惡的論述,切中時弊要害,令人信服並不由得反觀自身。第1惡 沒有人性的政治政治給人冷冰冰的感覺,實際上一旦失去人性,那就為成為惡的象徵。它最終存在的目的,應該以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前提,從而獲得長治久安,確保社會和國家的穩定繁榮發展。
  • 殺父弒母,十惡不赦,在古代這十種不被赦免的罪行是什麼?
    近日,廣西一名22歲男子將父母殺害之後,逃到了柬埔寨,而兩名受害者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我們對他評價只有一個,不當人子,十惡不赦,有些人真的不配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說十惡不赦,那十惡不赦到底是指的什麼?
  • 封建統治階級的產物——談古代十惡不赦制度
    十惡不赦在現代是一個成語,其基本意思是指某人罪行極其嚴重,可謂罪大惡極,不可饒恕。然而,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其卻是作為一個具體的、維護皇權的法律制度——十惡制度而存在。顧名思義,該制度主要是對威脅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皇帝統治權威的十大罪名進行了規定,這些罪名在各個朝代有著不同的發展歷程,具體的罪名也各有不同。
  • 生辰八字解析十惡大敗和孤辰寡宿
    十惡,就是大兇;大敗,就是臨陣怯敵,大敗而歸。十惡大敗是說六甲旬中有十個忌日,是祿空亡之處,被稱為十惡大敗日。
  • 佛教:什麼是十惡、十善?
    下面先說十惡:一、殺生。就是以噁心故意殺害有情生命。有殺他的心,也有殺他的準備和行為,不是誤殺。二、偷盜。就是通過騙取、盜取、搶劫、霸佔、私吞等種種手段,將他人的東西佔為己有的行為。有盜心、知道是別人的東西、有盜竊的動機和準備,並且不是誤取,這就構成偷盜行為。
  • 孟德斯鳩:十惡
    他關於十惡的論述,切中時弊要害,令人信服並不由得反觀自身。第1惡 沒有人性的政治政治給人冷冰冰的感覺,實際上一旦失去人性,那就為成為惡的象徵。它最終存在的目的,應該以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前提,從而獲得長治久安,確保社會和國家的穩定繁榮發展。
  • 電視上面的十惡不赦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所有人都赦免嗎?
    說起十惡不赦,我們在電視上能看到這句話。一般都說有些人罪大惡極、十惡不赦。但是十惡不赦到底是什麼意思,真的和電視上面講的一樣嗎?說起十惡不赦就要先講另一個詞,就是大赦天下。其實大赦天下也不是經常出現,除了皇帝登基還有其他重大事件。比如皇帝立太子了,立皇后了,還有說皇帝過壽了,差不多都是皇帝的家事。或者國家遇到喜事,就是國家打仗勝利了之類的,國家豐收了。不過也有例外就是國家有災難,比如出現個地震、饑荒之類的。而這個時候皇帝就會大赦天下,因為古人講究天人感應,人們會把災難看到上天對人類做錯事的懲罰,所以皇帝赦免罪犯就是做點好事,想讓老天消消氣。
  • 都說「十惡不赦」,到底什麼樣的罪不能被赦免?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赦免,就發生在2015年……都說「十惡不赦」,到底什麼樣的罪不能被赦免?當然不是啦!事實上,當時朝廷發布了一道命令,直接決定了李白無須再去流放地,而是可以直接回家。那麼,這道「拯救」李白於危難之中的命令,是什麼呢?A大赦是爆出率極低的SSR?*SSR是卡牌遊戲中用來形容最為珍稀的那類卡片。
  • 成語「十惡不赦」是怎麼來的?
    「十惡」最早源於南北朝時期《北齊律》的「重罪十條」,到了隋朝,「重罪十條」被正式寫入當時的法典。到了唐朝,長孫無忌著《唐律疏議》,對「十條大惡」進行了詳解說明,這便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所謂「十惡」,包括以下十種:1.謀反:指陰謀造反;2.謀大逆:謀劃毀壞帝王的宗廟丶陵墓和宮室的行為。
  • 一位法學家的「十惡論」
    他關於「十惡」的論述,切中人類時弊要害,令人信服和自省。  第一惡:沒有人性的政治政治給人冷冰冰的感覺。事實上如果政治一旦失去人性,那就為成為惡的象徵。它最終存在的目的,應該以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前提,從而獲得長治久安,確保社會和國家的穩定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