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本由中國人寫的禁書,但日本人卻用它發動了甲午戰爭

2020-12-13 閱盡歷史長河

一本由中國人寫的書,但被清政府當作禁書不能發售。但卻風靡日本,日本人也因依靠它發動「甲午戰爭」打敗了中國。這本禁書究竟有什麼能力呢?

十九世紀的日本,興起了一股讀書潮,奇怪的是他們讀的竟然是同一本書,並且還是來自中國的一部書,為此日本人還為此發行了日文版。曾發動甲午戰爭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更是直言不諱的告訴當時的清政府說:「你們應該好好讀讀這本書,正是因為這本書,我們才能把眼光看的更遼闊」

這本書火爆日本的書到底是什麼類型的書呢?這本書就是由清朝大臣「魏源」撰寫的《海國圖志》。

這本《海國圖志》究竟有什麼特殊的魔力嗎?為什麼能使日本那樣的小國放出那樣的話語。請各位客官接著往下看。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大臣「林則徐」為清朝籤訂了一系類不平等條約而感到非常的痛心,他明白挽救國家的唯一辦法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清政府發配他去浙江時,他把自己未曾編寫完成的《四洲志》相關的一切材料,全部交付給了自己的好友」魏源「。

而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花了整整十一年的時間最終完成的了這本《海國圖志》。在當時清政府提起」魏源「這個名字就會想起一個標籤,那就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這本書可以說是他開眼看世界的最好證據!

從這本《海國圖志》的名字可以看出。「海國」指的就是海外的國家,這本書系統的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還有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如地雷等新式武器的製造和使用,可以說這本《海國圖志》是國人談世界歷史地理的開山之作。

書名中的「圖志」也直接指出了書中最大的特色,這本書有八十幅全新的世界各國地圖,以圖文結合的方法精確的介紹了西方的歷史文化。當這本書傳到日本後,好多日本人不用翻譯就可以看懂書的部分內容。

日本也是通過這本書看到了一個全新生動的世界,看到了西方先進的思想與文化。日本明治維新的政治家「橫井小楠「說日本近代對外開放的思想是來自《海國圖志》的支撐。

相對於當時閉關鎖國的大清朝,而那一群守舊的知識分子看到的卻是,打破國人是天朝大國,國中之國的美夢。從而導致了這本書發行沒多久就被清政府視為禁書,下令立即停止刊印。禁止發行。可笑可悲啊!

正如梁啓超所說:大清自己走寶,卻益了日本。

如果清朝沒有閉關鎖國,又或者說」戊戌變法「變法成功,中國又是一幅怎麼的景象呢?

相關焦點

  • 以甲午戰爭為契機,被勝利所陶醉的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蔑視風潮
    這篇字數不多的報導,雖然只是由於兒童的惡作劇引發的一場小小的「「意外事件」,但暴露出在100年前以中日甲午戰爭為契機,被勝利所陶醉的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蔑視風潮。從當時日本的報刊內容中,我們也能發現,日本兒童總是喜歡戰爭遊戲。在遊戲中,孩子們分成「東軍」和「西軍」兩隊分別代表「清朝軍隊」和「日本軍隊」進行作戰。這是當時日本兒童的遊戲主流。
  • 日本與強權結盟必發動戰爭
    日本政府決定解禁集體自衛權,標誌著日本已放開手腳全面武裝。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需簡單回望一下歷史就一清二楚:日本每與強權結盟必發動戰爭。這是由日本的地理特點和文化心理特點決定的:日本是孤島,沒有戰略依託和縱深,它最害怕本土遭受攻擊。因此,日本總有一種不安全感,總是採取先發制人的戰爭政策,只要實力允許,一定會拼命擴張,掠奪、徵服地區和世界,除此之外,還會加大本土防禦範圍。
  • 歷史真會開玩笑,一個中國人寫了本書啟蒙不了國人,卻啟蒙了日本
    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有的人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眼界,成為了更加出色的人才,有的人則通過讀書獲取巨大的知識,從而改變了世界。有一本來自中國的書,他的出現改變了日本近代歷史的發展軌跡,這本書對日本產生的影響,已經超過了《三國演義》,但是這本書卻被中國設置為禁書,隨著中國的發展,已經很少有人去閱讀這本書了。
  • 一個日本人寫的歷史小說,為什麼折服了中國人
    正如小說所寫,甲午戰爭爆發前,在民間知識分子看來,這是「韃虜和倭人相爭」;在當時的清朝官員看來,這場同日本的戰爭是李鴻章一人之戰;而對於視北洋海軍為政治資本的李鴻章而言,一開始就沒想讓這支艦隊參戰。作者指出,根本無法看到這場戰爭牽動舉國上下的跡象。這在今天讀來,仍然是發人深思的。 重回歷史現場,補全被缺席的朝鮮
  • 明朝這本書到底寫了什麼?在日本韓國越南大受歡迎,國內卻是禁書
    所以不僅禁書《剪燈新話》傳開了,模仿和借鑑它的其他作品也開始出現,甚至掀起了一股"剪燈"系列小說的熱潮。而讓大明政府更沒想到的是,《剪燈新話》在中國被劃分成了"禁書",在日本和朝鮮半島卻成了廣受追捧的"暢銷書"。據考證,《剪燈新話》傳入朝鮮半島的時間應該不晚於十六世紀初期。
  • 中國有一寶貝沒有珍惜,被日本人撿走嗎,日本隨之崛起
    我們對於我們的鄰國日本是非常熟悉的,它是在近些年才發展起來的,那麼日本到底是怎麼崛起的呢,一定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日本明白了科技就是力量這句話,也就是說日本是在發展了科技之後,才逐漸崛起的。
  • 日本網友:如果清朝贏了甲午戰爭,會怎樣?評論值得中國人反思
    每當提起日本這個國家,大部分的中國人總是會下意識的把他們和侵略戰爭聯繫到一起,沒錯,這個國家確實在二戰時期對我們犯下過一些無法被原諒的罪行,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二戰時期並不是他們第一次侵略我們,再更早一些的清朝時,中日也有過一戰,這一戰以清朝的慘敗告終,其實這次戰爭對中國的影響也非常大。
  • 甲午戰爭為何慘敗?竟然是北洋水兵在日本逛青樓洩露軍事秘密
    一提起中國歷史上的晚晴,估計沒人說好,畢竟對外打仗一直都是輸的,輸給英國、法國和德國這些歐美國家,我們也就捏著鼻子認了,但是就連日本我們也打不過,在甲午戰爭的時候北洋水師輸的那叫一個徹底啊,也就是這場戰爭導致中國在近代史上一直被外國看不起。
  • 日本人發明了它,美國人說它對人體有害,中國人將它重新研發
    改變生活的小發明100多年前這個日本人發明了味精,他的發明是個偶然,卻不經意間改變了世界美食的格局,然而在這100多年的時間裡它卻飽受非議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西方世界國家的人加入對它的爭議,導致味精在西方社會引起恐慌,儘管當年聯合國聲明味精是完全安全的,但是在過去科技不是很發達的年代,人們更願意相信媒體、學者的言論,因此很多人拒絕食用味精
  • 甲午戰爭的失敗,根本原因簡直讓人無語!
    甲午戰爭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恥辱的一次戰爭。在當時,戰爭結束以後,大清的很多官員都不知道國家剛剛經歷了劫難。甲午戰爭的失敗,眾所周知,一個原因是這些腐敗官員的麻木不仁。還有一個原因更可笑,知道的人也很少。
  • 它是日本人最愛的長壽菜,中國人卻很少有人吃
    所以在中國人眼中,人們都覺得老外的飲食方式很獨特,同樣的外國人也認為中國的飲食習慣很特別。中國人吃飯習慣用筷子,而西方人吃飯習慣用刀叉。中國人愛吃的美食有很多,其中有許多食物老外無法接受。今天小編將給大家分享一種日本人最愛的長壽菜,它就是雞蛋豆腐,口感細膩潤滑,中國人卻並不常吃。
  • 史上第一部禁書:國人不讓看,卻風靡日韓幾百年,到底寫了什麼?
    史上第一部被禁小說,卻影響日本幾百年。史上第一部禁書:國人不讓看,卻風靡日韓幾百年,到底寫了什麼?所謂禁書,是指禁止刊行或閱讀的書籍。史上最慘烈的禁書當數秦始皇的「焚書」之舉了。明代所禁之書有十多種,其中首先被禁的,並不是人們所熟悉的《金瓶楷》,而是一本名叫《剪燈新話》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剪燈新話》是部什麼樣的作品呢,以至讓明廷將其禁毀?《剪燈新話》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瞿佑。瞿佑是錢塘人,少有詩名,曾被當時詩壇領袖楊維楨,稱賞為瞿家的「千裡駒」。
  • 分享你一本禁書,它的名字叫《巨嬰國》(內附獲取方式)
    全文近1850字,建議閱讀4分鐘寫在前面的話: 那一天在永旺門口等人時,我給這篇文章打題為:用10010個理由,推薦你本禁書名叫《巨嬰國》。數字並不是隨便寫的(我手機號碼是聯通的,所以用了聯通客服數字。
  • 曾被列為禁書,美國學者看後卻說向中國人低頭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一部十分優秀的文化典籍,但由於它所記載的各種怪獸情景都讓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議,因此一直被視為荒誕不經的怪書。實際上《山海經》是一部記錄遠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著,它記述著中華民族文明與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以及這種生存與發展所憑依的自然生態環境。山海經講的是什麼?曾被列為禁書在書中記載著西南地區有一群黑人,還有巨人族生活中山東地區,這些在當時是不能想像的。
  • 清代這本書印刷千本只賣一本,日本卻視為寶貝,從此崛起領先中國
    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寫了一本《四洲志》,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後來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整理改編出一本《海國圖志》,不得不說的是也就是這本書,從此改變了日本與中國近代史以來的地位和水平。但是,為何封建思想同樣頑固的日本突然能夠在1868年全面學習西方,師夷長技以制夷,領先中國近百年,突然暴起呢?這主要得益於一本書,一本中國人看不上,遭到拋棄的書。這本書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寫的《海國圖志》,主要介紹了西方各國的經濟、文化、地理、軍事、科技等全方位的內容。
  • 甲午戰爭中清朝為什麼會失敗?因為它根本就不配獲勝!
    在失敗後,中國和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也為甲午戰爭畫上了一個十分悲劇的句號。而關於中國為什麼會敗,一百多年來,一直是歷史學家研究的話題。很多人會說,是因為中國的國力比日本弱,北洋水師的裝備不如日本聯合艦隊。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南京也有「日本神社」,由日本人建造,放的卻是抗戰犧牲將士靈位
    南京也有「日本神社」,由日本人建造,放的卻是抗戰犧牲將士靈位日本作為櫻花國,每年前去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說到日本的特色,那不得不提起這三大:櫻花、料理和神社。南京也有一座日本shen社。它為何坐落在南京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 甲午戰爭為什麼清朝一敗塗地?日本究竟靠什麼打贏清朝?
    這場國恥般的戰爭始終印照在中國人的頭上,那麼在甲午戰爭中,清軍為什麼總是在潰敗呢?清軍的軍事實力清朝的軍事體制其實是封建社會的戰時指揮體制。在戰爭時期,皇帝是清朝軍隊的最高統帥,最高指揮部由兵部、軍機處、總理衙門組成,戰爭指揮官是各省的督撫大員。
  • 他被稱為易聖,他用算卦促使日本天皇決心發動侵華戰爭.
    因為建築英國公使館大獲成功,大受好評,被外國人們讚譽為「日本第一木商」,定單紛至沓來。同時,高島建立起橫濱最大的旅館「高島屋」,在這裡與政治金融界的領導者們有了親密的交往。關係特別深的,是伊藤博文,高島的女兒日後成為了伊藤博文長子的妻子。並且橫濱的填海造地事業也是由他進行。現在的「高島町」地名,就是為紀念他的而命名的。同時,也設立了日本最初的煤氣公司。
  • 李長聲:日本不值得中國人過分關心
    抗日神劇的問題在於觀眾把它當真比如說現在大家都有點反感抗日神劇,我認為抗日神劇是可以存在的。美國電影比抗日神劇還神呢。問題是我們觀眾把那個當真了。就像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樣,我們就當個小說來看,就沒什麼大問題。問題是我們忘了那是戲說,把它當真了。現在是不是有的人有意識地拿這來教育我們學習歷史?是不是有陰謀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