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由中國人寫的書,但被清政府當作禁書不能發售。但卻風靡日本,日本人也因依靠它發動「甲午戰爭」打敗了中國。這本禁書究竟有什麼能力呢?
十九世紀的日本,興起了一股讀書潮,奇怪的是他們讀的竟然是同一本書,並且還是來自中國的一部書,為此日本人還為此發行了日文版。曾發動甲午戰爭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更是直言不諱的告訴當時的清政府說:「你們應該好好讀讀這本書,正是因為這本書,我們才能把眼光看的更遼闊」
這本書火爆日本的書到底是什麼類型的書呢?這本書就是由清朝大臣「魏源」撰寫的《海國圖志》。
這本《海國圖志》究竟有什麼特殊的魔力嗎?為什麼能使日本那樣的小國放出那樣的話語。請各位客官接著往下看。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大臣「林則徐」為清朝籤訂了一系類不平等條約而感到非常的痛心,他明白挽救國家的唯一辦法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清政府發配他去浙江時,他把自己未曾編寫完成的《四洲志》相關的一切材料,全部交付給了自己的好友」魏源「。
而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花了整整十一年的時間最終完成的了這本《海國圖志》。在當時清政府提起」魏源「這個名字就會想起一個標籤,那就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這本書可以說是他開眼看世界的最好證據!
從這本《海國圖志》的名字可以看出。「海國」指的就是海外的國家,這本書系統的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還有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如地雷等新式武器的製造和使用,可以說這本《海國圖志》是國人談世界歷史地理的開山之作。
書名中的「圖志」也直接指出了書中最大的特色,這本書有八十幅全新的世界各國地圖,以圖文結合的方法精確的介紹了西方的歷史文化。當這本書傳到日本後,好多日本人不用翻譯就可以看懂書的部分內容。
日本也是通過這本書看到了一個全新生動的世界,看到了西方先進的思想與文化。日本明治維新的政治家「橫井小楠「說日本近代對外開放的思想是來自《海國圖志》的支撐。
相對於當時閉關鎖國的大清朝,而那一群守舊的知識分子看到的卻是,打破國人是天朝大國,國中之國的美夢。從而導致了這本書發行沒多久就被清政府視為禁書,下令立即停止刊印。禁止發行。可笑可悲啊!
正如梁啓超所說:大清自己走寶,卻益了日本。
如果清朝沒有閉關鎖國,又或者說」戊戌變法「變法成功,中國又是一幅怎麼的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