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孩子將在初中迎來叛逆期,如何在「敏感時期」與孩子相處

2020-09-03 武漢升學通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叛逆對孩子來說是好是壞?叛逆的孩子該如何教育?這是許多家長和老師困惑的難題。新學期伊始,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解開家長心中的疑惑,正確認識孩子的叛逆,幫孩子們合理制訂新學期的學習計劃。



一位家長這樣訴說自己的困惑:「如今的孩子,怎麼越來越不好管了。就說我們女兒,小時候挺乖的,什麼話都對我們說。自從上了中學,就對我們沒話了,還常常一臉心事的樣子。你問她,她張口就是:別管我,說了您也不懂。如今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一位父親這樣訴說自己的困惑:「如今的父母,真是越來越不好當了。我們十幾歲的兒子,剛剛長大,父母的話就不靈了,常常和我們對著幹。我是大學畢業,自我感覺還是有一定修養的,卻也為孩子著急上火。如今教育孩子為什麼這樣難?」
看著一手帶大的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從無話不談變得無話可談,身為父母,好不煩惱。雖然難過,也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端正自己的認識和心態,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並不是壞事,反而是一個好的開始。教育本身並不難,難就難在家長放不下自己。




叛逆對孩子未來發展很重要


一、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維能力提高的表現


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髮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叛逆的產生需要以上二者為基礎。叛逆說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變得更聰明了,才有跟家長反抗的資本。


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所以說,叛逆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二、叛逆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同一性的建立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是他們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種途徑。所謂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嘗試把與自己有關的各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決定的、協調一致的、不同於他人的自我,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同一性早閉」。這樣的孩子未來往往缺乏主見,容易盲從,不喜歡改變,無法應對挑戰。他們會迴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



三、叛逆是不良情緒的發洩途徑


腦發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產生情緒問題。此外,青春期孩子面對更大的成長壓力,他們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過程中會經歷自我懷疑、混亂、矛盾與衝突,對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懷疑,這加劇了青春期的情緒問題。


叛逆成為青春期孩子發洩不良情緒的一個途徑。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緒多變,如果他們把這些不良情緒全都掩飾起來,不叛逆、不發洩、不吐露,那麼孩子的內心必然會堆積起大量的負能量。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


四、叛逆是對人際關係調整的一種適應


叛逆其實是孩子適應人際關係調整、成長為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疏離父母,更多地與同伴相處。這種人際關係的調整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在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係的重要特徵。而進入青春期之後,親子關係發生變化,自主取代依戀成為親子關係的突出特徵。在青春期順利完成依戀到自主的轉變,對孩子未來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十分重要,叛逆則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對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有重要影響。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怎樣理解他人,這都是社會化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質。


心理學研究還發現,同伴關係對孩子成年後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預測作用。中學階段擁有足夠多的朋友、與朋友保持穩定而較親密的友誼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際交往比較順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較高。


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很重要。


順利度過叛逆期的三個關鍵詞


叛逆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好的開始並不意味著好的結束。叛逆對孩子的發展有利,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對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只有家長處理得當,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長。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應該學會一些應對方式,抓住肯定、調整和對症下藥這三個關鍵詞。




一、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孩子叛逆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而要承認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開始。


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對孩子勇於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認可之後,孩子可能就不會那麼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


二、以叛逆為契機,調整教養角色和教養方式


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著以孩子為主,父母處於非主導地位;意味著一種無言的支持和認同;意味著一種平等的朋友關係。




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問題,既提醒家長要及時轉變教養角色,也提示家長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誤所在,是家長改變教養方式的重要契機。心理學研究表明,權威型教養方式最有利於青春期問題的解決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特點是對孩子的行為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但在制訂規則和作決定時會考慮孩子的需要和想法,聽取並接受孩子的意見,會對制訂的要求作出解釋,說明希望孩子服從的原因。


三、孩子叛逆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教育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自己。


孩子處在叛逆期,我們家長應該多去認可孩子,聆聽孩子的心聲,給他們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慮問題,和孩子達成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一起度過這個關鍵時期,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

相關焦點

  • 睿智燈塔-孩子叛逆怎麼辦,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怎麼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不管家長說什麼,他們都會有各種歪理,振振有詞地反駁,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作為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如果家長再採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強制性的家長作風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樣只能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而往往那些懂得放手、不斷成長的父母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和諧相處。那麼,孩子叛逆怎麼辦?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父母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三歲左右,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的孩子喜歡自己動手,抗拒別人幫忙,有時候也會做出很過分的行為。孩子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如果不太過分,父母應尊重孩子,但別太過於遷就。如果孩子太過分,父母不理睬他(她),讓他(她)發脾氣,讓他(她)哭個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言行身教,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互愛互助,尊老愛幼,有愛心和同情心。有愛心的孩子,學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與叛逆期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有兩個重要的反抗期:第一個反抗期在2-4歲,主要指向身體方面的反抗,即反對父母對他們身體活動的約束;第二個反抗期在青春期,在初中階段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時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發,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
  • 開學季,新初一的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能更好適應初中學習
    新初一迎來了開學季2020年的小升初可謂是改革的一年,家長和學生經歷了很多,由於大部分地方實行了「公民同招,民辦搖號」的政策。擇校考的面比以前小了很多,公辦劃片搖號。家長和學生面臨的考驗更多,經歷過後,一切都塵埃落定。不管去哪個學校,家長和學生現在要做的就是規劃好初中生活,為中考做準備。
  • 如何與叛逆期孩子相處:你的討好與指責,讓孩子無法擺脫叛逆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常常有媽媽問我:孩子現在叛逆了,我們通過深刻反省也知道了這都是過往教育方式的錯誤,我們夫妻倆也願意學習改變,但現在最苦惱的是不知道該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每個急迫想知道如何與叛逆期孩子相處的媽媽,其實內心都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所以我們常說:「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 叛逆敏感又自負?是時候和孩子聊一聊,什麼是「叛逆期」了
    你說往東,他偏偏要往西;7-9歲的「兒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更加明確,還開始會說謊、撒潑、厭學、對抗、亂發脾氣了,常常能讓父母氣到崩潰;12-18歲「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不好管教,用白話來說,就是翅膀硬了,反抗的力度也更大了。想要走進他們的心裡,非常難。
  • 成長教育丨父母該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正確相處?
    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上了初中以後,孩子就像炸彈一樣,根本就不敢碰,一碰就炸,完全不敢說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正確的相處,是自尊、自我認知感和自我價值感突出表現的關鍵時期。
  •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叛逆期的到來?
    初中階段是孩子叛逆期出現的高峰時期,其中初二尤為明顯,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之為「心理性斷乳期」。還有人認為初二是整個中學「最危險」的階段,這也是初二學生最難管理的原因。因此家長無論在親子關係上還是教育方式上,都應該採取適宜的方式來應對子女的變化。那麼,孩子叛逆期的到來有哪些表現呢?
  • 孩子將上新初一,家長你準備好了嗎?
    孩子將上新初一,家長你準備好了嗎?許多八零後的家長,現在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隨著孩子長大,父母老去,自己工作又非常繁忙,現在孩子又即將進入中學隨之而來又要迎來新的挑戰,面對接下來的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 如何搞定青春叛逆期孩子自尊心與逆反心問題
    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們,很多家長們總是束手無策,說話嚴厲一點怕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不管教好又怕他走彎路。那麼如何恰到好處和孩子溝通呢!我們要了解初中階段孩子的心理:強烈的獨立意識。到了初中以後,很多孩子不再願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單獨來做。這時候,父母要自願充當孩子的參謀,爭當綠葉。每個孩子的自尊心都是一把雙刃劍。
  • 教育機構老師面對孩子叛逆期最有效方法
    作為教育機構的老師,面對教學的學生大多是小學五年級到高中的學生居多,同時就會遇到老師最頭痛卻又無法避免的事情: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的叛逆期是最難溝通的時候,一旦溝通不好,就會影響教學的質量。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出現在初中階段最多,無論是在校老師還是機構的老師,都無法逃免學生叛逆期的孩子不愛聽課,不想溝通,上課分神等等問題。為了能讓學生好好學習,也是不停地搜集資料希望可以找出有效方法處理孩子叛逆期的問題。一下分初中三個年級進行講解和分析,同時提供有效的方法。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冷處理並非最佳選擇,不同叛逆期不同側重點
    提到叛逆期,也許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只有青少年才會處在叛逆期當中」。其實,孩子從嬰兒時期到青少年時期,都有可能會身處於不同階段的叛逆期中。很多家長不僅不能理解這一點,還會在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時候對其冷處理或者暴力處理。那麼,這種方式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 孩子叛逆期把大人氣得幾乎瘋掉,這個時期大人該怎麼辦呢?
    文/蘭媽談育兒每一個孩子都有叛逆期,而叛逆期的孩子把大人氣得幾乎快要瘋掉,也並不是徒增的空話,蘭媽的小姨是一個脾氣比較暴躁的母親,說話也直來直去不懂得講究方法,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高考落榜後就出去上了一所職業學校,二兒子鑫鑫前年上了高一後也沉迷上了遊戲,剛開始的時候還偷偷摸摸地玩,到了後來鑫鑫這孩子直接當著父母的面玩遊戲
  • 孩子處於叛逆期,家長如何管教?不妨好好看看
    什麼是叛逆期?叛逆期是每個青少年都要經歷的心理過渡期,叛逆期的孩子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往往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切不可忽視孩子的問題。
  •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人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兩次叛逆期,一次是幼兒時期建立了自我意識,有自我思想產生叛逆行為。另外一次是青春期叛逆,覺得自己是個成人,不需要在受限於各種制度。針對於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去做?當遇到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做一個旁觀者,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有所放權,時不時給出合理的引導,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受到了尊重的時候,也就不會叛逆並且會給予你同樣的尊重。
  • 對於叛逆期的孩子該如何相處
    初中的孩子叛逆性特別強。這個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叛逆期。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這個時期是孩子獨立人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在上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是乖寶寶。父母老師說什麼就聽什麼。但是隨著到了初中這個年齡。他們的思想狀態會發生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主要變化有以下幾種。好奇心變得特別強,對於各種有趣的事情都十分感興趣。
  • (原創)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何相處?
    孩子人生中有三個叛逆期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12-17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本文主要探討最後一個,也是最令家長頭痛的青春叛逆期。
  • 讓叛逆期成為孩子最好的成長期,家長知道該怎麼做嗎?
    家長面對叛逆的孩子焦慮不已,為什麼孩子為變成這樣,作為家長又該如何與他們相處呢?林微佳老師曾經舉辦了一次以孩子的叛逆期為主題的青春期課程講座,在課程中提到她的孩子在叛逆期與她的關係變得十分惡劣,孩子多次離家出走,並且好幾天不肯回家。
  • 孩子不聽話可能是幼兒叛逆期到了,教你幾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如果有,那就說明你的孩子已經進入「幼兒叛逆期」了。如何和他們相處是給父母們提出的新挑戰。家長該如何應對「幼兒叛逆期」的孩子呢1、樹立威信和規矩叛逆期的孩子比起平時更容易無理取鬧,這個時候也是家長為孩子設定規矩的時候。
  • 孩子青春期叛逆怎麼辦?我們應該怎樣,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溝通?
    每一個孩子都有幼兒期,小學期,青春期這三個階段。孩子安全的度過了聽話的幼兒和小學期之後,我們就會迎來與孩子比較難以溝通的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往往開始有了獨立的思想和意識,與父母之間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果本來和孩子溝通就有問題,那麼到了青春期,各種問題就會都會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