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信騙子卻不信子女 為什麼這代老年人容易掉進陷阱?

2021-01-15 人民日報

前陣子流行一句話,「不是老人們變壞了,是壞人們變老了」。

當下針對中老年人的騙局層出不窮,身邊的受害者不計其數。但是作為一枚受害者家屬,我同樣認為「不是老人們變傻了,而是傻人們變老了」。

中國大媽的神奇在自媒體渲染下,披上了神話外衣,都講她們上過山下過鄉,戰過天鬥過地,勇往直前志不渝;據說她們推高了金價,炒熱了比特幣,只要她們出手,什麼世界金融大鱷,國際商業巨頭都要瑟瑟發抖。真是東風吹,戰鼓擂,中國大媽怕過誰。

不幸地是,我媽就是傳說中「中國大媽」裡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

我不覺得中國大媽有那麼多神奇的能力,但確實相信數量龐大的大爺大媽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撐起來了養生保健以及投資、營銷騙局的半邊天。他們往往一人受騙,組團入局,是不折不扣的中老年韭菜。

根據8年前第十次人口普查的結果,當時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1.776億,已佔人口的13.26%,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老年人過億國家。按民政部2017公布的數字,2016年老年人佔比達到16.7%。很多研究機構的數字則顯示,這兩年中國老年人佔比已經到達19%。

如果把接近退休年齡的男女人口加上,中老年人的數字是非常驚人的,每年騙子從他們身上薅掉的錢財簡直是天文數字。實際上針對中老人推銷昂貴的養生保健品和高回報理財產品,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產業。

過去兩年多,我媽在一個網際網路金融詐騙項目的投資上虧損了30多萬,當然這個金額未必準確,因為她最初告訴我時只有10萬,後來擠牙膏式地不斷抖出新數字。根據多年經驗,她上報到我這裡的最終虧損數字,往往只有真實金額的百分之七八十。

為什麼不肯說真話?老人家要面子啊,以前把牛吹得太大,怕被我嘲笑。

我媽不同於普通大媽,自己投資一個項目,無論賺了賠了別人悶不坑聲兒。我媽厲害之處在於,她的推廣能力超過金牌銷售員,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和堅毅不屈的精神,每次受騙都要把身邊一大群親戚朋友拉下水。她這麼做不是為了謀取利益,是為了推薦「好東西」和「好項目」給大家分享,讓大家受益,事實上她沒有一次從中賺取到個人利益。可見,古道熱腸又大公無私的大媽才是中國大媽中的戰鬥機。

很多時候我媽狂奔在受騙道路上,其實有人勸阻,但事實證明勸說是徒勞的。

有次我媽得意洋洋向我介紹她新到手的一款神器,名叫「納米能量活水養生杯」,聲稱有抗菌、淨化及活化水分子的能力,用它喝水保證百病不生,長命百歲,在其他大媽朋友推薦下,以799元的六折優惠價搶購到手。「不趕緊買,活動期一過,就是原價了,可能還買不到,」她嚴肅地說。

聽杯子的名字就哭笑不得,最令我震撼還是外觀,散發出八十年代建設四化時期的審美氣息。我說,哪有如此神奇的杯子,還能改變水分子結構,這東西淘寶上也就三四十元一個,還滯銷呢,只不過人家重新修改外包裝,加了這些亂七八糟的噱頭,你居然信了,趕緊拿去退了吧。當然,我得到的回覆通常都是「你不懂,不了解」。

有陣子我媽每隔段時間就開心地告訴我們:「我又給我孫子買了一個保險」,什麼我兒子未來結婚能拿多少錢,讀大學能拿多少錢,退休時又能拿多少錢。都是她大媽朋友互相推薦的,她的工資有快一半拿去交保險了。我最後以哭腔哀求她:「我們兒子的未來我們會規劃,你們管好自己就行了,幾十年後的事兒,你操這心幹嘛。」

我媽因為性格熱情,閒不住,以前她有個袖珍電話本,時常掏出來,撥通當時能想到的親戚朋友和同學同事電話,跟人拉家常能嘮上半天。為了給她省電話費,我幫她裝上微信並教會她如何使用,她開心地加上了一拔又一拔老朋友。

不久以後我就後悔了,我媽在朋友圈瘋狂刷屏。《吃好這顆大蒜保你不進醫院》、《生薑堪比還魂藥,可惜99%的人只當作料》、《喝好這杯白開水治好百種病》、《重磅內幕!國家將砸萬億建設XX市》……這些帖子都是她從微信群和朋友圈看到的,毫不猶豫就轉發了。

我特別渴望我媽哪天能轉一條真實準確的帖子,最初我看她轉發這些不靠譜信息,會針鋒相對轉發闢謠信息到家中小群裡。她雖然不會反駁,但似乎根本不點開看,看了估計也沒當回事兒,正經帖子激不起她的點擊和轉發欲望,完全堅持了「非謠不信,非謠不轉」兩非原則。

當時受我媽朋友友圈啟發,我寫了一篇傳播甚廣的帖子《微信朋友圈兩大暗黑勢力》。比較幸運的是,知道我不喜歡這些帖子,我媽不會單獨發送給我。一個朋友看到文章後跟我訴苦,說她父親不僅每天專門大量發送神奇養生帖子給她,還會定時打電話來催問她看了沒有。另一朋友則說,你媽算好的,我省吃儉用一生的外婆,最近花5萬多買了張「雪玉冰床」回來,天天趴在上面攢內力。

十年前花八千元買的「減肥蒸汽浴池」,第一次用耗費半個小時才裝滿水,第二次用漏水後把屋子給淹了,我媽覺得用起來太麻煩太費水,把它扔在雜屋房裡吸灰去了。家裡雜屋間還有上千元的電子健腹減脂帶、兩千多元的震動減肥機、電磁睡眠儀等稀奇古怪的東西。

我媽生活中是很節儉的,買衣服超過兩三百就賺貴,出去吃飯人均五六十她說不划算,但把錢送給騙子一向有豪爽氣概,經常舍不芝麻卻大方地丟掉西瓜。

有段時間我媽跟我們生活。某天我醒來,發現一個陌生人抱著東西走出家門。我洗漱完到廚房一看,家裡兩千多元的煤氣灶變成了一個破爛煤氣灶。我媽嫌保潔公司洗煤氣灶太貴,在菜市場門口看見一老頭掛牌說清洗只要10元,就把他領回家了。老頭跟我媽回家路上還問:「家裡有年輕人嗎?」我媽回說:「有的,在睡覺,你洗你的。」

老頭進家後說煤氣灶壞了,漏氣的,隨手從煤氣灶底部掏出一張標籤遞給我媽:「這是廠家電話,你打電話人家會來修,等修好了我再來給你洗。」廠家服務真是及時,接到手機10分鐘後就來了個年輕人,檢查一遍說重要零件壞了,要抱回廠裡修,十天後送回,可以換上一個老灶先用著,還從我媽那裡要走了1500元押金,等送灶回來時歸還。

我聽完敘述氣兒不打一處來:「咋那麼傻啊,你被騙了,這是騙子。再說,他抱走你家那麼貴的煤氣灶,你給他押金幹嘛,是他給你押金啊。」為這事兒我們吵了一架,她說我心眼小,看誰都像騙子。她其實心裡沒底,但一慣嘴硬:「跟你打堵兩千元,十天後人家一定送回來,是按照廠家標籤上的電話打的,怎麼會被騙。」

每被騙一次,我媽才能消停一段時間,等恢復好元氣再繼續折騰。

兩年多前,我媽突然開始大談特談網際網路金融投資項目,把我嚇了一跳。「納尼,你連電腦怎麼開機,網上如何支付都不懂,還敢玩互金啊?」這個項目是我姨媽介紹的,我姨媽也是一顆戰鬥力非常強悍的大媽韭菜,她家的雜屋間曾堆了一滿屋的鹽,她在微信上聽說產鹽區受汶川地震影響,今後好多年吃不了鹽了,去搶了兩推車回來。

那個所謂互金項目是這樣,假如投10萬,每月返還8000多,按日打到帳上,一年返完本金後每月再按原額返還一年,同時能獲得積分,叫「X豆」,可以在該項目舉辦的商城裡購物充當代金券。我說你怎麼能信這個,現在哪個行業有這麼高的利潤率,如果有這種好事兒,銀行早就辦不下去了。我媽說:「怎麼可能假呢,我每天晚上打開手機軟體看,錢都準時打進來,天天都有,不可能假的。」

「這是龐氏騙局,你難道看不出來,」突然想到,她不知道什麼龐氏騙局,然後從這個名詞解釋開始,一直說到各行業利潤狀況,江湖騙子各種套路……她一直沒吭聲兒,我覺得收到說服效果了,勸她趕緊把錢撤回來,道過晚安,安心睡覺去。

第二天早上醒來,照例刷一下微信,我驚呆了!我媽給我發來了七八個帖子,有關那個互金項目的介紹:老闆在什麼全球XX論壇上的講話,老闆跟各屆名人合影,央視財經報導對這個項目的報導,還有一篇帖子說「X項目是人類互金和電商的未來,馬雲和淘寶都將被淘汰」。所謂央視報導的視頻是剪輯合成的,有模有樣,現在的騙子確實與時俱進,擱一般年輕人也未必看得出來,何況大媽乎。

頭天晚上講得口乾舌燥,全當耳邊風了,好一顆頑固的韭菜。我對我媽參予這些事兒,態度上有這麼一個歷程:隨意提醒——耐心解釋——憤怒爭吵——冷靜勸說——徹底放棄,希望她被騙得慘一些。

那段時間,我媽可能堅信晚年將發一筆大財,誰也求不著了,態度日益趾高氣昂。她不斷追加錢投進去,每晚看著進帳的數字,甜美進入夢鄉。逢人便數落我:「那兒子吧,好心給他推薦發財機會,沒落個好還總被他批評」,所以不怎麼搭理我。

我媽忽然用錢大手大腳起來,一套杯盤1000多元;一個炒鍋800多元;一個電視柜上的小雕塑1500多元……這些都是她在那個項目的商城裡買的,多是雜牌貨。「貴嗎,不貴啊,我覺得生活就是要追求品質。」我懶得說她,私下跟媳婦講,這些玩意兒在淘寶和京東上,價格比這便宜十倍,而且是品牌貨。

我知道我媽的推廣能力,特意多次提醒我嶽父嶽母,不管我媽說得如何天亂亂墜都要堅持「不相信,不投錢」。結果,我又被打敗了,後來從小舅子那裡知道,嶽母在我媽一再勸說下,拿了五萬元砸進去試試水,幾個月後那個項目跑路了,嶽母還要求大家瞞著我。慘烈的真相還在後頭,我發現我乾媽、我舅舅、我表姨、我發小的父母……紛紛被我媽拉下水。

項目跑路前,有段時間每日打到帳上的金額已經大幅度縮水。我媽自己忍不住,清了幾次嗓子,扭扭捏捏對我說「那個,那個……X天下啊,可能有點不行了,本金也退不了」。我說你不是要發大財了嗎?「誰想到呢,天天都返還那麼多利息的,誰想到,」她每次被騙以後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誰想到呢」。

「我想到了啊,提醒過你沒有,」我強忍怒火冷靜地說。她回道:「哎,也不是完全沒希望,人家說了只是暫時遇到困難,再說我手頭還有好多X豆,項目方說願意出錢買我們手裡的X豆,就是價錢有點低。」我勸她,不管價錢有多低,把X豆全賣了轉錢出來,能救出兩三萬也好。她居然說:「不行,我還是要賭一把,等等看。」

聽到這兒我什麼都不想說,轉身走了。後來的故事也無需詳述了,我媽把積蓄全部敗光,一度手頭非常拮据,幸好她有退休工資可以維持。最近在學習一種「按摩穴位養生」的功法,並瘋狂迷上了做酵素,逢人便推廣,已經幫廠家賣出上百個酵素桶,當然一分錢報酬沒有,好在她的新愛好花不了幾個錢。

媳婦有個閨蜜,在知乎上幫人解答創業與公關的事兒,人精兒一類的女孩,什麼世面沒見過,聽說我家們的事後也是笑了一陣。不過,她很快就哭了。有天,她突然在微信群裡說:「完了完了,這種事兒居然落到老娘頭上。我媽前幾天開心壞了,說要去投資網際網路產業,入股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由公司總裁親自跟她們籤約,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準備把積蓄都拿出來。我苦口婆心勸了幾晚上,還以為湊效了。沒想到老太太今天已經跟一群大媽抵達深圳,還發來一堆照片」。

當她把她媽發的照片轉過來後,群裡笑翻了,你一言我一語:「這不是那家公司的大樓啊!」「老闆不長這樣兒啊。」^_^……

作為一枚資深老年韭菜家屬,旁人聽到我遭遇時常說:「段老師,你這麼精明,你媽也會被割韭菜啊!」我哭得不得,「我——我……地主家也沒糧了啊!」

我嶽父母這方面總體上沒讓我們操過心,可就在我媽消停這段時間,小舅子突然氣急敗壞打來電話喊「大事不好了」。嶽父母在親戚引薦下嘗試一款保健產品,然後奔赴杭州參加了產品推介會,最終以五萬元的特價全款拿下一套基於歐美黑科技的電磁理療儀。

如此黑的高科技,歐美自己不用,先讓河北一小縣城的工廠生產來給中國大爺大媽用,外觀設計得如此原始質樸,你說他們不是活雷鋒誰是。兩老一點兒不後悔,認為很划算,嶽母說她膝蓋酸疼,電療過後果然舒服多了,但過一陣子會復發,所以很有必要買一臺長期使用。

我悄悄對媳婦笑道,推拿按摩相關部位半小時,會促進多巴胺分泌,能起到同樣效果。打這兒後,兩老常在家呈大鵬展翅狀,渾身接滿電線靜靜地閉目站立,就像阿凡達即將降世。

講完家中老年韭菜們的故事,不妨也思索一下,為什麼這代老年人成為江湖割韭師的重要獵物,他們又為什麼容易掉進陷阱,大概有幾個原因:

一、攢了一輩子錢,退休後總歸有點積蓄,是略為肥壯的韭菜,有被收割的資本;二、覺得青壯年時代艱苦過,老了要好好養生,多享幾年福,同時身體健康才能不給子女添麻煩,製造了市場需求;三、他們青少年遭遇特殊年代,沒有學到太多靠譜的知識,缺乏分辨能力,加上當年的消費環境與當下有天壤之別,給割韭師提供了可趁之機。

圖表來自《老年人信息意識狀況與提升對策》,端文慧,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看過一些有關老年人消費心理和判別能力的論文,其調查數據跟我觀察到的相當吻合。大部分受騙的老年人主要通過三種渠道落入陷阱:

一、傳統的電視和報刊廣告。這是他們獲取資訊的最重要方式,在這代老人心中,電視和報刊的地位非常權威,對其有任信感。

二、權威人士推薦。頭上頂著各種「權威機構」醫療保健「專家」、「教授」名頭的人來背書,老年人最容易相信,現在很多針對老年人的營銷性質講座,都會請這樣的「專家」,其實很多是「演員」。

三、親戚朋友推薦。主要是父母身邊的大爺大媽現身說法,頗具誘惑性。

這三種渠道常讓老年人墜入消費陷阱,而投資陷阱多數從第三種渠道入局,即所謂「一人受騙,組團入局」。

我不打算寫個《老年韭菜防割指南》,因為家庭狀況千差萬別,連研究這方面的論文都認為除了靠他們自己,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不是,他們往往寧願相信騙子卻不相信子女!

我曾想過一辦法,我媽以前喜歡說要給我錢,我每次都堅決辭謝,以後只要她說給錢,我就立馬給她卡號,與其讓她送給騙子不如幫她妥善保存,以防不時之需,但她自從被割光以後就沒有客氣過。不過這方法未必適合每個家庭,有些家庭的子女,連父母的錢都坑,甚至帶著父母入局。

最近觀察一些被割過的韭菜,有的茶不思飯不香,有的患上抑鬱症,有的尋死覓活。回頭再看我媽,居然吃得香睡得著,跟沒事兒人似的;這些年她吃了那麼多光怪陸離的保健品,別人吃出一堆毛病,她身體還保持基本健康。這是基因的力量啊,成就了一顆頑強的大媽韭菜,我突然有點為她感到自豪了。

所以,中老年韭菜的自我修養,最重要的就是靠身心強大。

(來源:騰訊·大家)

相關焦點

  • 耳根子軟,寧信外人不信愛人的3大星座!
    耳根子軟,寧信外人不信愛人的3大星座 我們通常都說耳根子軟的人沒有主見,這類型人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衝動而且過於主觀,容易誤解別人也容易被人誤解,在人際關係方面經常會吃虧,如果是一般性的朋友,這個毛病所體現出來的劣勢無關痛癢,但若是放到愛情中的話,這就是一種慢性毒藥,就會蠶食愛情。
  • 一個電話讓她一步步掉進騙子精心設計的陷阱裡……
    冒充客服詐騙依舊猖狂,騙子通過電話聯繫買家以各種理由說要給你「退款」實則是騙錢!在義烏工作的丁小姐算得上是一個網購達人,家裡大大小小的電器、生活用品等,大都通過網購而來。但是在幾天前拒籤了一個價值69元的快遞之後,丁小姐卻接到了一個自稱某平臺客服工作人員的電話,這個電話讓她一步步掉進騙子精心設計的陷阱裡……4月23日17時許,丁小姐在家裡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平臺客服工作人員,因為之前丁小姐對在網上買的價值69元的物品不滿意,拒收快遞,現平臺願賠償3倍的價值。
  • 為什麼你媽寧願信賣保健品的騙子也不信你?
    當母親說出「你就是盼著我早死」,這場戰爭的主題便從亂花錢買保健品,上升到了信任危機的地步。回程的飛機上,小白哭了一路,委屈母親不理解他的苦衷,而說出了令人心痛的話,更委屈的是,母親為什麼寧願相信賣保健品的騙子,也不願意相信自己?
  • 警惕性越高越容易掉進裸聊陷阱,「裸聊陷阱」如何瓦解心理防線?
    其實,越是警惕性高的人反而越容易落入陷阱公眾號【日常笑話段子】裸聊陷阱是如何一步步瓦解你的心理防線的?這些詐騙分子通過人的「好色」欲望來進行釣魚他也知道你戒備心強所以人家先給你表演點小節目,當然這也是騙子自己處理過的視頻,其實你看的就是騙子哈哈哈你看看,連現在的騙子都玩的是技術手段你還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嘛
  • 上千名老年人上當,騙子的套路是這樣的...
    4個騙子以包治百病為名,口吐蓮花將不過百元的床墊以26倍的高價賣給老年人,騙取老年人錢財,最終被警方抓獲。11月23日,納雍警方將追繳的16萬元群眾被騙款如數返還。「包治百病」的床墊「我以為錢回不來了,沒想到這麼快你們就幫我們追回來了,太感謝了!」
  • 咋整| 老媽又被保健品廣告騙了,老年人真這麼好騙嗎?
    >一盒「免費」雞蛋一場「專家會診」一次「體檢贈送」一聲「爸媽」……在這些「暖心的關愛」中平時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老人很可能掉進了精心布置的消費陷阱評判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兒女親戚連勸帶說:這可是騙局啊!爸媽們怎麼也不信。老年人為什麼這麼容易上當?「銀髮收割機」緣何屢屢得逞?
  • 年中大促要來,騙子也在創新!快查查你的購物車,別掉進陷阱!
    「假紅包」利用微信的好友關係鏈傳播,一旦你中招,就會掉入騙子的陷阱:被利用發布垃圾廣告、隱私信息洩露、甚至「包」含木馬,盜刷錢財……警方提醒:慎點此類紅包連結,如不小心點擊應第一時間關閉手機網絡,修改手機銀行、支付寶等重要支付帳戶密碼。
  • 老人硬要給騙子轉帳 銀行員工搶按退卡鍵
    聽到這句話,想起之前警方做過的防詐騙培訓,鄧瑤確認:楊先生遭遇了通訊詐騙,馬上報了警。此時楊先生仍執意轉款,眼見轉款帳戶號碼已經輸完,即將按下確認鍵的瞬間,鄧瑤搶先一步,按下了ATM的退卡鍵,中止了轉帳。騙子扮警察:涉嫌套保 立即轉帳證清白明白受騙後,楊先生道出了事情始末。
  • 【以案說法】為何老年人總對騙局 「入戲太深」?
    理財、保健品和電信詐騙,被認為是老年人經常面臨的三大最常見的受騙形式。為什麼投資理財的騙子總是對老年人「情有獨鍾」?為什麼很多老年人總是對騙局「入戲太深」?在此,承辦法官送給廣大老年人一個九字真訣,從源頭上避免老年人陷入投資理財騙局的陷阱——莫貪利、辨真假、忌跟風。
  • 騙子盯上老年人 廈門近期發生多起老年人被騙警情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月9日訊 據廈門電視臺報導 現在很多老年人都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像是QQ、微信等也成為老年朋友常用的手機程序。不過,老年朋友們也要謹防騙子設置的陷阱。近期,我市就發生了多起老年人被騙的警情,騙子利用老人「上網經驗不足」的弱點對他們實施詐騙。
  • 2000億的保健品行業掏空老年人,子女的關心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對於老年人的各種套路,層出不窮,我們農村這邊還好點,老年人一般不會在保健品這方面支出,但是只要一上當受騙,那就是全部的積蓄!8旬老人去世床下塞滿14萬保健品,很多都是過度推銷讓老人買的,真的特別恨這些個騙子,他們不讓老年人告訴子女在哪裡聽課,讓老年人瞞著子女。天天冒充大學教授講保健品好什麼的,關鍵是沒有人管!
  • 上千人被騙200W,虛擬戀人、網絡陪玩的陷阱背後,是一場針對寂寞的...
    以前總以為,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和心智未成熟的孩子才容易上當受騙,但新聞看多了以後,發現受騙這件事,有時候真的跟年齡無關。 上周央視新聞曝光了一個關於網遊陪玩的騙局,涉及的受害人多達上千名,涉案金額高達200萬元。
  • 老年人成為這類騙子首選目標
    但是近期我們發現騙子將詐騙目標精確瞄準到了居住環境、接收新聞都相對孤僻的老年群體遭遇詐騙的老年人一輩子的積蓄被騙子洗劫一空為了多騙錢,騙子還告訴張奶奶,除了自己的積蓄外,問兒女或者是問親戚朋友再借一點錢,而且不能告訴親戚朋友或者兒女,這是幹什麼用的錢。不然就把她抓起來。
  • 法國支票陷阱 | 中文家教 | 我幫騙子搶了個銀行(失敗)
    上一篇跟大家分享了我在國內找兼職時的一些糗事:複習:兼職陷阱 | 平面模特 | 那些年我掉進的坑國內的套路大家多少有所耳聞,但到了國外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語言障礙,就很容易掉進各種陷阱。雖然我在法國學習實習一切都很順利,但運氣也是要靠前期各種黴運積攢出的(迷信)這篇就來講講我在法國遭遇的兼職騙局。視頻在此 故事發生在2018年9月。
  • 老年人參團旅遊,騙子太多了,怎麼選擇靠譜的旅行社?
    老年人參團旅遊,騙子太多了,怎麼選擇靠譜的旅行社?我們繼續來關注爸媽的生活為了讓老年人安全開心的出門旅遊,中消協專門發布了消費提示提醒老年人當心旅遊消費陷阱,而在昆明在所有老年消費者旅遊投訴中上當受騙的情況最為普遍。
  • 老年人為什麼這麼容易得抑鬱症?
    這個表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娛樂性更強,但是仍然可以指向現代社會的一個現象—現在人們特別是老年人比十幾年前更加孤獨。孤獨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長期孤獨容易導致抑鬱。一項調查報告說老年人抑鬱檢出率在15%以上。《老年天地》「專家說健康」,今天和大家聊聊老年人為什麼這麼容易得抑鬱症?有什麼表現?哪些情況出現需要警惕容易患焦慮抑鬱症?
  • 《抱怨的藝術》——當心掉進自我實現預言的陷阱
    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損害性在於:被認為沒有天賦的學生經常會將這一關於他們潛能的負面信息內化。他們會慢慢相信對他們的較低期望是有道理的,同時會做出相應的表現。皮格馬利翁效應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可持續六年之久。當心掉進自我實現預言的陷阱當然,除了「壞孩子」的自我挫敗,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或者正在「自我預言」並且「自我實現」著。我們每個人的家裡幾乎都有那麼幾件壞東西,甚至新買來都沒有用過,就被我們堆在角落裡接灰了。
  • 足不出戶,工資日結,在家就能做丨曝光騙子常用套路
    ,騙子這一行可謂是蓬勃發展。不少騙子都會利用年底這一段時間進行大規模詐騙活動,如何不讓自己掉進騙局?如何讓父母遠離詐騙?他們會讓你當著很多人講話、承諾一些事情,然後你自己就會為了支持自己說的話而行動,不知不覺掉進傳銷陷阱,因為很多人都聽到了你說的話,他們會監督你,
  • 農村新騙局接二連三,專騙老年人,在外工作子女趕快告訴農村父母
    還有一點就是貪圖佔便宜,所以一旦村裡來了搞營銷的都會高興前去參加,農村新騙局接二連三,專騙老年人,在外工作子女趕快告訴在農村生活的父母們!年底了,農活不多了,父母們在家閒得慌,容易上當受騙。很多騙子團夥來到農村搞所謂促銷活動,保健品等來騙取農村老年人。
  • 花錢進名校 小心掉陷阱
    日前,北京市教委提醒考生和家長,一定要從正規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警惕「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黑客能改分」等高考招錄五大陷阱,謹防上當受騙。事實上,教育部門點出的招錄騙局並非新生事物,之所以每年都要鄭重提醒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是因為每年都有人掉進陷阱裡。有的考生分數不上不下,報好學校怕錄取不了,報差一點的學校又覺得虧;更多的是分數不理想,但想進好大學、名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