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這種經歷?
領導總是愛找茬,每次撰寫的調查報告,總能提出各種問題刁難自己。
上司老問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煩死了。
久之,你會以為領導是專門針對你,越來越討厭這個上司。
想必很多人都有遇到過,若你是脾氣衝的人一言不合就和領導對著幹,最後輸的還是自己。
如何才能避免領導的批評?其實,大部分都是自己做事考慮不周全所導致的。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在工作中,怎麼才能做到全面的思考問題。
不留死角的MECE式思考
MECE,全稱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也就是對於一個重大的議題,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而且能夠藉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並成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MECE是指沒有遺漏沒有重複的狀態,出現「遺漏」,就意味著產生了死角。好比你在做一件事時候,只考慮好處,卻忘記了帶來的壞處是什麼,並且有可能會造成未曾預想到的失誤。而「重複」會導致做無用功,造成混亂狀態。當上級安排兩個團隊去對接某個項目時,客戶有可能會不知道聽哪個團隊的,並且有可能還會產生兩個團隊的意見不合,造成極大的矛盾。
MECE式思考就能避免這種問題,培養全局意識。
如何實現MECE狀態呢?以下有四種方法,培養用MECE式思維把握全局的習慣。
一、正反結合,除去死角——雙向思考法
你辛辛苦苦做了幾十頁的提案書,裡面全是方案的優點,結果被上司和同事的反對。你的方案在你看來明明很出色,為什麼會遭到反對?
再出色的方案也不可能只有優點而沒有缺點。只強調優點,自然很難得到贊同。我們需要把優缺點都分析一遍,這樣才會不留死角,重新提出新的方案。
凡事都有兩面性的。我們通常只看到硬幣的正面,而忽略了硬幣的反面。就像有的人只關心受益,忘了風險;只看到好處,忘了壞處……
為了擺脫這種狹隘的思維方式,我們需要從對立的角度分析。雙向思考就是把正反兩方面結合起來的思考方式。如「內部與外部」、「軟性和硬性」「正面與負面」等等。當你用雙向思考時,就能看到事情的兩面性,正確認識事物的性質。
二、加上一個中立的角度——「上中下」組合分析法
雖說凡事都有兩面性,但有時中間迂迴的空間也是很大的。當上司向你徵求意見:「你覺得,提高營業額,應該提高價格還是降低價格?」雖說上司問的問題二選一,要麼對商品漲價來提高利潤,要麼對商品降價來提高銷量。但你還可以有第三份方案。同時發售高價和低價的商品,讓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都成為我們的顧客。
上面講到的雙向思考方式是從正反兩個角度來思考。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加一個中立的角度,MECE的完成度會更高,這就是「上中下」組合分析法。解決問題的途徑只有一種的話,往往會拘泥於「做」於「不做」之中,若從一個折中的角度思考,用以開拓思路,擺脫無謂討論的僵局中。
三、按照步驟順序來思考——過程分析法
過程分析法很好理解,就是按照步驟順序來整理信息的思考方式。這種方法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防止遺漏重要事項。
其步驟順序即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一般情況,分為三到五步較為合適。
例如,編寫計劃書並獲得批准,完成這一系列工作的同時,還需要進行收集信息的工作。可以按下面的步驟來做: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收集信息;第三步,編寫計劃概要;第四步,編寫計劃書;第五步,計劃書的匯報和批准。
按照步驟順序來劃分,增強邏輯性,能讓每一步工作看起來更清晰。
四、信息梳理的王道——邏輯樹分析法
邏輯樹分析法是由麥肯錫提出來的。所謂邏輯樹就是將問題的所有子問題分層羅列,從最高層開始,並逐步向下擴展。主問題就是樹幹,各種子問題就是樹枝,大的樹枝還可以有小的樹枝,層層展開。
邏輯樹能過清晰地展現主體與部分之間關係的信息。例如有人一直減肥沒成功,1)為什麼減肥一直不成功?2)因為飲食和運動的問題;3)針對飲食,得到時間不規律和營養不均衡;以此類推。
當你大腦混亂,理不清信息與信息之間的因果關係、大小關係,思維不清晰的時候,不妨試試邏輯樹分析法,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進行重複和無關的思考,保證解決問題的過程的完整性,達到了MECE狀態。
總結:
今天我們講了四種方法來培養用MECE式思維把握全局的習慣。一、雙向思考法,正反兩面結合,從而拓展視野。二、「上中下」組合分析法,提出第三種替代方案,以拓寬思路,放眼於視線之外的廣闊世界。三、過程分析法,按照進度把工作逐一分解,更清晰的把握工作內容。四、邏輯樹分析法,梳理大腦思路,提升全局意識。
若你在工作中總是考慮不周全,思路不清晰,不妨試試以上四個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