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是自然來源,通過自然進化產生

2021-01-19 中國網
新冠病毒是自然來源,通過自然進化產生

2020-04-22 09:39:13

來源:新京報

  |  

作者:王洪春

| 字號:

A+

A-

新冠病毒是自然來源,通過自然進化產生

新京報訊(記者王洪春)新冠病毒起源再引關注。英國當地時間3月17日,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圖蘭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期刊《自然醫學》發文稱,新冠病毒是通過自然進化產生的,而非實驗室合成。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博客中對上述研究結論表示認可,「這有助於我們關注真正重要的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社交距離,支持醫護人員和研究人員。」

系自然進化產物,非實驗室合成

在上述《自然醫學》刊發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分析了新冠病毒基因組相關數據,據此探討病毒的起源。

其中稱,冠狀病毒依靠刺突蛋白感染其他細胞,刺突蛋白中的受體結合域(RBD)是病毒基因組中最易變化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ACE2受體的結合效率之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非人為操作可以達到。

此外,假設新冠病毒是在實驗室合成的,最有可能是利用已知會致病的病毒分子架構來構建這種病毒。研究人員分析發現,導致此次疫情的新冠病毒的分子架構與蝙蝠身上的相關病毒最為相似,但受體結合域(RBD)與穿山甲身上找到的相關病毒類似。這也被視為「自然起源」的證據。

此前,學界已有聲音稱,新冠病毒系自然起源,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

2月19日,《柳葉刀》在線發表的一篇通訊文章中,來自8個國家的27名公共衛生領域科研人員籤署聲明,譴責「新冠病毒並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

上述《自然醫學》論文發布後,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亦在博客中表示認可,「一些人稱新冠病毒是實驗室製造的,故意釋放出來使人患病。一項新研究打破了這種說法,通過科學證據證明病毒是自然產生的。」

他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有助於我們關注真正重要的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社交距離,支持醫護人員和研究人員。」

當地時間3月17日,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圖蘭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期刊《自然醫學》發文稱,新冠病毒是通過自然進化產生的,而非實驗室合成。論文截圖

或早已在人群中傳播,未被察覺

新冠病毒究竟從何而來,目前仍無定論。

對於新冠病毒傳播給人的途徑,上述《自然醫學》的論文提出了兩種可能。第一種,病毒先是在天然宿主中進化、變異,進而傳播給人類;另一種,病毒在能夠致人生病之前就已經從某種動物傳播給了人類,然後在人體中進化、變異,獲得人際傳播的能力,並可導致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

其中一位論文作者、來自美國圖蘭大學醫學院的羅伯特·加裡(Robert F. Garry )在接受美國ABC News採訪時表示,刺突蛋白的突變可能觸發了此次大流行,但在病毒「升級」之前,很可能以較弱的狀態傳播了幾年,甚至幾十年。

對於很多人認為新冠病毒起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羅伯特·加裡表示,相關分析指出了比這裡更早的起源,「(華南海鮮市場)那裡肯定有病例,但不是病毒的源頭。」

實際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等專家,於1月24日發表在醫學期刊《柳葉刀》的論文,就曾引發新冠病毒疫源地的爭議。一名從2019年12月1日開始出現症狀的患者並無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家人也沒有出現發熱和呼吸道疾病。美國喬治敦大學傳染病學專家丹尼爾·盧西(Daniel Lucey)分析,在2019年12月下旬華南海鮮市場出現大量確診病例之前,病毒可能已經悄悄地在武漢人與人之間傳播,也有可能在武漢之外的地方。

當地時間3月26日,《細胞》雜誌在線刊發了復旦大學教授張永振及雪梨大學教授愛德華·福爾摩斯(Edward Holmes)的評論。其中亦提到,並非所有早期案例都與華南海鮮市場相關,因此病毒的起源可能比最初懷疑的更為複雜。

文章中稱,在2019年12月被發現之前,病毒可能已經在人群中傳播。但可能因無症狀感染而未被發現,零星的肺炎病例在用於監測和病原鑑定的標準系統中也未被察覺。

「在這段隱性傳播期間,病毒可能逐漸獲得關鍵突變,使其能夠完全適應人類。」上述文章表示,儘管這些早期病例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但對呼吸道感染的回顧性血清學研究以及宏基因組研究或可確定這種假設是否正確,但相關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徐孟睿

相關焦點

  • 我國學者發現重磅證據,證明新冠病毒非實驗室洩露,而是自然進化
    無論是政客還是公眾,一直在爭論導致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真正來源。雖然科研人員認為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但該病毒的最終起源仍未完全確定。與新冠病毒(SARS-CoV-2)類似,RmYN02在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S1和S2亞基連接處有數個胺基酸插入。研究人員表示,雖然RmYN02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祖先,但RmYN02的發現表明這些看似不尋常的插入事件實際在冠狀病毒進化過程中可以自然發生。
  • ...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導讀: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研究稱,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 《自然·微生物學》:中外科學家確定了新冠病毒的進化起源
    由中國、歐洲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通過重建SARS-CoV-2的進化史,確定了病毒SARS-CoV-2的進化起源(該病毒是導致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原因),發現引起該病毒的血統一直傳播在蝙蝠中存活數十年,可能還包括其他能夠感染人類的病毒。這對於預防這種血統可能導致的未來大流行具有重要意義。該最新研究發現結果論文發表在今天的《自然·微生物學》雜誌上。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新冠病毒源於自然,而非實驗室設計 | 疫情...
    圖片來源:彭博社@人民日報客戶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實時監測系統顯示,截至美東時間3月27日下午,美國已至少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00717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1544例。與大約24小時前相比,美國新增感染病例至少18000例,新增死亡病例至少360例。
  • 世衛組織確定新冠病毒來源於自然!專家:即使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也...
    美科學家稱武漢不是新冠病毒源頭 而且不可能通過實驗室獲得3月17日,以瑞典微生物學教授安德森(Kristian Andersen)為首的多名科研人員在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指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該論文題為「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
  •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系自然進化產物而非人為製造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18日刊發題為《冠狀病毒:科學家回擊了人類製造這種致命傳染病的謠言》的報導稱,一些研究人員回擊了有關去年底在中國中部城市武漢出現的冠狀病毒是人為製造的傳言,並指出這種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
  •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施普林格·自然...
    文 / 冷靜2020-12-01 19:13:35來源:FX168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一篇神經科學研究論文稱,通過對被感染者遺體腦部的分析發現,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導致感染者喪失嗅覺、味覺、頭痛、疲勞、噁心等症狀。
  • ...新冠肺炎病毒源於自然|冠狀病毒|弗朗西斯·柯林斯|新冠肺炎...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柯林斯新冠肺炎病毒源於自然弗朗西斯·柯林斯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發表名為《基因研究顯示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於自然》博客文章
  • 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源頭在哪?美學者:它是自然生成或已流傳數十年
    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源頭在哪,是至今未解的一個謎團。近來有輿論稱新冠病毒可能是由實驗室「人工合成」,但一項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不僅是自然生成的,而且在傳染烈度突變前可能已經存在了數十年,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病毒最初發源地。
  • 新冠疫苗又有「備胎」了!已經通過小鼠實驗,產生新冠病毒抗體
    新冠疫苗又有「備胎」了!已經通過小鼠實驗,產生新冠病毒抗體  Connor Feng • 2020-09-04 11:44:22 來源:前瞻網
  • 俄專家:新冠病毒突變情況支持病毒為自然起源
    新華社莫斯科8月1日電 俄羅斯科研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分析了新冠病毒的突變情況,結果支持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的觀點。據塔斯社日前報導,俄羅斯科學院信息傳輸問題研究所的亞歷山大·潘欽等人在美國《同行評議科學雜誌》(PeerJ)上撰文說,他們分析了不同國家對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所得的1000多套數據,發現了1251處鹼基突變,其中許多地方的鳥嘌呤被替換為尿嘧啶。
  • 新研究:新冠病毒更可能在哺乳動物消化道中進化
    「如果向前追溯,這表明該病毒與新冠病毒的共同祖先應該存在於很久以前——大概是 1960 年代。」渥太華大學生物學教授夏旭華說,他目前正在不同物種之間追蹤冠狀病毒的特徵。在最近一項研究中,夏旭華提出推測:流浪狗或許是將新冠傳染給人類的中間宿主;此外,新冠病毒可能是在狗的腸道中進化,從而獲得了感染人的能力。
  • 新冠病毒「非人造」再添力證!美國《當代生物學》文章稱其自然發生
    ◎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新冠病毒源於自然,「非人造」再添力證!近日,記者從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史衛峰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等聯合團隊在美國權威雜誌《細胞》子刊《現代生物學》上發表研究成果,該成果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特徵可以自然進化,並非像一些人所說的由人工基因編輯所致。
  • 新冠病毒叒進化 疫苗還有效嗎?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恐慌。  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不過,與流感病毒等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的說法,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有關新冠病毒變異的報告早已有之。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
  • 聽說新冠病毒進化了?別慌,其實可能早就同時存在
    近日一篇關於新冠病毒變異的描述(詳情:中國科研團隊:新冠病毒已突變,有2個亞型),上了熱搜,大概的意思是新冠病毒變異了。新冠病毒變異了麼?Grubaugh專門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病毒突變符合正常流行病學規律,沒必要恐慌。但同樣在3月3日,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差異。
  • 新冠病毒的武器——突變與進化
    原創 bio kiwi biokiwi 收錄於話題#生命科學23#科普22#新冠病毒5#病毒5#基因3從2020年12月開始,新冠病毒的變異程度似乎更上一層臺階,在英國東南部被鑑定出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B.1.1.7 表現出更快的傳播速度。傳染病學教授 Jeremy Farrar 在《科學》(Science)的報導中提到:「因為病毒的不斷進化,一個難以預測的階段即將到來。」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柯林斯:新冠肺炎病毒源於自然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發表名為《基因研究顯示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於自然》博客文章,援引併力挺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持的國際研究小組在對比幾種冠狀病毒(包括引起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公開基因組數據後得出的結論:該病毒是自然產生的。
  • 新冠病毒變異提高了傳播性嗎?|新冠病毒|免疫系統|傳播性|基因組|...
    在很多電影中,變異總是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比如1995年美國電影《恐怖地帶(Outbreak)》中,兩種不同的病毒變異造成了席捲全美的致死瘟疫。還有一些科幻電影中,生物的變異產生了或者智商極高又兇殘,或者龐大的生物。對於新冠病毒,也一直有人擔心它的變異會讓它變得更有傳播性,讓疫情控制更難。
  • 新冠病毒不是人工合成,俄衛生部說的「病毒重組」是什麼?
    編輯製圖(素材來源:500PX)作者 | 湯波 分子生物學博士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關於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陰謀論不斷傳出,吸引了不少眼球。上周,一則關於「俄聯邦衛生部稱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的傳言,又掀起一陣網絡討論。
  • 新冠病毒源自中國?別讓虛假信息也跟著「大流行」
    現有科研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由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圖蘭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和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期刊《自然·醫學》發表文章說,科研證據顯示導致新冠肺炎疾病的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而不是實驗室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