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西漢和東漢有區別嗎?東漢的宗廟會不會供奉西漢的皇帝?

2021-02-07 小蘇說歷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中華上下五千年,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歷史中有很多朝代,而且有很多朝代是以方位命名的,像南朝和北朝,東漢和西漢,那麼為何這些朝代在前面要加上方位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講一講東漢和西漢,首先東漢時期和西漢時期的首都不一樣,西漢時期的首都在長安,而東漢則在洛陽,然後是東漢和西漢之間還有一個朝代,是王莽建立的,漢朝出現斷層,這樣就可以看出,東漢和西漢應該是兩個朝代,不過卻都被稱為是漢朝,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朝代呢?

我們可以從兩個朝代的開國皇帝來看一看,東漢的開國皇帝是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儘管說劉秀建立西漢,但是從血緣適合漢武帝分開的。西漢時期有一個皇帝叫劉啟,在劉啟之後是漢武帝,從漢武帝開始一直到西漢滅亡之後都是嫡系後代在掌權,不過劉啟也有一個兒子被封為長沙定王,如果長沙定王成為漢朝的皇帝而不是漢武帝,那麼劉秀就不用推翻王莽的新朝,因為劉秀是長沙定王的後代。

因此在劉啟之後漢朝出現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分支,其一是漢武帝劉徹,其二是建立西漢的劉秀,雖然說按照分支來算沒有多少血緣關係了,但是卻都是漢高祖劉邦的後代,可以說是正宗漢室後人,因此東漢和西漢應該歸為一個朝代,儘管被稱為東漢和西漢,但是實際上都是漢室的後人,因此在漢朝時期並沒有東漢和西漢之分,劉秀就是正統的漢室後代,要是說分為兩個朝代,那麼要是兄弟倆都當上了皇帝,然後再劃分朝代的話,那在中國歷史上還真的有可能會出現更多的朝代。

像在明朝有兩個皇帝就是兄弟倆,一個是朱祁鎮一個是朱祁鈺,但是並沒有將朝代劃分。不過劉秀雖然說是劉邦的後代,但是畢竟不是漢武帝的那一支脈,那麼到底劉秀會不會將漢武帝放在東漢的宗廟中?關於這一點在歷史上也有過記載。

劉秀登基之後他將西漢時期的11位皇帝全都供奉在了宗廟中,而且劉秀不僅在洛陽修建了漢室宗廟,他在長安同樣也修建了,只是降低了呂后的位置,並且將薄太后的位置提高了,因此漢朝在劉秀認為只是在他這一代得到了延續,並不是兩個朝代,不然也不會將東漢的皇帝供奉在西漢在宗廟中。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我們都知道漢朝的歷史長達四百年。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兩段。但是在它們的地位上,卻存在極大的爭議。看看現在的網絡自媒體,也包括正規的歷史學者,眾口一詞都是:不是一個朝代。因為中間讓王莽的新朝隔開了,而且劉秀和劉邦的關係差得太遠了,所以不能算是一個朝代。
  • 在兩漢王朝中,為何東漢的存在感明顯低於西漢?
    西漢與東漢分屬於兩個不同的政權和王朝,但後世還是習慣上稱為「兩漢」。兩漢的國祚延續了四百多年,僅低於「兩周」的八百年國祚,是我國古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環。其中,西漢王朝存續了210年,東漢王朝存續了195年,期間的國號都是「大漢」,後世為了區分才分別稱為「西漢」和「東漢」。
  • 東漢,西漢,南漢,北漢,前漢,後漢,漢不僅是民族,更是國號
    「漢」是我們的民族,但在歷史上漢不僅是一個民族更是很多政權的國號。能湊齊東南西北的也只有漢了。晉只有東晉西晉沒有南晉北晉,宋只有南宋北宋,沒有東宋和西宋。而漢既有東漢西漢,還有南漢北漢。另外漢還是歷史上用過次數最多的國號。
  •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上),出身西漢皇室卻效力反王,還曾險些被殺
    漢朝在我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十分輝煌的王朝,前有西漢時期漢文帝和漢景帝的文景之治,漢武帝劉徹北擊匈奴,打得匈奴人落荒而逃,將西域納入漢朝版圖,後有東漢時期的光武中興,光武帝開創東漢王朝,結束天下紛爭,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關於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 東漢末年的漢王朝為什麼沒機會像西漢末年一樣重生?
    文/王凱迪西漢末年,漢室衰微,奸臣篡權,天下大亂,作為漢室後裔的劉秀定鼎洛陽,光復漢室基業,開闢了新的封建王朝。同樣的,到了東漢末年,漢室再一次到了崩潰的邊緣,同樣的奸佞與戰亂威脅,漢王朝的氣運卻似乎到達了盡頭,四百年的大漢天下最終覆滅。為什麼兩次相同的歷史場景會出現不同的結局呢?
  • 西漢東漢以何區分?光武帝劉秀,為何定要延用「漢」號
    記得之前有一部電視劇,一開場就是光武帝劉秀對戰匈奴,不論是兵器還是行頭都比當時「新潮」很多,並大喊了一句:「我東漢王朝可不是好欺負的!」問題出在哪呢?除了行頭裝扮不符合歷史時代之外,劉秀自稱「東漢帝國」也著實有些穿越的意思,不論是劉秀還是他的後代,他們都是稱本國為大漢,而非東漢,因為東漢是後人對劉秀所建王朝的一種稱呼,所以劉秀是絕對不會說出這兩個字的,甚至聽都沒聽說過才對。
  • 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四課 西漢與東漢--大一統國家的鞏固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大牙說歷史。今年我們這邊高中歷史教材改版,新加了好多新內容,每課的內容很多,有的學生就感到記得很吃力,所以我就給大家總結了高中歷史統教版的每課的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給大家,方便各位高中同學更快的學習歷史。
  • 西漢一共12位皇帝,為何僅4位有廟號,他們分別是誰
    廟號是古代皇帝,被供奉在家廟中,所稱呼的名號。由於後世皇帝諡號字數暴增,加上新即位的皇帝,往往都會給父祖輩上美諡,因此諡號久而久之,已經無法真正顯示對皇帝的評價。這時候,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的這一作用。
  • 東漢王朝歷史概述及考研必備知識點大全!!
    西漢宗室劉秀所建。公元25年,當赤眉農民軍迫近長安(今陝西西安),推翻了更始帝劉玄的統治之時,劉秀在鄗南(今河北柏鄉)即皇帝位,沿用漢國號,以這一年為光武元年,不久,定都洛陽,因洛陽位於長安之東,故把劉秀重建的漢政權稱為東漢,也稱後漢。東漢的疆域東、南臨海,北至大漠,東到朝鮮半島西北部,西到天山、蔥嶺,西南至雲南、緬甸北部、越南中部。
  • 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為何仍以漢為國號,有四個原因導致
    而劉秀建立的朝代與劉邦建立的朝代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漢」,現代歷史學家稱為東漢,一是因為他的都城在東邊的洛陽,二是為了區別於劉邦所建立的漢,但是東漢同時代的人以及古代的人並不是叫東漢,而是叫「漢」或者「後漢」,比如記載東漢的史書叫《後漢書》。
  • 劉秀作為一代開國之君,為何甘為做一個繼承西漢的皇帝?
    事實上,兩漢是歷史上所有分封王朝中最不出名的一個。像兩晉、兩宋這樣的朝代,都是在軍政體制尚未建立的時候,遷都避禍。由於城市和統治範圍的變化,而後世史家又根據城市東西南北的不同方位,對城市作了區分。因為西漢的存在,劉姓與漢朝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也就是在天下人心中,漢朝姓劉。新朝滅亡後,天下大亂,先後出了十個皇帝,其中有七個自稱是劉邦的後人,他們自己是復漢制,其實也有些是冒名頂替的宗室身份。這是為什麼?那時候社會上流傳著一句諺語:劉氏復興。那是天命,只有劉邦後人才有資格繼承天下,劉秀也不能違抗天命。
  • 清朝發配寧古塔,西漢發配合浦,東漢發配哪裡,今已在國境外
    有網友問,在看清宮劇時,經常會聽到皇帝大怒道:將某某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這是嘛意思?其實,這就是將犯人終身發配寧古塔了。不過,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發配寧古塔,能去寧古塔的大多都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因為寧古塔可是滿人的發源地,位於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寧安一帶。
  • 西漢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大統一王朝,因為中間王莽一度「代漢建新」的緣故,所以漢朝又分為西漢(前漢)和東漢(後漢)。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下西漢兩百多年的歷史,期間一共經歷了14位皇帝(包含前後少帝和漢廢帝)。
  • 黃巾軍起義之前的東漢政府,究竟陷入了怎樣的困境?
    引言  在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大一統王朝就是兩漢了,雖然在中間經歷了王莽篡漢,導致西漢覆滅。但是在劉秀的努力之下,漢朝還是很快復國並延續了其統治。但是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富有宗教色彩的農民起義,黃巾軍起義卻徹底地摧毀了漢朝的統治根基。
  • 東漢與西羅馬帝國為何崩解?
    東漢和西羅,很有意思的對比,畢竟所處的時代也差不多。兩者的崩解有諸多相似之處,但也有極大的不同。不同在哪裡?留給同學們自己去發現。坐觀君覺得文章這句總結的話值得思考:」凝聚型的結構,終於有複合的能力,擴散型的結構則一旦分散,即不再整合。「啥意思?來看文章吧。
  • 西漢時期僅有四位皇帝擁有廟號,每一位都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不知道大家對於古代皇帝的稱謂,了解有多少呢?比如說陛下、朕、孤、寡人等等,其實每一個所謂的稱呼,都有一定的由來,就比如今天我們所說的,古代皇帝專屬稱呼"廟號",應該有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吧,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於它的歷史。
  • 王莽實施「二名之禁」 東漢流行單字名(圖)
    孔子像跨越四個多世紀的漢朝,國家強盛,社會穩定,文化繁榮。漢代雖然長達四百餘年,但西漢和東漢的姓名文化還是有明顯的區別。有人說,漢代姓名文化最鮮明的特徵是流行單字名。這個說法不夠準確,因為西漢人取名有單字有二字,到了東漢,人們取名才全部用單字。其實,用單字名一直是漢代以前中國人取名的主流,從西周至春秋戰國乃至秦代,取單字名的人遠比取二字名的人多。
  • 《鑑寶》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期,規矩鏡成為最精美的類型!
    大家好我是我的暖寶,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為大家講解《鑑寶》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期,規矩鏡成為最精美的類型!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期,規矩鏡成為最精美的類型,紋飾以四神為主,紋飾布局突破了「心對稱」古樣設計,出現了「軸對稱」式新風格;此外「透光鏡」的出現,也給漢代銅鏡帶來極大光彩。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的銅鏡製造業進入中衰期,風格仍沿襲漢鏡,以三角緣神獸鏡最為流行。
  • 【散文專題複習】—— 《漢書》及東漢散文
    通過敘述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全面展現了西漢盛世的繁榮景象和精神風貌,如公孫弘和朱買臣。二、家族興衰史的展示。(一)除《世家》外,《史記》人物傳記基以寫單個人為主;《漢書》記敘許多世襲官僚家族歷史,如《霍光金日磾傳》等,記敘幾代人事跡。通過描述其興衰史,對西漢社會的變遷作多方面展示。
  • 成也外戚,敗也外戚——西漢的「外戚專權」
    西漢帝王看中外戚的主要原因有漢武帝首創的外戚幹政開始,一直到大司馬輔政的政治格局開始,被後世皇帝執行並且貫徹,其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為了維護皇權的穩固地位,採用內用外戚,外用藩鎮的格局。外戚不論一時有多麼的顯貴,卻很容易掌控在自己手裡,它始終都難以擺脫持久權力的特徵。以霍光為例,雖然他位極人臣,權力滔天,但是漢宣帝還是很輕而易舉的就滅了他。其二,外戚是皇帝最為信任的一群人,他們沒有太大的野心。從西漢的歷史以後,歷朝歷代的教訓可以看出來,外戚專權很少能對皇權形成威脅的,因為它是與皇權有利的結合在一起的,外戚勢力對皇權有很大的依靠性和依賴性,所以皇帝才能充分的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