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是強調Copyleft自由內容、協同編輯以及多語版本一個的網絡百科全書項目,以網際網路和Wiki技術作為媒介,已發展為一項世界性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項目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相關的發展事宜。維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志願者們合作編撰而成,整個計劃已收錄了超過3,000萬篇條目,其中英語維基百科以超過450萬篇條目在數量上位居首位。
-
十問維基百科
由於維基百科依照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和GNU自由文件許可協議(GFDL)公開發行,所以你甚至可以把維基百科的整個內容一個字不改的彙編成一本書,只要標明來源是來自維基百科就行。2.維基百科怎麼創建條目?在維基百科裡面創建一個條目比百度百科難的多。
-
Happy birthday,20歲的維基百科!
但是維基百科是一個奇怪的地方。它無視矽谷的成功秘訣。該網站沒有股東,沒有製造億萬富翁,也沒有出售廣告。如今,有抱負的科技巨頭正在燒掉大量投資者的刀了,追求「規模擴張速度」。 但維基不同,該網站的精神根源於20世紀末網際網路技術優化主義。它認為,普通公眾可以應用計算機和網絡,實現自我解放、教育和啟蒙。
-
維基百科資料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是一個自由、免費、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這個站點使用Wiki,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條目。
-
拯救維基百科
甚至在智慧型手機廣泛普及之前,就有研究一致表明,這些對新人來說是艱巨的任務。「哪怕是最年輕、最精通計算機的參與者也無法輕鬆完成這些任務,」2009年的一次用戶測試斷言。難以發展新志願者導致編輯參與程度連續七年下滑。在維基百科尚處在巔峰時期的2005年,有幾個月裡被升為管理員的編輯超過60人。這些管理員在編輯英文版維基百科時享有特殊權限。而過去一年裡,有時候每月提升一名管理員都很難。
-
維基百科可靠嗎?
維基百科擁有以253種語言撰寫的800多萬個詞條,僅其法語版就有58萬個詞條,而可敬的《大英百科全書》「只不過」收錄了10萬多個詞條。訪問量統計表明,維基百科現已躋身全球十大網站之列。 熱情與猜疑之間…… 維基百科是應當追隨的榜樣嗎?能夠通過它最終實現「知識社會」的夢想嗎?但願如此吧——因為說到底,我們在維基百科看到的究竟是哪種知識?
-
維基百科 20 歲了!
1 「 人人都可以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 」 — 維基百科,在 1 月 15 日這一天, 20 周歲了。即使到了今天,維基百科已經得到了大量的學術機構對其內容可靠性的確認,但它仍然缺少像《大英百科全書》那樣的老牌資訊庫所具備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那些老牌的百科全書,是花錢聘請學術專家來編纂的。
-
《經濟學人》雜誌:維基百科的岔路口
「刪除主義者」則認為,如果維基百科繼續保持和提高詞條的相關度和質量,將會變得更加成功.他們的觀點是,維基百科應當保留波蘭團結運動五名最重要領導人的詞條,以及五個最重要皮卡丘角色的詞條,除此之外的詞條將會削弱維基百科的質量和品牌.他們堅稱,由於存在過多有關瑣事的詞條,很多人並不認真看待維基百科.基於這一原因,那些有關瑣事的文章應當刪除.
-
瘋狂的維基百科,瘋狂的Google
2006年,在線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增加約2000萬用戶,居全球在線新聞和信息來源地首位。根據Alexa數據,www.wikipedia.org 流量超過qq,新浪們,成為全球第9大網站。很好,這個數字很瘋狂。你一定想知道瘋狂的維基百科是如何瘋起來的。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這一連串的吐槽維基百科的不是別人,正是基百科聯合創始人Larry Sanger (拉裡·桑格)。這位專門研究知識論的哲學博士在離開了維基百科 16 年後,仍然在關注著平臺的發展情況。最重要的是,作為全球用戶訪問量排名第五的維基百科,實際上卻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機構。相比其他像 Facebook、谷歌、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大公司收集用戶數據做廣告,零廣告的維基百科,宛如網際網路行業的一朵奇葩。然而,為何創始人 Larry 對目前維基的狀況頗多微詞?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獨家
這一連串的吐槽維基百科的不是別人,正是基百科聯合創始人Larry Sanger (拉裡·桑格)。這位專門研究知識論的哲學博士在離開了維基百科16年後,仍然在關注著平臺的發展情況。之後被全球讀者共享的維基百科,(「Wikipedia」),在2001年1月15日誕生了。由於 Wiki 系統裡人人都可以補充材料、編輯詞條,網友們開始大量關注維基百科。在維基百科頁面上,右上角的 「You can edit this」 按鈕讓網友們興奮於信息共享的新體驗。
-
維基百科大會和理想主義維基人
喬穎欣也經常思考中文維基書寫人群小的原因,維基百科比較生硬和清冷的頁面在她看來對許多已經習慣了瀏覽門戶網站的用戶來說是很不習慣的,「對不熟悉維基百科的人不友好」。維基百科大會開場時像個夏天朋友們的聚會。來自5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維基人從電腦屏幕背後走出來聚首討論維基百科的發展,解決問題。從印度到中國,從以色列到莫三比克,按照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的說法,惟一缺代表的是南極洲。
-
何謂「真理」——維基百科詞條
-
在維基百科寫文言 | Further我們
在本土百科類產品質量不佳、中文維基百科難以訪問的大環境下,文言版維基百科承載了某種象徵意義。作為文言版維基百科的業餘編輯者,北京師大附中高一 8 班學生王程可希望自己能一直為「這片淨土」堅守下去。身在理科實驗班卻熱愛古文辭賦的他,如同在追趕流量的網際網路中始終默默無聞的維基大典,在不能掉隊的年代做著看似不合時宜的事情。
-
維基百科(三):與社交媒體逆向而行
本期我們討論維基百科如何持續增長,並且因緣際會重新回到社會聚光燈下,以及這種新的積極形象與維基百科獨特能力之間的關係。 為增長而招募編輯 據媒體報導,2005年到2007年是維基百科發展最快的階段,編輯人數保持快速增長。之後,維基百科遇到了增長瓶頸。
-
印度陷入政治兩極化,維基百科相關內容也"亂了"|詞條|甘地
事實表明,作為印度國內政治鬥爭的一部分,維基百科正在被武器化。拉傑·亞利安還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列舉了在維基百科上所看到的關於具有偏見的文章例子。雅利安最近還批評了維基百科,因為維基百科一篇文章認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蘇巴斯·錢德拉·鮑斯(Subhas Chandra Bose)的主張「激進」。蘇巴斯·錢德拉·鮑斯當時不贊成甘地的非暴力運動,主張武裝驅除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
-
維基百科離線數據包下載及使用
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百度百科的詞條是可以隨意編輯的,這樣就導致術語的嚴謹性和數據的準確性有所講下降,而且百度的產品在國內的口碑每況日下,廣告太多,使用體驗並不是很好。眾所周知,在全球百科全書類的產品中,維基百科絕對算得上最佳。
-
維基百科:分享知識的新方式
網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ww.wikipedia.org)最近跨越了一個新的裡程碑:輸入條目達到60萬。與此同時,其中文版本條目也突破了7000大關。 維基百科的精彩 其實,維基百科對美國以及不少英語國家的人來說已經並不陌生。
-
維基百科網站即將大幅改版
DoNews 9月25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知名線上百科全書網站維基百科(Wikipedia)在過去 20 年來,已經擁有 5300 萬個條目,支持各種語言,但用戶界面始終沒有任何明顯變化,一些元素看起來甚至有些過時。
-
經濟學人 | 生日快樂,維基百科
眾包模式下的維基百科仍經常受到一些惡作劇者或投機者時不時的攻擊。2020年8月人們發現,許多蘇格蘭語版的維基百科都是由一位美國編輯寫的,而他自己也承認,他並不是一位真正的蘇格蘭方言使用者。維基百科也有一些無心之失。這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但無論是好是壞,從社交媒體公司到世界衛生組織之類的權威平臺都將其視為線上真相的源泉。儘管如此,世界還是因其存在而變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