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了這個習慣一定要改,小心發展為焦慮症

2021-01-08 腫瘤心理科汪醫生

男性更年期出現焦慮症該如何調整

男性更年期合併焦慮症,一般是首先去補充睪酮治療。

補充睪酮治療一般通過三到六個月治療。一般配合一些平時的生活方式和鍛鍊還有飲食調控,作息時間的改變,還有多參加戶外活動或在公園裡面唱唱歌、跳跳舞 ,建立良好的生活態度、平和心態,這樣通過藥物治療,結合平時的基本治療、生活方式、飲食、運動鍛鍊一般經過三到六個月,焦慮症狀逐漸會緩解消退。

如果三到六個月還是這樣就有可能並不是由於睪酮水平降低,建議這種病人要到心理科門診去,尋求專業的心理科的門診的治療,包括抗焦慮藥物去緩解病人的焦慮症狀。

孕媽媽要如何克服產前焦慮症

懷孕以及分娩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也是大多數人要經歷的,所以說不是異常的生病的過程。當然孕期也可能合併有一些併發症,屬於病理產科,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講,孕期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不必太擔心。

產前的焦慮是由懷孕時期的心理、生理激素、生理應激 的影響,還有孕期角色的轉變,變成需要承擔責任的孕媽媽。還有一些生活的壓力所造成的一種情緒的反應,比如說情緒上容易產生劇烈的波動,非常容易激惹,特別容易發脾氣,睡眠紊亂,有時候睡不著,有時候睡下又不想醒,睡太多。還會產生反覆擔心胎兒嬰兒會不會出問題,無緣無故的就感到自責,長時間的感到悲傷、憂慮,甚至是有一些嚴重的會出現一些自殺或者是死亡的一些想法和念頭,這些就屬於產前的焦慮了。

如果要是出現產前焦慮,我們應當首先正視焦慮,明確產前焦慮的原因,你到底在擔心什麼,然後和家屬和醫生多做溝通,解決她焦慮的原因所在,如果還是不能緩解就建議到心理衛生門診去做檢查,甚至是治療。

急性焦慮症發作怎麼辦

急性焦慮障礙發作應該這樣應對:

在家裡面一定要及時的告知家長,家裡邊的成員或者是呼喚朋友,了解這種情況。對於個人、家屬和朋一定要幫助當事人要儘快的放鬆,明確是否是疾病發作,還是焦慮發作,如果是焦慮發作,儘快的要做呼吸放鬆訓練或者叫肌肉放鬆訓練,如果感覺到心前區的焦慮症狀比較明顯,比如說瀕死感 失控感,恐懼 害怕,心前區疼痛的感覺,在放鬆的同時,要儘早的就診於當地的醫院急診科或者是心內科,心內科或急診科、內科的醫師的鑑別下明確是焦慮的症狀表現,一定要及時的就診於當地的精神心理科的醫生,給予必要的藥物幹預,心理支持及家裡邊如何放鬆的健康教育、宣教方面的工作。

焦慮症患者的家人應該做到怎樣關懷

如果家裡有親屬被診斷是焦慮障礙,不管是驚恐發作,還是廣泛性焦慮障礙,還是恐懼性焦慮障礙,作為家屬來說一定要多了解一些關於焦慮的常識,通過一些通俗易懂的書籍閱讀來了解作為焦慮障礙患者的家屬和朋友該如何進行情感支持,給予焦慮患者幫助 、關心、理解;如果患者明確有某些特定焦慮發作表現,對於患者家屬或朋友來說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採用精準的方式方法來來幫助患者,尤其需要掌握當患者焦慮發作時幫助患者平復的方法,比如做呼吸的放鬆,腹式的呼吸訓練,還有肌肉的放鬆訓練,以及一些其它與焦慮相關的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不要讓焦慮「升級」為焦慮症,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但是,日常的焦慮與臨床上的焦慮症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需要我們在焦慮升級為焦慮症之前,及時調整和預防。 有時候,一旦恐懼、擔憂、焦慮沒有緩解,焦慮情緒就容易升級為廣泛性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症容易給人們帶來一種即將來臨的厄運感。我們會因此不斷思考某些情況帶來的災難後果,甚至會出現恐慌的感覺。
  • 內向、愛比較、性格偏執……小心焦慮症找上門
    焦慮症是很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患上了焦慮症有時會感到驚恐、呼吸困難、精神不好,吃不好,睡不著等,會非常的害怕,不想做任何事。焦慮症是非常痛苦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預防焦慮症的發生。哪些人容易被焦慮症找上門
  • 心理學家:焦慮症不能依賴吃藥,堅持這個方法也能走出焦慮症
    心理健康,離不開我們平時的習慣和積極樂觀的處事方式的積累。如果沒有平時的積累和習慣的養成,想遇到挫折和困境的時候,擁有強大的內心去面對,等於痴人說夢。沒有什麼事是一下子就可以實現的,良好心態的養成也是如此。李玉和在《紅燈記》中的唱到:「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這句話非常樸素地表達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思想。
  • 這種癌很常見,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有這個習慣一定要儘快改
    一、「趁熱吃」真的好嗎?「趁熱吃」的習慣可能正一步步侵蝕著你的健康。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經常飲用65℃以上的飲料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同樣吃過熱的食物也有相同的危害,因為這樣會灼傷食道黏膜,進而引起食道黏膜壞死,長期這樣還有癌變的風險。
  • 從《內在成長》四個思維習慣破解焦慮症的密碼
    《內在成長》四個思維習慣讓你的心智更成熟,從此遠離焦慮症的圈套 焦慮症是一種無根據的驚慌和緊張,心理上體驗為泛化的、無固定目標的擔心驚恐,生理上伴有警覺增高的軀體症狀。 「如果事情出錯了怎麼辦?如果我搞砸了怎麼辦?
  • 如果患有焦慮症一定要治療
    所以說到焦慮,我們要先判斷的是究竟是焦慮情緒,還是焦慮症。焦慮情緒不去治療也大概率會好,但焦慮症不去治療只能越來越嚴重。但焦慮症之所以叫做疾病,就是因為疾病的嚴重程度要比普通的情緒嚴重的多,會讓我們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因此受累,甚至會嚴重損害正常的生活。
  • 帶娃科普二十一: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
    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所以,為了寶寶,爸媽也要養成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呀~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別讓孩子中招,這5個習慣一定要改我們知道,母乳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 專家提醒:經常性焦慮,很容易患上焦慮症,一定要注意
    現如今的社會發展非常迅速,人們的壓力也在不斷的加大,各種問題隨之而來,尤其是精神心理問題最為明顯,最為常見的就是抑鬱症以及焦慮症了,今年要給大家講解的就是焦慮症,這種疾病患病人群可以說非常的廣,尤其是成年人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青少年的患病率也是非常之高。
  • 兒童焦慮症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兒童焦慮症是一類嚴重影響孩子們身心健康的心理疾病。患焦慮症的兒童對學習缺乏信心,嚴重者可影響其智力的發展水平;社會交往行為常表現出退縮,依賴心強,做事優柔寡斷,常不受同伴的歡迎,長期這樣,患兒可能形成抑鬱陰沉、自卑感強等人格特徵,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 小心變成焦慮症!
    假設我們上班一天花 8 小時,一周工作 5 天,工作 30 年,這一輩子在職場就要花掉約 60000 多小時。
  • 幼兒分離焦慮症怎麼解決 怎樣解決幼兒的分離焦慮症
    幼兒分離焦慮症怎麼解決1、擴大孩子的接觸面從小要讓孩子習慣多人養育,不要讓孩子依賴一個養育者,讓孩子儘量多接觸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要讓孩子擁有多個一起玩的小夥伴。要培養孩子與陌生人打招呼的習慣,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膽小、怕生、怕人多等。
  • 與焦慮症的拉鋸戰,我們要如何取勝?
    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曾調查過中國的精神焦慮人群,發現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5000萬人,更可怕的是,這個數字仍在不斷上升。那在與焦慮症這場拉鋸戰中,我們如何才能取得勝利呢?每周至少要運動4~5次,每次時間不少不少於20分鐘。而且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去安排運動,慢慢增加身體的耐力,不要想著一開始就高強度的運動,那樣不僅會打擊信心,還會對我們的焦慮症適得其反。最佳的運動是有氧運動,例如,跑步、遊泳、騎行以及一些有氧課操。
  • 狗狗有分離焦慮症,多陪伴卻適得其反?4招讓狗狗擺脫分離焦慮症
    不幸的是,這個數字還正在逐年提升。狗狗分離焦慮的症狀狗狗的分離焦慮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多數患有分離焦慮症的狗狗都是輕度。但如果鏟屎官未能及時發現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就很容易加重狗狗的焦慮狀況。如果主人發現狗狗有這樣的行為,就一定要及時帶它去醫院了。狗狗會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其實,不只是狗狗與主人分離時間太長,才會造成狗狗分離焦慮症。還有可能是在年幼時期與人或其他動物之間沒有良好的互動、主人缺乏陪伴、搬新家或家人的生活作息改變等,都有可能會造成狗狗產生分離焦慮症。
  • 焦慮症患者託起一片天,誰在為她們吶喊
    姐姐想想就答應了,她並不是需要這份工錢,她是想讓我和小趙有好的環境,沒了小趙老公的嘶吼,我們也許會恢復得更快。這次住院,母親因為身體不好無法陪伴我,姐姐特地地從新疆趕來,一路風塵僕僕,到了醫院顧不得休息一下,就去醫生那裡問我情況了。了解我的病情後,姐姐牢記醫生的話,囑託我飲食要清淡,不能賴在床上,要多運動。交代完,姐姐這才眯了會,她坐了幾天的火車,沒睡好。
  • 焦慮症是什麼引起的,如何確定自己是焦慮症
    焦慮症通常是由太多的精神負擔造成的。對任何人來說,焦慮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焦慮症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中度焦慮能使人有活力,但過度焦慮容易引起焦慮,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一般情況下,當正常人面臨壓力時,如工作過程中的困難、戀愛中的問題等,當他們預感到不利的條件或危險會發生時,他們會有焦慮(一種不清楚的緊張的不愉快的狀態),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
  • 治療焦慮症的中成藥 焦慮症要吃什麼
    焦慮症是生活中常見的神經性疾病之一,患者會表現為手抖出汗,坐立不安等症狀,是非常讓人頭疼的疾病。治療焦慮症的方法有哪些,治療焦慮症的中成藥有什麼,焦慮症有什麼辦法緩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選擇中成藥的時候,需要了解所屬焦慮症的類型,藥物選擇不對,不僅不能治好焦慮症,還有可能引起其它反應。焦慮症中醫病因說:臟腑功能平衡說、整體治療說——正確捉住焦慮症病根。那麼,治療焦慮症的中成藥有哪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看了那麼多育兒知識,應該關心下自己,是否患上了「育兒焦慮症」
    文 | 小心育兒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2190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當下年輕父母大多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對「育兒」很有自己的主見,很多年輕父母在孕期就開始胎教,
  • 心悸焦慮症如何緩解 焦慮症的心悸會自愈嗎
    心悸焦慮症 如何緩解焦慮症,顧名思義就是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得異常焦慮的一種疾病,其實,焦慮只是焦慮症一個較為明顯的症狀,對於焦慮症,其表現症狀是多種多樣的,為了讓大家對焦慮症有進一步的認識,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焦慮症的表現症狀。症狀一:軀體不適症狀。
  • 「不容忽視」焦慮症的「小」危害,我們一定要「大」重視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出現焦慮或是心情緊張的情況,但是如果持續性的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就會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也會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傷害,我們必須關注焦慮症,了解焦慮症!1、缺乏耐心受焦慮症影響,人會變得缺乏耐心、容易煩躁。
  • 孩子這個習慣從小不管,任其發展嚴重影響相貌,家長一定要把好關
    我們一般會認為這是「緊張的習慣」,包括大家都深受其憂的咬指甲。這裡面會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同時也不排除來自生理和生活習慣方面的因素。最喜歡挖鼻孔的孩子往往會有過敏性體質,特別是鼻子這個部位,大量黏液聚集在鼻子,讓孩子感覺「有東西在裡面」,使他忍不住要去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