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線啃冰磚,我軍邊防官兵後勤保障如何?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

2020-12-22 強國觀察室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保障能力始終是行軍作戰的關鍵性要素。而如今,我軍與印度在對峙地區的環境,已經徹底被冰雪覆蓋。最低零下50度的氣溫,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雙方的人員和後勤。如今,印度前線在啃冰磚,我軍邊防官兵的後勤保障又如何呢?

在11月20日,我國官方在社交平臺的帳號「中國軍視網」,對外公開了一組照片並配上了相應的文字指出,為了改善前線官兵的生活,西部軍區專門為邊防官兵準備了新一批的後勤物資,這其中就包括了自熱米飯和自熱火鍋。換而言之,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山地上,邊防官兵已經可以隨時隨地,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即便是野外執勤或者執行特殊任務時,也能得到保證。這一點,既暖胃,更暖心。

另外,一位名叫範永東的邊防戰士,在接受採訪時承認,在高原的冬季進行日常巡邏往往會特別冷,但吃上自熱火鍋後,會覺得很舒服,畢竟暖和。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印發生對峙局面以來,我軍對高原地區後勤物資、設備相關消息就始終沒有斷過。從最開始的新被裝第一時間列裝前線,到後勤聯防部隊採用無人機運輸熱騰騰的飯菜,到新式儲藏菜窖、自供能型恆溫房的運抵入駐,再到如今前線冰川鑽井打水成功、自熱火鍋投入使用。可以說我國邊防官兵的後勤保障真實情況,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

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近期印度前線的不少情況,也或多或少地開始進入到很多中國人的視野中。比如在11月初,印度前線夏季才建的新營房,因為偷工減料,導致出現嚴重傾斜。一大批印度士兵頂著外面的冰天雪地,被迫搬到同樣質量有問題的「不防風」帳篷中住下。更不用說,之前有印度士兵曝光自己的食物已經被凍成了冰磚,軍工鏟都敲不開之類的事情。

還別說,因為解放軍這一側不斷升級後勤保障,著實是真真切切地打了印度這個「超級大國」的臉面。為了對標中國後勤,挽回點面子,印度方面也開始在前線地區搭建新的營房。按照印軍的說法,叫「智能營房」。還別說,外形上倒是像模像樣。儘管按照其準盟友越南的說法,是「難民營」標準,但至少印度前線士兵不用在野外住漏風的帳篷了。就這一點,印度士兵怎麼也得感謝一下我國的後勤升級。

印度人的「智能營房」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後勤部門在針對「自熱火鍋」上,還特別貼心。用的是可降解的塑料盒,這樣在巡邏過程中也不用在意產生的廢棄材料,是否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破壞。當然,倒也有網友指出,這一盒是不是量少了點,前線將士吃不吃得飽。就這個問題,有相關人士做出了解答。官方放出的這一系列照片僅僅是巡邏時的一個小畫面。本身裝備過重,不可能太多額外負重。解放軍同款的各種軍糧足夠一天的體力消耗,不必擔心。(聽風吹荷)

相關焦點

  • 我軍邊防官兵穿新式被裝巡邏
    近日,我軍列裝配發15個品種邊防巡邏被裝,包括防寒頭套、保暖作訓服、輕便防寒保暖作訓大衣、保暖絨衣褲等15個品種,應用了高強聚醯胺纖維、多孔共聚酯仿麻材料等新技術,在提高保暖效果的同時
  • 凜冬已至,與我軍對峙的印度部隊扛不住了,媒體曝光「求放過」
    據環球時報12月25日報導,負責在中印邊境西段與我軍對峙的「印藏邊境警察」(ITBP)部隊因扛不住高原的寒冬,其指揮員要求政府將他們調到後方執行國內安全任務,以便讓飽受惡劣天氣折磨的ITBP官兵得到「健康休息」。
  • 我軍高原哨所氧氣到床頭;印軍太可憐,只能用十幾年前舊睡袋湊合
    作者:刺客近日,我國高原邊防又傳來好消息,隨著多種型號的單兵制供氧保障器材在高原部隊投入使用,已經成為我軍前線官兵的日常標配。據環球網報導,全軍海拔3000米以上所有哨所和營房,已經實現吸氧全覆蓋。這將意味著,過去的「救命氧」變成現在的「保健氧」,官兵急性高原病發病率顯著下降。在持續數月的中印邊境軍事對峙中,中國強大的國防軍工研發和生產能力,為我軍提供各種適應高原作戰的先進武器裝備,有效阻遏印度方面的軍事冒險圖謀,確保領土主權的安全。
  • 我軍最後一批物資抵達西南邊境,美國人:我就說他們是有預謀吧
    很明顯看出,印軍現在的後勤狀況已經很是吃緊了。雖然說印軍沒有得到很多的物資支援,不過美國人會用嘴來支援他們。近日,美國國會委員會的報告妄言:中印兩軍今年6月份在加勒萬河谷的衝突,是中方的有意預謀。而美國人給出的理由是,中國事先在這個地區集結了1000名士兵,因此在衝突中佔了優勢。不得不說,這邏輯就有點「感人」了。
  • 邊防官兵配發新型保溫壺 飲冰止渴成為歷史
    曾經,一幅邊防軍人「飲冰止渴」的照片,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畫面中,一名邊防戰士在巡邏間隙,拿出一袋已凍成冰坨的牛奶,放在嘴唇上暖化飲用。在高寒的高原邊防一線,官兵們在執行戰備巡邏、作戰訓練任務時,首先要戰勝的就是惡劣的自然環境,這不僅考驗著邊防軍人的自我防護能力,同時也檢驗著我軍野戰被裝的保障能力。
  • 保溫方艙亮相我軍高原邊防,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零下55℃照常作業
    如今,伴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邊防部隊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不過受生存環境的影響,邊防戰士仍然要面對嚴峻的環境挑戰。近日,我國某高原邊防部隊就收到了新的「補給」,讓我軍的一線保障再度升級。事實上,此次的後勤補給被稱為新型拆裝式自供能保溫方艙,通俗的說就是簡易的住宅房,不過可別小看了這種可迅速拆裝簡易搭建的方艙,其內部稱得上應有盡有。
  • 中國邊防戰士的臉怎麼曬成這樣?為何不抹防曬霜?真相來了
    印度網友受強烈刺激祭出大招!》中,刀妹選用了一張邊防巡邏官兵的照片。照片中這位來自湖北仙桃的士兵,因為在海拔近6000米的亞熱拉山口巡邏,強烈的紫外線將他的臉曬得紅一塊黑一塊白一塊,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龜裂的皮膚後面隱隱的刺痛。
  • 15件「神裝」到位,我邊防戰士從頭到腳嚴嚴實實,更保暖也更先進
    其實並不全面,現代戰爭中一直在背後默默守護著我們戰士的後勤部隊也是其中的制勝法寶。一個重要的後勤對於一個國家的軍隊來說可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以說這句話完美體現了後勤的重要性。試問,身在前線的士兵如果連吃穿都成問題,那麼這些勇敢的戰士們還怎麼保家衛國呢?如果戰士們吃不飽也穿不暖,那麼再先進的武器又有何用?
  • 高原邊防官兵配發一體化防寒被裝,防風又保暖
    高原嚴寒向來是邊防官兵需要面對的客觀現實,高海撥意味著風大、雪大還有雷暴和冰雹等惡劣氣候,以前邊防補給完全靠人馱馬拉。現在條件好了公路前伸,直升機、無人機等也可以及時支援,不過對於單兵來說最重要的防寒才是核心。
  • 解放軍高原後勤花樣多,大批外骨骼交付邊境士兵,氧氣管夠隨便吸
    文/行人 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我軍在高原展開了適應性部署,在報導中,我們可以看見,目前我軍高原一線戰士的日常巡邏戰備和生活條件相較於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在生活中方面,甚至可以在邊防一線上吃上自熱火鍋等美食,在宿舍內部,每名戰士的床頭旁邊還有專用的制氧機。
  • 邊防部隊總醫院深化「健康基層行」服務官兵保障戰鬥力
    原標題:萬水千山巡診情 公安邊防部隊總醫院深化「健康基層行」服務官兵保障戰鬥力    【編者按】近年來,在公安部邊防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公安邊防部隊總醫院始終牢記姓軍為兵的建院之本,充分發揮醫院醫療服務和衛勤保障職能,有效落實部局從優待警政策措施,忠誠履行
  • 我軍吃著火鍋唱著歌,印度士兵凍死一大片
    網友調侃稱,印度當局一定沒想到,他們在挑起事端之後我軍會準備的如此充分,我們的戰士吃著火鍋唱著歌,印度士兵卻凍死一大片。印度軍隊禦寒物資缺口始終沒有補上,如今列城通往對峙地區的道路因為降雪被迫封閉,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印軍的物資輸送。對於缺少禦寒物資的印軍士兵來說,在零下四五十度的環境中睡在壕溝裡,被凍傷是很容易的,甚至被凍死也有可能。
  • 【高原一線官兵配發新型邊防巡邏被裝】日前,多個品種的新型邊防...
    【高原一線官兵配發新型邊防巡邏被裝】日前,多個品種的新型邊防巡邏被裝全面列裝我軍一線邊防部隊。從防寒頭套到多功能水壺,從叢林迷彩皮膚衣到可拆分穿著的派克式保暖作訓服,種類豐富、科技感強,極大滿足了任務需要。
  • 印度想在班公湖搞事,西海艦隊怎麼看?
    好幾萬大軍還有一大堆的重裝備,哪怕就是讓士兵們天天只吃咖喱喝涼水這個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更何況還有那些沒法隨隨便便打發掉的戰鬥機、直升機和坦克……印軍後勤保障之差我們已經在上次邊境衝突中見識到了——被自家後勤坑死的是在戰場上被打死的好幾倍;然而就這樣印度還在咬著牙往邊境線上堆重武器——除了飛機大炮坦克飛彈外,還來了一群新的「油老虎」,十幾艘鐵殼巡邏快艇。
  • 軍人保障卡在北京戰區推行 用於後勤保障及購物
    所有官兵、職工等被保障個體的相關數據信息開始採集匯總。  這是我軍首次在北京戰區內,對多軍兵種部隊全方位展開、全員額納入、全過程聯動的一次數位化「大集結」,是對所有被保障人員保障數據的一次精確確定,為試行「一人一卡、憑卡保障、依卡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奠定了必備的精確依據。
  • 我軍軍人保障卡精準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原標題:我軍軍人保障卡精準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加速推進數據質量建設和數據共享利用近日,記者從軍委後勤保障部獲悉,全軍軍人保障卡管理辦公室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籤署備忘錄此舉對於加速推進數據質量建設和數據共享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標誌著我軍軍人保障卡在精準化、數據化管理方面邁上新臺階。我軍自2010年推廣應用軍人保障卡以來,逐步建立軍隊人員「依卡管理、憑卡供應」新型保障模式,軍人保障卡實力數據成為後勤供應保障的基本依據,為精確實施後勤保障提供信息化渠道,給官兵和各級相關業務部門帶來極大便利。
  • 中國邊防官兵用上新型保溫壺等20餘種新式防寒裝備
    「野牛」邊防巡邏車內部  很多軍迷都曾經看到過中國軍人在邊防線上「飲冰止渴」的照片。  在使用中,邊防官兵從早晨8時出發,在中午12點抵達一處休整點,官兵輕輕擰開新型多功能保溫水壺,只見壺口仍然冒著熱氣……
  • 高原戰士的後勤保障,太棒了
    而在和平年代,我們自然不缺吃喝了,但是在高原地區等惡劣的環境下,如何給戰士們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同樣是大難題。不過經過多年的努力和以強大的國力做後盾,如今我們的高原戰士們在飲食等後勤保障上還是非常給力的。前幾天,央視軍事發布了一則視頻,主角是可以在海拔4500米高原作業的新型全自動主食加工車。
  • 新型邊防巡邏被裝詳解:保養功能使用「全攻略」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孫興維 編輯:陳小菁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官兵穿著新型邊防巡邏被裝在林間行進記者:請簡要介紹一下我軍新型邊防巡邏被裝的研製過程。負責人:我軍邊防部隊新型巡邏被裝系列自2014年初啟動研製,軍需能源部門著眼邊防巡邏官兵面臨的地理條件、氣候特點等特殊環境,對照現行裝備的07式系列被裝難以適應勤務需要的問題實際,專門抽調相關設計人員,成立科研課題組,先後多次前往新疆、西藏等邊防一線部隊現地調研。
  • 邊防官兵用上20餘種新式防寒裝備:水壺-30℃下保溫一天
    「野牛」邊防巡邏車內部。本文圖片 北京晚報 圖很多軍迷都曾經看到過中國軍人在邊防線上「飲冰止渴」的照片。從某種程度上看,這是對中國軍人一直以來犧牲奉獻精神的一種致敬,同時這些照片也讓人「心疼」,特別是在我軍需研究部門看來,更是「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