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颱風口,豬都能飛上天」。這是被創業者津津樂道的一句話。
近年發展起來的消費金融無疑是風口之一。在這個風口帶動下,包括傳統銀行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網際網路流量巨頭、互金創新企業等等,紛紛進入這個無比龐大的市場,期望成為那隻飛天豬。但是,即使在風口上,也不是誰都可以成為飛天豬。
縱觀整個消費金融市場,市場上主流的消費金融玩法有兩種:現金貸和消費分期。大家都在做現金貸或者消費分期,這就導致市場上出現了非常多同質化產品。然而,不是所有現金貸產品都能叫微粒貸,可以擁有QQ、微信這等億級用戶量的渠道在背後大力支持,也不是所有消費分期產品都能叫花唄,可以在淘寶、天貓這等電商巨頭平臺發揮所長。相反,市場上存在著的眾多消金產品都是由中小型的創業公司研發、推廣、運營,他們沒有足額的預算支撐燒錢式的發展,也沒有強大的品牌背書保駕護航。
這些創業型消費金融產品,究竟是如何生存發展的?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
起步階段:沒有任何推廣,信用質量偏低的客戶快速湧入
對於初上線的現金貸產品,通常會遇到一個行業怪異現象:在上線初期,什麼推廣都沒做,上線當天就有數千,甚至上萬的新增用戶直接湧入。而這一批「怪異」的新增用戶,實際上是隱藏在現金貸背後的灰色產業鏈人群,絕大部分是次級信用客戶,如多貸用戶群。他們常常活躍於專門「擼貸」的微信群、QQ群、貼吧、論壇當中。只要在現金貸圈子裡,有人親測某一款新上線的現金貸產品可以成功放款,那麼,這款新現金貸產品就會立即被推廣到這類群組中,進而引發出產品上線當天,就湧入成千上萬次級信用客戶的現象。
從開門紅、圈用戶、拓業務、賺利潤等多個角度考慮,面對著這一批信用質量偏低的用戶群體,各大創業型現金貸平臺一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他們是否為本產品的主要目標用戶,也不管他們是否為多頭循環借貸的「癮君子」。只要產品風控體系能夠將騙貸用戶區分出來,同時,這一批用戶的申請行為是真實有效的,其又不在黑名單之中,沒有不良逾期記錄,那麼,這類用戶的借貸行為是可以通過借款審核的。
實際上,所有的現金貸平臺在起步階段都是差不多的,以較為寬鬆的風控策略,以求達到抓緊市場空白期,快速放量圈用戶,迅速站穩腳步的目的。
增長階段:明確市場定位及目標用戶,快速積累數據,打磨風控體系
在第一批信用質量偏低的用戶群體「扶持下」,大部分現金貸產品在市場中站穩腳步是不成問題的;但是,要實現長效增長,無疑需要加強風控體系的健壯性,才能夠維持較低壞帳的情況下迅速做大份額。
之所以強調要迅速做大份額,是因為現金貸業務屬於具有高度同質化屬性的業務,唯有在市場空白期,沒有巨頭出現的情況下,才能輕鬆搶奪用戶,然而,市場空白期一般都極為短暫。所以,要想在增長階段維持業務的快速增長勢頭,就需要找準自身的定位和目標人群,圍繞目標人群的借貸場景,不斷積累、挖掘、交換,甚至接入第三方數據,以便能夠迅速搭建並打磨風控體系。
而在這個增長階段,積累數據的手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自身渠道推廣力量強勁的平臺,圍繞自身的業務數據體系,通過更大的業務量、更多的損失來換取數據、模型的加速完善;另一類則是資金實力強勁的平臺,選擇接入第三方數據和反欺詐服務,通過更多的資金投入換取數據、模型的快速迭代。不管是哪一種手法,他們的目的都是希望快速完善自身風控模型,進而反過來降低損失率,走上一種高質高速發展的路徑依賴之中;而且,這兩種手法都可以通過適當的高定價來彌補過程中的壞帳損失,這是空白期的獨有紅利。當然,在監管完善之後,高定價策略便會越來越難,而通過業務量換取數據和模型的策略也越來越難了。
在這個階段,很多創業機構容易犯一個戰略上的錯誤,那便是謹小慎微,總想等模型完善後再做,結果錯過了最佳的起量期。當別人已經成了細分領域龍頭時,他只能堅守自己的小而美定位,直到因監管收緊或其他因素導致的洗牌來臨。
轉型階段:監管出手之際,需要依賴科技驅動業務轉型
高利率覆蓋高風險,這是時下現金貸市場的常態。事實上,創業型現金貸平臺依靠高利息模式快速崛起是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平臺不能認清高息模式背後的弊端,長期不進行低息模式轉型,當監管出手時,就容易失去之前積累的優勢。
2017年4月,監管機構出手整頓現金貸市場,這一事件可以認為現金貸領域進入轉型階段的開始標誌,實際上,早在監管出手之前,已經有很多具有先見之明的平臺負責人在推動產品轉型。他們不斷尋求降低利息的可能性,要麼尋求更低成本的資金,要麼降低人力的投入,而最切實有效的手段就是降低風控成本。他們通過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技術,通過金融科技的投入,推動線上審核及數據積累的效率,從而實現風控效益的提升。在風控效益提升之際,利率就出現了降低的可能性。
當然,隨著金融科技力量的投入,風控模型變得更加成熟及高效,企業也有了更多的轉型發展方向:金融科技輸出型方向、低息現金借貸方向、風控能力輸出方向。而這一切轉型發展的基礎,都源於對業務發展的先知先覺,以及對金融科技力量的重視。
就目前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受益於」監管的突然出手,絕大部分現金貸平臺都處於觀望狀態,而且已經意識到高息模式危機的逼近,然而,這些長期沉醉於高息模式的平臺,要轉型,談何容易。也許,在監管下一次出手時,很多創新型現金貸平臺就會從市場中消失。
相關推薦
美團外賣佣金是多少?美團外賣回應高佣金都說了啥
全球app收益排行榜 騰訊控股旗下App獲得收益最多
全球App收益排行榜 中國企業數量首次超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