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布4℃地圖 揭示氣候變化失控之影響

2020-12-12 科學網

 

英國政府於10月22日公布了一份新的氣候地圖,主要闡述了如果無法將氣候變化控制在2℃以內將產生的全球影響。

 

該地圖由外交大臣David Miliband、能源和氣候變化部大臣Ed Miliband與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家John Beddington在英國科學博物館共同發布,它是由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的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共同製作的。該圖還強調了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所可能造成的部分影響。

 

面對即將到來的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變化會談,英國希望會談最終達成的協議目標是能夠將溫度上升控制在2℃範圍內。超過2℃將對世界產生嚴重影響。

 

地圖顯示了4℃的升溫幅度並不會在全球平均分布,陸地比海洋的升溫要快,高緯度地區尤其是北冰洋地區的升溫幅度也會更大。陸地平均溫度將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高出5.5℃。

 

氣候地圖展示了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部分影響,尤其是水供給、農業生產、極端氣溫和乾旱、森林山火和海平面上升風險等方面的嚴重影響。

 

氣候地圖預測所有主要糧食產區的主要穀類作物的產量都將下降而喜馬拉雅冰川到2050年很有可能消失近半。

 

David Miliband說:「我們無法適應一個升溫4℃的世界。這份氣候地圖清楚地展示了我們當前面對的挑戰究竟有多大,氣候變化是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答案已經在我們手裡。但要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還需要所有人並肩行動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的範圍內,唯有如此才能最大化地降低4℃升溫所帶來的巨大安全風險。」英國氣象局氣候變化諮詢主任Vicky Pop說:「如果維持目前的排放水平,那麼全球平均溫度很可能於本世紀末升高4℃,甚至遠遠提前。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將帶來全球範圍內廣泛而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降低排放,避免未來出現水匱乏和糧食匱乏。」科學博物館館長、倫敦大學學院氣候科學教授Chris Rapley說:「氣候地圖通過圖像證明了全球氣溫上升4℃將導致的重大改變,因此這也證明了此次哥本哈根會談必須達成一致成果。」

 

氣候科學家指出,在距離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召開還有40餘天的大背景下,這份4℃地圖的發布旨在警醒世人,以此來避免氣候地圖所指出的種種危險影響。

 

4℃升溫影響地圖

 

該地圖強調了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上升4℃對人類產生的部分影響。此次氣候地圖預測採用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的HadCM3 QUMP組合模型,將A1B和A1F1情景應用於全部23個模型從而得出了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上升4℃的結果,再取全部模型達到4℃升溫的平均點。每個模型達到4℃升溫點的時間均不相同,因此本次預測代表的並非某個特定時間點。需關注的問題包括陸地(高)與海洋間(低)的溫差和北冰洋地區的極度升溫。

 

該地圖並未詳盡展示全球範圍內的所有影響,而是依據關鍵主題(水、糧食等)進行選擇,還包括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英國範圍內進行的研究,以及專門針對氣候變化高點可能影響所進行的研究的成果。地圖關注的是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因此並未選取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唯一例外的是亞馬遜地區的樹木梢枯,因為它代表了氣候變化所造成的該地區的嚴重經濟損失。

 

《科學時報》 (2009-10-27 A3 國際)

相關焦點

  • ——丁一匯院士談新公布的英國氣候地圖
    英國官方上周發布的一張氣候地圖再次攪動了世界。當歐盟竭力主張將氣候變化控制在2℃以下之後,該圖又進一步展現了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將產生的後果。 2℃之差    記者:這幾天,關心氣候變化動態的人們似乎都注意到了英國發布的4℃地圖,總的感覺,氣候變化的威脅離我們更近了,不知您怎麼看?
  • 研究:蘇格蘭部分鹿群繁育受氣候變化影響
    新華社倫敦11月1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愛丁堡大學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受氣候變暖以及進化因素影響,生活在蘇格蘭一個島嶼上的馬鹿產子時間也在提前,這也許能揭示氣候變化對野生動物帶來的影響。研究人員認為,一部分原因是氣溫上升對鹿群的習性和生理帶來影響;另一方面在自然選擇驅動下的基因改變也是因素之一。報告作者之一、愛丁堡大學的約瑟芬·彭伯頓教授說,對生命周期的長期研究有助人們深入了解動物群體如何應對環境變化。相關結果已刊登在美國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學》上。
  • 英國利茲大學:新冠防疫措施對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微不足道」
    &nbsp&nbsp&nbsp&nbsp英國利茲大學8月7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各國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而實施的限制性防控措施,雖短期內使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汙染物有所減少,但長期來說對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微不足道。
  •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分布圖
    英國風險分析公司Maplecroft近日發布的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報告稱,氣候變化對孟加拉、印度、獅子山等南亞和非洲國家的威脅最大,而冰島、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的風險最小。  發布報告的Maplecroft公司的傳播經理傑森•麥克格溫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中國面對氣候變化的風險等級為中等。
  • 比起「脫歐」 英國人更在乎氣候變化
    【新華社微特稿】一項26日發布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英國人認為,氣候變化議題的重要性從長期看超過英國脫離歐洲聯盟。英國康雷斯市場調查公司發現,每10名英國成年人中有7人認為,長期看,氣候變化比英國「脫歐」更重要;三分之二的調查對象說,新首相鮑裡斯·詹森應當優先考慮氣候變化。詹森24日就任英國首相,承諾落實2016年「脫歐」公投結果,引領英國在最後期限10月31日以前完成「脫歐」。英國可能無協議「脫歐」的報導鋪天蓋地。
  • 英國應對氣候變化施政經驗——以政治共識推進政策落實
    2015年7月23日至29日,我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代表團對英國進行了訪問,並就氣候變化和能源領域的有關政策與實踐進行了調研。  在氣候變化風險的討論中,英國外交部、倫敦勞合社保險公司、倫敦大學學院以及英傑華投資集團公司代表就氣候變化風險評估、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及氣候變化與保險等問題分別介紹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最近發布的報告。
  • 研究稱氣候變化可能導致英國作物種植區域變化
    新華社倫敦10月29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埃克塞特大學29日發布一項研究說,如果氣候變化不減緩,英國主要作物種植區域將越來越不適合農業生產,這類生產可能要逐步轉移到北部和西部地區。該校學者領銜的團隊建模分析了氣候變化對英國農業帶來的長期影響,他們所基於的假設是:如果全球碳排放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到2100年全球預計會升溫5攝氏度左右。據團隊刊登在英國《環境研究通訊》雜誌的報告,這種場景下,預計英國的氣溫會變得更高,作物生長季節的總體降雨量會減少140毫米,該國東南部有可能出現更惡劣的乾旱。
  • 「世界末日地圖」令人毛骨悚然 英國倫敦80年後或將被完全淹沒
    據英國《鏡報》報導,近日,氣候研究中心公布的一張令人毛骨悚然的地圖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英國部分地區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陷入水下。根據氣候中心的研究,利物浦、倫敦等主要地區最早可能在2100年被完全淹沒。
  • PLoS Genetics:基因揭示企鵝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從上個冰川時代殘留下來的阿德利企鵝骨骼中提取的DNA樣本將有助於揭示物種如何應對氣候變化。Lambert教授說,對於研究氣候變化,企鵝是非常合適的物種。它們在生活環境中感受的溫度變化要比赤道地區的那些動物劇烈的多。自從上一次盛冰期以來,企鵝們已經經歷了地球上多次出現的氣候變暖。他估計在距今十二萬年的上個冰期之前,企鵝們就已經存在了。阿德利企鵝在相當長的時期中都保持了相當大的種群數量,這樣的物種並不多見。
  • 英國氣候變化特使:巴黎氣候大會不會重蹈覆轍
    英國氣候變化特使:巴黎氣候大會不會重蹈覆轍 2015-11-25 10:24:00 來源:
  • 五大流域氣候水資源圖揭示喜馬拉雅山區未來走向
    眾心所向是:必須即刻行動,應對氣候變化。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相比,問題對於山地國家來說顯得尤為緊迫。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相關報告,該地區是全球對氣候變化影響最為敏感的區域之一。  由於氣候變化和消費增長,全球水資源正面臨日益增長的壓力。這一問題在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地區尤為突出,該地區是2.1萬人的家園,同時也是13億人的水源地——這一數字超過了整個歐洲的人口數量。
  • 氣候變化對蔓越莓生產造成影響
    由於沒有麻薩諸塞州蔓越莓沼澤的官方地圖,笛卡爾實驗室設計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利用哨兵1號衛星2018年的數據,定位和繪製沼澤地圖。這張圖片顯示的是他們的統計結果,標紅區域極有可能是蔓越莓沼澤。負責研究氣候變化對植物影響的生物學家Libby Ellwood說:「植物依靠每年寒冷的冬季和休眠周期,得知春天的到來。」蔓越莓對熱度也很挑剔,夏季溫度太高,葉子和果實會被烤焦。去年夏天中期,下一季的嫩芽已經露頭,而今年,成熟的果實仍在藤上。
  • 新研究開發交互式地圖可顯示全球氣候變化狀況
    綠色的區域表示氣候變化最小,而白色和褐色的區域表示變化最大。  近日,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科學家在《美國氣象學會公報》上發表研究稱,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交互式地圖,籍此學生或研究人員可以比較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氣候。  該地圖採用的數據來自五十年來從全球五萬個國際氣象站收集的公共氣象數據資料。
  • 英國:蚱蜢和蟋蟀是研究氣候變化的理想昆蟲
    英國研究人員號召公眾報告蚱蜢和蟋蟀分布情況,因為這有助研究人員了解氣候變化。觀昆蟲研究人員將蚱蜢和蟋蟀視為觀察氣候變化的理想昆蟲。他們希望利用先前了解「五彩亞洲夫人瓢蟲」分布情況的公眾報告系統,掌握英國所有27種蚱蜢和蟋蟀的分布情況。
  • 英國科學家:氣候變暖對發展中國家影響重大
    英國科學家:氣候變暖對發展中國家影響重大 2015-08-10 07:50:518月4日,在環保公益組織的邀請下,他在成都舉辦了一場科普講座,正式啟動了中國境內的騎行計劃。    兩位氣候變化問題專家,丹尼爾和挪威科學家爾蘭·穆斯特·克努森,今年分別從南、北極出發,用騎行、徒步的方式前往巴黎。兩位年輕人希望,在今年聯合國召開氣候變化會議之前,能用自己的行動和專業知識喚醒公眾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視,為各國達成「氣候協議」做出貢獻。
  •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珠穆朗瑪峰:氧氣增多和冰川消融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珠穆朗瑪峰正在面臨著新的危機——高海拔空氣正在吸收更多的氧氣,大型冰川正在快速融化消失……儘管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地球最高山峰,但它仍然無法擺脫氣候變化的影響。
  • 報告稱氣候變化導致更多外來物種進入英國
    新華社倫敦12月28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國民信託27日發布一份報告說,受氣候變化影響,2019年有許多外來物種進入英國,給本地物種帶來了多方面影響。  英國國民信託,原名國家歷史名勝信託基金會,是一個以保護自然風貌和歷史建築等為宗旨的慈善組織。
  • ...全球氣候變暖|degree|俄新社|planet|carbon|攝氏度|歐洲|印度|...
    英國《衛報》隨即發布可視化新聞作品,模擬了幾個人口密集的全球濱海城市在氣溫上漲3℃的預測值下將會受到的影響。數據顯示,亞洲城市將面臨最大危機。作品通過交互式地圖首次將海平面上升估計值與現代人口密度圖相結合,以動態的方式展示出氣溫上升前後日本大阪、埃及亞歷山大、巴西裡約熱內盧、中國上海、美國邁阿密等幾個重點城市的水域覆蓋區域對比及受影響人數,細緻描繪出上升的水面將驅使人們離開家園的圖景,揭示了全球變暖的真實風險,帶給讀者對於氣候變化對生活影響的直觀感知。
  • 英國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最詳細的地圖
    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利用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觀測站收集的數據,繪製了一張由近20億顆恆星為一顆銀河系的新地圖。 劍橋大學的專家領導了20億顆恆星的宇宙地圖集的創建,他們相信這些地圖集可以揭示我們的星系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在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什麼。 詳細的地圖是根據歐空局蓋亞飛行任務的最新數據繪製的,該任務有兩顆衛星距離地球93萬英裡,測量整個銀河系恆星物體之間的距離。
  • 英國綜合57份研究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增大野火發生風險
    英國綜合57份研究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增大野火發生風險 據英國湯森路透基金會網站日前報導,英國研究人員1月14日撰文稱,氣候變化「無疑」正在增加世界各地發生野火的風險,而澳大利亞政府因為否認叢林大火與全球變暖明確相關遭到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