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肌肉僵硬 冬季老人骨折增

2021-01-08 騰訊網

「最近在門診中,遇到很多老人,只是因為在外出時摔了一個跤,就骨折了。」朝陽醫院骨科康南副主任醫師說。氣溫下降後,老人穿的比較厚重,再加上在室外肌肉易僵硬,所以很容易摔倒。

進入12月以來,本市各醫院骨科的老年骨折患者明顯增加,除了腿部,腕部、髖部及脊柱也都易受傷。

骨質流失肌肉僵 老人一摔就易折

在談到最近骨折的老人時,康南醫生表示,近來京城溫度驟降,很多老人的肌肉、關節僵硬,再加上外出時身著厚重的大衣,這樣一來動作協調能力就會下降。

另外,在天冷時很多老人不願意出門,接受太陽光照射的時間就短了,體內鈣質流失較大,這也是人們常說的一到冬天骨頭就脆的原因。

「動作不靈活和骨質疏鬆,內外原因相加,只要地面上有點兒溼滑,老人不注意就能摔成骨折。」康南副主任醫生表示。

骨折部位很集中 多是腕、髖和脊柱

「像很多陰面的牆腳、拐角處已經開始結冰了,或者臺階上,都是老人最易摔倒的地方。」康南副主任醫師總結道,在門診中遇到的很多老年人,都是在這些地方「遇險」的。

一般來說,老人摔跤大多是被「蹾」了一下,因此除了腿部的骨頭,像腕關節、髖關節和脊柱都有可能會出現骨折。

「有的老人在摔倒時用手撐地,因此手腕輕則被扭傷,重的就是骨折。如果摔倒時以背部著地,那麼肩關節和脊柱就很有可能受傷。」康南副主任醫師說。

有些部位要是傷得不是很嚴重,只需回家靜養就可以了,但如果部位特殊,骨折的程度又比較重,那麼就得打石膏,最嚴重的甚至需進行手術。

醫師提醒

曬著太陽吃鈣老人衣著別太笨

天冷的時候,老人應減少外出活動,但可在一天中日照較好的時段,比如下午一兩點鐘的時候外出散步。因為這樣可以保證老人們體內的鈣質不會過快流失。

很多老年人都有服用鈣片的習慣,這樣也需每天曬夠至少半小時的太陽,才能更好地促進體內鈣質吸收。

另外,提醒老人,在出門時也別穿得太笨重,這樣會減少活動的靈活性。

相關焦點

  • 冬季老人骨折高發 三大部位最容易骨折
    當骨折發生時,很多老年人選擇長期臥床靜養,醫生強調,長期臥床是一種消極的做法,更容易出現廢用性骨質疏鬆,因此,應該前往醫院就診,及時對骨折進行處理,在康復階段宜動靜結合,適當的運動十分重要。每年12月至次年1月老人骨折高發「現在南方的天氣還不是很冷,到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左右,因骨折前來就診的老年患者人數會增加。」
  • 天冷路滑摔傷骨折市民明顯增多,醫生提醒跌倒時不妨「順勢打滾」
    僅武漢市第四醫院(武漢市骨科醫院),一天就接診了20多位摔成骨折的患者,大多傷在手腕、肩關節、腳踝和腰部。今日,骨科醫生提醒,摔倒瞬間千萬別用手撐地,不妨「順勢打滾」分散衝擊力。路滑摔傷市民明顯增多今日上午7時許,60歲的孫婆婆習慣性趕早出門買菜,快走到公交車站時,遠遠看到車輛進站,孫婆婆趕緊加快腳步追車。
  • 醫院燙傷病例漸增 醫生提醒天冷取暖謹防低溫燙傷-廣西新聞網
    醫院燙傷病例漸增,醫生提醒天冷取暖謹防低溫燙傷老人取暖被燙傷了可能自己還不知道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陳佳嘉核心提示連日來,南寧持續降溫,熱水袋、電熱毯、1皮膚薄、感知差的老人常常被燙傷家住青秀路69歲的王老伯面對連日降溫,有些扛不住了,拿出家裡取暖器取暖。上周四中午,他坐在取暖器前看電視時睡著了。大約10分鐘後,他突然被燙醒,一看,自己的小腿部已經被燙出一個直徑8釐米大的水泡。
  • 骨折癒合期一動不動,小心關節畸形
    有的患者骨折後,因為怕疼,又擔心影響癒合,就讓骨折部位整天一動不動。而臨床醫學研究證明,骨折後如不及時進行早期康復治療,將會導致關節粘連、僵硬甚至畸形,有的伴隨肌肉萎縮、肢體持續腫脹等症狀。如果能在局部復位及固定的基礎上,逐步進行適量肌肉收縮,恢復減痛作用,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腫脹的消退。早期康復治療可以減輕肌肉萎縮的程度。骨折產生的肢體廢用必然會導致肌肉萎縮,這是不可避免的,但適當的鍛鍊可以減輕肌肉萎縮的程度。另外,還可以使大腦始終保持對有關肌肉的支配,不需要在解除固定後重新建立這種關係。
  • 為什麼老人鈣質流失快容易骨折?老人補鈣應該這麼做
    易骨折是老年人的「硬傷」,有時下個樓梯、轉個身,一不留神就容易骨折,而老人本身年事已高,身體功能已大不如前,一旦突發骨折,患處修復的時間要比年輕病患久的多,且痊癒後仍可能再度骨折。為什麼老年人這麼容易骨折?如何有效進行骨折預防?
  • 關於肌肉的緊張Tightness和僵硬Stiffness
    在閱讀很多資料時,往往容易混淆Tightness緊張和Stiffness僵硬.
  • 哪種骨折最嚴重?對於老人而言,骨折都要儘量避免,預防得靠3點
    骨折往往發生在老年人和兒童身上,患者骨頭或骨頭結構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通常經過科學規範性處理就能恢復原來的功能,只有少數患者留下或輕或重的後遺症。但骨折也有輕重之分,嚴重的骨折可危及生命。哪種骨折最嚴重?
  • 手術後膝蓋僵硬了,應該怎麼辦?
    產生關節僵硬主要是如下幾個原因:1軟組織損傷外傷骨折、手術致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2膝關節固定時間過長一般如果關節超過1個月時間固定不動,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就會產生粘連、僵硬;3膝關節功能鍛鍊不當為了防止關節出現粘連,手術後的功能鍛鍊非常重要,但很多患者擔心影響手術效果,不敢鍛鍊,或者不知道怎麼鍛鍊,從而造成關節僵硬;4骨折延遲癒合或不癒合每種骨折都有其大致的癒合時間,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延遲癒合,在骨折處長期不癒合的情況下,患側肢體長期不能活動
  • 煙臺七旬老人行「僵硬膝」複雜膝關節置換手術
    該患者病情不同於普通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除了疼痛外,更主要表現在內翻畸形嚴重,活動度嚴重受限,屈伸活動範圍只有30°左右,此類患者稱之為「僵硬膝」,是難度極高的膝關節置換手術。郭女士及家人輾轉了幾家醫院,均考慮老人膝關節畸形嚴重,手術難度大,風險高,預後差而不願接手。此時,老人的病情越來越重,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多方打聽後,家人慕名找到濱醫煙臺附院骨關節外科主任李教授。
  •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參與互動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  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欠靈活,運動前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動作,關節肌肉僵硬,在運動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引起崴腳。  其實,踝關節扭傷是非常常見的運動損傷,多數情況下是指足踝向內過度內翻旋轉,同時足外側著地,即內翻應力損傷。
  • 兩大腿肌肉疼怎麼回事區別對待類似肌肉酸痛其他症狀
    急性的肌肉酸痛有別於肌肉拉傷,而是指因肌肉暫時性的缺血,而造成的酸痛現象,只有肌肉作激烈或長期的活動下才會發生,肌肉活動一結束即消失。通常,急性的肌肉酸痛會拌隨肌肉僵硬的現象。肌肉酸痛的原因如何預防肌肉酸痛肌肉酸痛類型1、肌肉酸痛:急性酸痛與慢性酸痛。2、急性酸痛:肌肉在運動中或運動剛結束後的一段相當短的時間內發生疼痛。
  • 老人久坐打麻將「閃腰」致骨折 不同類型「閃腰」的治療方法
    醫生表示,60歲以上老年人多數有骨質疏鬆症,建議平時不要久坐或突然做劇烈的動作,以免因腰肌緊張、僵硬或動作姿勢不好而導致骨折。 ●撰文/整理 劉秋宜 王莉久坐打麻將 老人「閃腰」致骨折「這次是痛怕了,以後再也不打麻將了……」躺在醫院病床上,程奶奶頗有感觸地說道。據了解,78歲的程奶奶家住清新區,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打麻將。
  • 老人「最後一次骨折」,骨折後半數人離世,4大預防措施要記牢
    可對於一些高齡老人來說,問題就要比這嚴重得多了。很多老年人就是因為一次意外的摔倒,導致股骨頸骨折——一種較為嚴重的髖部骨折而失去了生命。據統計,股骨頸骨折後的老年人,在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50%。即使得到了良好的治療和護理,很多老人也無法恢復到受傷之前,他們的預期壽命也會大大縮短。
  • 骨折術後康復,錯過這3個時期就「晚」了!
    很多骨折患者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有效正確的功能鍛鍊和康復指導,臨近骨折部位的關節往往出現粘連僵硬,同側肢體肌肉廢用性萎縮,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導致生活不便及痛苦。因此,骨折術後康復訓練尤為重要,值得骨科、康復科醫師和患者的足夠重視。醫師的正確指導,患者持之以恆的康復訓練,使骨折術後的後遺症降到最低,恢復到最佳狀態。
  • 痙攣和肌肉僵硬藥物開發前景
    痙攣和肌肉僵硬藥物開發前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0 14:17:44 匈牙利MTA-ELTE馬達藥理學研究組András Málnási-Csizmadia和Máté Gyimesi研究組合作取得最新進展
  • 天冷時,人真的會凍壞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天冷時,如果保暖措施不足,我們很容易感到不適。特別是老人,皮下脂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在天冷時若保暖不足,體溫可能會有較大幅度下降,真的會「凍壞」了,醫學上稱為「低溫症」。同時,如果老年人又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病如哮喘等,在天氣轉冷時會導致病情加重。 什麼是低溫症 低溫症是指人體的核心溫度,降至攝氏35℃或以下,即華氏95℉或以下。
  • 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
    你一定要記住骨折術後的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與骨折手術同樣重要,很多時候骨折術後的患者沒有進行專業的術後康復治療,往往會導致關節黏連和僵硬。你一定很想問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下面顧連專家就為大家介紹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
  • 骨折後,多喝骨頭湯、臥床靜養好得快?
    一個國慶長假,可可就在朋友圈看到了三個骨折患者,一個孩子、一個老人、一個中青年,也就是說骨折可以發生在任一年齡段,且非常常見。 嚴重程度:若是開放性損傷,可直接損傷骨折段附近的肌肉、血管和骨膜,骨折部位的骨頭就缺少了血液供應,癒合時間也加長。
  • 肘關節僵硬——生命不可承受之「疾」
    原創 上海藥訊 小李是一名賽車手,在一次汽車拉力賽中不幸遭遇車禍,導致右肘關節骨折。經過手術治療,一年後骨折癒合了,但是小李胳膊肘的活動範圍卻不如正常人那麼靈活,無法正常彎曲和伸直,醫生告訴他,他的這個情況叫做肘關節僵硬。小李現在連用右手拿筷子吃飯都有困難,更別提重返賽道,繼續賽車生涯了。肘關節僵硬是什麼?
  • 全球30%髖部骨折發生在中國!2個動作自測耗損程度
    骨質疏鬆以及髖部肌肉反應性減退,都是造成髖部骨折的原因,有時甚至只是用力一扭都可能會給髖部帶來傷害,進而引發骨折。《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教你自測髖關節健康,並列出一份「日常養護指南」。髖部骨折一般是股骨頸以及股骨轉子間骨折。《中華骨科雜誌》的一篇論文指出,髖部骨折後1年內,死於各種併發症者達30%,老年人脆性髖部骨折後死亡風險可持續10年。數據顯示,12%~20%的脆性髖部骨折患者1年內可能死亡;老人預期壽命會大幅降低,女性減少4年,男性減少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