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術後康復,錯過這3個時期就「晚」了!

2020-12-19 騰訊網

很多骨折患者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有效正確的功能鍛鍊和康復指導,臨近骨折部位的關節往往出現粘連僵硬,同側肢體肌肉廢用性萎縮,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導致生活不便及痛苦。因此,骨折術後康復訓練尤為重要,值得骨科、康復科醫師和患者的足夠重視。醫師的正確指導,患者持之以恆的康復訓練,使骨折術後的後遺症降到最低,恢復到最佳狀態。

骨折做完手術就可以了麼?

NO,NO,NO!相比於骨折手術,術後的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也同樣重要。得不到正確的康復治療,往往會導致關節黏連和僵硬。這在肘關節和膝關節周圍骨折中最常見。

關節粘連和僵硬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關節在我們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黏連的關節不僅限制了正常的活動。還會在活動中產生的疼痛,就像一個生了鏽的軸承。其產生活動的部分都鏽在了一起,怎麼會正常活動發揮功能?

既然關節粘連、僵硬的危害那麼大,怎樣才能有效預防呢?

在不影響骨折癒合的情況下早期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關節屈伸等練習。

骨折術後康復這麼重要,那康復的最佳時期是什麼?

骨折術後康復有3個重要時期

術後4~6周——骨折康復的「蜜月期」

這時候的骨折部位都會有一個初步的癒合,很多人受「傷筋動骨一百天」的影響。多數患者採取靜養、基本不動的做法

這是大錯特錯的!這會讓關節不同程度地活動度丟失、關節黏連,這個階段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康復治療。所以叫做「康復蜜月期」。

術後6周~3個月——骨折康復的「黃金期」

一方面骨折已經有了初步的癒合,另一方面此時的康復療效非常顯著。這時需要在康復科大夫的專業指導下鍛鍊

如果錯過了骨折康復的「黃金期」,會導致一些關節周圍或關節內骨折、複雜骨折患者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

術後3個月~術後半年——骨折康復的「晚期」

晚期不代表無計可施,此期康復治療雖然依然有效

但是療效大打折扣。治療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會更多。這時期治療關節黏連、僵硬,需要專業人士的手法治療,比如關節鬆動術支具的牽伸等。經過3個月的高密集康復治療還是有機會挽救已經喪失的關節功能的。術後半年再來尋求康復治療的話,我們通常會建議患者直接去骨科,接受微創或開放式的鬆懈手術,術後再接受康復治療,而此時由於關節攣縮已經定型,保守治療收效甚微,所以不如手術鬆懈來的直接有效。術後需要及時跟上康復,否則可能出現術後功能比術前還差的悲劇。

所以,骨折術後何時來康復科就診?

一般建議術後2~4周常規來康復科就診,一旦出現功能受限,應及時就醫進行康復治療。最好不要錯過了術後3個月「黃金期」,至少要在術後5個月前去進行專業康復。關節粘連,疼痛康復一定有效果麼?

很多關節黏連、僵硬患者,經歷過很多劇痛的手法治療

可是痛一定會好麼?很多人認為對於關節黏連、僵直了,直接掰開就可以了。其實這種簡單粗暴的治療方法,不僅非常疼痛,還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帶來新的損傷(比如異位骨化等),甚至會造成二次骨折這樣的嚴重後果,讓關節功能雪上加霜。其實正確專業的治療技術,不僅不會引起患者明顯疼痛,還可讓黏連的關節在每次治療後,總能獲得明顯的活動度增加,真正的「no pain, more gain!」(無痛、有效)。

對於已形成的關節粘連、僵硬應該如何有效的治療呢?

這還要從關節黏連、僵硬的病因說起,導致關節黏連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關節內損傷導致的黏連;二是關節外肌肉與骨骼的黏連和肌肉攣縮。對於這兩種原因,可針對性的治療可分為下面幾種:患者可以選擇以骨科康復為特色的專科康復,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治療。對於晚期的患者,可以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或直接轉介骨科做微創松解手術,術後及時跟進康復。患者也可在一陣康復治療之後

根據療效反應來決定是否手術。對於關節粘連、僵直的防治。

重點還是在防,對於骨折患者,一定在骨折的康復期,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練習,從而防「關節粘連」於未然。

瀋陽市骨科醫院渾南分院康復軟傷科專家提示,隨著城市建設及交通的發展,創傷骨折的病人不斷增加,其治療與康復、醫生與患者需緊密銜接,共同努力,手術醫師治療完結後,由康復師制定康復訓練計劃,患者積極配合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術後康復,而不是在家中休養,在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最後達到康復滿意的結果,少些遺憾。

相關焦點

  • 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
    你一定要記住骨折術後的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與骨折手術同樣重要,很多時候骨折術後的患者沒有進行專業的術後康復治療,往往會導致關節黏連和僵硬。你一定很想問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下面顧連專家就為大家介紹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
  • 骨折術後的康復飲食注意事項
    原標題:骨折術後的康復飲食注意事項   骨骼損傷後需要有一個休養、調理、康復的過程。對於骨折患者而言,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了醫院的手術治療上,而忽視了術後食療的重要性。解放軍第454醫院骨科李穎主任說:營養的均衡對於骨骼的癒合及功能恢復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骨折患者術後合理膳食要做到這幾點。
  • 踝關節骨折術後多長時間能鍛鍊?康復訓練應該這麼做
    走、跑、跳等基本活動均需要踝關節的輔助,但由於踝關節特殊的解剖生理結構特點,當關節作蹠屈運動時,滑車較窄的後部進入關節窩內,踝關節鬆動且易做側方運動,關節損傷極易出現,輕者多為扭傷,重者可能骨折。無論是何種損傷,一定的康復鍛鍊有利於患處的恢復。
  • 骨折術後,咱來吃點啥?
    骨折術後,咱來吃點啥?這剛做完手術,吃點啥有助於病人恢復啊?今天就吃點啥?來和大家聊聊食物對骨折的影響。1.這大骨頭湯(排骨湯,豬蹄湯,雞湯等等)喝了骨頭長得快?
  • 術後葛優躺3月致腿部肌肉萎縮 專家提醒:康復治療需早期積極介入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熊賢詩 代妮 李俊平 編輯溫碧瑩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患者王女士髕骨骨折術後在家靜養了3個月,可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腿部肌肉明顯萎縮,膝部關節活動受限,十分影響日常生活。經人介紹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康復中心門診就診。武漢市江岸區40歲的王女士3個月前髕骨骨折,好在手術十分順利。聽說手術後要好好休息,於是術後聽從家屬與好友的建議在家「葛優躺」了整整3個月。可沒想到眼看著「一百天」就要到了,但王女士依然無法正常行走,如廁十分困難,生活嚴重受到影響。十分苦惱的王女士經人介紹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康復中心門診。
  • 健康支招:骨折術後 康復期如何飲食
    健康支招:骨折術後 康復期如何飲食發布時間: 2014-09-15 09:07:25   |  來源: 揚子晚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解放軍第454醫院骨科 李穎  骨折術後早期  骨折術後初期,因傷口疼痛,機體對熱能及蛋白質的所需增加,而食慾及胃腸功能均有所降低,宜供給清淡、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飲食,可選擇活血化瘀的粥品和湯品以及五穀類的粥如米粥、蔬菜粥、肉粥等,利於傷口癒合。
  • 上海滬東醫院打造極高齡骨折患者「區域診療康復中心」
    」研討會上傳出消息,藉助醫聯體技術支持、通過學科創新「學優補短」、體現現代康復外科理念、定位極高齡骨折患者的「區域診療康復中心」已初具規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研究所所長、中山醫院黨委書記汪昕介紹說,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由於存在高齡、麻醉、術後併發症方面的高風險,不能和不願手術的佔比很高。而患者臥床一年後的死亡風險也隨著心肺、胃腸等功能下降而上升。滬東醫院把能夠讓這些患者坐起來、站起來、能夠減輕疼痛作為切入口,已形成了極高齡骨折患者治療康復的初步模式,極高齡骨折患者的「區域診療康復中心」已初具規模。
  • 髕骨骨折術後,膝關節發生粘連嚴重影響恢復,該咋辦?醫生告訴您
    髕骨骨折是在創傷骨科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一般要採取手術治療的方式。如果在術後,由於康復鍛鍊介入的比較晚,有可能造成局部的粘連,導致患者出現膝關節屈伸的受限,有一些患者甚至會出現明顯的肌肉萎縮,那麼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 傷筋動骨一百天,大腿骨折手術後,有3個方面要注意
    骨折,是生活中偶爾會出現的一種情況。摔傷、壓傷、撞傷,亦或者是老年人骨質疏鬆都容易導致骨折的發生。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什麼時候能康復是患者非常關注的問題,就比如大腿骨折,腿部的骨折勢必會給患者的日常活動帶來很大影響,對於這類患者,什麼時候能脫拐或是解除固定呢?
  • 骨盆骨折康復 七分靠自己
    骨盆骨折康復 七分靠自己 發布時間:2017-08-09 10:15:00.0健康報網       骨盆骨折是最麻煩的骨折之一,其手術難度大,康復複雜,且主要依靠病人自己康復。      骨盆骨折手術後尤為重要的是康復。康復分三階段,早期下肢肌肉的收縮和被動活動為主,中期過渡到主動活動,以下肢各關節自主活動為標誌,視骨折的癒合情況,逐漸加大活動的幅度和強度;後期需要更大的強度,直至恢復傷前的狀態。當然,能恢復到傷前狀態的前提是骨折復位良好、髖關節軟骨損傷小或沒有明顯的大面積剝脫。
  • 骨折手術後,鍛鍊好還是靜養好?告訴你康復怎麼做
    很多人在骨折之後通過手術來治療,不知道應該鍛鍊還是靜養,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應該諮詢專業人員的意見或者諮詢醫生,否則身體的護理工作沒有做好,會讓身體的恢復速度變得緩慢。在骨折之後應該鍛鍊還是休息,應該根據病情的恢復情況來判斷。手術完應該臥床靜養,通過這種方式讓身體逐漸康復。
  • 小貓骨折可以自愈?貓咪骨折的7個最常見問題解答
    根據受傷前骨質是否正常,可分為: 創傷性骨折:創傷性骨折貓咪比較年輕,平均年齡3歲左右。一般由於車禍,運動,咬傷,墜樓導致。四肢骨骨折最常見的骨折。絕大部分由外傷(不合理的運動,衝撞,跌倒等)導致。6個月以下或肥胖的貓更為常見。
  • 104歲老人骨折:「我103歲的閨蜜和89歲的女兒骨折手術都康復了,我...
    百歲老人骨折了怎麼辦?當醫生們還在糾結治療方案時,老人家卻堅持要手術治療。究其原因,是她103歲的閨蜜還有89歲的女兒骨折後都採取了手術獲得康復。最近,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發揮多學科診療優勢,成功為這位高齡老人實施右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 術後3天下床!惠州百歲老人成功換上人工髖關節
    在術後第三天,陳奶奶已經可以下地走路和自由屈伸腿部,並於不久後的5月2日康復出院。老人意外摔傷險致癱瘓4月初,陳奶奶在家中晾衣服時不慎摔倒。摔倒後,她的右側髖關節出現劇烈疼痛,不能活動。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博羅縣人民醫院骨科,4月8日進行的雙髖關節CT檢查結果顯示,陳奶奶的右側股骨頸骨折,這也是造成她的右髖部持續腫脹和疼痛的原因。
  • 術後交給康復科,手術醫生再也不發飆啦!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我們的患者往往宥於傳統「傷筋動骨一百天」的觀念,或者其他各種原因,康復治療的認知度比較低,錯過最佳康復期。 國內多中心研究結果顯示受試對象對康復知識的知曉度為52.26%。骨科手術患者對術後康復知識的知曉度較低。 骨科康復是各類骨傷病整體治療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尤其術前康復訓練、術後早期康復介入更是相當重要。
  • 「鋼鐵俠」的煩惱:骨折術後多久才能取出鋼板?
    所以,完整的骨折癒合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當然骨折癒合和年齡呈負相關,也就是說越年輕骨折癒合所需時間越短,比如兒童半年多便可以達到成人1年以上的癒合效果。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因此術後定期複查顯得非常重要,因為需要複查後根據骨折部位的癒合情況來確定取出的時間。一般而言,上肢一般在術後骨折線消失1年取出較為合適,下肢負重部位在術後骨折線消失1年半到2年取出較為合適。
  • 骨水泥強化術後再次骨折該怎麼辦?
    雖然老人跌倒的高度很低,但還是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腰痛,她女兒還說,現在腰痛的位置還是在上次骨折的地方。想來,現在距離上次她接受椎體骨水泥強化術的時間是7個月,她的女兒說問我怎麼這麼快就又出現了問題呢?是不是還是上次骨折的那個椎體——胸12椎體有問題呢?
  • 古稀老人骨折內固定術後當天下床走路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會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年輕人恢復起來尚需時日老年人更是如此而在老年骨折問題中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併發症導致的死亡率高達20-30%被稱為老年人的「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 百歲老人髖部骨折 術後3天下地行走
    原標題: 百歲老人髖部骨折 術後3天下地行走  本報訊(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孫茜)「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對年輕人來說並不可怕,但對骨質相對疏鬆的老年人而言卻難以恢復
  • 日本中風患者過半康復而中國80%術後都不能自理,原因在這裡
    反觀國內,康復治療,尤其是突發疾病急性期的康復治療並不盡人意。 中國中風患者一周內接受康復治療的比例僅為11.5%,而接近一半的患者,中風後根本沒有接受過任何康復治療。從此,錯過了重回以往人生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