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骨折患者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有效正確的功能鍛鍊和康復指導,臨近骨折部位的關節往往出現粘連僵硬,同側肢體肌肉廢用性萎縮,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導致生活不便及痛苦。因此,骨折術後康復訓練尤為重要,值得骨科、康復科醫師和患者的足夠重視。醫師的正確指導,患者持之以恆的康復訓練,使骨折術後的後遺症降到最低,恢復到最佳狀態。
骨折做完手術就可以了麼?
NO,NO,NO!相比於骨折手術,術後的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也同樣重要。得不到正確的康復治療,往往會導致關節黏連和僵硬。這在肘關節和膝關節周圍骨折中最常見。
關節粘連和僵硬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關節在我們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黏連的關節不僅限制了正常的活動。還會在活動中產生的疼痛,就像一個生了鏽的軸承。其產生活動的部分都鏽在了一起,怎麼會正常活動發揮功能?
既然關節粘連、僵硬的危害那麼大,怎樣才能有效預防呢?
在不影響骨折癒合的情況下早期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關節屈伸等練習。
骨折術後康復這麼重要,那康復的最佳時期是什麼?
骨折術後康復有3個重要時期
術後4~6周——骨折康復的「蜜月期」
這時候的骨折部位都會有一個初步的癒合,很多人受「傷筋動骨一百天」的影響。多數患者採取靜養、基本不動的做法
這是大錯特錯的!這會讓關節不同程度地活動度丟失、關節黏連,這個階段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康復治療。所以叫做「康復蜜月期」。
術後6周~3個月——骨折康復的「黃金期」
一方面骨折已經有了初步的癒合,另一方面此時的康復療效非常顯著。這時需要在康復科大夫的專業指導下鍛鍊
如果錯過了骨折康復的「黃金期」,會導致一些關節周圍或關節內骨折、複雜骨折患者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
術後3個月~術後半年——骨折康復的「晚期」
晚期不代表無計可施,此期康復治療雖然依然有效
但是療效大打折扣。治療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會更多。這時期治療關節黏連、僵硬,需要專業人士的手法治療,比如關節鬆動術支具的牽伸等。經過3個月的高密集康復治療還是有機會挽救已經喪失的關節功能的。術後半年再來尋求康復治療的話,我們通常會建議患者直接去骨科,接受微創或開放式的鬆懈手術,術後再接受康復治療,而此時由於關節攣縮已經定型,保守治療收效甚微,所以不如手術鬆懈來的直接有效。術後需要及時跟上康復,否則可能出現術後功能比術前還差的悲劇。
所以,骨折術後何時來康復科就診?
一般建議術後2~4周常規來康復科就診,一旦出現功能受限,應及時就醫進行康復治療。最好不要錯過了術後3個月「黃金期」,至少要在術後5個月前去進行專業康復。關節粘連,疼痛康復一定有效果麼?
很多關節黏連、僵硬患者,經歷過很多劇痛的手法治療
可是痛一定會好麼?很多人認為對於關節黏連、僵直了,直接掰開就可以了。其實這種簡單粗暴的治療方法,不僅非常疼痛,還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帶來新的損傷(比如異位骨化等),甚至會造成二次骨折這樣的嚴重後果,讓關節功能雪上加霜。其實正確專業的治療技術,不僅不會引起患者明顯疼痛,還可讓黏連的關節在每次治療後,總能獲得明顯的活動度增加,真正的「no pain, more gain!」(無痛、有效)。
對於已形成的關節粘連、僵硬應該如何有效的治療呢?
這還要從關節黏連、僵硬的病因說起,導致關節黏連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關節內損傷導致的黏連;二是關節外肌肉與骨骼的黏連和肌肉攣縮。對於這兩種原因,可針對性的治療可分為下面幾種:患者可以選擇以骨科康復為特色的專科康復,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治療。對於晚期的患者,可以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或直接轉介骨科做微創松解手術,術後及時跟進康復。患者也可在一陣康復治療之後
根據療效反應來決定是否手術。對於關節粘連、僵直的防治。
重點還是在防,對於骨折患者,一定在骨折的康復期,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練習,從而防「關節粘連」於未然。
瀋陽市骨科醫院渾南分院康復軟傷科專家提示,隨著城市建設及交通的發展,創傷骨折的病人不斷增加,其治療與康復、醫生與患者需緊密銜接,共同努力,手術醫師治療完結後,由康復師制定康復訓練計劃,患者積極配合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術後康復,而不是在家中休養,在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最後達到康復滿意的結果,少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