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葛優躺3月致腿部肌肉萎縮 專家提醒:康復治療需早期積極介入

2020-12-20 瀟湘晨報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熊賢詩 代妮 李俊平 編輯溫碧瑩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患者王女士髕骨骨折術後在家靜養了3個月,可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腿部肌肉明顯萎縮,膝部關節活動受限,十分影響日常生活。經人介紹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康復中心門診就診。

武漢市江岸區40歲的王女士3個月前髕骨骨折,好在手術十分順利。聽說手術後要好好休息,於是術後聽從家屬與好友的建議在家「葛優躺」了整整3個月。可沒想到眼看著「一百天」就要到了,但王女士依然無法正常行走,如廁十分困難,生活嚴重受到影響。十分苦惱的王女士經人介紹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康復中心門診。經該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彭濤查體發現,王女士腿部肌肉明顯萎縮,肌圍度下降,膝部關節活動度受限。彭濤介紹,從現代醫學的病理生理學角度來看,骨骼與軟組織的修復大概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但在很多人眼裡,是臥床休息一百天。但事實並非如此,而應該是康復治療。對於骨科疾病來說,骨科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功能恢復。骨科精湛的手術是為骨傷患者功能恢復創造極好的條件,但要達到預期目標,必須參與康復治療。髕骨骨折是膝部最常見的骨折,中年多見,傷後膝部腫脹、疼痛、不能主動伸膝。術後治療髕骨骨折的根本目標,是恢復其正常功能。而絕非簡單的恢復伸膝裝置的連續性。

經彭濤指導,康復訓練一個月後,9月29日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康複診療中心複診時,腿部肌肉肌力與耐力明顯提高,肌圍度趨於正常,膝部關節活動度增大,日常生活能力良好,不再需要依賴他人。

彭濤提醒,康復治療需要早期積極介入,可以避免許多併發症的發生,如瘢痕黏連、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可提高手術治療療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彭濤主任科普髕骨骨折術後康復治療方法:

1、術後患肢置於軟枕上,抬高患肢20°-30°,利於體液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心臟,促進靜脈回流,緩解肢體腫脹。

2、術後第一天康復訓練(並貫穿於整個康復全過程):骨四頭肌(大腿前側肌群)等長收縮:患側大腿做「繃緊」動作,可促進靜脈血液和淋巴回流,加速滲出液的吸收,防止股四頭肌黏連、萎縮、伸膝無力。踝泵運動:足趾、踝關節的主動屈伸及環繞運動,並儘可能做到全範圍。可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和淋巴回流,改善下肢循環,防止靜脈或靜脈竇內血液瘀滯,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10 次/組,3-5 組/日。

3、術後第二天康復訓練:床上膝關節主動輔助關節活動度訓練,治療師或者家人一手託膝後方,另一手握住踝關節,囑患者放鬆,靠小腿重力屈曲膝關節,再慢慢伸直,循環往返。10次/組,3-5 組/日。

4、術後一周康復訓練: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患者坐於床邊,手臥床沿,膝蓋後方墊浴巾,一定注意 不要使用暴力,角度與力度循序漸進,自我用力屈膝後伸直,再屈膝伸直,循環往返。10次/組,3-5組/日。第一周屈曲約60° ,第二周約90°,第3周約90°。

5、肌力訓練:在不加重關節疼痛的情況下進行,以增加下肢肌群的肌力。臥位,患側下肢,直腿拾高,在抬高過程中患側膝關節保持伸直。可在肢體遠端小腿處放置沙袋逐漸增加沙袋重量。

6、站立行走與下蹲:對橫斷穩定性骨折,- 周后扶拐下地逐漸負重開始行走訓練,術後2周床旁雙足站立,逐漸過渡到患肢單腿站立。3周後訓練緩慢下蹲與站起。可逐步進行患肢不負重、部分負重、充分負重的站立、下蹲、 步行訓練,須避免摔倒及不正確的活動訓練。

7、冰敷治療:當每次訓練結束後,可在膝部上端放置冰袋,時間5-10分鐘。

【來源:武漢廣電掌上武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衛生部印發地震傷員常見損傷早期康復治療指導原則
    中新網4月21日電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為指導各地科學、規範開展青海玉樹地震傷員早期康復治療,提高傷員整體救治水平,預防和減輕殘疾,衛生部、中國殘聯今日向青海、四川、西藏、陝西、甘肅五省區印發《地震傷員常見損傷早期康復治療指導原則》,供接收傷員的醫院為傷員實施早期康復治療時參考。
  • 骨折術後康復,錯過這3個時期就「晚」了!
    很多骨折患者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有效正確的功能鍛鍊和康復指導,臨近骨折部位的關節往往出現粘連僵硬,同側肢體肌肉廢用性萎縮,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導致生活不便及痛苦。因此,骨折術後康復訓練尤為重要,值得骨科、康復科醫師和患者的足夠重視。醫師的正確指導,患者持之以恆的康復訓練,使骨折術後的後遺症降到最低,恢復到最佳狀態。
  • 劉翔腿部肌肉萎縮兩月不能走路 康復難過08年
    10月4日,劉翔拎著簡單的行李,悄然去了美國芝加哥,進行康復治療。兩個多月來,除了在微博上發了一張過萬聖節刻南瓜燈的照片,以及在田管中心年會上放的一段簡單視頻,別的再無音信。奧運,讓他成了名,也讓他傷了心,這位是非功過由人說的飛人,如今過得怎麼樣?
  • 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
    你一定要記住骨折術後的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與骨折手術同樣重要,很多時候骨折術後的患者沒有進行專業的術後康復治療,往往會導致關節黏連和僵硬。你一定很想問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下面顧連專家就為大家介紹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
  • 【北京疼痛科劉泉鵬】肌肉萎縮對腿部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我們了解一個疾病首先要了解它的症狀,了解了基本症狀才能去了解它理想的治療方法。肌肉萎縮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疾病,再或者你也是此類疾病的患者。那麼肌肉萎縮的臨床症狀表現有哪些呢?肌肉萎縮對腿部的危害?下面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 骨折術後的康復飲食注意事項
    原標題:骨折術後的康復飲食注意事項   骨骼損傷後需要有一個休養、調理、康復的過程。對於骨折患者而言,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了醫院的手術治療上,而忽視了術後食療的重要性。解放軍第454醫院骨科李穎主任說:營養的均衡對於骨骼的癒合及功能恢復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骨折患者術後合理膳食要做到這幾點。
  • 術後交給康復科,手術醫生再也不發飆啦!
    結果因此孩子的腿就殘疾了,目前已經是5至6級殘疾狀態為了女孩的腿部手術,李貴山準備了一個月的時間手術前他和女孩溝通好要配合康復訓練,女孩也都同意。 但術後女孩卻因為怕疼不想訓練,不配合康復治療,於是李貴山就「發飆」了。
  • 吳東:康復醫療訓練需謹遵醫囑
    訪談現場  大眾網臨沂8月10日訊(記者 尤喬 見習記者 梁勇超)10日上午,大眾網臨沂站聯合臨沂市人民醫院舉辦的大型網絡互動訪談欄目——吳東在訪談中談到,康復醫學不是臨床醫學的延續,兩種療法應該同步進行,康復醫學甚至更早於臨床治療。諸如腦血栓、腦出血、顱腦損傷、骨折術後等疾病,生命體徵一旦穩定,即可介入康復治療。這樣能使患者功能早日康復,防止形成異常的運動模式和關節肌肉韌帶萎縮。吳東提醒,康復醫療訓練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否則會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
  • 「葛優躺」有危險:有人因「葛優躺」要動手術
    「葛優躺」有危險:有人因「葛優躺」要動手術 中國新聞來源:揚子晚報 2016年07月10日 09:24 A-A+ 因為肌肉「放假」了  「葛優躺」看著就舒服,這是生理學上可以解釋的。  南京中大醫院脊柱外科蔣贊利副主任醫師表示,我們覺得躺著舒服,是因為這個坐姿用不到肌肉。人癱坐在沙發上,接近於仰躺,用不到我們的腰部肌肉,同時,脖子也能靠在沙發上,因此脖子部位的肌肉也在「放假」。用不到肌肉,人自然就感覺放鬆了。  「葛優躺」真能放鬆嗎?
  • 大腿出現肌肉萎縮雖不是大病,但這4個康復小要點,得謹記
    但殊不知,長期穿著高跟鞋會使自己腿部上的肌肉縮小,從而會引起毛細血管堵塞,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腿部上的肌肉萎縮。雖然說肌肉萎縮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運動疾病,但是往往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大腿肌肉萎縮,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股骨頭壞死。那麼,腿部受傷時應該如何更好地去做康復訓練呢?大腿毛細血管堵塞導致肌肉萎縮,該怎麼做康復訓練?
  • 肌肉萎縮專家劉泉鵬:肌肉萎縮的早期症狀表現都有哪些呢?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所致。肌萎縮患者由於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易並發肺炎、壓瘡等,不僅讓患者喪失基本生活能力,嚴重的更會威脅患者的生命。 肌肉萎縮是一種慢性疾病,通常是由於過度的勞累所引起的。
  • 肌肉萎縮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肌肉萎縮是一種神經肌肉街頭部位因乙醯膽鹼受體減少而出現的傳遞障礙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很多患者因為不了解肌肉萎縮的症狀,導致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所以了解肌肉萎縮的症狀很有必要。那麼,肌肉萎縮的早期症狀是什麼?下面就讓專家為您介紹。
  • 被心腦血管疾病盯上的年輕人,切莫錯過早期康復時機
    如果不幸被腦卒中「盯上」,如何做好康復呢?日前,廣東省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陳紅霞以腦卒中偏癱最常見、防治較為困難的併發症——腦卒中後肩痛,又稱「偏癱肩」在康復中應注意的問題為例,向大家介紹了腦卒中早期介入康復的重要性。「偏癱肩」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發生率為48%-84%。一般來說,患者早期不會疼痛,腦卒中發病兩三個月後,疼痛感會很明顯。
  • 肌肉萎縮的病因是什麼?想早發現早治療,早期身體會有什麼感覺?
    後臺有位患者找到我說他的家人得了肌肉萎縮,是不是之前網上弄得那個冰桶挑戰的漸凍症呀?肌肉萎縮還有漸凍症大夥可能都聽到過,但是對於疾病本身卻並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來給大夥科普一下肌肉萎縮是不是漸凍症?早期會出現什麼表現?肌肉萎縮是不是漸凍症?
  • 創傷性脊柱脊髓損傷康復治療專家共識
    交通事故和高處墜落是TSCI的主要致傷原因。隨著年輕人從事高危工作與極限運動增多,相關的TSCI也隨之發生。如果不能有效促進肢體功能的康復,將導致壓瘡、尿路感染、腎功能衰竭等併發症而危及生命。因此,TSCI的康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早期準確、合理、規範的康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治癒率、降低致殘率、恢復肢體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 為保胎躺了3個月肌肉變萎縮,這幾個錯誤方法再也不能做
    前段時間曾有這樣一則報導:一位寶媽到醫院就診,原因是產後走路沒勁兒,一走路大腿還疼,結果一檢查,居然肌肉都有點萎縮了。醫生了解原因,驚訝無比,「為了保胎,我躺了三個月。」這位醫生說道,臨床上,很多寶媽保胎的方法存在著錯誤的理解。保胎可以,但絕對不是這麼個保法。今天,就將一些錯誤的保胎方法整理出來,希望給各位孕期的寶媽做個提醒。
  • 術後睪丸萎縮致切除 男子狀告醫院獲賠10萬餘元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 30多歲的李明(化名)是廬江縣人,因為一次腹股溝脹痛去廬江某某康復醫院(下稱康復醫院)治療,進行了一次手術。然而,手術之後左睪丸逐漸萎縮,最終被迫進行了睪丸切除。
  • 【科普工作委員會】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術後康復
    前交叉韌帶損傷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損傷,關節鏡下韌帶重建手術已成為治療該損傷的常規手術。 除了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外,術後規範化的康復治療也尤為重要,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復關節的功能。 本視頻將從患者術後5個階段來介紹康復過程中的具體方案。
  • 腦科專家侯增欣講解小腦萎縮的成因、治療、康復訓練及預防
    ,大致講解了小腦萎縮的成因、治療、康復訓練及預防。  3、晚期表現症狀:說話極不清楚,無法控制音調,甚至無法言語,寫字無法辨認,吞咽困難;無法站立,甚至無法坐起,需靠輪椅代步,或臥床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大腦或周圍神經受到波及,患者智力會受到影響;或合併心肺等嚴重併發症。  小腦是軀體運動的重要調節中樞,主要功能是維持身體平衡和協調隨意運動。
  • 專家專欄-乳腺癌術後康復管理手段,佩戴義乳文胸為首選
    目前,乳腺癌術後的康復管理手段主要有術後康復鍛鍊及佩戴義乳文胸。術後康復鍛鍊能夠有效提升身體機能,更快速的恢復健康、保證正常生活,但因為身體的部分缺失造成的女性不自信,佩戴義乳文胸能夠更好的解決。(註:以下內容出自《女性形體健康管理系列教程》之五:美體內衣與女性形體健康管理)術後康復鍛鍊乳腺癌術後康復鍛鍊對預防術後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