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曾有這樣一則報導:一位寶媽到醫院就診,原因是產後走路沒勁兒,一走路大腿還疼,結果一檢查,居然肌肉都有點萎縮了。醫生了解原因,驚訝無比,「為了保胎,我躺了三個月。」這位醫生說道,臨床上,很多寶媽保胎的方法存在著錯誤的理解。保胎可以,但絕對不是這麼個保法。
今天,就將一些錯誤的保胎方法整理出來,希望給各位孕期的寶媽做個提醒。
完全橫臥式保胎
「回家注意休息,避開過度活動。」聽到醫生的建議,廣大寶媽就會開啟「完全橫躺」模式。躺著吃,躺著玩手機,躺著…對此,小編得提醒你了,長期橫躺,四肢會躺退化。其原因有三:
1)長期(基本上一躺都是24小時)臥床休息保胎,腳不著地,肌肉得不到運動,會發生廢用性萎縮,產後無力行走,就像上述那位寶媽一樣。這是完全符合用進廢退原則的。
2)血液循環變慢
橫臥不動,體內血液流動緩慢。下肢,盆腔靜脈血栓就會找上門來。
3)消化功能降低
不動彈,自然能量消耗也低,胃腸道蠕動也減少了,消化食物的能力變差,便秘就來了。
建議寶媽適當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這樣對保胎反而更有效。
狂打保胎針,狂吃保胎藥
關於這個保胎針,很多寶媽會直接叫醫生「給我打一針黃體酮吧」,「給我開個黃體酮的處方吧!」其實,為了保住胎寶寶的急切心理都很能理解,可是凡事皆有個度,黃體酮也有它的用法,使用黃體酮,都是有指標的。寶媽要去醫院諮詢醫生,看看各項指標情況,才能決定要不要打保胎針,吃保胎藥。
頻繁做B超
寶媽想看看胚胎有沒有著床,孕囊的大小,胚芽和胎心。於是,就開始「轟炸式」做B超了。然而,頻繁地做B超,有時候可能並不會看到胎心,胚芽,反而還加重了你的緊張,焦慮。建議寶媽們必要的話1-2周做一次檢查就可以了。
寶媽出現哪種情況有保胎的必要?
1、孕早期出血
當發現陰道出血時,首先應該到醫院確定出血的原因:宮外孕?先兆流產?宮頸疾病?只有確定是宮內妊娠先兆流產時才有保胎的必要。
2、孕酮較低
只有當明確自身確實存在明顯的宮內孕先兆流產症狀,同時經過檢查發現自身的孕酮較低時應考慮保胎。
3、出現子宮收縮
如果寶媽們在孕早期出現宮縮時,一定要慎重,有可能導致先兆流產的,應該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定期就診孕檢。
4、覺得腰酸下墜
這也是先兆流產的一個重要症狀,這說明子宮在收縮,接下來也有可能出血,這時應臥床休息。
5、寶媽有宮頸方面的問題
宮頸糜爛或有息肉也會造成出血,這和胚胎沒關係,治療方法視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定。如果是宮頸癌,就把孩子拿掉,先治療大人;如果是不嚴重的宮頸炎症,可以等生完孩子後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