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胎躺了3個月肌肉變萎縮,這幾個錯誤方法再也不能做

2020-12-19 百姓麗人堂

前段時間曾有這樣一則報導:一位寶媽到醫院就診,原因是產後走路沒勁兒,一走路大腿還疼,結果一檢查,居然肌肉都有點萎縮了。醫生了解原因,驚訝無比,「為了保胎,我躺了三個月。」這位醫生說道,臨床上,很多寶媽保胎的方法存在著錯誤的理解。保胎可以,但絕對不是這麼個保法。

今天,就將一些錯誤的保胎方法整理出來,希望給各位孕期的寶媽做個提醒。

完全橫臥式保胎

「回家注意休息,避開過度活動。」聽到醫生的建議,廣大寶媽就會開啟「完全橫躺」模式。躺著吃,躺著玩手機,躺著…對此,小編得提醒你了,長期橫躺,四肢會躺退化。其原因有三:

1)長期(基本上一躺都是24小時)臥床休息保胎,腳不著地,肌肉得不到運動,會發生廢用性萎縮,產後無力行走,就像上述那位寶媽一樣。這是完全符合用進廢退原則的。

2)血液循環變慢

橫臥不動,體內血液流動緩慢。下肢,盆腔靜脈血栓就會找上門來。

3)消化功能降低

不動彈,自然能量消耗也低,胃腸道蠕動也減少了,消化食物的能力變差,便秘就來了。

建議寶媽適當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這樣對保胎反而更有效。

狂打保胎針,狂吃保胎藥

關於這個保胎針,很多寶媽會直接叫醫生「給我打一針黃體酮吧」,「給我開個黃體酮的處方吧!」其實,為了保住胎寶寶的急切心理都很能理解,可是凡事皆有個度,黃體酮也有它的用法,使用黃體酮,都是有指標的。寶媽要去醫院諮詢醫生,看看各項指標情況,才能決定要不要打保胎針,吃保胎藥。

頻繁做B超

寶媽想看看胚胎有沒有著床,孕囊的大小,胚芽和胎心。於是,就開始「轟炸式」做B超了。然而,頻繁地做B超,有時候可能並不會看到胎心,胚芽,反而還加重了你的緊張,焦慮。建議寶媽們必要的話1-2周做一次檢查就可以了。

寶媽出現哪種情況有保胎的必要?

1、孕早期出血

當發現陰道出血時,首先應該到醫院確定出血的原因:宮外孕?先兆流產?宮頸疾病?只有確定是宮內妊娠先兆流產時才有保胎的必要。

2、孕酮較低

只有當明確自身確實存在明顯的宮內孕先兆流產症狀,同時經過檢查發現自身的孕酮較低時應考慮保胎。

3、出現子宮收縮

如果寶媽們在孕早期出現宮縮時,一定要慎重,有可能導致先兆流產的,應該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定期就診孕檢。

4、覺得腰酸下墜

這也是先兆流產的一個重要症狀,這說明子宮在收縮,接下來也有可能出血,這時應臥床休息。

5、寶媽有宮頸方面的問題

宮頸糜爛或有息肉也會造成出血,這和胚胎沒關係,治療方法視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定。如果是宮頸癌,就把孩子拿掉,先治療大人;如果是不嚴重的宮頸炎症,可以等生完孩子後再治療。

相關焦點

  • 術後葛優躺3月致腿部肌肉萎縮 專家提醒:康復治療需早期積極介入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熊賢詩 代妮 李俊平 編輯溫碧瑩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患者王女士髕骨骨折術後在家靜養了3個月,可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腿部肌肉明顯萎縮,膝部關節活動受限,十分影響日常生活。武漢市江岸區40歲的王女士3個月前髕骨骨折,好在手術十分順利。聽說手術後要好好休息,於是術後聽從家屬與好友的建議在家「葛優躺」了整整3個月。可沒想到眼看著「一百天」就要到了,但王女士依然無法正常行走,如廁十分困難,生活嚴重受到影響。十分苦惱的王女士經人介紹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康復中心門診。
  • 孕期孕媽千萬別盲目保胎,這6個損招你用過其中哪個?
    一查,居然肌肉都有點萎縮了;一問,差點驚掉我的下巴,「為了保胎,我躺了三個月。」自從踏上臨床這條路以來,寶媽對寶寶的愛一直在刷新著我對於「愛的理解」的記錄。保胎可以,但絕對不是這麼個保法。考慮到用這樣「對寶媽傷害至極的保胎方法」來保胎的孕媽應該不是個例,我決定把那些誤人,害人的保胎損招整理出來,給孕媽做個提醒。
  • 肌肉萎縮怎麼恢復?循序漸進!用這幾個方法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缺乏運動引起的疾病,肌肉萎縮。相信大家對這個病並不陌生。但是你也不可能對這個病更了解了。當部分人稍微出現肌肉無力、肌肉感覺障礙等症狀的時候,就會恐慌地追問醫生:我是不是得了肌肉萎縮?不要急。
  • 「臥床躺」並不是保胎好方法,「長期趴」還會有危害,孕媽要知曉
    很多媽媽們為了保胎,每天都變得小心翼翼的,一直「臥床躺」一動也不敢動,生怕孩子突然就沒了。懷孕了真的要一直躺在床上才能安胎嗎?「臥床躺」並不是保胎好方法田田結婚比較晚,和老公也是備孕了好長時間才有了寶寶,懷胎後田田是既緊張又小心,辭職在家就為了好好安胎,一直躺著臥床休息。除了正常吃飯去廁所,田田幾乎都待在床上,可以說是萬分小心。
  • 保胎變打胎,常識性錯誤不能犯!
    11月4日,施先生陪妻子到肥東安貞醫院保胎。11月6日早上,孕婦吃了護士給發的藥。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後來護士告知「吃錯藥了」。這時3粒打胎藥已被孕婦誤食,儘管醫院採取催吐、稀釋、洗胃等措施,但造成的傷害無法預料,誰也不能保證孩子會不會畸形或有其他問題。最終,只能通過引產手術終止妊娠,醫院賠償9.5萬元,護士被辭退並吊銷護士資格證。
  • 保胎再心切也別用這些招,愚昧會把你和胎寶都耽擱啦!
    一查,居然肌肉都有點萎縮了;一問,差點驚掉我的下巴,「為了保胎,我躺了三個月。」自從踏上臨床這條路以來,寶媽對寶寶的愛一直在刷新著我對於「愛的理解」的記錄。保胎可以,但絕對不是這麼個保法。考慮到用這樣「對寶媽傷害至極的保胎方法」來保胎的孕媽應該不是個例,我決定把那些誤人,害人的保胎損招整理出來,給孕媽做個提醒。1.
  • 肌肉萎縮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如何鑑別肌肉萎縮和重症肌無力?
    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人,休息的時間較少,容易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還會有頭疼的症狀,若不及時治療,會影響睡眠質量,出現失眠的情況。部分患者會將肌肉萎縮和重症肌無力混淆,導致治療的方法錯誤,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還會使工作和學習的效率下降。
  • 肌肉萎縮疾病怎麼辦?德勝門:肌肉萎縮什麼症狀?應該怎麼辦?
    肌肉萎縮不是單一的肌肉無力,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它有很多的症狀表現,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希望不要因為大家的片面認識而導致錯過對肌肉萎縮的治療,下面就給大家介紹肌肉萎縮症狀,讓大家走出誤區。
  • 女子為保胎臥床六個月,醫生表示這幾類方法並不可取!
    我院生殖醫學中心就曾接診過這麼一個「奇葩」案例:女兒第一次懷孕自然流產,第二次懷孕後媽媽就逼著女兒絕對臥床休息,吃喝拉撒全部在床上,不允許下地整整6個月。
  • 手麻、無力、肌肉萎縮?可能是腕管綜合症!
    這是九個壯漢和一個弱女子在房子裡的故事,聽我娓娓道來。九個壯漢就是手部的九個肌腱(屈拇長肌腱,4條屈指淺肌腱,4條屈指深肌腱),而一個弱女子就是正中神經,他們居住在一個叫「腕管」的家裡。就好比有個人吃的胖了、多來了個人、或者房子變小了,使得相對空間減小而感覺到了擁擠和壓力。壓力增高之後,那柔弱的女子(正中神經)就出現了一系列的症狀,包括手麻、疼痛、握力減退、肌肉萎縮等,而那九個壯漢卻沒有事,這就是腕管症候群。這是因為神經組織比較脆弱,而肌腱可耐受的壓力比神經高的多。什麼具體原因導致的腕管症候群呢?
  • 肌肉營養不良:從吃上解決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的發病率逐年呈現上升的趨勢,此病屬於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多見於營養障礙、缺血和中毒患者。肌肉萎縮嚴重的患者可出現無法自理的情況,這類疾病的患者大多是缺乏營養,因此,在飲食上,患者們一定要引起重視,那麼,肌肉萎縮飲食原則有哪些?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大腿肌肉萎縮,都有哪些因素造成的?
    大腿肌肉萎縮,多數有兩個主要原因,造成這兩個原因的因素,又非常多,科普一下!1.廢用性退變當一個人由於各種因素,長期的臥床,身體的肌肉得不到啟用,就會導致肌肉萎縮的出現,我們的身體很有意思,不用則廢,一個部位長期的不運動,肌肉就會流失,肌力就會變。
  • 肌肉萎縮是什麼造成的?多與3個因素有關,注意提防
    身體保持健康的人,肌肉組織並不會萎縮,很多人卻有肌肉萎縮的表現。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應該了解具體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在肌肉萎縮的情況下,會導致肌肉的體積縮小,肌肉的力量、功能都無法保持正常,帶來的影響顯著。
  • 流產率高達15% 早孕期保胎有這8個誤區
    流產的發生率在10%~15%,這不是個小概率事件,有先兆流產症狀和有過流產史在懷孕的人數不少,有些人就構成了龐大的「保胎」人群。在保胎方面,有太多的荒誕離奇的說法和沒有任何詢證醫學根據的做法。臥床休息 臥床休息是三姑六婆甚至是一些醫生首先推薦的保胎做法。我曾經有個病人被自己的親媽逼著在床上躺著保胎大半年,等她來見我的時候,小腿的肌肉已經萎縮了。其實,早就有臨床研究證實臥床保胎是沒有任何益處的。
  • 臥床休息並不能保胎
    臥床休息並不能保胎 在很多情況下,對於孕婦來說可能不必要臥床休息。但是90%的醫生都建議患有併發症的孕婦多臥床休息,以免增加早產的風險,以及出現高血壓和陰道出血等症狀。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力的研究表明臥床休息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
  • 神經肌肉科醫生劉泉鵬:常見的肌肉萎縮的原因都有哪些?
    肌肉萎縮通常是指肌肉容積縮小,失去了之前肌肉或者肢體的正常形態,日常所見正常人的肌肉具有一定的大小,但是長期臥床者,由於缺乏相應的肌肉活動,使得附著於骨表面的肌肉容積逐漸變小,從外表上看,類似於麻杆樣,而不是類似於希臘雕塑那種,比較健美的形態,就可以稱為,患者出現了肌肉萎縮狀態,建議及早進行治療,以便更快康復。
  • 肌肉萎縮如何恢復 推薦四種方法
    肌肉萎縮顧名思義是神經內科疾病,肌肉慢慢萎縮導致患者無法行走或是無法自理。由此可見肌肉萎縮的危害還是很大的,面對肌肉萎縮的出現,患者們一定要及時對症治療,合理服用藥物。當然,肌肉萎縮的治療方法也很多,那麼,肌肉萎縮如何恢復?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 人體肌肉萎縮與哪些因素有關?3個危害帶來威脅,儘早治療
    誘發急性胃擴張所謂急性胃擴張就是胃部突然性變大,並不是因為攝入過多的食物而出現反胃的情況。一開始該狀況會間斷性出現,之後則會持續性發作,患者甚至會嘔吐出黃綠色的粘液。建議急性胃擴張病人在犯病期間最好停止食物的攝入。
  • 堅強媽媽為保胎 臥床8個月不下地(全文)
    7月29日,37歲的侯小紅抱著剛出生兩天的寶寶親了又親:「10年了,我終於有了自己的寶寶。」在這10年裡,由於宮頸口鬆弛,她先後失去了5個胎兒。為了讓這第六個胎兒能來到這個世界上,她過了8個月正常人根本無法想像的生活,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母愛的偉大。
  • 強直患者怎樣預防肌肉萎縮的症狀?
    部 份強直患者關節的強度,韌性,活動度都會下降,而肌力,張力和彈性也會下降,這也給許多患者帶來了肌肉萎縮的風險。因此,強直性脊柱炎是很可能會引起肌肉萎縮的,隨著病情的發展,強直性脊柱炎關節活動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