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犯罪還是單位犯罪——跟資深律師學辯護技巧

2020-09-16 宋颺律師

《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法[2001]8號)文件第二項內容(一)中規定:&34;

2017年,昂宇律師事務所代理的一例涉及民間借貸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案件中,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採納了經濟類犯罪資深辯護律師宋加宇的辯護意見,將當事人劉某某被公訴為個人犯罪的12筆借款事實全部改判為單位犯罪,依法維護了當事人劉某某的權益,也取得了令當事人滿意的辯護結果。

關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刑法》一百七十六條規定,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這樣看來,個人犯罪和單位犯罪都依照同一個法條來定罪量刑,自由刑和罰金刑都一樣,為什麼辯護人還要勞神費力地將個人犯罪辯護成單位犯罪呢?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昂宇辯護律師努力將當事人被公訴的個人行為定性為單位行為,大致是從以下幾個角度考量的:

1. 單位犯罪更符合合同訂立的實際情況,利於精確地根據當事人實際職責範圍追究相應責任;

2. 如果在單位犯罪中屬於從犯,則有可能從輕、減輕處罰;

3. 單位犯罪起刑點通常較高;

4. 關於犯罪數額較大、巨大、特別巨大的認定,單位犯罪通常有較高數額標準;

5. 單位犯罪量刑幅度通常較低。

庭審中,為了將被公訴的個人犯罪辯護成單位犯罪,從法律的角度出發,昂宇主任律師宋加宇主要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

1. 主體特徵

個人犯罪還是單位犯罪,首先要看以誰的名義訂立合同。宋加宇律師的辯護詞中明確指出從商品房買賣合同、借款協議、收據、借款補充協議分析說明,借款的主體是公司,而不是當事人個人,如果構成犯罪的話,由於所借款項主體均是公司,其犯罪性質也是單位犯罪。

2. 主觀方面

當事人實施相關行為,主觀上具有為本單位謀取利益的目的。具體到此案中,當事人借款涉及為公司籌集正常經營運轉所需資金,並非個人行為。

3. 客觀受益

根據證人證言,此案中多筆款項直接交予公司相應業務人員,公司為所借款項的受益人。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應當依法認定為單位行為。

根據昂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宋加宇多年來代理經濟類犯罪案件的成功經驗,如果被公訴的罪名屬於個人犯罪,在籌備辯護過程中,注意分析當事人行為的主觀、客觀層面,準確界定是個人行為還是單位行為,並收集相應證據,以期在庭審中辯護為單位犯罪,通常會取得令當事人滿意的辯護效果。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網絡犯罪案件刑事辯護高級研修班
    一方面,以網際網路技術為手段,侵入國家或者他人計算機系統,盜取數據,侵犯國家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公民個人信息、破壞計算機系統等新型網絡犯罪案件數量逐年遞增;另一方面,以網際網路為媒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詐騙、傳銷、賭博、淫穢色情及涉黑涉惡套路貸等傳統違法犯罪活動,正藉助網際網路應用快速向線上蔓延變異。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律師作單位犯罪辯護的幾個問題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其他人員不作為犯罪處理。在大多數情況下,向單位犯罪的方向辯護,可能減輕自然人的罪責。單位犯罪起刑點比較高,相同的情形在自然人犯罪就構成犯罪,但是在單位犯罪,可能未達到犯罪數額。另外,在單位犯罪,追訴的範圍也較小。這樣的話,一些未參加單位犯罪的高管和員工可能脫罪,更容易作無罪辯護。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律師作單位犯罪辯護的幾個問題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其他人員不作為犯罪處理。在大多數情況下,向單位犯罪的方向辯護,可能減輕自然人的罪責。單位犯罪起刑點比較高,相同的情形在自然人犯罪就構成犯罪,但是在單位犯罪,可能未達到犯罪數額。另外,在單位犯罪,追訴的範圍也較小。這樣的話,一些未參加單位犯罪的高管和員工可能脫罪,更容易作無罪辯護。
  • 首屆毒品犯罪辯護研修班第一天課程圓滿結束
    2020年9月12日早9點,盈科刑辨學院首屆毒品犯罪辯護研修班正式開班,特邀業內十餘名重量級「毒辯」嘉賓現場授課。本次研修班旨在切磋毒品犯罪司法實務難點,碰撞毒品犯罪辯護技藝,切實保護當事人權益,來自全國各地的近100名律師參加了此次研修培訓。
  • 辛本華律師、朱天宇律師參加北大網絡犯罪案件刑事辯護高級研修班
    為了深入把握、了解網絡犯罪最新發展趨勢,提升盈科上海刑事部在網絡犯罪辯護方面的服務水平,2020年11月14日--11月18日,盈科上海刑事部副主任辛本華律師和朱天宇律師一同參加了由北京大學法學院主辦的網絡犯罪案件刑事辯護高級研修班。
  • 職務犯罪案件的辯護技巧—大灣區青年律師成長沙龍線上(第三期)
    2020年3月23日晚上8點,大灣區青年律師成長沙龍線上(第三期),主題為《職務犯罪案件的辯護技巧》,在騰訊會議平臺正式開播。此次線上沙龍由大灣區青年律師成長沙龍主辦,廣東融聚律師事務所承辦,律媒社提供媒體支持,知名律師林叔權主持,全國各地近百名律師同行參加。
  • 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涉案財務的認定與辯護
    近年以來,涉黑犯罪辯護越來越難以取得理想效果,律師會見權得不到有效保障,不構成黑社會性質組織的辯護幾乎沒有空間,量刑辯護的餘地也不大。在法院定罪量刑的結果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律師在財產刑辯護方面仍大有可為。在針對涉黑財物的認定與處置方面,律師仍然可以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 以案說法:合同詐騙,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單位中的個人犯罪?
    單位犯罪首先是整體犯罪,同時單位犯罪又必須通過自然人來實施。作為單位組成人員的自然人,一方面具備單位人員身份,受制於單位意志,另一方面又是獨立的思想的個體,以實施獨立於單位之外的個人行為。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作為單位組成人員的自然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既可能是單位行為,也可能是個人行為。
  • 「涉黑犯罪」案件「經濟特徵」的辯護要點
    所以,黑社會組織的行為,無論是開酒吧、強迫交易、開設賭場、販賣毒品等直接的經濟獲利行為,還是如爭奪地盤、拉攏人頭、聚眾鬥毆、故意傷害、非法持有槍枝等擴大影響力從而更好更省勁的間接獲取更大經濟利益的行為,歸根究底都是為了「錢」!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辯護
    那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辯護?下面由楊曄蓉律師來為您講解相關內容。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辯護  1、行為人是否對嫌疑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事實知情,是否與其有犯意聯絡或共同故意;  在P2P類型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中,行為人是否明知嫌疑人未經銀監會許可吸收資金
  • 單位犯罪從實體到程序,無罪點大梳理
    (二)單位犯罪的意志的整體性 單位實施的危害行為,不論以作為還是不作為形式呈現,都是單位領導集體或負責人員的領導、組織、決策、指揮行為與直接責任人員的實行行為構成的有機整體,二者缺一不可。
  • 如何從界分犯罪集團與一般共同犯罪角度對涉惡犯罪進行辯護?
    寫在前面:此文是筆者近期經辦的一起涉案案件核心辯護觀點提煉,由於脫離案情,略顯單薄。在合適的時機,筆者會在徵求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貼出辯護詞全文。「惡勢力」並非刑法立法的規範用語,而更多具有刑事政策屬性。
  • 烏魯木齊市受賄辯護資深的律師
    烏魯木齊市受賄辯護資深的律師  羅桂勇律師接受戴某某家屬委託後,及時前往看守所會見戴某某、與偵查機關多次聯繫溝通,在案件提交審查批捕後,及時約見承辦檢察官,提出:戴某某不知曉本案發生的時間、地點;戴某某沒有與任何人溝通過要實施行為,不具有的犯罪故意;戴某某更沒有實施的行為,不符合犯罪構成的客觀方面等辯護意見。
  • 以案說法|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
    同時,為了避免個人披著「單位」的外衣實施個人犯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的解釋》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對組織、策劃、實施該危害社會行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優秀,烏達區犯罪辯護收費標準律師
    烏達區犯罪辯護收費標準律師  與雲南相鄰的「金三角」是雲南滲透的主要來源地,雲南是禁毒人民戰爭的前沿陣地,犯罪案件數量一直居高不下。據統計,雲南三級共新收犯罪案件27485件,同比上升5.52%;審結27098件,同比上升5.02%;判處罪犯27266人。2016年1月至5月份,新收犯罪案件2713件,判處罪犯1821人。
  • 刑事辯護的10大基本方法和技巧
    所以必須熟悉實體法,實體法即刑法是刑事辯護的基石,如果不熟悉實體法,那麼辯護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光強調技巧和方法是不夠的,必須熟悉法律規定,我們才能開展刑事辯護。實體法包含哪些內容?第一個是有沒有罪的問題。
  • 冤假錯案說明了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辯護的重要性
    那個人就應該被判死刑,有什麼好辯護的?他就是個強姦犯,你怎麼能給他作辯護呢?你就是貪圖錢財才給這個有錢人作辯護··· ···。類似於這樣的問題我也會經常看到。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辯護有時會引發社會的廣泛爭議,有的人作為樸素的正義使者,就會把律師當做攻擊的對象,認為律師本來是維護社會正義的,就應該為被害人維權,而對於犯罪嫌疑人被判處什麼樣的罪行,本來就是罪有應得。
  • 出版物非法經營的犯罪構成要件與辯護要點
    出版物非法經營犯罪的辯護要點包括:是否向社會不特定人員銷售;出版物是否非法;是否欠缺銷售出版物的合法資質;銷售行為是否以營利為目的;是否有明確的定罪依據。關鍵詞:非法出版;非法經營;犯罪構成;刑事辯護我國對出版物的經營實行嚴格的行政許可制度。
  • 淺談單位犯罪
    (二)單位犯罪的基本特徵  l、單位犯罪的主體應該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以及它們中實施危害社會構成犯罪的自然人二者共存的主體,只有單位而設有單位中的自然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談不上單位犯罪,單位實體存在,是單位中自然人實施單位犯罪的基礎,離開了單位,自然人的犯罪就談不上是單位犯罪,缺一不可。因此,這就決定了單位犯罪主體的二重性。
  • 單位犯罪中無適格人員出庭可直接追究自然人責任
    沈萌等騙取出口退稅案—單位犯罪中無適格人員出庭可直接追究自然人責任【裁判要旨】公訴機關沒有指控單位犯罪,而直接指控自然人犯罪的,人民法院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和證據,可按照單位犯罪的條款追究單位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