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柚子鋪 你在臺灣永遠的家
先來感受一下臺灣腔叭~
大家來臺灣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只要一開口就會被認出是大陸人
今天柚子君整理了兩岸發音習慣差異
教你五分鐘get臺灣腔
從此混進臺灣人裡面也完全不會露餡XD
1923年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話白話文的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現代漢語標準,稱為國語官方語言。
1932年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彙》後,被採納為中國官方語言的標準。
1949年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改稱其為「普通話」,而臺灣地區則繼續沿用。
由此可見,兩岸語言有著共同起源。但由於兩岸隔離時間較長,臺灣話受到臺灣本地方言的影響,出現了與大陸不同的發音特點,就是我們常說的「臺灣腔」或者「臺灣口音」。
「你要不要疵飯?」 (吃)
「四不四!!!!!」 (是)
南方朋友的福音啦hhh
舒服shu fu—蘇胡su hu
豐富feng fu—轟戶hong hu
但是這個還不是最厲害的,還要在h後面加個u
飯fan—換 huan
發生fa sheng—花僧 hua seng
芬芳fen fang—昏荒hun huang
鳳飛飛feng fei—轟揮揮hong hui
這個效果灰常的顯著~~~
出入chu ru—粗路cu lu
周潤發run fa—鄒論花lun hua
"eng"、"en" 不分→「蒸的啦,不是假的」
"ang"、"an" 不分→「這個婉路真的很難用耶」
大陸人(尤其是北方人)說話的說話習慣收尾音,就是每句話最後一個字會降低音調甚至說的有些模糊不清。但臺灣人習慣將最後一個字發的很清楚,甚至會將尾音拉長(尤其是女生)。
這樣聽起來還有點像小孩子說話,甚至帶有賣萌撒嬌的味道。是臺灣口音聽起來比較溫柔可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實很多臺灣人說話時並沒有加入賣萌撒嬌的情緒,只是普通地表達情感。
臺灣人說話同樣存在輕聲,不過數量相較於普通話大大減少。
比如我們常說的「熱鬧」、「認識」、「力量」、「舒服」這些詞如果在句中出現,一般將第二個字讀作輕聲,而臺灣人則會採用該字原本的讀音。
由於閩南語對於句尾語氣詞的使用頻率遠遠大於普通話,而受到閩南語文化影響深厚的臺灣人說話自然也喜歡加上「喔」、「啊」、「啦」、「嘛」等語助詞。
轉折時在句首加上「啊」字,例如:
「啊還有」
疑問時在句末加上「吼」字,例如:
「你是剛從美國回來吼?」
反問時在句末加上」咧」字,例如:
「那你咧?」
一張自帶聲音的圖片
安啦——沒問題的,別擔心
臺灣人如果遇見什麼小挫折或倒黴事向朋友訴說,對方會用一句:「安啦!」來回應你。意思是沒問題的,別擔心。
感恩——謝謝
當你祝賀某人時,對方經常會說「感恩」,意思是謝謝你,我會珍惜。「感恩」用臺語發音類似「感溫」。
真的假的——表示驚訝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輕人說話,不論什麼話題、對方都會回一句:真的假的?!其實沒有一點懷疑的意思,只是想表達自己的驚訝。
無影啦——沒有,沒什麼
當對方詢問你身體或是工作是否有不如意的地方,如果說沒有什麼大問題,你就可以說「無影啦」,意思是沒什麼,或者是沒這回事兒。
機車——很難搞
這裡的「機車」與摩託車或機動車一點兒關係也沒有。機車是年輕人的日常語言,意思是說某個人很難搞、很討厭。
水噢——不賴,很好
「水」在閩南語裡面是「美」的意思。「水噢!」就是不賴,很好的意思。
誇人「水噢!」的時候多半是在許多人的社交場合,並且是大聲的喊叫,有引起眾人鼓掌叫好的意圖。
好康——好處
「康」這個字是閩南語的「孔」字。「孔」就是洞穴的意思。好「孔」(臺語音,好康)就是有好處的意思。
這裡的好處指有什麼好的所得或者好的機會可以分享。
阿不就好棒棒——你很厲害(表諷刺)
「阿不就好棒棒」,臺灣網絡流行語,用來反諷他人自以為厲害,但其實不怎麼樣,是極具嘲諷意味的一句話。
大家吃看看,臺灣美食真的不錯吃哦~
吃吃看變為吃看看
試試看變為試看看
還有「吃起來不錯」變為「不錯吃」
垃圾lā jí—樂色 lè sè
液體yè tǐ—億體yì tǐ
頭髮 tóu fà—頭法 tóufǎ
打擊dǎ jī—打極dǎ jí
滑稽huá ji—古雞ɡǔ ji
企業qǐ yè—器業qì yè
期待qī dài—臍帶qí dài
攜帶xié dài—席帶xí dài
一艘yī sōu—一騷yī sāo
法國fǎ guó—發國fà guó
蝸牛wō niú—瓜牛guā niú
跌倒diē dǎo—疊倒dié dǎo
懸崖xuan yá—懸癌xuan ái
俄羅斯é luó sī—餓羅斯è luó sī
我和你 wǒ hé nǐ—我焊你 wǒ hàn nǐ
編輯丨默無 戈雪
責編丨默無
圖片來自網絡
YOUZISTORE
柚子鋪臺灣交換生服務
聯繫我們
交換經驗 | 旅遊攻略 | 美食資訊
······
歡迎來稿
youzistoretw@126.com
更多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