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話,能打敗臺灣腔的,只有日式翻譯腔呢

2020-12-17 溫州日報甌網

2019/06/02 08:16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楊凡 瀏覽:7485

在無釐頭青年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梗是什麼。比如最新的快樂源泉,日式翻譯體。

@吃個餅嘛:我沒有針對誰,那種會用日式翻譯體說話的男的,請各位姐妹繞著走。舉例:你的話,一定能懂我的吧;我的話,果然還是不行呢。

口音一直都是段子手們的玩梗利器,從每年春晚的小品就可以看出來。而臺灣腔和東北話,又是坐鎮口音梗的兩大巨頭——和臺灣人、東北人關在一個屋子裡,你的口音大概率會被其中一個人帶偏。

但臺灣腔是個讓崇拜陽剛的直男們略微羞恥的存在,因為它「娘」(不帶任何歧視含義)。即使在吵架這種需要聲音壯大氣勢的場合,臺灣腔都完全兇不起來。

「你幹嗎這樣講我?」

「你到底要怎樣?」

「你在縮什莫啦?」

現在的話,能夠打敗臺灣腔的物種終於出現了,它就是日式翻譯腔呢。

自帶梗功能

日式翻譯腔走紅,得從日本動漫、輕小說在中國受到追捧開始。這些高頻句式,你在動漫字幕、漫畫裡大概都見過——

「可惡,果然還是不行嗎?」

「吶,這樣的我,也可以成為了不起的人嗎? 」

「如果這樣的話,我會稍微覺得有點困擾呢。 」

「雲龍桑,請你拿出二營長的義大利炮,開炮吧,我是永遠不會責怪你的呢。」

「司徒君,我一定罵哭你的,絕對!——諸葛亮」

翻譯腔是一種自帶梗功能的說話方式,因為照搬原語言的句式、詞語,導致翻譯出來的句子不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要麼彆扭,要麼使人發笑。比如西方電影腔:

「嘿,我的老夥計。 」

「我敢打賭,一定是你幹的,我向上帝發誓。 」

「看在上帝的分上,我原諒你了。」

韓劇腔:

「阿西吧,阿西,真的是,啊啊啊啊啊」(請腦補動作:咬嘴唇叉腰腳踢地板)

中文網際網路梗王魯迅,一看就是在日本留過學的,深受日語語法影響:

「我想,人世是要完結在當作笑話的開心的人們的大家歡迎之中的罷。」

我們按照他的句式造個句,加入一些青春期疼痛元素:

「我想,溫柔的聰明的××君果然還是不喜歡這樣的我吧。」

就很現代日式翻譯腔了。

日式翻譯腔feel

日式翻譯腔怪,在於毫無保留地還原了日語的精髓——客氣、主語少和語氣詞。

日語屬於黏著語,極其懶,能不用主語就儘量不用主語。出現一個主語,就得把它的利用率提到最高,前面後面都要跟上一大串修飾詞,這就導致主語前有很多限定詞。比如《你的名字》裡一句臺詞,主語「俺」放在中間才出現,正經翻譯:我已經不太記得那時候的事情了。日式翻譯腔feel:那時候的事情,我已經不太記得了呢。

日本人超愛用語氣詞,幾乎每一句結尾都會帶,相當於中文的啊,呀,呢,吧,啦,例如日常道歉:××桑,真的真的對不起了呢。

日語還是個極其委婉和客氣的語言,戲稱對敵人都要說敬語的那種客氣。你要做啥人家不願意,日本人不會直接拒絕說不行,而是讓你自己意會。

裝×青年們玩爛的梗——今晚月色真美,就是日語愛藏著掖著最好的註解(這個梗是一句日語翻譯而來,出自夏目簌石,意思是含蓄地表達I love you)。

原本兩人互表心意,氣氛曖昧到不行,日式翻譯腔一開口,立馬蔫了:月亮好看呢。 我死也可以喲。

好中二一人

臺灣腔也有很多語氣詞。學者根據臺灣的語料庫,發現臺灣除了用普通話中的基本語氣詞「的、了、嗎、啊、吧、呢」外,還有很多獨特的語氣詞——哦、耶、吼、啦等,甚至已經達到無哦不成話,無啦、耶不成劇的程度。

集齊日語東北話臺灣腔普通話,能在這幾種語言之間無縫切換的福原愛,自從嫁了一個臺灣老公後,說話的味兒就不對了,從彪悍的東北爺們變身成軟萌妹子——跟老公抒情:發現最近的微博都是你耶。

因為帶了很多語氣詞,語音比較靠前,讓臺灣腔聽起來很嗲。日式翻譯腔語氣詞也多,同樣讓人覺得娘,但日式翻譯腔比臺灣腔招人厭的bug不在於娘,而是中二,極其中二,非常中二。

看看令人窒息的這些詞——

邪魔,逼格賊高,像個玄幻大佬,誰能想到它俗到是打擾了的意思呢。

風邪,不知道的人以為抽風,實際上就是得了個感冒。

春雨,它的意思是粉絲,吃的那個粉絲你信不信?

女將,哦,用人話說叫老闆娘。

帝王切開,中文:剖腹產。真的好霸氣的一詞。

天地無用,這個詞千萬不要試圖直譯並運用,不然人家以為你是智障。就是個讓箱子不要倒放的意思,日語生生說得好像古往今來僅此一人的廢柴。

人間國寶,這個詞就可愛了哦,國寶。

一生懸命:拼命、努力。

絕體絕命:一籌莫展,窮途末路。

剛從象牙塔裡出來,被現實教做人的社會人常常會感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而那些深得日式翻譯腔精髓的人會說:想像一生懸命,現實絕體絕命。

喂,一一零嗎?這裡有個中二病。

大型搞笑現場

中文版:俺叫二柱,上二年級,俺是俺們班大哥,沒事俺就拉幫結夥搶別人錢。

日本版:我是竹二,成堂高中二年級,是制霸二年生的男人,因為不把那些傢伙團結起來是不行的呢。

中文版:俺每回遇著事兒兄弟們都異口同聲:「二柱大哥,你說咋著就咋著,俺們全聽你的。」

日本版:這些傢伙總是說些有的沒的,比如「竹二君,我們想要去的地方,大概就是竹二君所在的地方吧」這樣子的話。

中文版:誰知道半道上俺們就被包圍了,他們個個手上都拿著擀麵杖,為首的還是個女的,她走過來說:「怎麼著,不服?知道自己是誰不?」

日本版:這些傢伙還真是卑鄙,在路口的地方埋伏了我,他們手裡有著不知名的血色半月太刀,為首的是一個有著煞白面孔的,穿著黑色長裙的哥特蘿莉,她用冰冷的眼神盯著我,然後說:「天哪,人類,你們知道你們的命運吧?」

中文版:小弟們都嚇尿了,王小蛋、李大壯、二狗都說不打了,對面的人哈哈大笑說:「這幫人真逗!」

日本版:我們這邊的傢伙只會說什麼「這時候只有笨蛋才會打吧!」「啊!現在只要投降就好了。」這種話,對面一邊嘲笑一邊說:「這些傢伙超好笑的!」切,還真是被看扁了呢。

中文版:俺氣呼呼地回頭罵他們:「俺當老大,你們都跑了,回頭傳出去怎麼說俺?說咱們幫派慫?你們平時不是挺牛的?挺能打嗎?這時候別給俺說什麼俺不行了俺不打了,俺就是來打架的。」

日本版:我回頭說著:「啊,啊啊,真是麻煩,我不幹了,之後儘管讓他們說「成堂高中的老大是個窩囊廢!」「成堂高中也不過如此!」這樣的話吧,不過,不管你們怎麼想,你們也是超厲害的傢伙啊,現在說什麼打輸了好丟臉這種話,其實不努力打才是更丟臉吧?總之,我們會全力以赴的,我大概就是這種存在吧!

中文版:俺剛要衝上去,富貴一把拽著俺就跑,說:「咱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班不能沒有你啊!」

日本版:我打算捨棄自我時,貴君卻抱著我飛奔起來,你幹什麼!你這傢伙!我掙扎著,「沒有竹二君在的地方,就不是我要回去的地方!沒有竹二君的成堂,才不是真正的成堂高中!」貴君說。

中文版:俺回頭一看,所有人都跟著跑了,再後來,俺回家讓俺爹狠狠地抽了一頓。

日本版:我原來那些傢伙,都跟了過來,可惡!雖然不想承認,但是這就是夥伴啊,民那,阿里嘎多,但是,歐豆桑似乎並不滿我的做法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吶,這就是「日式翻譯腔」呢第A14版:海右副刊 20190529期 濟南時報
    ,這就是同樣「代入感」極強的「日式翻譯腔」。實際上,即便是一些翻譯大家的譯文,也難免會不自覺地帶著翻譯腔,由此也帶動了一波「要不要摒棄翻譯腔」的討論。日式翻譯腔打敗了臺灣腔  在漢語語境的各種腔調中,最有「代入感」的方言類型當屬臺灣腔和東北話。有網友戲稱,和講話有東北腔或者臺灣腔的人相處不超過一周,肯定也會不自覺地融入到他們的語言風格中來——就是這樣頑固並且有感化力的口音!
  • 能打敗東北話的,只有臺灣腔
    跟臺灣同胞吵架?不敢不敢害怕笑場想起臺灣腔就想起40歲林志玲姐姐的經典臺詞。臺灣腔之所以那麼好辨認,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口音實在是太嗲、太軟了,就像時時刻刻在跟你撒嬌。不過,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為何會「無中生有」這種嗲嗲的口音呢?是土生土長還是後天形成呢?為什麼臺灣腔聽起來很怪,在腔調上與大陸普通話有明顯區別呢?
  • 翻譯腔到底該不該死?
    隨著歐式翻譯腔被挖墳,日式翻譯腔也緊隨其後被擺上了臺面。它比起歐式翻譯腔低調柔和了許多,第一次看到,讓人聯想到富士山上那明亮而潔白的初雪:米娜桑是懷著對天下美好的期盼來的吧,真是讓人無法拒絕呢。宿命、羈絆等熱血詞彙高頻出現,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為什麼!為什麼讓我看到這個!明明......明明我不想看到的啊......可惡!
  • 「翻譯腔」,真的不好?
    許多人指出《生活在樹上》「不好好說話」「像拙劣的翻譯」,是學術論文裡的「翻譯腔」傳染到了高中生的文章裡。其實,「翻譯腔」並不是新出現的現象,多年來,著作、譯著、論文中確實存在大量晦澀難懂的語言。那麼,所謂的「翻譯腔」究竟是什麼?「翻譯腔」真的是不好的文風嗎?
  • 聊點臺灣腔:臺灣腔為什麼是「醬紫」?
    來源:海外網提起臺灣腔,大陸人或多或少都覺得,說起來「嗲嗲」的。其實我們平常說的臺灣腔,指的是臺灣同胞說所謂「國語」時的腔調,也就是臺灣版的普通話。而兩岸對普通話的定義基本相同,大陸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臺灣也規定「京音即國音」。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翻譯腔」「譯著體」:怎麼看待「翻譯腔」?
    許多人指出《生活在樹上》「不好好說話」「像拙劣的翻譯」,是學術論文裡的「翻譯腔」傳染到了高中生的文章裡。其實,「翻譯腔」並不是剛剛出現的現象,多年來,著作、譯著、論文中的,確實存在大量晦澀難懂的語言。那麼,所謂的「翻譯腔」究竟是什麼?「翻譯腔」真的是不好的文風嗎?飽受詬病的「翻譯腔」是什麼?「與秩序的落差、錯位想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
  • 「翻譯腔」在攻城掠地
    而自19世紀末以來至今,翻譯一直都是或者說越來越成為人們修葺漢語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手段。其中,通過由外語到漢語的翻譯(尤以英譯漢為典型代表)而產生的「翻譯腔」表達方式對漢語語法規範的衝擊尤其顯著。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把「translationese」翻譯成「翻譯腔」,並加以解釋,說明這是「表達不流暢、不地道的翻譯文體」和「佶屈聱牙的翻譯語言」。「翻譯腔」在很多方面已影響到了漢語的發展態勢。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翻譯腔」「譯著體」: 怎麼看待「翻譯腔」?
    許多人指出《生活在樹上》「不好好說話」「像拙劣的翻譯」,是學術論文裡的「翻譯腔」傳染到了高中生的文章裡。其實,「翻譯腔」並不是剛剛出現的現象,多年來,著作、譯著、論文中的,確實存在大量晦澀難懂的語言。  那麼,所謂的「翻譯腔」究竟是什麼?「翻譯腔」真的是不好的文風嗎?  飽受詬病的「翻譯腔」是什麼?
  • 臺灣腔表情包"大陸走紅 臺網友:我們這樣講話?
    &nbsp&nbsp&nbsp&nbsp日本記者說漢語說得溜溜噠,被李克強總理誇讚「普通話講的很好」不好意思了:我還有點臺灣腔。納尼!日本人說漢語竟然能有臺灣腔,外國友人也有方言口音了?臺灣腔表情包走紅,每一句都能腦補出一個段子。
  • 「翻譯腔」是不好的文風嗎
    許多人指出《生活在樹上》「不好好說話」「像拙劣的翻譯」,是學術論文裡的「翻譯腔」傳染到了高中生的文章裡。其實,「翻譯腔」並不是新出現的現象,多年來,著作、譯著、論文中確實存在大量晦澀難懂的語言。那麼,所謂的「翻譯腔」究竟是什麼?「翻譯腔」真的是不好的文風嗎?
  • 那些年中國的「翻譯腔」
    而那些翻譯過來的臺詞真是容易笑掉人頭啊。文化的差異導致說話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日式腔調:「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呢,一看見你就心裡覺得好高興,真的是拿你沒辦法呢。我到底怎麼才能夠資格做你身邊優秀的男人呢?」「既然你已經贏得了我的心,就就不可以再輸給其他人了呢,請務必讓我獲得最後的優勝吧,拜託了!」「為什麼!為什麼讓我看到這個!明明…明明我不想看到的啊…可惡!到此為止了麼。可我,就是喜歡這樣不完美的你呢。像金子般閃耀的你的內心啊。」
  • 翻譯經驗:十種常見的翻譯腔
    什麼是翻譯腔(translationese)?——就是「受到原文影響而導致譯文不夠流暢」的文體。為什麼會有翻譯腔?——有可能是因為在輸出中文翻譯時,頭腦還停留在「英文思維」的模式。今天要向大家介紹十種常見的翻譯腔,不管對翻譯有沒有興趣,都值得參考。1. 作為……第一個要介紹的翻譯腔是什麼?答案是as,意思是「當作、作為」,但在翻譯時不一定要把這個字翻出來哦!要先想想某句話若換用中文說出來,是否能有更好的表達方式,看看這類的例子吧!
  • 網友「翻譯腔」句式造句走紅
    「天哪,我的老夥計,你想知道什麼是『翻譯腔』,真是見鬼,其實我也並不太了解」、「嘿,你們這些胡亂點讚的人!小心我用靴子狠狠踢你們的屁股!我發誓我真的會這樣做!」看到這些帶有濃厚英語句式風格的句子,你會不會想起央視6套那些老譯製片呢?
  • 中文書寫用「翻譯腔」,不好吧?!
    許多人指出《生活在樹上》「不好好說話」「像拙劣的翻譯」,是學術論文裡的「翻譯腔」傳染到了高中生的文章裡。其實,「翻譯腔」並不是新出現的現象,多年來,著作、譯著、論文中確實存在大量晦澀難懂的語言。那麼,所謂的「翻譯腔」究竟是什麼?「翻譯腔」真的是不好的文風嗎?什麼是「翻譯腔」「與秩序的落差、錯位想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
  • 吐槽輕小說的翻譯腔,有的文字看起來真是不習慣呢
    作為一個好久不說日語的偽日語達人,今天忽然想聊一聊翻譯腔的話題。學語言的人都知道,在做翻譯的時候,翻譯腔是大忌。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會一再地強調翻譯的時候要靈活。但擺脫翻譯腔也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許多翻譯都在翻譯腔當中苦苦掙扎過。
  • 我敢打賭,翻譯腔一定不賴
    在過去的譯製片、翻譯作品中,帶有獨特氣質的「翻譯腔」在國內廣泛傳播。「哦,我的天!」、「我的上帝,我親愛的老夥計!」,更是耳熟能詳的存在。不過隨著中國走向國際化舞臺的當下,這些具有濃厚時代感的「翻譯腔」是否還需要保留?
  • 專訪| 我們不敢有翻譯腔,可網配好像專門學一種日本腔
    曹雷老師在現場觀察者網:不少觀眾對譯製片中所謂的「播音腔」印象很深,大家覺得譯製片就是有固有的一種腔調在裡面。可能跟您剛剛的說法是一樣的,可能是為了對口型,但是如果說是為了對口型的話,那麼它講成這個中國話的時候,用我們正常的普通話發音也是完全可以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種腔調呢?
  • 臺灣腔表情包走紅太魔性 臺灣人說話是這樣嗎?
    臺灣腔表情包走紅太魔性 臺灣人說話是這樣嗎?時間:2017-03-16 17:06   來源:中青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腔表情包走紅太魔性 臺灣人說話是這樣嗎? 在許多大陸人心中,臺灣人的口音是柔軟輕細,且速度偏慢的。
  • 《生活在樹上》:中文翻譯腔檢測報告
    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的話說,「這篇文章語言晦澀,有些句子不通,像拙劣的翻譯,有些專業人士的學術論文也有類似的毛病,不好好說話,我稱之為&39;。」 那麼翻譯腔奇妙在哪兒?為什麼翻譯腔會製造出一種別樣的語感?哦,我親愛的老夥計,我敢打賭沒有什麼會比這更令人興奮的了。
  • 閒話翻譯腔及你為什麼讀不懂翻譯小說
    我不是學者專家,只是作為一個學過英文、做過基礎英語教學,並且現在用中文寫作的作者有一點個人感悟,記錄並分享在此,全當是給愛好寫作、學習英語的朋友們做個參考,有不當之處,還望讀者諒解包涵。當然我也只是學習過英語,所以下文中所列舉的翻譯腔的例子, 主要是以英語翻譯腔為參考,不再另作強調。  要想說清楚什麼是翻譯腔,我們首先得從什麼是英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