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輕小說的翻譯腔,有的文字看起來真是不習慣呢

2020-12-11 ACG

作為一個好久不說日語的偽日語達人,今天忽然想聊一聊翻譯腔的話題。學語言的人都知道,在做翻譯的時候,翻譯腔是大忌。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會一再地強調翻譯的時候要靈活。但擺脫翻譯腔也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許多翻譯都在翻譯腔當中苦苦掙扎過。不過,在日系ACGN文化漢化的過程當中,翻譯腔可以說成為了一種很微妙的宅文化代表。特別是在輕小說漢化界,那簡直就是一片翻譯腔的重災區。簡直沒有一部作品可以逃出升天。

我們可以簡單地模擬一個活用翻譯腔的場景。我們假裝一個男生需要表白,女生對男生也是芳心暗許的,可兩個人都止步不前。總結起來就是急死觀眾不償命的超越友誼,還差一步就到愛情。準備好了麼?故事開始了。

男子A:苦惱了很久,但還是決定要把自己的心意傳達給你。是我的話,可以麼?從始至終我......

女子B:突然說這樣的話,我很困擾。

男子A:果然,我還是讓你覺得困擾了麼?

女子B:A君......

男子A:可惡,我果然是個糟糕的人,居然讓你露出這麼為難的表情。

女子B:不是的,我......我只是吃了一驚。一直覺得A君是我所無法觸及的人,只要在身邊就應該要滿足了。我害怕自己奢求太多,其實我對你也......

男子A:沒有那樣的事!才不是什麼你無法觸及到的人呢!從始至終,我都喜歡你啊!可惡,既然說了我也就沒什麼好怕的了。成為我的女友吧!

女子B:誒?A君......嗯,最喜歡A君了。

(有情人終成眷屬,可以完結散花了)

可惡,真的是太魔性了,一不小心就要陷入那種畫風了。果然,翻譯腔這種調調一旦說出口就不能輕易停下來了麼?咳咳咳,讓我回個魂。模仿一段翻譯腔感覺自己真的是提起了極大的勇氣,我從來沒有想過只是碼一段字居然會給我一種元氣大傷的感覺。上面的那些無疑都是中國字,讀完之後你也一定明白髮生了什麼。可就是看起來特別彆扭特別費力,順便還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羞恥感油然而生。其實要說為什麼會有翻譯腔出現,主要還是因為譯者太希望翻譯出蘊含在原文中的人物情緒和場景氛圍。往往太過沉浸於原文的表達方式,反而忘記了轉換成母語的時候,應該怎么正常的說一句話。

像中日互譯當中,首先日文的句式結構就和中文不一樣。從漢語的角度來看日語,每一句話都是很奇怪的。因為日語的語法規則是將謂語放在最後,我們習慣的主謂賓到了日語當中就會變成主賓謂。學日語的同學都知道,日語的句子一定要看到最後才能明白整句話的意思。比方說,在表達"我喜歡你"時,如果卡殼只說一半的話,一般是"我喜歡......"賓語是沒有的。在這裡我們知道說話的人要表達的是喜歡,但具體喜歡的是人還是物這個並未指明。而到了日語中省略的就是"喜歡"直譯的話就會變成"我你......"在中文當中就完全不能構成一個句子了。所以在翻譯腔當中就會變成"我對你......"在實際的作品當中,往往大家對後面的對白又心知肚明。就會自動腦補出"我對你很喜歡"的句子,甚至我真的看到有些字幕組有這麼翻譯過。這就有點讓人啼笑皆非了。如果說是"我對你有好感"那還比較符合中國人的講話習慣,可是"好感"和"喜歡"程度上來說,後者明顯又更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辦法拋掉原文的句式,翻譯腔那就是板上釘釘,一定會出現的。

還有一些讓人更加無奈的地方就是,有一些翻譯不知道是耍寶玩梗,還是真的就水平受限。一些日語詞彙被原原本本保留在了譯文當中,區別大概就在於從繁體字變成了簡體吧。筆者最不能接受的是大大咧咧的譯出"我還太甜了"之類的句子。你那麼甜,當自己是真知棒麼?可不可以好好地把甘い的"天真、膚淺、好說話"的意思結合上下文翻翻對啊?像"殘念"這樣的詞語在正式的翻譯當中請說遺憾好麼?"吶"這種雖然中文也會用,但有些場景下明顯就會說"餵"或者"欸"的時候,可以不要繼續"吶"了麼?

嗯嗯嗯,吐槽了翻譯腔一大堆,最後還是想向廣大的翻譯工作者致敬的。雖然我自己也希望玩翻譯腔的梗,但作為一個學習外語的人,還是希望大家不要把這種在專業領域不希望被推崇的文化現象當做好的想像。至於翻譯腔作為宅文化的發展嘛,那又是另一碼事啦!畢竟,能時不時皮一下還是很開心的呀!

文:霜天@艾歐動漫

相關焦點

  • 現在的話,能打敗臺灣腔的,只有日式翻譯腔呢
    但臺灣腔是個讓崇拜陽剛的直男們略微羞恥的存在,因為它「娘」(不帶任何歧視含義)。即使在吵架這種需要聲音壯大氣勢的場合,臺灣腔都完全兇不起來。「你幹嗎這樣講我?」「你到底要怎樣?」「你在縮什莫啦?」現在的話,能夠打敗臺灣腔的物種終於出現了,它就是日式翻譯腔呢。
  • 吶,這就是「日式翻譯腔」呢第A14版:海右副刊 20190529期 濟南時報
    這種軟綿委婉的語調因日本動漫和輕小說的流行而走紅起來,雖俏皮活潑但有失嚴謹。實際上,即便是一些翻譯大家的譯文,也難免會不自覺地帶著翻譯腔,由此也帶動了一波「要不要摒棄翻譯腔」的討論。日式翻譯腔打敗了臺灣腔  在漢語語境的各種腔調中,最有「代入感」的方言類型當屬臺灣腔和東北話。
  • 翻譯腔到底該不該死?
    正經來說,翻譯腔就是翻譯外國文化作品時,翻譯者有意或無意地直譯某些詞彙,形成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一種獨特腔調。這些腔調最早來自於1948 年 1 月 8 日,上海大戲院公映由 20 多個華僑譯配的義大利影片《一舞難忘》,同年 9 月,「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翻版組,正式開創了我國電影譯製事業的先河。
  • "翻譯腔"句式走紅網絡:這蹩腳的腔調 真是活見鬼
    原標題:網友「翻譯腔」句式造句走紅「天哪,我的老夥計,你想知道什麼是『翻譯腔』,真是見鬼,其實我也並不太了解」、「嘿,你們這些胡亂點讚的人!小心我用靴子狠狠踢你們的屁股!我發誓我真的會這樣做!」
  • 日本網民吐槽:悲報!日本輕小說人物的制服變得非常驚人了
    最近,日本一網民在日本最大論壇2ch論壇發帖吐槽,「悲報!日本輕小說人物的制服變得非常驚人了。這是什麼構造啊……」該網民貼出了某動畫的截圖,可以看出,人物穿著的制服看起來十分奇特。對此,日本網民議論紛紛。
  • 閒話翻譯腔及你為什麼讀不懂翻譯小說
    當然我也只是學習過英語,所以下文中所列舉的翻譯腔的例子, 主要是以英語翻譯腔為參考,不再另作強調。  要想說清楚什麼是翻譯腔,我們首先得從什麼是英語開始。這個問題聽起來有些奇怪,但從我自己學習英文和教書的過程中得到的體會,我覺得許多中國學生學不好英文,其實和從根本上沒有弄懂過這個問題,甚至從來不知道有這個問題存在有密切的關係。
  • 網友「翻譯腔」句式造句走紅
    「天哪,我的老夥計,你想知道什麼是『翻譯腔』,真是見鬼,其實我也並不太了解」、「嘿,你們這些胡亂點讚的人!小心我用靴子狠狠踢你們的屁股!我發誓我真的會這樣做!」看到這些帶有濃厚英語句式風格的句子,你會不會想起央視6套那些老譯製片呢?
  • 日本輕小說標題長度刷新紀錄,說這麼多一句沒懂丨日本小說
    近年來日本的輕小說發展似乎越來越走奇葩的路線,現在很多輕小說在內容選材上就很是腦洞清奇,比如之前的那個被小蘿莉包養的漫畫家的故事,也是讓很多人吐槽不已
  • 【pz精心挑選的輕小說推薦月刊-2016.08】
    這也說明我所要表達的東西,確實傳遞出去了,也影響了他人。這是最讓我欣慰的。        所以我要再一次寫下去,認真地寫下去。因為在我生命中最為灰暗的日子裡,那些輕小說中的文字,也是支持我的重要力量之一。
  • 「翻譯腔」在攻城掠地
    而自19世紀末以來至今,翻譯一直都是或者說越來越成為人們修葺漢語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手段。其中,通過由外語到漢語的翻譯(尤以英譯漢為典型代表)而產生的「翻譯腔」表達方式對漢語語法規範的衝擊尤其顯著。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把「translationese」翻譯成「翻譯腔」,並加以解釋,說明這是「表達不流暢、不地道的翻譯文體」和「佶屈聱牙的翻譯語言」。「翻譯腔」在很多方面已影響到了漢語的發展態勢。
  • 《生活在樹上》:中文翻譯腔檢測報告
    像海德格爾所說的,現代人最常見的困惑是,傳統已經不行了,所以沒根;可是要說自由自在呢,還能上天不成?像這樣又不接地氣,又不能隨便浪,該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住樹上。比如,「無法相比」,會習慣說成「沒有可比性」;「確立制度」,會習慣說成「制度的確立」。 多數翻譯腔,某種程度上,都是為了說明嚴謹。比如前面這句「某種程度上」,就是典型西語翻譯腔口吻。
  • 《生活在樹上》:中文翻譯腔檢測報告
    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的話說,「這篇文章語言晦澀,有些句子不通,像拙劣的翻譯,有些專業人士的學術論文也有類似的毛病,不好好說話,我稱之為'翻譯腔'。」 那麼翻譯腔奇妙在哪兒?為什麼翻譯腔會製造出一種別樣的語感?哦,我親愛的老夥計,我敢打賭沒有什麼會比這更令人興奮的了。
  • 從白話文到翻譯腔:阿城談五四之後的文學傳統
    初期的新文學白話文學語言,多是半文半白或翻譯體或學生腔。例如郭沫若的文字,一直是學生腔。我想對於白話文一直有個誤會,就是以為將白話用文字記錄下來就成白話文了。其實成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白話文白話文,白話要成為「文」才是白話文。
  • 中文書寫用「翻譯腔」,不好吧?!
    許多人指出《生活在樹上》「不好好說話」「像拙劣的翻譯」,是學術論文裡的「翻譯腔」傳染到了高中生的文章裡。其實,「翻譯腔」並不是新出現的現象,多年來,著作、譯著、論文中確實存在大量晦澀難懂的語言。那麼,所謂的「翻譯腔」究竟是什麼?「翻譯腔」真的是不好的文風嗎?什麼是「翻譯腔」「與秩序的落差、錯位想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
  • 哦我的老夥計,瞧這濃濃的翻譯腔,可真叫人「聲臨其境」| 語言學午餐
    你吃不吃蘋果?發音上,漢語普通話元音系統與美國英語元音系統在元音數量、聲腔發音細節及位置,以及元音時長上均有很大差別。早期配音演員模仿外國人的口氣和發音習慣,聽起來讓人不習慣。原來你是這樣的翻譯腔概括來講,翻譯腔=彆扭的腔調+奇怪的臺詞。那麼「譯製腔」、「TVB腔」分別具有什麼特點呢,小編試著從語言學角度,帶大家找找規律。
  • 翻譯腔有什麼特點及如何避免
    「翻譯腔」是指翻譯形式上忠於原文,而實際譯文有洋化或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現象,表現為譯文生硬晦澀、不流暢、費解等。翻譯腔有貶義也有褒義,貶義特點是:不顧及雙語文化的差異,將翻譯看成語言表層的機械轉換。褒義特點是:適當保留一些翻譯腔可以讓讀者嘗到原汁原味的翻譯,了解異國語言文化和作者的風格。
  • 看輕小說算閱讀嗎?算玩物喪志嗎?看日宅怎麼說……
    而且刀劍神域更是引發虛擬實境的現象級討論啊,怎麼能說看輕小說是浪費時間呢?!看看日宅們是怎麼說的:名前:名無しさん投稿日我是一名今年高一的學生,最近遇到了很讓人煩惱的事情啊。學校裡老師讓我們每天早上帶一本書去進行閱讀練習,結果我帶了輕小說之後,老師就吐槽:「這也能算是閱讀嗎?」
  • 封面圖過於18+ 成人小說or輕小說傻傻分不清楚
    對於常常關注日本輕小說的讀者來說,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日本輕小說的封面與內頁插畫的露出度越來越高,讓人第一眼看到都無法分辨其內容到底是什麼樣的。近日有一位日本網友點出這個話題題,還指出輕小說的圖片越露越多,而且很多「成人小說」的露出度還遠不如輕小說!
  • 今天,我們還需要「翻譯腔」嗎?青年一代譯者這樣說
    這些耳熟能詳的「翻譯腔」曾隨著譯製片、翻譯作品的流行,在國內讀者中廣泛傳播。在中國日益走向國際化的當下,這樣略顯拗口的「翻譯腔」,是否還需要保留?翻譯究竟需要原汁原味,還是根據語境進行適當的加工和創造?
  • 隨遇而安,你和輕小說的邂逅是怎樣的呢?
    本來今天也想日常更新輕小說推薦的,之前很喜歡的一個故事《孤獨公主與神燈惡魔》更新了,但是昨天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稍微有點不想寫推薦,也有粉絲表示推薦太快收藏不過來,不管什麼藉口放自己一天假分享一下自己和輕小說的邂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