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庫文選」不同文化如何給電子郵件完美落款

2020-12-11 參考消息

The Beautiful Ways Different Cultures Sign Emails

不同文化如何給電子郵件完美落款

Christine Ro 克裡斯蒂娜·羅

As an American living in the UK, I'm used to inadvertently offending Brits with my use of English. But while faux pas like referring to pants rather than trousers were quickly corrected, it took much longer to realise the subtler shadings of certain words.

One of these is 「Regards」, a word I never use in normal speech that has become a fixture in work-related emails. For years I was happily 「regards」-ing at the end of my emails, until it came up in conversation that 「Regards」 sounds cold in the UK. 「Kind regards」 or 「Best regards」 is warm and acceptable.

「When I lived in the UK I thought of 『Kind regards』 as fairly standard and if it got shortened to just 『Regards』 I would worry if I had offended the sender,」 says Leeanne Stoddart, a poet and a volunteer for several organisations in Norway. She was born in the UK but moved away as a child.

Stoddart experienced some culture shock after returning to the UK as a young adult and working in customer service, where it took time to calibrate the right tone and level of formality in the emails she sent. 「Something like『Regards』 could send me into a panic.」

It can be hard to strike exactly the right balance when closing an email. Louise Egan has seen this plenty of times. As the president of Soho Language Group, which helps businesspeople in New York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she's encountered non-native speakers who literally translate the email sign-offs from their own languages,without paying attention to context. For instance, 「A thousand kisses」 – a direct translation of Mille baisers exchanged between friends in French – sounds alarmingly intimate in an English workplace email, she points out.

The few words at the end of an email can provide insight not just into social status, gender, relationship dynamics and workplace culture, but also the broader culture. In Nigeria, for example, it's common for emails to end on a religious note, such as variants of「Stay blessed」.

Occasionally email closings that draw on Nigerian English can be misinterpreted, to the point of influencing careers. Communication scholar Farooq Kperogi, who blogs frequently about Nigerian English and culture at Notes from Atlanta, gives the example of a Nigerian professor who ended an email to an American professor he hadn't met with 「I hope to read from you soon」.

But the American professor had only ever encountered this closing in the advance fee fraud email scams that often, notoriously, originate in Nigeria. She assumed that the Nigerian professor's email was fake and withdrew her offer to introduce him to other people in the field.

Meanwhile, the personalised closing of Kenyan chef Njathi Kabui, 「Eat well」, is both professional and political. Kabui says that while 「most Kenyans sign work-related emails in the typical colonial way」 with British-influenced expressions like 「Sincerely」 and 「All the best」, he's sought to decolonise even his emails.

Whatever you choose, you don't want to leave your email's recipient puzzled. This happened to me the first time I received an email that whimsically ended 「TTFN」. Those of you well-versed in Winnie the Pooh or British military-influenced communications would have been able to decode this right away. I, however, was left scratching my head for a while.

作為一個生活在英國的美國人,我已經習慣了不經意間就因為使用英語的方式不當而冒犯英國人。但是,把褲子說成短褲這種失言很快就被我改掉了,而明白一些特定詞語更微妙的差別花的時間就長得多了。

其中一個詞是「問候」,我在正式發言中從來不會使用這個詞,而在與工作相關的電子郵件中它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用語。多年來,我在電子郵件的末尾都會高興地寫上「問候」,直到有一天聊天時才知道「問候」在英國聽上去不夠熱情。「親切問候」或者「最誠摯的問候」才是一種誠摯親切而且人們普遍接受的說法。

詩人利安妮·斯託達特是挪威幾家機構的志願者。她說:「我過去生活在英國時,覺得『親切問候』是相當標準的,如果縮短成了『問候』,我會擔心是不是得罪了發件人。」她出生於英國,但是孩提時代就搬走了。

斯託達特年輕時回到英國從事客服工作後,她經歷了一些文化衝擊,這個工作要她花了一些時間把握髮送電子郵件時的正確語氣和客套程度。「像『問候』這種說法會讓我感到慌張」。

在電子郵件的末尾做到恰如其分有時很難。路易斯·伊根遇到過無數次這種情況。作為幫助紐約的商界人士提高英語水平的索霍語言學校的總裁,她曾碰到一些非母語人士逐字把他們母語中的電子郵件結束語翻譯過來,根本不注意語境。例如「一千個吻」——就是直接把法語中朋友間通信時使用的「Mille baisers」直接翻譯過來,她指出這種說法在英語的職場電子郵件中聽起來親密得令人害怕。

從電子郵件末尾的幾個詞不僅可以洞悉社會地位、性別、關係狀態和職場文化,還可以深入了解更廣泛的文化。例如在奈及利亞,常見的做法是在電子郵件最後以一種宗教語氣結尾,比如各種形式的「願主保佑你」。

有時候,使用奈及利亞英語的電子郵件結束語可能會被誤解,甚至可能影響人的前程。傳播學者法魯克·克佩羅吉經常在他名為「來自亞特蘭大的筆記」的博客上撰寫有關奈及利亞英語和文化的博文。他舉例說,有一位奈及利亞教授寫信給一位素未謀面的美國教授,在電子郵件結尾寫了一句「希望很快收到您的回覆」。

但是,這位美國教授只在預付費詐騙的電子郵件騙局中碰到過這種結束語,而且眾所周知這種騙局通常來自奈及利亞。她斷定這位奈及利亞教授的電子郵件是假的,因而撤回了向業界其他人士推薦他的提議。

與此同時,肯亞廚師恩賈西·卡布伊的個性化結束語「祝有好胃口」既有專業特色,又有政治意味。卡布伊說,儘管「大多數肯亞人在與工作相關的電子郵件末尾都使用典型的殖民時期方式」,比如用「真誠的」和「祝一切順利」等受英國影響的表達方式,他一直試圖連在電子郵件中也去殖民化。

不管選擇用什麼,你都不希望讓收件人感到困惑。我第一次收到一封奇怪地以「TTFN」(英語俚語ta-ta for now的縮略語,表示「再見」——譯者注)結尾的電子郵件時就曾大惑不解。你們當中特別熟悉《小熊維尼》或者英國受軍隊影響的交流方式的人可能馬上就能破解這個縮寫。然而,我可是撓頭了好一陣子。(劉曉燕譯自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10日文章)

相關焦點

  • 【媒庫文選】不同文化如何給電子郵件完美落款
    The Beautiful Ways Different Cultures Sign Emails 不同文化如何給電子郵件完美落款Christine Ro 克裡斯蒂娜·羅As an American living in the UK, I'm used to inadvertently
  • 「明哲老師」與「明哲文選」(附活動預告)
    因此,《明哲文選》得以雙融中西兩方企業管理與文化的優勢,並從哲學理念、系統化知識、經驗與案例以及應用性工具等四個層面,進行詳細的剖析和整合。中國改革開放經過40多年的快速成長,面對劇變的時代,目前正處於一個關鍵的節點和契機,我們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中西文化衝擊、以及科技劇變、全球動蕩的時代,《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正是最好的寫照。
  • iPhone XS Max 如何添加電子郵件帳戶?蘋果手機如何查看電子郵件
    iPhone XS Max 如何添加電子郵件帳戶?蘋果手機如何查看電子郵件?iPhone 其實內置了許多非常易用的應用,合理使用「郵件」,可以自如地收發郵件,無需額外安裝其他第三方電子郵箱客戶端。● 前往「設置」-「帳戶和密碼」,然後輕點「添加帳戶」;● 選擇電子郵件服務商,輸入電子郵箱帳戶和密碼,輕點「下一步」,並等待驗證帳戶;● 從電子郵件帳戶中選擇需要在當前設備查看的信息(如「通訊錄」、「日曆」等);● 輕點「存儲」。
  • 【媒庫文選】一記臭不可聞的猛撲
    下一頁:【媒庫文選】你可能用錯了的5個常見英語俗語
  • 【媒庫文選】閱讀的必要性
    我們用視頻片段、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對自己狂轟濫炸。我們甚至在自己打岔的時候都要打岔。而對於許多人而言,說到底是害怕——害怕我們正在錯過什麼。無論我們身在何方,總會有某地的某人在做著、看著、吃著或者聽著更好的東西。唯有書籍適合幫助我們在這個無止境連接的世界裡改變與日常生活節奏及習慣的關聯。我們不能打斷書籍;我們只能在讀書時打斷自己。
  • 如何在 iCloud 上以及 iOS 設備上管理電子郵件地址?
    中國郵箱網訊 4月3日消息 iCloud 帳戶可以使用電子郵箱別名,可以在不洩露真實電子郵件地址的前提下收發電子郵件。使用電子郵件別名登陸網站或在線服務可以防止接收未經許可的消息源,保護真實的電子郵件地址。使用別名可以使郵件過濾更加容易。那麼如何在 iCloud 上管理電子郵件地址?
  • 【媒庫文選】男性能如何在STEM領域幫助女性
    下一頁:【媒庫文選】失業具有傳染性
  • 【媒庫文選】誘人麵條風靡寮國
    那就讓我們徑直走向風景如畫的琅勃拉邦的一家麵館,來一趟這種越來越受歡迎的文化碰撞之旅吧。The process begins with tangy fermented soybean paste, the critical element that can be hard to find outside Southeast Asia.
  • 【媒庫文選】乞題(以假定作為論據來辯論)
    (下·李鳳芹譯自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0月18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一記臭不可聞的猛撲
  • 【媒庫文選】答題試牛津,你的聰明夠不夠?
    攝政公園學院的面試官林恩·羅布森認為,這個問題把流行文化納入了學生的思考範疇。她說,優秀的準學生會考慮敘事手法;亦莊亦諧的故事情節/角色;作者如何使觀眾或讀者保持興趣;協作式寫作和連播方式的使用。歷史你最想採訪的歷史人物(或者一類人)是誰,為什麼?
  • 【媒庫文選】帕裡斯要讀成巴黎嗎?(二)
    許多傾向於左派、也許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力圖具備文化的敏感性、共鳴感和意識。有時他們似乎樂於為了「正確」而無休止地追求語言和詞彙的抑揚頓挫,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1990年,「周六夜現場」節目以短劇的形式嘲弄了這個現象。在短劇中,一個西語新聞主播想方設法阻止他的盎格魯裔同事過度發音,但未果。這個角色似乎不鼓勵說英語的人嘗試西語腔。
  • 【媒庫文選】網際網路如何改變答讀者問專欄
    How the Internet Changed Advice Columns網際網路如何改變答讀者問專欄Hannah Finnie漢娜·芬尼For most of the 20th century, that was the typical advice-column model: Write
  • 【媒庫文選】矽谷初創公司術語字典問世
    正如作者所言:「這一地區獨特的商業文化似乎造就了一批新詞——時髦、怪異、有時莫名其妙的詞。」所有這些新詞往往起到了創造「一種讓人捉摸不透的氛圍」的作用。The book grew out of Ms.這本書是在科普女士為日本企業客戶提供諮詢服務的工作中誕生的,這些客戶想得到幫助打入美國科技文化。當她和丈夫意識到沒有專門解釋「谷地」特有詞彙的書籍時,他們開始根據甘茲先生與多家初創企業合作的經驗著手寫自己的書。
  • 《明哲文選》自序:感恩•惜福•惜緣
    當時,民風樸實、群賢齊聚,承傳文化與勤苦奮鬥之風濃厚,培育出眾多優秀的青年與創業家,後來在海內外、不同的行業中發光發熱,例如我所尊敬、或為人所熟知的李安、林懷民、裴正康、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鄭崇華(臺達集團創辦人)、溫世仁(已故英業達創辦人)、「文化雙融」專業經理的代表張孝威等人。這個年代,正是我在大學受教養成的時期。
  • 蕭統編纂《昭明文選》目的是什麼?
    接著再用另外十四個字「晉有驪姬之難,而重耳主諸侯之盟」,提示另一個原本也需要幾百字才能訴說的故事。這是內在於文類規範的理由。還有外在的理由:六朝之所以出現駢文,和貴族文化有著密切關係。在六朝之前,中國有文章,卻沒有獨立的文學意識;出現了清楚的文學意識是六朝文化的重要特色。文章有一定的功能,出於一定的作用需求。
  • 「媒庫文選」「封城」時期的數字情書:《電子情書》何以重回千禧一...
    The digital love letters of lockdown: why You』ve Got Mail is back on millennial screens 「封城」時期的數字情書:《電子情書》何以重回千禧一代視野By Susannah Goldsbrough 蘇珊娜·戈茲布拉夫
  • 【媒庫文選】美式英語缺失「U」的來龍去脈
    但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美國和英國都開始強化其語言偏好,並且以不同的方式。The US took a particularly strong stand thanks to Noah Webster,American lexicographer and co-namesake of 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ies.
  • 【媒庫文選】帕裡斯要讀成巴黎嗎(一)
    (塗頎譯自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12日文章)下一頁:【媒庫文選】網際網路如何改變答讀者問專欄
  • Win10「郵件」應用添加QQ郵箱帳號教程
    如果我們能把QQ郵箱帳號添加到Windows10自帶的「郵件」應用中,這樣在日常使用Win10電腦時,就無需再專門登錄QQ郵箱,即可收取郵件並實時看到Win10系統推送的郵件通知,豈不美哉?下面MS酋長就分享一下如何把QQ郵箱帳號添加到「郵件」應用中:打開Win10「郵件」應用,在最左側的導航窗格中點擊「帳戶」,就會在窗口右側彈出「管理帳戶」面板。如圖:點擊「添加帳戶」會彈出「添加帳戶」窗口。如圖:默認帳戶列表中只有Outlook、Google、Yahoo!
  • 看這篇讓你get發郵件小技巧!
    所以,如何在郵件中規範正確地傳達自己的意思,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也成為了許多日本留學生入學後的第一個課題。所以,可以在件名中放入「相談」・「依頼」・「連絡」・「お禮」・「謝罪」這樣主旨性的名詞字眼,在這裡藤藤給大家列舉了幾個在與教授聯絡時常用的主題,可供大家參考哦~🔹合格ゼミ後的問候郵件:〇〇ゼミ參加のご挨拶【△△△(名前)】🔹缺席郵件:〇月〇日 △△ゼミ 欠席のご連絡🔹課題報告逾期提出道歉郵件:〇〇ゼミレポートの提出とお詫び(11月25日締め切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