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近段時間,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肆虐,儘管我國的疫情已得到控制,但是國外疫情十分嚴重。據悉目前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37萬人,其中不乏各界精英,這讓不少人感到恐慌。全球多地也出現哄搶物資情況,哄搶物資中廁紙和飲用水最為瘋狂。但實際上,國外不少地區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
在法國,政府為了保證6600萬人口的用水安全,將全國劃分為12個流域,每個流域都設置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其中的採水點保護區就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早在1993年法國便頒布實施的《水法》明確規定,在自來水採水點附近必須建立自然保護區。而在離採水點較近的區域,一切直接或間接影響水質的設施、工程、活動或項目都會被禁止或者受到管制。
也就是說,法國通過對採水點的嚴格保護來保障居民用水的水質能在源頭便處於優良狀況,這樣經過處理之後的自來水到達居民家中自然也屬於優質產品,擰開水龍頭即可暢飲。
做事嚴謹的德國對飲用水的標準更是嚴苛,他們對自來水的衛生要求要達到嬰兒可以直接飲用的水平,並把它作為食品進行監控。德國的飲用水標準中有66條是關於水質參數指標的,該標準還成為了許多歐洲國家制定本國標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而在德國自來水管中流淌的水都必須要達到比礦泉水要求還要全面的飲用水的標準。由此可見,德國對飲用水安全十分重視,在如此多條例的保障下,自來水自然能放心飲用。
看到這裡,很多小夥伴就會好奇我國的自來水為何還不能做到直接飲用,這樣出門在外再也不用擔心口渴時沒有水喝。一是因為在我們的觀念中喝水最好是喝熱水或者喝溫水,這樣的傳統離不開我們的祖先在陶器時代所發明的煮水炊器。而且經過研究,經過高溫煮沸後水中的細菌會明顯減少,因此喝熱水的習慣便沿襲至今。再加上我們有喝茶的傳統,泡茶必須用到熱水,所以將水煮沸後再飲用就成為了我們的習慣。而自來水冰冰涼,總會讓人感覺它沒有經過煮沸喝起來不放心,更何況我國的自來水也還未達到直接飲用標準,喝熱水依舊被視為生活中的好習慣。
除了傳統觀念的原因,我們對自來水依舊沒有信心。儘管我國對自來水出廠水質標準越來越高,但是經過長距離運輸後每家每戶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潔淨度可能會因為管道的老化、水箱清理不及時等原因有所下降。我國的水管大多由鐵製成,鐵管容易出現老化、鏽蝕等現象;而高層用戶需要經過水塔水箱進行二次供水,但是針對它們的清潔未必及時,反而會對自來水再次造成汙染。
面對自來水中可能帶有的細菌、雜質、寄生蟲等致病元素,自然是把水燒開後再飲用會更令人放心。而一些發達國家多採用銅管、不鏽鋼管等作為水管,它們出現鏽蝕和漏損的概率較低,可大幅減少自來水在運輸過程可能面臨的二次汙染問題,從而更好的保證自來水的潔淨度。
不論如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喝水並非難事,畢竟打開水龍頭自來水便會源源不斷的流出,但實際上全球的水資源情況並不樂觀。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近日稱,50年後全球將會有35億至44億人用水受影響,其中超過10億人生活在城市中。而今年的世界水日重點關注「水與氣候變化」,目前世界上水資源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現已有約22億人缺乏安全的飲用水,42億人生活在缺乏足夠衛生設施的環境中。
如果我們不採取緊急行動,在未來全球變暖和水資源不可持續的使用將會導致數百萬計的人流離失所。也就是說,我們只有節約用水才能避免未來因為水資源問題引起的爭端,除了國家要加大對健康水域和水基礎設施的投資,大幅提高用水效率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也要節約用水,儘可能地讓每一滴水發揮最大的用處。
自來水特別是能夠直接飲用的自來水讓很多人都忘記它的來之不易,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用上安全衛生的水,我們要珍惜有限的水資源,讓更多的人可以有品質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