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季,對於很多帶著夢想奔赴大都市的應屆畢業生而言,讓他們心累的不只是找工作,還有——
租房。
在北上深等大城市租房,應屆生們面臨的,不僅僅是與居住條件不匹配的高昂租金,還有防不勝防的「黑中介」。他們發布虛假房源,惡意剋扣押金,暴力驅逐租客,甚至炮製假合同進行詐騙……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坑你沒商量」!
今年6月份,住建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通知,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將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房地產行業「黑中介」,正是本次專項行動的重點打擊對象。房地產行業亂象的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那麼問題來了——隨著科技發展而興起的各種租房App,除了眾所周知的讓找房更方便以外,有沒有改變行業亂象,讓大家找房、租房更放心?
為了找到答案,「頭號體驗家」在排除了鏈家、我愛我家這類中介服務費較高的大型中介平臺之後,最終選擇了5款各具特色的租房應用進行體驗。分別是:「房天下」、「58同城」、「貝殼」、「自如」和「巴樂兔」。我們在北京最大的社區——天通苑,分別使用這5款App尋找房源,並聯絡中介進行了線下看房。
實際體驗一番之後,小編透過這幾個應用,發現了租房市場存在的5大亂象。在此提醒缺乏租房經驗的你:不得不防!
亂象1:虛假房源泛濫!線上看的圖片和實際看的房子,不是同一套
這種現象集中出現在「房天下」和「58同城」這類相對開放的平臺。
你看,小編在「房天下」找到的房源,乾淨整潔,位置是在天通苑西三區。
然而,和發布該房源的中介線下碰面之後,小編才得知,圖片上面的房子並不在西三區,而是在北區,這是第一個bug——信息不實。
當小編執意要去北區看看這套房子的時候,第二個bug來了——中介表示,這套房子「好像」已經租出去了,強烈推薦小編去看其他的房源。小編內心os:都已經租出去了你還掛網上,不是故意蒙人呢?
所以,最後的最後,小編硬是被該中介帶去看了幾套她推薦的其它房源。回過頭一想,這不就是掛羊頭賣狗肉麼?
在「58同城」,小編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下圖是小編在手機裡看到的房源圖片和介紹——注意圖片上的裝修品質,以及「安選」標誌和「多種認證,房源更靠譜」的口號。
小編原以為,既然是官方認證的靠譜房源,總不能有假吧?而且,在出發去看房之前,小編還特意跟中介反覆確認,得到的答覆是接下來要看的這套房,就是圖片上這套,如假包換!
萬萬沒想到,小編被帶去實地看的房子,居然是這樣的——
這明明就是兩套房呀!!
面對無語的小編,中介理直氣壯地解釋稱:「圖片是圖片,房子是房子。而且這個房和你的租房要求不是一樣的麼?」
這還不是結束。最後的最後,這位神一般的中介還「補刀」了一句——
「現在租房,哪能就看圖片呢?」
亂象2:「二房東」冒充真房東,竟也敢號稱「房東直租」?!
租過房的大多都知道,網絡租房平臺上號稱「個人房東」的,不一定就是真房東,還有可能是中介和「二房東」冒充的。
沒想到的是,以「房東直租」為最大賣點的「巴樂兔」App,居然也不能倖免地被二房東「攻陷」,而且平臺工作人員竟然對此一清二楚。
體驗的過程中,「巴樂兔」工作人員帶領小編看了兩套房。在交談中,中介無意中透露,天通苑西三區這片的房源,大部分都是二房東在管理,「所以我們這個平臺的房子也大部分是和二房東在接觸。」
雖然說這位工作人員無意中的耿直讓人感動,但過程中暴露出二房東冒充真房東的問題,卻令人憂心。一則與二房東交易風險更大,租客的資金安全和居住利益得不到保障,現實中二房東設套騙錢的案例時有發生;二則二房東是靠房租差價牟利,「羊毛」自然出在租客身上。這很明顯違背了不少人選擇與房東直接交易的初衷——安全、省錢。
看來,號稱「房東直租」的平臺早已是名不副實,大家還需擦亮眼睛,謹防「假冒房東」。
亂象3:中介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黑中介」藏匿其中
走出天通苑地鐵站,可以看到大量「中介」在此蹲點守候。他們沒有穿制服,也不能提供相關資質證明,手裡還拿著很厚的一疊房源信息(小編注意到上面堂而皇之標明了「返點」標準)。很明顯,從這些人的著裝和行為方式來看,他們並不是像鏈家、我愛我家一樣的正規中介。
小編在「房天下」和「58同城」這兩大平臺上找到的「中介」,就混跡在上述群體中。可見,這類開放平臺可謂是魚龍混雜,活躍著大批「黑中介」。與這些人進行交易,很難說租客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
相較於上述兩個平臺,「自如」、「貝殼」、「巴樂兔」這這個平臺上的中介,最起碼穿著公司制服,脖子上掛著胸牌。
亂象4:「免中介費」?呵呵,羊毛出在羊身上
無論是「自如」這類號稱「免中介費」的公寓品牌,還是類似「巴樂兔」這種主打「房東直租」、「0元佣金」的租房平臺,免中介費都是其吸引用戶的重要賣點。
但實際上,仔細分析這些平臺的收費標準就會發現,明面上的「中介費」沒了,變成了「管理費、服務費、衛生費」等,費用差不多也就是一個月房租。所以,中介費不是不收,只是改頭換面,變著法兒收而已。
以下是小編此前在「蘑菇租房」籤署的租房合同,中介把這些費用叫做「服務費」。
拋開服務費不計,這類經過精心包裝的公寓房源,就月租而言,普遍比市場價偏高。不過,這類公寓品牌一站式的裝修、保潔、維修等服務,還是可圈可點的,適合追求居住品質,對租房成本有一定承擔能力的人群。
總之一句,「免中介費」大多只是說說而已,永遠不要幻想天上掉餡餅(即使有也大概率輪不上你:)。
亂象5:酷炫高科技落地難,淪為噱頭?
最後,再說說一些租房App眼花繚亂的「高科技」功能,比如「直播看房」和「VR看房」。
說到「直播看房」,你想到的場景是什麼樣子的?
小編覺得,既然是「直播」,那不得和某寶一樣:固定的時間內,房東在激情昂揚地介紹房子的布局、陳設,費用等。
在「58同城」搜索關鍵詞「天通苑西三區」、「直播看房」之後,符合要求的房源只有7套。並且,平臺顯示,直播看房要和中介預約時間。
於是乎,小編打電話和這7名中介預約時間。結果,得到的反饋是這樣的:
1、5名中介均表示不接受線上看房,原因是出差或是在其他地方居住,只限線下看房;
2、1名中介表示,可以互加微信,給小編發一個小視頻;
3、有1名中介正在直播,結果進去之後,中介只拍攝不說話,很是尷尬……
再說「貝殼找房」的「VR看房」,效果的確不錯,但僅限少量房源。現階段來看,絕大部分時候還得去線下看房。
租房領域的科技創新,當然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但就事論事地說,眼下部分租房軟體標榜的酷炫功能,在落地應用方面,的確還「差點意思」。
最後說一點感悟:
在新科技的推動下,租房軟體為有租房需求的人們提供了更方便的找房渠道,但不容忽視的是,黑中介、二房東、虛假房源等亂象,依舊充斥部分租房平臺。「黑中介」的各種忽悠「套路」,也沒有因為網際網路租房方式的普及而被瓦解。
究其原因,平臺方審核不力、管理不嚴,難辭其咎。此外,行業政策法規以及技術應用方面也存在明顯短板,對房產中介從業人員缺乏完善的信用評估與監管體系。由此看來,要實現用網際網路手段刷新租房體驗,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後,祝願閱讀本文的各位,都能順利找到自己心儀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