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我也要做這樣的老師!」華東師大把師範生課堂搬進中學教室

2020-12-15 新民晚報

圖說:盧灣高級中學學生在聽課 來源/華東師大供圖(下同)

從一堂優質公開課到對教師生涯的思考,從聆聽校長的辦學智慧到對自我定位的評估,近日,73名來自華東師大的未來教師第一次走進中學,在盧灣高級中學、徐匯中學、建青實驗學校的課堂裡零距離體驗和感受教師的職業魅力。

本次活動是在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支持下,華東師大孟憲承書院「未來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四個一」活動的第二場「一次職場初體驗」,也是大中學一體化育人的實踐探索。

「四十分鐘的課堂,既熟悉又震撼」

走進徐匯中學小禮堂,同學們首先觀摩了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數學老師正在講解「平面直角坐標系」。在教學樓110教室,老師正在講解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四十分鐘的課堂,讓我感覺既熟悉又震撼,」2017級思想政治專業的紀晨毓同學禁不住感嘆,「我不僅直觀感受到了真實的課堂,而且我也在思考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充分體會到成為一名未來教師還需要繼續修煉。」

「一專多能型教師,我有方向了」

來到盧灣高級中學,校長何莉、黨支部書記陳屹在與同學們交流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科學教育樹人,人文精神立魂。學校希望打造一支一專多能型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技能,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學校為大學生們開放了物理課、實驗課和語文課。「一堂課聽下來,感覺與自己目前的學習慣性有很大的衝擊,」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馬紅霞同學表示,「學校非常重視教師的職業素養,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的課業學習,還要不斷創新專業研究,努力與時代接軌。這讓我深深意識到,未來教師不僅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跨學科的學習能力。這也促使我積極去思考自己的學習狀態和方向。」

圖說:在建青實驗學校未來教師與校長交流

「愛是教育的靈魂」

在建青實驗學校,同學們聆聽了一場關於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的數學課,還隨堂聽了英語課和心理課。「這是我進入大學後第一次走進中學課堂,第一次以一個未來教師的視角去看待一堂課,感觸很深。」2017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王懿同學表示,「尤其與潘校長的座談,我更深刻地意識到了『四有』好老師的含義,也更堅定了我要努力成為一名好老師的決心。」

「未來教師素養提升計劃」是孟憲承書院為幫助師範生更好地進行生涯規劃、提升教師技能、提高核心競爭力而打造的師範生專屬素養提升計劃。該計劃通過「一次求職小熱身」「一天職場初體驗」「一場名師工作坊」「一次應聘大揭秘」四大板塊,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發展技能。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

相關焦點

  • 華東師大免費師範生入學前要過180道心理測試
    面試考官包括中學校長  此次面試的高三考生中,有200人是上海考生,另有99人是江蘇考生,他們將通過面試,角逐不到100個的免費師範生名額。  在昨日的面試中,299名考生被分為10組同時進行,每組有5名面試官,各包括一名中學特級校長,一名文科教師,一名理科教師,一名學科教學論的教師,一名教育教師。
  • 華東師大:180道心理測試題面試免費師範生
    3月15日,華東師範大學首次舉行了免費師範生自主招生面試。此次面試與以往不同,除了專家面試外,還增加了「180道心理測試題」。    早在2006年,華東師大就開始醞釀在自主招生中引入「心理測試」。
  • 電子教室雙向互動 直播課堂搬進服貿會
    在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上,不少參展企業把自己的直播課堂搬進會場。作業幫展位上,一場數學思維課正在歡樂進行:屏幕一端是手舞足蹈的老師,另一端是被卡通教學畫面吸引住的聚精會神的學生。學生伸手比出答案,「太棒了,老師要給你一個大大的贊!」老師一在屏幕前伸出大拇指,「比贊」的動畫效果在屏幕上隨之彈出。
  • 我是這樣做中學老師的
    ,與杭州各中學語文老師,探討了他到南京師大附中當「中學教師」的教學實踐和他的人文精神探索。      ■為什麼要到中學去教書?      錢理群教授以他一貫的直率開門見山地說:「我為什麼要在高中開設魯迅的選修課?這與我的基本理念有關。每個國家一般都有自己原創性的大作家、大思想家作為其精神來源,每個人的基礎教育階段都受到過他們作品的薰陶。我講魯迅的目標是想使孩子們了解和以前觀念中不一樣的魯迅,使他們有興趣去了解魯迅的精神之美、思想之美。」
  • 華東師大選修課要"秒殺" 只因老師講解辛辣有趣[圖]
    「麻辣金句」網上熱傳    「四種男人是女生要小心:玩世不恭的、搞文藝的、結婚的、網上冒出來的;學校裡要遠離兩種男生:上課睡覺和上課發簡訊的(浪費父母的錢),這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啊;遇到搶劫,你要投降,遇到綁架,你要反抗;謊言要謊言來擊破;不要隨便否定自己的第一感覺……」  許多華東師大學生對這些語錄耳熟能詳,
  • 這所中學擬聘老師名單惹爭議,師範生很生氣,這不是搶我飯碗嗎?
    不過前些日子一所名校中學的擬聘教師名單卻引發了爭議,這份名單的老師都是985高校畢業的,其中還有一位是北大的博士。這樣的名單一出,讓普通師範類院校的學生很生氣,這不是跟我們搶飯碗嗎?這所中學招聘老師的名單引發熱議,老師都是高校出身,師範生有什麼出路?
  • 華東師大規定學生對老師試行課前行注目禮
    上課前,由班長喊「起立」,全體學生向老師行注目禮。   上課前起立,是該校實行的課堂紀律「八要八不要」中的一條。其中一條就是本、專科學生,無論是大課還是小課,大家都以這種齊整的方式,來表達對老師的尊敬。
  • 《華東師大基於點貓KITTEN計算思維課程開發》結題
    周宏老師負責的項目團隊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條件,充分發揮內部師範生教師資源及其教學實踐課程的優勢,在堅持「誠實守信、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實現雙贏」原則的基礎上,成立「華東師範大學—編程貓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計算思維培養課程開發工作室
  • 曲靖這所中學,全體班主任把辦公室搬進教室最後一排……
    實名認證公眾號:曲靖珠江網微信號:qjszjw原標題:雲南這所學校,把班主任辦公室搬進了教室雲南省曲靖市中心城區,有所學校叫麒麟區第四中學。「空著的教室正好可以作為學生宿舍,中心城區的優秀學生不來,我們就到鄉鎮去拓展生源。」竇學芳說。「除了拓展生源,關鍵還是要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竇學芳介紹,那段時間,自己頻繁出差,去學習其他學校優秀管理經驗。「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還是靠制度,我們將教學的諸多環節分別進行了量化,經過教代會反覆討論形成制度,績效工資、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等,就按照量化分數來。」
  • 這裡把例行節約主題教育搬進了課堂
    「厲行節約,珍惜糧食,反對浪費,從我做起。做文明餐飲的示範者,做節能低碳的示範者,做健康生活的示範者。」一句句鏗鏘有力的拳拳誓詞迴蕩在思南縣甕溪初級中學的校園。思南縣甕溪初級中學把「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作為開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
  • 一所學校成功從「倒數」逆襲,靠的是把「教師辦公室」搬進教室
    雲南省曲靖市中心城區,有一所叫「麒麟區第四中學」的學校,這所學校近幾年活躍在當地家長的視線中,是因為他們的教學業績頻頻攀升。從當地綜合排名墊底的一所學校,一躍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名校,校園綜合評價及社會聲譽也有了極大的提高。
  • 法治課:把法庭「搬進」教室 將課堂內容編成兒歌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沙坪垻區蓮光小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0月30日16時45分訊(劉鋮鋮)今年9月,蓮光小學的語文老師羅夢雪參加沙坪垻區法治賽課,以《這種玩笑開不得》為主題,用案例貫穿課堂,將法庭「搬進」教室,把課堂內容編成兒歌,給同學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課。
  • 持續十餘年培養9393名公費師範生,逾6000人在中西部地區任教!華東師範大學啟動「教育築夢」計劃
    來自雲南省尋甸縣的吳朝文、吳興蛟父子同為華東師大「校友」,兒子吳興蛟是華東師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父親吳朝文是雲南尋甸縣羊街鎮初級中學初中一年級的語文老師,今年華東師大「尋甸縣中小學骨幹教師工作坊研修項目」的學員。作為一名博二就發表了8篇文章的科研達人,吳興蛟說:「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大學老師。
  • 陳龍斌:為舟渡人——一位中學老師的獨白
    陳龍斌校友在採訪過程中,這樣談到華師大賦予他的意義:「首先,華師大的平臺和師範生的政策改變了我——一個家庭背景普通的人的一生;其次,華師大給予我一個當老師的機會,力圖去改變別人的一生;最後,在我所能及的範圍內,影響一些孩子的職業選擇,影響他們熱愛中文,影響他們走向華師大,影響他們走向教師崗位……」陳龍斌難忘母校華師大對他的培養教育,他認為華師大給予每位學生厚積薄發的精神內涵,幫助校友們在後來的發展獲得進步的力量
  • 127所學校和上海科技館及自然博物館合作 把中小學課堂搬進展館
    原標題:127所學校和上海科技館及自然博物館合作把中小學課堂搬進展館  東方網12月9日消息:除了教室,中小學生還能去哪上課?記者從昨天下午召開的市教委-上海科技館「館校合作」推進會上獲悉,復旦附中、七寶中學、上師大附中、位育中學等16個區的127所中小學與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籤訂了合作共建協議,將課堂搬進展館。圍繞「開發一門博物館課程、培訓一批科技創新教師、培養一群學習型學生」的目標,從即日起,自然博物館「館校合作」專屬網頁也正式開通,將為學校提供「定製服務」。
  • 鬧哄哄的課堂,費嗓又費心,聰明的老師這樣做
    很多老師常常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備課時,辛辛苦苦準備了很多很多。結果進了教室,面對鬧哄哄的課堂,面對嘰嘰喳喳不聽招呼的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熱情備受打擊,最後只想早早結束本堂課,下課鈴聲響了以後,只講了備課內容的三分之一,掃興又無奈地離開了教室。
  • 文星中學千名學生喜搬新教室 新教室設施先進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陳浩  廖夢)去年8月份,由政府投資興建的文星中學新教學樓正式奠基了,經過大半年的施工籌備,今天,文星中學近千名學生告別過去的舊教室,搬進了教學設施先進的新教室。對於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記者也前去感受了一番。
  • 心理測試題成"準入門檻" 華師大免費師範生面試舉行
    昨天,來自上海與江蘇兩地的299名考生參加了華東師大免費師範生自主招生面試。與復旦、交大等大學面試不同,華東師大特別增設了一個「人機對話」環節,所有考生必須在電腦上回答180道心理測試題。校方表示,心理健康是免費師範生的「準入門檻」,若測試出學生存在心理瑕疵,他就不適合當一名教師。
  • 華東師範大學108間青鹿智慧教室閃亮登場!
    這區別可大了,小鹿這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這看似普通的智慧教室裡暗藏什麼玄機~   你喜歡的互動課堂來了   那些年,你是否曾懷著憧憬走進大學,期待自由、爭鳴、思辨的課堂,但卻會發現:由於在通識課程、大班教學中,學生人數較多,老師精力有限,往往難以實現師生、生生深度互動的課堂……   為了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華東師大攜手青鹿
  • 浸潤式師德教育讓師範生「動」起來
    期待學生能提出改進意見,沒想到大部分學生都是談收穫,還有不少學生會在最後寫道,「希望工作後能做個像您一樣的好老師」。立足江西,面向基層,作為一所服務地方的應用型師範院校,南昌師範學院師範生佔比70%,其中50%的畢業生將到基層從事基礎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