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盧灣高級中學學生在聽課 來源/華東師大供圖(下同)
從一堂優質公開課到對教師生涯的思考,從聆聽校長的辦學智慧到對自我定位的評估,近日,73名來自華東師大的未來教師第一次走進中學,在盧灣高級中學、徐匯中學、建青實驗學校的課堂裡零距離體驗和感受教師的職業魅力。
本次活動是在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支持下,華東師大孟憲承書院「未來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四個一」活動的第二場「一次職場初體驗」,也是大中學一體化育人的實踐探索。
「四十分鐘的課堂,既熟悉又震撼」
走進徐匯中學小禮堂,同學們首先觀摩了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數學老師正在講解「平面直角坐標系」。在教學樓110教室,老師正在講解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四十分鐘的課堂,讓我感覺既熟悉又震撼,」2017級思想政治專業的紀晨毓同學禁不住感嘆,「我不僅直觀感受到了真實的課堂,而且我也在思考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充分體會到成為一名未來教師還需要繼續修煉。」
「一專多能型教師,我有方向了」
來到盧灣高級中學,校長何莉、黨支部書記陳屹在與同學們交流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科學教育樹人,人文精神立魂。學校希望打造一支一專多能型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技能,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學校為大學生們開放了物理課、實驗課和語文課。「一堂課聽下來,感覺與自己目前的學習慣性有很大的衝擊,」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馬紅霞同學表示,「學校非常重視教師的職業素養,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的課業學習,還要不斷創新專業研究,努力與時代接軌。這讓我深深意識到,未來教師不僅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跨學科的學習能力。這也促使我積極去思考自己的學習狀態和方向。」
圖說:在建青實驗學校未來教師與校長交流
「愛是教育的靈魂」
在建青實驗學校,同學們聆聽了一場關於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的數學課,還隨堂聽了英語課和心理課。「這是我進入大學後第一次走進中學課堂,第一次以一個未來教師的視角去看待一堂課,感觸很深。」2017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王懿同學表示,「尤其與潘校長的座談,我更深刻地意識到了『四有』好老師的含義,也更堅定了我要努力成為一名好老師的決心。」
「未來教師素養提升計劃」是孟憲承書院為幫助師範生更好地進行生涯規劃、提升教師技能、提高核心競爭力而打造的師範生專屬素養提升計劃。該計劃通過「一次求職小熱身」「一天職場初體驗」「一場名師工作坊」「一次應聘大揭秘」四大板塊,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發展技能。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