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哄哄的課堂,費嗓又費心,聰明的老師這樣做

2020-12-15 騰訊網

很多老師常常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備課時,辛辛苦苦準備了很多很多。結果進了教室,面對鬧哄哄的課堂,面對嘰嘰喳喳不聽招呼的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熱情備受打擊,最後只想早早結束本堂課,下課鈴聲響了以後,只講了備課內容的三分之一,掃興又無奈地離開了教室。

在一個人人喜歡扯著嗓子大聲喊叫的教室裡,在一個人人喜歡毫無顧忌說話而不傾聽的教室裡,在一個老師只顧自己講而不注意傾聽學生發言並反饋的教室裡,這樣的教室,空氣中瀰漫的都是浮躁的味道。

這樣的課堂,老師心累,學生也無法靜心思考,更別提自主、合作之類的學習。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那些善於學習的學生,往往也善於傾聽;那些只顧自個講話,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學生,往往也不大可能學得好。那些課堂氛圍良好,思考比較深入的課堂,教師一定也是善於傾聽的老師。傾聽,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行為。

有研究表明:傾聽習慣較好的班級,課堂教學往往比較高效。在輕聲細語交流的教室環境中,更容易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更容易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習習慣。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往往更善於思考,更願意把自己的思考講出來,從而帶動更多的人的思考和交流。

多年的實踐,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如果教室吵鬧,我怕學生聽不清楚,於是提高了自己嗓門,那麼,那些說話的學生也會相應提高自己說話的聲音。這個時候,就變成了比誰的嗓門大。切記,切記,千萬不要和學生比嗓門。

如果一個老師一遇到教室吵鬧,就通過提高聲音來解決,這個老師即便是金嗓子也受不了,何況,教學效果也不好。

01那麼如何讓教室儘快安靜下來呢?

當教室有雜聲的時候,並且老師多次暗示都無效的時候。

有經驗的老師通常是這樣處理的,既能保護嗓子,又能快速讓教室安靜下來,還能避免師生情緒激動時衝突的升級。

1、停止講課,讓教室戛然而止

製造出一種戛然而止的異常氛圍。比如說,老師正在講課,但是在你講課的同時,下面一直有人嘰嘰喳喳,很多時候,你甚至不知道到底是誰,只能大概判斷出一個方位。這時候,忽然停止講課,讓教室環境陷入一種「詭異」的寂靜中。那麼好戲才剛剛開始。

2、目光如炬,投向雜音處,吸引全班注意

當教師突然停止講課的時候,教室內自然就會瞬間安靜下來,這時只有那幾個人的雜音在室內飄蕩。

其餘的同學會很奇怪老師為何突然停止講課,會更加注意老師的舉動。

此時,老師目光如炬,一動不動死死盯著製造雜音的角落,但是儘量一言不發。

班內其餘同學就會緊緊跟著老師的目光去一探究竟,當所有的人齊刷刷盯著製造雜音的那幾個人的時候,他們也會忽然明白所謂何事,一般都會迅速保持安靜。

如果這幾位同學還是不停止講話,那麼教師可以繼續保持沉默,面無表情緊緊盯著不放。

此時,班級內部的就會有很多同學忍不住大聲提醒並要求他們安靜下來。

依靠群眾的力量製造壓力如若還不能讓他們停止下來,那麼這就不是本堂課該解決的問題了,背後有更多的問題,甚至可能需要聯合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師以及家長來解決了。

02如何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呢?

想要學生傾聽,教室必須靜下來,這是基本前提。

但是,在傾聽的時候,很多學生容易「假傾聽」,他們並不是真的去「傾聽」,而是為了「等說」,等到別人講完,自己好去表達。習慣更差點的,甚至會直接打斷別人發言就插話。這些都不利於傾聽習慣的培養。

1、教師做表率,儘量不插話,不打斷學生

傾聽,從老師開始。每一位學生的發言,老師都要去用心聽。不僅僅是聽內容,更要聽其中的態度、情感等。當一個孩子發言的時候,你要全心注視著發言的學生,給同學們做好示範。

一般情況下,即便是所問非所答,也儘量先不打斷學生,可以先聽聽學生的想法。在給學生的發言進行反饋的時候,不在乎反饋內容多少,而是要讓學生意識到你用心聽了他的發言,並給予了有效有針對的反饋。

用心傾聽是一種會傳染的良好行為,這種傳染從教師開始,效果會更好。

2、明確並細化聽的要求

其實,對於很多學生來說,他們可能並不清楚到底該如何傾聽,所以,對於低年級的孩子,還是有必要明確並細化一下傾聽的要求。

我們需要告訴學生:

一要專心聽,當別人發言的時候,停下手上其他的事,並且腦子裡也要注意發言人的每一句話。

二要耐心聽,別人講話期間不插嘴。有意見先保留,別人講完我再說。

三要仔細聽,聽聽別人的看法,與自己所想的異同之處在哪裡。

四要虛心聽,對於觀點不一樣的地方,要邊聽邊思考,自己不合理的地方及時修改,要學會綜合別人的發言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

3、學會使用多種暗示方法提醒學生仔細聽

如果是學生沒有認真聽老師講,則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暗示。。

老師可以忽然變化語調來暗示,可以忽然提高語調,也可以忽然降低語調,甚至可以忽然靜音。

如果該學生和老師目光相遇,則可以通過手勢或者眼神來提示。

以上方法都無效,則可以緩緩走下去,來到他的身旁,自然接觸式提醒,比如摸摸頭,敲敲桌子。

如果是學生沒有認真聽同學講,老師則可以輕輕走到其身旁,自然提醒。

4、精心備課,設計好學習活動很關鍵

想到哪講到哪,這樣的課堂,缺乏設計,一般也不會是一堂有趣好玩精緻的課。

只有教師提前精心備課,設計好學習活動,設計好精妙的問題,這樣有趣精彩的課堂,才可能會最大程度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形成互相傾聽的良好氛圍,才會有更多有趣有效的互動。

安靜,是一種教學環境;傾聽,是一種課堂藝術。

但傾聽的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這是一個長期甚至有點緩慢的過程,但卻極有必要。

只有創造好以「聽」為中心的課堂,才能創造出以「思而說」為主的深度課堂。

相關焦點

  • 「鬧哄哄」課堂中的沉默「隱者」
    風兒悠悠,夏日淺淺,美好時光裡的「悅美」校園迎來一位特別的客人——中國好課堂的專家馮恩洪先生。 馮恩洪先生入校指導,這於決心將課改進行到底的我校教師而言是難得的機會。      這位總是留給我們孤獨的側臉和落寞的背影的同志其實是今天非常幸運能有機會在馮老師面前一展風採的何貞品老師,至於為啥沒看到一位三尺講臺上口若懸河的數學老師呢?
  • 一堂「鬧哄哄」的課在某幼兒園內上演,上課還能這樣玩?
    一堂「鬧哄哄」的課正在上演...小班教學,給予孩子更多關注和輔導;兩餐兩點,膳食全面平衡 適量; 全天候實時監控,讓您隨時隨地關注到寶貝在園情況;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互動性,使每一節課都變得生動有趣;輪滑、跳繩、拍球、國學、表象繪畫、尤克裡裡、繪本情景劇都包含在保教費之內,不額外收費喲!
  • 打造「聰明」課堂 首先要做「智慧」教師
    「聰明」課堂也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最終要把學生變聰明,成為一個能夠看清事物本質,抓住事物變化規律,並正確利用規律解決問題的人。 「聰明」課堂是要很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常常說的學習要做到 「五到」:一是耳到,上課一定要專心聽講;二是眼到,注意仔細觀察老師的板書示範和演示操作;三是口到,上課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下課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積極參與課上或課下同學間的討論和交流;四是手到,及時記錄老師上課的重點、難點、易錯點、易混點、知識點和自己的心得體會;五是心到,課時緊跟老師講課,思路注意力集中
  • 老師最氣的學生,不是課堂搗亂的而是明明很聰明就是不學習的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老師對於孩子的管理方法也五花八門,但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讓孩子能好好學習,學生正處於調皮搗蛋的年紀,課堂上搗蛋和不好好學習者大有人在,負責一點的老師往往隔三岔五能被氣進醫院,其實最讓老師生氣的是那些明明很聰明有實力學習的卻永遠對於學習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 學生課堂紀律不好,老師無法上課,女老師常被氣哭
    有的老師確實肚子裡有貨,但講課不精彩,不會管理學生,經常課堂上鬧哄哄的,老師根本無法上課,有時與一個學生糾纏半天,一節課上不了多長時間。中學老師上課不像大家想像中那樣,只顧自己在講臺上講就可以了,他們還要照顧到全班大多數學生是否都聽懂了。班上若有睡覺的,講話的,幹其他事的,又不能聽之任之。
  • 小學生上課交頭接耳 老師罰抄90遍「課堂紀律」
    小學生上課交頭接耳 老師罰抄90遍「課堂紀律」 2008年09月19日 17:09 來源:廈門晚報 發表評論   上課時,課堂紀律混亂
  • 孩子被打時,教他「告訴老師」沒有用,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導讀:孩子被打時,教他「告訴老師」沒有用,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打時,教他「告訴老師」沒有用,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課堂尿褲子不僅僅是膽小,原因得往深裡刨,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想讓孩子課堂不尿褲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做法一:仔細觀察,把老師變溫柔,把孩子變大膽孩子課堂上出現尿褲子的現象,家長要先觀察,如果只有一兩次,弄清楚原因解決即可。如果次數較多,家長就要觀察孩子尿褲子是集中在一個老師的課堂上,還是幾乎每個老師的課堂上孩子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是後者,那麼膽小和害怕老師一般是主要原因。
  • 老師這樣做,學生會愛學物理
    要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物理,我認為應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1.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產生求知慾,如,在學習光現象時,將城裡的五彩繽紛夜景,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在課堂上,學生很有親切感,在學生興奮時,老師提出問題,大家知道這五顏六色的光是怎麼產生的呢?
  • 想要提升課堂學習質量,筆記你要這樣做:老師寫給同學的5點建議
    原來孩子很聰明,學習也挺用功,就是有個不好的習慣,上課只是豎著耳朵聽,從來不記筆記,這個習慣讓他吃了「大虧」。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兒」,有的學生認為自己記憶力好,上課只聽不記,這樣下去是相當危險的。會聽課的同學,一般都有記課堂筆記的習慣。那麼,做好課堂筆記有哪些好處呢?
  • 最讓老師喜歡的,不是聰明的學生,而是聽話的學生。
    作為教師,教學工作時最喜歡遇到的不是聰明的學生,而是特別聽話的學生。有過教學經歷的人都會有類似的感覺——教一個不是很聰明卻非常聽話的學生,比起教那些特別機靈卻不聽話的學生要容易的多。教學,尤其是教初高中階段的學生。
  • 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新老師的教學熱情,都比不上聰明老師的能力
    比如明明準備得很好,一上公開課就出現教學錯誤,想讓學生都配合、在自己的課堂上好好互動,接受老師的公開課教學,就應該先看清楚自己的實力,把該做的事做好,在講臺上先要站得穩才能再站高。老師們想著去超越自己,而不是踏踏實實先把課上好,在職業生涯上,成長過程的順序顛倒了,往往就會被各種各樣的挫折、失敗所打倒。
  • 孩子和你一再表示老師課堂上講的他早就會,你應該做什麼?
    這學期因為特殊情況,孩子們開學沒能進入課堂,網上授課給家長和孩子更多溝通與實質性的接觸機會。這一段時間以來,一位家長一直跟我說他的孩子總是閒某幾門課老師講得慢,感覺上課就是在浪費時間,因為老師講的部分內容這個孩子一聽就懂,一點就會,所以在老師掰開了揉碎了講的時候,孩子有些覺得是在浪費時間,而顯得不耐煩。
  • 節節課吹牛,90%學生成績優異,這樣的老師還真有
    初中是一所鄉鎮初中上學,老師水平有限,很多都是兼任的學科教學,專業度有限,甚至有一些老師照本宣科。初中歷史老師是位年輕女老師,管理學生經驗不足,上課課堂鬧哄哄,聽課的人很少,一般都是她講課板書,我們做筆記,然後勾教材的知識點,毫無興趣可言,就是為了完成任務去學習。
  • 鬧哄哄的會議|共讀
    鬧哄哄的會議|共讀 文/張會彥 「是你挑起了這一切!
  • 開學了,做個吃了會變的聰明吐司吧
    正因為日常做得太多,大家對吐司的口味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教大家把吐司做得更好吃。愛生活、愛麵包、愛藝術、有趣活潑的麵包師Vee老師給出了建議:使用隔夜冷藏中種法,把麵團的發酵時間在低溫中儘可能延長,讓部分麵團發酵「熟成」,充分釋放乳酸的香氣,這樣做出來的吐司會更加香醇,還能減緩老化速度。
  • 於永正老師的「魅力」課堂——讀於永正《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雖然已經連續兩天從不同的方面談了自己讀於老師《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的閱讀感受,但我覺得還不夠,於是今晚,歪在沙發裡,又把於老師的這本書讀了一遍。讀於老師的書能讓我「靜心」,讀於老師的書能使我「明理」,讀於老師的書能給我「啟智」。讀於老師的書,我知道了應該這樣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知道了做教師要怎樣寫教學隨筆好教育故事,我也感受到了於老師的課堂是有魅力的課堂。
  • 老師做得不對時,孩子是該質疑,還是妥協?聰明家長都是這樣做的
    小達放學回家後,興奮地說:「爸爸,我今天在課堂上給老師挑出了一處錯誤。」爸爸聽後,嚇了一跳,趕緊問他是怎麼回事。原來在歷史課上,老師在講解鴉片戰爭的時候,把時間說錯了。於是,小達大膽舉手,當場質疑老師。然後,老師虛心接受了小達的建議,迅速改了過來。聽了整個事情的經過後,爸爸有些擔心,擔心兒子當著這麼多學生的面挑老師的錯,會令老師很尷尬。
  • 演講稿例文:做有情懷的老師,做有溫度的課堂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事們: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有情懷的教師,做有溫度的課堂》。今年,我剛剛踏入教育行業,成為一名英語老師。心懷立德樹人的教育夢想,踏上樸實厚重的三尺講臺,來到孩子們中間。記得當我第一次走進教室,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青澀的面龐,一雙雙清澈的眼睛,我先是有些慌亂,我急切地問自己,你能教好他們嗎?你能為他們的成長引路嗎?你能擔得起他們的期望嗎?
  • 美術老師VS文化課老師,要不要這麼真實!
    · 關於課堂 ·美術老師課堂靜悄悄文化課老師課堂鬧哄哄美術老師作業布置一幅畫要畫很久文化課老師作業布置很多類要做很久美術老師撕了讓你重畫文化課老師撕了讓你重寫美術老師首推中央美院清華美院文化課老師力推清華北大無論是哪個老師他們一路陪著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