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農業地域遼闊,自然景觀優美,農業經營類型多樣,農業文化豐富,鄉村民俗風情濃厚多彩,在我國發展休閒農業具有優越的條件、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那麼如何理解農業、休閒農業、旅遊、鄉村旅遊這些概念呢?
小編邀請到了,河北三農發布總編輯、河北政企信息服務中心總監,三農媒體聯盟創始人「倪少新」給大家解讀「農業、休閒農業、旅遊、鄉村旅遊有什麼區別」。
1、休閒農業與一般農業,主要有三個方面區別。
一、是從內涵來看,一般農業是單一型的,如種田的只種田,養殖的只養殖;而休閒農業的涵蓋面很廣,是融合農業種養、加工、銷售、娛樂、休閒等為一體的新業態和龐大產業體系。
二、是從功能來看,傳統農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農副產品;休閒農業除提供農副產品外,還具有生活休閒、生態保護、旅遊度假、文化傳承、教育等功能。
三、是從效益來看,一般農業主要依賴資源、勞動力的投入,效益比較低;休閒農業則通過運用休閒元素,使農業開發更多的價值,即使是普通的農產品價格也大幅提升,效益十分可觀。可見,休閒農業是一般農業的轉型升級,是在體驗經濟時代為滿足人們休閒體驗活動的一種複合型、高效益的農業。
2、休閒農業與旅遊
兩者相同的是都為城鎮市民提供休閒體驗服務。不同之處在於,旅遊更多的是偏向於現代化設施設備的投入和建設,注重商業文化經營。而休閒農業偏向於自然生態、農業生產和農村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是讓人們從中得到體驗認知和怡情養性之目地。
3、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是指以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風貌以及人文遺蹟、民俗風情為旅遊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主要客源市場,以滿足旅遊者鄉村觀光、度假、休閒等需求的旅遊產業形態。 首先,鄉村旅遊是依託特色村容村貌、鄉村民俗風情、鄉野田園風光等資源,為遊客提供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娛樂體驗、健康健身、會務等項目的新興旅遊方式。 其次,鄉村旅遊發生在鄉村地區,且以「鄉村性」為核心吸引要素,因而是與都市旅遊相對存在的區域綜合性旅遊形式。
4、如何區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
嚴格來說,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是兩個相近又相異的概念。休閒農業的基本屬性是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提前,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遊客觀光、求知、參與農事活動等融為一體,供遊客領略在其他風景名勝地欣賞不到的大自然濃厚意趣和現代化的新型農業藝術。可見,休閒農業是農業和旅遊交叉結合產生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形態,是農業的衍生品,離開了農業,休閒農業便無從談起。
而鄉村旅遊更加強調空間維度的地域觀念,它將整個鄉村地域系統作為開發對象,主要是以具有典型鄉村景觀意象的聚落、建築、環境,乃至非物質性的鄉村民俗風情等為旅遊吸引物。因此,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在範圍上有著一定的重合,但是,二者又有明顯的差異性。休閒農業強調的是農業與旅遊業產業活動的同步性,鄉村旅遊強調的是旅遊產業活動與鄉村人文屬性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聯性。
近年,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支持休閒農業的發展。「新哥」從實踐來看,發展休閒農業對於促進現代農業建設、鄉村振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五個有利於」。
一、是有利於促進農業功能拓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傳統農業是自給自足的農業,農業生產散小差的狀況較為嚴重。發展休閒農業,圍繞滿足城鎮市民日益多樣化的休閒需求,通過依託農村山水資源和一二產業發展基礎,把農業與旅遊業結合起來,與餐飲、教育、文化、娛樂、交通等服務業結合起來,加大農業產業基地建設,開發休閒體驗項目,從而促進農業功能拓展、產業鏈條延伸,達到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目的,這正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有效途徑。
二是有利於促進農民農業增收。
發展休閒農業,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商品化率,增加農民的生產性收入,而且可以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工資性收入。據統計,休閒農業每直接安排1個勞動力就業,就能帶動交通、商貿、旅遊、餐飲等相關5個行業增加就業的機會。目前全省休閒農業直接吸納農民就業24.2萬人,間接帶動就業人數達到120萬人。一些休閒農業企業還通過租賃農民土地發展規模經營,按照平均每畝每年付給農民600元租金計算,湖南省休閒農業企業每年要付給農民土地租金10多億元,農民不用承擔任何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就能得到可觀的酬金。
三是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休閒農業的興起和發展,可以帶動農業產業和餐飲、娛樂業發展,改善農村基礎設施,並將城市文明融入農村,提高鄉風文明程度,從而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實踐證明,休閒農業發展好的地方,新農村建設也搞得比較好。如寧鄉縣的關山村、望城區的光明村就是由一些休閒農莊帶動發展起來的,現在既是遠近聞名的休閒農業基地,也是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四是有利於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長期以來,很多產業資本流向城市,農村發展嚴重不足。新時期要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關鍵是要構建城鄉互惠、工農一體的新型城鄉關係,促進城鄉資源要素均衡配置。引導城市資本到農村發展休閒農業,客觀上促進了「以城帶鄉、以工輔農」,引導城市的資金、技術、先進經營理念等生產要素向農村轉移。據統計,目前湖南省5000多家規模以上休閒農莊90%以上是城市工商企業家投資興建的,共計投入資金上千億元。這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五是有利於豐富旅遊產品體系。
我國農村地區聚集了70%的旅遊資源,休閒農業發展潛力很大。發展集農業生產、農村觀光、休閒度假、參與體驗於一體的休閒農業,對於適應我國旅遊消費結構轉型,培育新型消費業態,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具有重要意義。發展休閒農業還能為人們提供短線旅遊資源,緩解旅遊旺季各大景區的壓力,如每年的黃金周期間,國內各地名勝古蹟、大景區都是人滿為患,既造成交通堵塞、遊客花錢遭罪受,又使得部分地區的物質文化遺產受到破壞,發展休閒農業則能提供更為豐富休閒產品,有效滿足人們的休閒需求。
如果您投資休閒農業、山莊、鄉村旅遊、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旅遊景區需做可研報告,做規劃設計方案,農莊改造需要規劃設計,項目建設需指導與服務等。請和我們河北三農發布 編輯部聯繫。
河北三農發布 編輯:慄晴 編審:倪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