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每個人都有自己規律的生物鐘,來保證自己在該睡覺的時候犯困,而睡飽了之後就會醒來。
不僅我們成年人如此,孕期的小寶寶也有屬於自己的生物鐘,也有幾個固定的時間是自己睡眠休息的時間。
睡眠對於胎兒的發育至關重要,因此孕媽要了解寶寶的生物鐘,在寶寶休息的時候不要打擾他!
整個孕期,胎兒的睡眠是有一定規律的。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其實是有他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雖然生活的子宮環境黑漆漆的,但胎兒能通過大腦來感知媽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進而對外界的時間做出區別和感知。
因此,孕媽千萬不要打擾到寶寶的睡眠,尤其是當寶寶處於休息的時間段,更不要影響到TA的休息。
1) 吃完飯1小時之後
相信孕媽都有這樣的感受:當自己進食之後,胎兒會異常的興奮,胎動也會頻繁起來。
這是因為孕媽吃完飯後,身體內的血糖增加,胎兒也汲取了足夠的營養,就像人吃飽飯之後,有了很大的滿足感,因此就會表現得十分開心。
不過在吃過飯一個小時之後,胎兒就會慢慢地安靜下來,這就表示胎兒要睡覺了。孕媽能做的就是儘量不打擾,不做大幅度的活動。
最好這個時候和寶寶一起休息,更加有利於胎兒的發育。
2) 晚上11點以後
成年人在晚上11點之後,大部分都已經進入到了睡眠狀態,而胎兒也即將開始自己的睡眠時間了。
可能很多孕媽覺得睡覺前胎寶寶的運動比較多,這是因為臨睡前,周圍環境安靜,而孕媽思維比較集中,就會十分明顯地感受到寶寶的胎動。
當寶寶玩累了之後,自然就會慢慢地歸於平靜,專心地睡覺了,此時,孕媽媽也要安靜地躺下入睡,不能養成熬夜的習慣,否則很容易打亂寶寶的生物鐘,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胎兒對時間的認知主要還是靠自身的神經系統發育,當然外界因素也會對它們產生一定的影響。
1. 胎兒熟睡時,外部環境不要太嘈雜
孕6個月的時候,胎兒的聽力系統發育得比較成熟了,甚至和成年人的聽力所差無幾,可以很清晰地聽到外界的聲音。
如果在寶寶休息的時間段,媽媽所處的環境十分嘈雜,無疑就會影響到寶寶的休息。
因此在寶寶休息的時候,孕媽要保證外部環境的安靜,可以選擇看一些書籍或者一些其他安靜的事情來做,讓胎寶寶好好地休息。
2. 晚飯及睡前,減少水的攝入
孕期隨著胎兒的不斷發育,子宮會被撐得越來越大,壓迫到一旁的膀胱,孕媽自然也會出現尿頻的情況。
尤其到了孕晚期,尿頻的情況愈發嚴重,孕媽在夜裡需要頻繁地起夜,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了孕媽自己的睡眠質量,也會吵到熟睡的寶寶。
因此為了減輕尿頻的情況,孕媽在睡前,就不要喝一些湯湯水水了,減少起夜的頻率。
有規律的作息對平衡人體的生物鐘至關重要。
因此,孕媽要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對於那些入睡困難的孕媽,可以睡前聽聽音樂,洗個熱水澡,這都有助於孕媽放鬆身心、利於助眠。
午飯後,可以適當午睡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可以有助於孕媽提神,也可以讓胎寶寶睡個好覺。
適量的運動對孕媽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對以後的分娩也有幫助。
但在睡前是不宜做大幅度的運動的,運動後的孕媽神經興奮,胎兒也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復平靜,會影響到孕媽和胎兒的睡眠。
寫在最後:
孕期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對於胎兒的大腦發育和身體發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寶寶休息的時候,孕媽要儘量保持環境的安靜,這樣才不會打擾寶寶的休息,讓他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