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流行升級「智慧教室」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大學流行升級「智慧教室」

  剛剛過去的暑假,一些大學校園做了「小手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利用暑假對部分教室進行了智慧化升級改造,共建設了33間智慧教室、兩間互聯互通智慧教室,在這裡,智能黑板取代了多媒體投影儀和幕布,實現實時編輯標註和保存功能,使傳統教學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轉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8號教學樓在改造工程中增加了多媒體設備,突出智慧功能……近兩年來,國內外大學教室掀起一股改造潮,以往傳統教室中「講臺+課桌」的標配變成了「大屏幕+可移動桌椅」,嚴肅古板的教學環境一下子變得新潮起來。

  新教室注入「黑科技」

  走進中央財經大學的多功能互動教室,筆者眼前一亮:學生圍圈而坐,教師移動上課,完全打破了傳統教室的布局。

  教室內設有6臺多功能實驗臺,每個實驗臺可以坐6名學生。實驗臺配有兩塊公共顯示屏和4個信息盒。信息盒用於控制師生自帶的筆記本和平板電腦,手機可接入公共顯示屏。在這裡,同一工作檯上的學生可以將自帶終端設備上的內容投到公共顯示屏上和大家共享,雙屏設計便於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對展示內容進行對比和點評。除組內互動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中控面板將自己或任意小組學生的屏幕分享到每一張實驗臺的屏幕上,輕鬆實現組間互動和集中講評。

  與傳統講臺的位置不同,這間多功能互動教室的講臺是可移動的、帶滑輪的輕便矮臺,教師可以拉著講臺到每一張實驗臺前,參與學生們的討論。

  這間教室還給老師準備了「大玩具」——智能交互觸摸大屏。教師可以直接用手指或書寫筆在屏幕上寫字,並能選擇不同顏色,將板書保存為不同電子格式發送給學生。假如教師不想手寫,可以用鍵盤打字。最方便的是,教師用手指在屏幕上點擊就可打開文件、調用軟體,大屏幕還能與教師電腦屏幕相連。

  在多功能互動教室上專業英語課的學生對教室的評價是:酷!課程關注英文的專業論文寫作和討論,這樣的教室正適合進行小組展示、比較和互動。授課教師在各個實驗臺間穿梭,聽取學生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學現場更像是小組研討,氣氛輕鬆而熱烈,高參與度使學生精力更為集中,提高了學習效果。

  像中央財經大學這樣改造教室空間的國內外高校還有許多。

  清華大學將第三教學樓7間扶手椅教室改造成討論教室,將桌椅更換為變形桌椅,只要將桌子旁邊的副板撐起來,就可以將6張方桌圍成一個圓桌進行討論。

  北京大學對地學樓進行了改造,除兩個階梯教室外,其餘31間教室全部改為研討教室,桌椅也可以自由組合。

  對外經貿大學的教室改造後舒適度高了,學生不用挺腰直坐,而是可以舒適放鬆地坐著。同時,學校將有限制的無線網絡引進教室,跟課堂綁定,只有上課的師生才能夠使用這個教室的網絡,減少了課堂的管理成本。

  美國聖瑪麗大學將主動學習教室建在學校的圖書館。由於圖書館人來人往,主動學習教室需要承載多種活動,實現不同功能。將帶輪的桌椅推開,教室就變成了瑜伽社團的活動場地,將桌椅排成U形,就可以用於小型研討會或演講,將桌椅排成四組,就可以進行分組討論。由於桌椅可以靈活組合,教室還設置了移動的立式「充電樁」,方便學生和老師給手機、筆記本電腦充電。

  並非所有教室都適合改造

  教室改造旨在將傳統教室轉型升級為主動學習空間,然而在改造過程中也出現了不成功的案例。這些教室未能實現最初的設計理念,投入使用後顯現出一些弊端。比如,因預算和經費不夠用,後勤負責桌椅、天花板、燈具、電視屏幕和配電,教學技術團隊負責音視頻系統和外圍設備,不同團隊難以配合,不得不互相妥協,降低了改造質量。再比如,主動學習空間通常對生均面積要求更高,原本能坐下60名學生的教室在改建後或許只能容納45人。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阿提特學習館於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當初讓這裡的普通教室變成智能教室,設計團隊花了五年時間,困難重重。團隊拿到的經費只能用於IT相關領域,不能用於教室基礎設施改造。所以團隊只能把那些一看就是20世紀70年代風格的桌椅板凳保留下來。近期,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才找到解決辦法,學校成立了教室改進委員會,將以專項資金的形式把教室改造涉及的不同領域協調起來進行整合改造。

  今年2月,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宣布了靈活學習空間計劃。這是一項為期五年的教室改造計劃,預計會對最多50間教室進行升級。

  早在2010年,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就已經開始著手「靈活教室」概念的應用。彼時相關工作主要由教師卓越中心主導,教師調查顯示,很多老師希望自己能在教室更多互動、更多走動,擁有可移動的桌椅。從2010年到2018年,相關的教室改造工作一直在進行,但由於沒有形成詳盡的計劃無法有效推進,教室改造只能用邊角餘料的經費,比如年末剩餘的款項。此次新計劃剛啟動三個月,改造工作又遇到了障礙:在新教室設計下,需要減少一定的桌椅數量;但大多數教師需要上大課,他們希望能在大課上實現小組活動和討論。這個矛盾難以調和。

  對此,喬治亞州立大學學習環境副主任李·韋伯斯特認為,當前院校轟轟烈烈的教室改造風潮中存在一個被忽略的顯著問題,那就是:很多負責人對教室空間缺乏基本的了解。大多數教室的生均使用面積只有1平方米,這種教室改造難度很大。只有那些空間比較大的教室改造起來難度更低,因為不需要減少桌椅數量,還可以通過一些桌椅採購方案的調整來增加座位。「不能把全校所有教室都打造成主動學習教室。」他說。

  用好新教室離不開教師主動參與

  教室改造完成是主動學習的開端,但如何使用好這些集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新型教室,教師是一大關鍵因素。

  事實上,一些教師並不願意了解那些「看上去很美」的新教室的新功能,還延續著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沒有達到教室改造的初衷。還有一些教師對教室改造帶來的教學方式轉換感到不安和不適應,仍選擇將課程安排在傳統教室內,使花大價錢建設的新型教室成了擺設。

  如何幫助教師把新型教室的功能用起來?

  聖愛德華大學設置了學習空間經理一職。他們給教師講解新型教室的功能,讓他們有目的地思考何種教學方式最能改進學習效果,同時,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方式融入教學。

  目前,聖愛德華大學已經配置了五六個以主動學習為特色的新型學習空間。學習空間經理盧卡斯發現,其中一間教室一直沒有被用起來,為此,她有意將一些課程安排到這個教室。很快她發現,有教師開始主動思考要如何利用這個教學空間的新功能。當然,有的教師只做了微小的調整,比如上一堂課的使用者將桌椅排成U形,那麼後來的教師就繼續使用U形。即便如此,教師總算意識到了教學空間重構之後的好處。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專門舉辦了研討會和改造教室開放日活動,讓教師實地體驗新的教學空間的每一項功能。嘗鮮使用新型教室並給予高度評價的大學教師,靠著口碑效應令更多老師了解到了新教室的好處和功能,帶動了處於觀望階段的教師加入進來。

  如今,新型教室已擁有越來越多的新功能:錄播系統、跨校遠程互動、雷射超短焦投影、虛擬實境系統……業內人士認為,這些科技的存在不能只為了花哨好看,當教室改造完成後,對教師進行培訓也極為重要。只有這樣,新教室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從而有效幫助學生轉變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

  林小魚

相關焦點

  • 智慧教室:大學流行升級「智慧教室」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利用暑假對部分教室進行了智慧化升級改造,共建設了33間智慧教室、兩間互聯互通智慧教室,在這裡,智能黑板取代了多媒體投影儀和幕布,實現實時編輯標註和保存功能,使傳統教學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轉變。
  • 歐帝智慧教室互動黑板入駐郟縣,加快智慧教室升級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日益普及,智慧黑板逐漸出現在校園中。2020年,歐帝390塊智慧教室互動黑板入駐郟縣,並在一周時間內分批對1600位老師進行了培訓,受到廣泛關注。通過引入並培訓智慧黑板,郟縣教師了解到歐帝智慧教室互動黑板的強大功能,掌握了使用方法,為高效課堂注入強勁動力,助推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 南開大學將投入使用研討型智慧教室
    日前,為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構建新型智能化教學環境,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公共教學樓與八裡臺校區二主樓同步「上新」了16間研討型智慧教室,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投入教學使用。與傳統教室的固定陳設相比,智慧教室重構了教學空間、融入了智能設備。
  • 浙大教室智慧升級,體驗感太贊了!
    其中, 15間為不同類型的智慧教室, 100多間進行整體式改造, 實現智慧升級,
  • 漫談智慧教室:一篇文章看懂智慧教室(教學空間)全部分類
    今天與其說是給各位展現分類,不如說是列舉出現的名稱,因為當下的名稱之多多到無法通過一般的歸納方法進行分析,接下來就列舉一些常見的智慧教室名稱以及解釋說明,這裡的智慧教室是廣義的智慧教室,更確切的說是此次各個高校空間改造風潮中出現的各個空間名稱,這些名稱命名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以支撐的教學方式命名:PBL教室,TBL教室,研討型教室
  • 浙江工商大學建45間智慧教室和一間教學可視化中心
    本報訊(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林曉瑩)「講臺+課桌」的標配變成了「大屏幕+可移動桌椅」;指尖輕觸講臺前的大屏,圖文並茂的教程一目了然;實時編輯標註和保存功能,讓教師和學生每一個交互過程「雁過留痕」……日前,浙江工商大學對部分老教室進行了智慧化升級改造
  • 智慧教育包含哪些內容?智慧教室和智慧課堂有何區別?
    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中,浙江大學率先描繪「智慧校園」藍圖: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   2018年6月7日,國家標準《智慧校園總體框架》(Smart campus overall framework)發布。
  • 智慧教室與智慧教學的原理與應用
    媒體信息手段將如何發展,如何支撐教學,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將是何種模式,如何建設智慧教室並實施智慧教學,這些已成為當前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應用熱點。近百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發發展,多媒體信息展示手段與設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輔助教學時代到來,課堂教學多媒體信息手段也不斷演進。
  • 案例篇丨華南理工大學建設智慧教室,開啟智慧教育新模式
    位於廣東廣州的華南理工大學,是一所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學校辦學歷史源遠流長,培養出一批科技骨幹、著名企業家和領導幹部,發展為一所以工見長,理、工、醫結合,管、經、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 「我給南華大學的智慧教室打100分!」
    今年,南華大學新建了一批智慧教室,為師生提供了全新的數位化教與學環境,致力於推動教學模式創新,提升課程質量。「這對於我這種專職老師來講,我覺得這就是我的福音……」高老師說到。「智慧教室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我覺得對於兒科護理這門課來講,智慧教學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 智慧教室專欄|高校為什麼需要建設智慧教室?
    ▲ 課堂不做「低頭族」(圖片來自網絡)本科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然而當前的大學課堂讓人憂慮,主要表現在:第一、學生的參與機會不均衡,如果老師處在專心致志上課狀態時,他的教學控制範圍很小,就教室的物理空間而言,
  • 科技感十足,華中科技大學建造97間智慧教室
    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智能教育、學習者為中心、智慧教室、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成為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詞。華中科技大學把「增加智慧教室和小班教室的數量,優化部分教學設備,進一步改善教學條件」列為校園建設的重點。
  • 東南大學「拍了拍」你,智慧教室你心動了嗎?
    物聯智慧教室,全新未來課堂智慧教室,不僅是新技術的突破,更是教學模式的轉變,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第一批51間智慧教室不僅實現了教學設備的智能化,教學環境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走進教學樓便是另一番新天地。
  • 華東師範大學108間青鹿智慧教室閃亮登場!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建設的108間青鹿智慧教室正式交付驗收。讓我們先來看看它們長什麼樣!   怎麼這升級後的智慧教室似乎和舊課室沒多大區別?只是加多了幾個電子屏?   emmm當然不是的!,投入建設108間智慧教室,為師生們打造了互動教學的「夢想教室」,你喜歡的互動課堂來了!
  • 什麼是「智慧教室」?什麼是「智能教室」?
    「智慧」這個詞來自哲學,它在古代就已存在。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將哲學行為描述為「追求智慧的接近智慧」。在中國古代,王衝用「智慧」作為區分人與萬物的標誌,並提出了「人,其所有的一切在其中的平衡點——」其中有明智之人的見解。
  • 智慧教室賦能品質教改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智慧教室建設成效輻射省部...
    孫輝以「智慧教室體系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為主題,圍繞學院智慧教室建設背景、建設思路、具體舉措、建設成就以及未來規劃五個方面,以學院智慧教室實際使用效果為現身說法,向參會高校代表詳細闡述了智慧教室體系化建設的經驗和成效。從規劃、建設、管理、課堂效果等多個方面的全景展示,為其他學校智慧教室支撐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目標升級提供了優秀範例。
  • 智慧創客教室解決方案
    此一教學方法,目前已逐漸被許多法國的大學所採用。自從晚近3D列印技術普及化,以及「群眾募資」的概念開始盛行後,「創客」這個詞也漸漸被人拿出來討論。創客的英文叫Maker,又被稱作「自造者」,雖然與過去美國教育學者杜威所提倡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理念有所接近,但主要是在網際網路興起之後,讓人可以透過科技來進行動手操作的機會。
  • 兩塊86寸液晶屏現身浙大教室,可以隨時保存老師的板書!智慧教室太...
    除了西1-105和西1-107之外,還有一批「智慧教室」正帶著「遠程交互」「無線投屏」「物聯網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等多種科技配置,走近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教學平臺與資源、教學方式和教學體驗的升級轉型。
  • 科大「智慧教室」正式投入使用 科技感十足
    一面黑板、一張講臺和幾排固定桌椅,這是大學教室留在許多人記憶中的深刻印象。然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運用,讓大學教室正在「改頭換面」,外觀上更具「顏值」,內涵上更有科技感。電動窗簾、可升降講臺、可自由擺放的桌椅、86寸智慧大屏、直播與錄播系統……隨著2020秋季學期開啟,經過改造升級,中國科大15間「智慧教室」正式投入使用,迎來了2020級本科和研究生新生。9月20日,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走出科大「智慧教室」,探訪它的與眾不同。
  • 「技術創新」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設研究
    以國家政策為指引、教學改革為背景,越來越多的學校將智慧教室建設提上議程,有的學校已經建設了幾間或者幾十間智慧教室。高校智慧教室建設沒有統一的標準,最大的特點就是「個性化」。各大院校想實現的功能不盡相同,智慧教室的類型就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