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楚漢爭霸時,漢王劉邦一度陷入困境。許多將士趁夜離開,韓信因為得不到重用,也選擇離開。蕭何聽聞韓信離去,來不及稟告漢王,便趁著月色去追韓信。未幾,劉邦聽說心腹蕭何也走了,大怒。不久,蕭何返回營帳,劉邦見此心情大好。蕭何來不及解釋,就勸說劉邦接受自己追回來的「逃兵」韓信。劉邦準備給韓信一個小職位,蕭何又勸:「橫掃天下,非韓信不可。欲用韓信,非大將不可。」劉邦準備召喚韓信,封以大將。蕭何第三次勸說:「呼上將如小兒,邀人才而禮傲慢。當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劉邦同意,廣做宣傳。又力排眾議,將戰陣之事,全權委託給韓信。自此,韓信執掌漢軍大權,東徵西討,助劉邦定鼎天下。後人評說:「劉邦九敗而得韓信心,一勝而遂天下志。」蕭何月下追韓信,三勸漢王立軍神的故事也廣為流傳。
學校準備選取一個歷史名人作為學生榜樣,要求學生自主推薦。劉邦、蕭何和韓信三人是熱門人選。你覺得哪一個更稱得上學生榜樣?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封推薦信。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本題可從三個方向立意。
①劉邦:不計前嫌(不計蕭何走)、明辨輕重(封「逃兵」以大將)、勇於納諫(三聽蕭何勸)。
②蕭何:行事果決(月下追韓信)、信念堅定(再三勸漢王)、知人善任(慧眼識英雄)。
③韓信:知所行止(不得用即走)、自強自尊(要得封大將)、能力超群(助王定天下)。
就選擇人物而論,本題沒有最好選擇之說。劉邦、蕭何、韓信皆可。
就立意而論,方向①選「勇於納諫」為上品立意,方向②選「知人善任」為上品立意,方向③選「自信自尊」為上品立意。
上品之上,為頂級立意,即選擇多個角度,進行複合立意。
就考試出新而論,多數人肯定會選劉邦和蕭何,因為材料主體是此二人,但若思維更通透者,可選韓信。以「身負才華,自信自尊」為主題,更顯當代廣大青年之志氣。當代學生以韓信為榜樣,必可學而至,既符合主題,也言人未言
必須要符合推薦信的格式,否則一律不能上一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