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海中暢遊
蕭何有伯樂之慧眼,辨認出韓信天縱之才,月下追韓信成一出佳
蕭何和劉邦同鄉,與劉邦關係親密,最早在劉邦做平民百姓的時候,蕭何作為縣令手下的官吏就常常保護劉邦,在劉邦當上亭長之後蕭何還常常幫助他。等到劉邦需要須服役的時候,沛縣的官員贈200錢給劉邦,蕭何一人拿500錢給他。蕭何曾經幫助秦朝的御史處理公務,工作能力優秀,蕭何拒絕了御史的招攬,劉邦有反抗之心後,蕭何成了劉邦的助手,協助劉邦處理公務。
由此事可見,蕭何有一雙慧眼,否則怎麼會在一開始就交好劉邦,並且拒絕秦朝御史接受劉邦的招攬。淮陰普通百姓出身的韓信從小家庭窮苦,父母疏於教育,自然看起來吊兒郎當的,這個韓信他就像普通的少年墮落了一樣,整日迷茫,四處遊蕩,既不能做官,也不會做生意,生活都成問題,於是韓信就去鄉親家蹭吃蹭喝,開始還沒人說什麼,但這日子久了,大家都避之不及。有一次,韓信本人照常去蹭吃,這回蹭的太狠了。
在一個亭長家裡蹭吃蹭了幾個月,亭長的妻子非常厭惡了,又不好意思說,於是她想了一個辦法,每天早早起來,做早飯然後吃掉,韓信起床之後就找不到飯,他知道對方嫌棄他,生氣地和他們斷絕了關係。經過這一個事情,韓信改掉了蹭吃蹭喝的毛病,只因為不願再看人臉色。再接下來的日子裡,有兩件事情對韓信的改變至關重要,一個是有個老大娘看他可憐主動送他飯,送了六天,韓信說:我會報答你的。
老大娘笑著說:我看你可憐,不圖你報答,你看你自己都吃不飽飯,拿什麼報答。韓信心裡鬱悶,但也知道對方說的是實話。還有一件事情打破了韓信生活的平靜,逼迫他變得不平凡,淮陰有個屠戶,屠戶的兒子與韓信相仿,平日一群小年輕很是看不起蹭吃蹭喝的韓信,終於有一次,玩笑開大了,這個屠夫的兒子說,你帶著刀劍,你個子高大,但你是個膽小鬼啊,大家可都知道這事。
今天大家都在這,你要證明你不是膽小鬼,不怕死,就拔出你的劍刺我,如果你害怕,不如從我的褲襠裡鑽過去吧。圍觀群眾聽了這話,都盯著韓信等他做決定,甚至有人開始起鬨讓韓信打對方,韓信捏著拳頭做出了令人驚訝的決定,從那以後,這裡的人都覺得韓信膽小是懦夫。韓信離開去投奔了項梁,後又跟著項羽,項羽並不重用他,他投靠了漢王,在漢王那裡依舊默默無聞坐冷板凳。這麼多人都不看好的一個人究竟怎麼才能脫穎而出呢?
千裡駒經常出現,但他的伯樂不出現他只得默默無聞。誰是我的伯樂呢,坐冷板凳的韓信常常這樣想。但是,災難總不期而至,福氣很難求過來,作為一個小官,生存處境艱難,規矩多,作為一個鄉野間長大,市井中混跡的少年,即便跟著在當時最驚才豔豔的項羽和劉邦的小兵歷練幾年,依舊按奈不住那骨子裡的不羈和真性情,說這麼多是想表達,韓信犯法了,即將被處死。前面斬了十幾個人了,輪到韓信,韓信看到了滕公,求生欲讓他大聲說「漢王難道不想一統天下了嗎?不然怎麼會殺壯士啊。
」韓信本人高大威猛,滕公嘖嘖稱奇,放了他。滕公與漢王劉邦是自小就是朋友,他覺得韓信不錯,通過交談覺得這個人是個人才,就跟劉邦打報告,「上次犯法的幾個小官有一個很不錯,有才華,以後會有大用處的。」劉邦給自己發小面子,封了個治粟都尉給韓信,但心裡並不覺得這人有多麼天才。治粟都尉是個什麼官呢,顧名思義和粟有關,再加上當時正值楚漢爭霸,這個職位就是負責軍事活動中後勤部分的糧食部分。
韓信做這個官,就像是孫悟空封了弼馬溫一樣,從現代的觀點來看,不說歧視官大官小,就單單說人職匹配程度就是大大的不符合。韓信不服氣,但韓信沒有金箍棒,只得憋著。這滕公,只是救了人,並不是伯樂啊。有一次,劉邦出兵打仗,對於此次戰事,士兵沒有勝利的信心,軍心一動搖,逃兵就出現了,而且還挺多,這時候,蕭何向劉邦也推薦了一次韓信,劉邦置之不理,不理睬韓信。
韓信心裡非常受傷,他憤憤不平,心想你不用我,我也不給你賣命,月亮照著,韓信和一夥一起逃兵跑了。蕭何很關心韓信,一聽說韓信跑了,唯恐他跑遠,來不及給上司劉邦打報告,就跑去追,追的太急其他人也都不知道蕭何去哪了。月亮下,韓信先跑了,蕭何再後面追。天亮之後,蕭何不見了這個消息傳到了劉邦那裡,劉邦非常難過,也很憤怒,蕭何對他來說就像左右手一樣,原來劉邦以為蕭何不告而走,逃跑了。
他哀嘆:我對你不好嗎?哪一點對不起你蕭何啊?為什麼逃跑啊?其他的臣子見他傷心,勸告:大王不要難過啦,丞相或許有要緊的事情,來不及說,很快就會回來的。劉邦聽了,面色稍霽。過了兩天蕭何蕭丞相依舊沒見人影,劉邦問左右大臣,都說不知道,沒看見。劉邦的怒火滿值,派人出去找。又過了兩天,蕭丞相自己回來了,一回來就主動拜見了漢王,漢王一聽非常高興準備迎接,但見了蕭何之後卻扯出一臉怒色質問,蕭何解釋說去追韓信,劉邦憤怒簡直實質化了。
那臉色,請大家自行腦補:結婚紀念日妻子在家中等丈夫,很晚很晚才回來,一開始想著回來就開心了但還要假裝質問,發現丈夫是和初中同學去吃飯,還是女同學。劉邦罵道:我不信,你個騙子,那麼多將士你不追你追韓信。蕭何無奈,解釋道:韓信天縱之才,很難得到。
大王想奪天下,這個人一定要有,天下沒有第二個了。劉邦將信將疑給蕭何面子說封他做將領,蕭何說一般的將領不行。劉邦無奈,封韓信做了大將。後來的史實也說明了蕭何確實是伯樂,韓信確實是千裡馬,那月下追韓信確實是一出佳話。自小在鄉野間,長成後遊蕩市井,人嫌狗憎年少時,冷板凳仍然坐不慣一腔熱血的韓信有沒有讓大家喜歡呢?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