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臺搭建「黃金水道」
炎炎夏日,在廈門市跨境電商產業園裡,滿載著貨櫃的貨櫃車來來往往,工作人員都在忙碌著。中外運空運發展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跨境電商作業中心經理薛文川告訴記者,眼前一輛剛剛停靠的貨櫃車,裝載的正是剛從臺灣送抵廈門的海運快件。這批海運快件以服裝、食品和個人網購商品為主。經廈門海關與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現場開箱驗放後,就可進入派送程序。其中,個人網購商品最快次日就能送貨上門。
海運快件與一般的郵件不同,貨物品類繁多,監管要求也更高。早在2012年,廈門就曾率先開通兩條航線,嘗試兩岸海上快件運營。不過,受制於當時海運航次少和通關慢等因素,最終因虧損停運。近年來,隨著廈臺兩地經貿往來,尤其是兩岸跨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兩岸的港口、電商等行業從業者迫切希望開放廈臺海運快件業務新通道,並經多次對接、協調達成方案。
在此背景下,2014年2月,海關總署正式同意廈門開展廈臺海運快件業務,廈門也成為大陸首個獲準經營兩岸海運快件業務的城市。當年7月31日,從臺灣臺中港鳴笛起航的「中遠之星」客滾船,滿載首單海運快件抵達廈門。隨著兩岸海運快件業務的成功「試水」,臺灣和廈門之間搭建起了一條運輸費用更省、運輸時間更短的「黃金水道」。
薛文川告訴記者,今年3月31日以來,進口快件量逐月上升。得益於此,從臺灣至廈門的進口海運快件航線,已從最初的每周兩個班次調整為每日至少一個班次。「下一步,中外運還將繼續做好海運快件相關的市場推廣,讓更多客戶了解海運快件,使用海運快件。」他說。
海運快件市場前景可期
從臺灣到廈門的進口海運快件航線已經實現了常態化運營,而廈門出口臺灣的海運快件航線等相關工作也在推進當中,逐漸步入正軌。
2日,「中遠之星」號裝載著首批出口的兩岸海運快件,緩緩駛離廈門港。它利用夜間直航,夕發朝至,把出口海運快件從基隆轉運至臺北快遞貨物專區通關。這是兩岸出口海運快件的首票測試,標誌著廈臺海運快件實現雙向運營,也意味著海峽兩岸海運快件專區(臺北港快遞貨物專區-廈門海運快件及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實現了雙向對接。
「目前,海運快件出口業務仍處於磨合期。」薛文川說,就此次首票測試的情況來看,出口兩岸海運快件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及時解決。比如,大陸企業對臺灣的清關條件還不夠熟悉,以至於在當地需要多繳納稅費。此外,兩岸在碼頭銜接上也需進一步協調。
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正是首票測試的目的。據了解,此次兩岸海運快件的首批試運行,就是為了進一步測試和梳理兩岸海運快件業務中貨物作業、通關通檢、快速分撥、數據交換等相關流程,為兩岸海運快件業務全面雙向開通、正式運行做好準備。
「首票測試主要是公司自攬的貨物,我們對客戶和貨品做了一些挑選。另外,不少客戶目前也還處在觀望階段,所以運量不是很大。不過,海運快件的時效性接近空運的速度,同時在成本上有優勢,所以,我們對於海運快件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薛文川告訴記者,6月份,中外運專門赴臺與臺灣業者開了一場研討會。會上,很多客戶都對海運快件感興趣。據預測,如果全面開放廈門與臺灣之間的海運快件業務,僅電子商務一年至少就有250億元人民幣的對臺貿易量。
量身定製通關便利措施
據廈門快遞行業協會測算,從廈門寄到臺灣的海運快件,相較於空運快件的運輸成本有望降低四成左右。而海運快件由臺灣郵寄至廈門的資費,同樣也會有相當幅度的下調。
讓兩岸海運快件真正「快」起來,體現出「準空運」的速度優勢,廈門海關和檢驗檢疫局通過關檢信息平臺形成統一通關,提高了放行速度和效率。
為了支持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服務兩岸海運快件業務,廈門海關發布公告,允許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試點海運快件業務,放開海運快件運輸工具和停靠碼頭限制。口岸海關負責辦理海運快件承運船舶相關監管手續,採用施加電子關鎖移場至海運快件監管場所。海運快件監管場所負責辦理海運快件的驗放手續。
廈門海關郵局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關同時提供一系列量身定製的通關便利措施,比如實施離港最後裝載、靠港最先卸貨方式,設立專門通關窗口,全面推廣無紙化通關作業等,做到貨物實時驗放,為海運快件通關「再提速」。(潘抒捷 廖麗萍)
記者手記>>>
通道已經打開
相較而言,海運快件有兩個特點:一是快,快速客滾輪往返廈臺之間,單程航行時間最快僅需4小時左右,接近空運速度;二是省,運輸成本與空運相比,有望降低四成。當這兩個特點重合,既快又省的優勢,足以對企業形成強大的吸引力。
當然,市場是需要培育的。查看近一年來海運快件航次航班、運貨量等幾組數據,有關負責人介紹,數據變化反映了海運快件的發展勢頭良好。不過,他也坦承相關數據遠未達到預期,這說明,海運快遞巨大的發展空間需要進一步挖掘。
數據很抽象,問題才是具體的。最直接的問題是,海運快件是否真的可以既快又省地完成運輸?還有不少企業在觀望。企業的這些疑問,只能用實際運營的成效去打消。
在採訪中,無論是監管部門、第三方平臺還是經營主體均表示,只要扎紮實實地把相關工作做好,推進問題的解決,市場很快就會展現它的力量。如今,中外運正在嘗試將收貨方式多元化,由自攬貨物向廠商直接委託、快件公司代理等轉變。而相關部門也在採取措施保障並提高海運快件的通關和出貨效率等。可以肯定的是,通道已經打開,有了這樣的態度與行動,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潘抒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