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海運開通 臺灣快件實現48小時內「倉到倉」

2021-01-21 中國臺灣網

兩岸海運開通 臺灣快件實現48小時內「倉到倉」

2014-07-31 15:37     來源:你好臺灣網     編輯:馬迪

今天上午.滿載首單海運快件的「中遠之星」客滾船抵達廈門郵輪碼頭(你好臺灣網 圖)

  你好臺灣網廈門7月31日消息(記者 郭婕妤 實習生 王健) 今天上午.滿載首單海運快件的「中遠之星」客滾船抵達廈門郵輪碼頭,兩岸快件由此踏上實惠、快捷的「海運之旅」。據悉,此次試航旨在進一步測試和梳理兩岸海運快件業務中從臺灣進口快件貨物作業、通關通檢,快速分撥、數據交換等相關流程,為兩岸海運快件業務全面雙向開通,正式運行做好準備。

  在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之下,這批快件貨物經過快速分撥,快速驗放、快速轉關、快速清關,以與航空快件相同的處理速度,迅速從廈門國際郵輪碼頭奔赴各地用戶手中,實現4小時內完成貨物下船至清關驗放全過程。

  由於目前臺灣方面海運快件業務還未實行,兩岸快件貨物在臺只能以一般貿易方式清關,因此,此次兩岸海運快件貨物還只能實現48小時內從臺灣快件轉運中心至廈門快件處理中心的「倉到倉」,72小時內從臺灣集貨一清關一上船運輸一廈門驗放—分撥一抵達用戶的「倉到門」。待兩岸海運快件全面雙向運行後,將實現72小時從客戶攬貸到用戶手上的「門對門升,真正發揮海峽兩岸「黃金水道竹作用。

  廈門象嶼集團副總裁陳方告訴記者,海運快件業務成本較空運快件節省約40%,更為兩岸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打開了一條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快速物流新通道。這看似簡單的「倉對倉,門對門」服務,是兩岸「三通」中「通郵」的升級版,是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共贏的助推器,承載著海峽兩岸積極探索通關便利化模式,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發展,共同打造兩岸全新的物流新通道的共識與努力。

  廈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也認為,未來,隨著兩岸海運快件業務全面開展,快速客滾輪臺北至廈門兩岸直航僅4小時左右,且可全天候對開,基本可實現7 2小時內快件貨物從交辦到抵達大陸全境縣級城市內的用戶和4天內覆蓋兩岸全境的快件的「門對門」服務。海運快件在成本上較航空運輸的低廉,必將成為兩岸物流發展的全新通道。

  另悉,廈門市政府張燦民副市長和廈門市經貿交流團7月30日下午參加了在臺中港舉行的廈臺海運快件第一單啟運儀式。

領導嘉賓為廈臺首批海運快件揭幕(你好臺灣網 圖)

 

廈門海關關員為首票海運快件上電子鎖(你好臺灣網 圖)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廈臺海運快件實現雙向對接
    早在2012年,廈門就曾率先開通兩條航線,嘗試兩岸海上快件運營。不過,受制於當時海運航次少和通關慢等因素,最終因虧損停運。近年來,隨著廈臺兩地經貿往來,尤其是兩岸跨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兩岸的港口、電商等行業從業者迫切希望開放廈臺海運快件業務新通道,並經多次對接、協調達成方案。
  • 兩岸首批大陸出口海運快件在廈首航 可直達臺灣
    兩岸首批大陸出口海運快件在廈首航 可直達臺灣 2012年03月30日 11: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廈臺海運快件實現逆勢增長
    廈臺海運快件實現逆勢增長 2020-11-30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岸海運快遞重啟 廈門是大陸惟一試點城市
    日前在廈門舉行的第六屆海峽論壇傳出消息,海關總署同意廈門市試點開展對臺海運快件業務,以後到臺的很多快件都有望踏上「海運之旅」。  記者昨日採訪發現,廈門對臺海運曾試運行過一段時間,但因虧損而停運。此次重啟對臺快件海運業務,將有望改變時效性低、通關慢等問題。而對於普通市民而言,通關海運寄送快件到臺灣,成本也將比當前更便宜。
  • 臺胞瘋買「雙十一」 兩岸快件業務漸熱
    (第一現場)臺胞瘋買「雙十一」 兩岸快件業務漸熱  中新社福州11月17日電 題:臺胞瘋買「雙十一」 兩岸快件業務漸熱  中新社記者 龍敏  籤收、入庫、錄入系統……用時不過幾分鐘,夏華坤熟練地將一件寄往臺灣高雄市的快件入庫完畢。
  • 「雙十一」馬尾對臺海運快件集運倉爆發式增長
    從北京到福州,再從馬尾對臺海運快件集運倉出關,「乘坐」臺北快輪抵達高雄……自11月11日下單,家住寶島臺灣的小洪對「雙十一」在天貓搶購的寶貝充滿期待。  位於福州馬尾的對臺海運快件集運倉去年5月設立,是大陸首個與菜鳥公司合作的對臺海運快件集運倉。這意味著,臺灣同胞通過天貓、淘寶購買的大陸商品,只要選擇海運配送,將全部中轉進入集運倉,合包後發往臺灣。
  • 榕臺跨境電商貨物海運直航專線讓臺胞共享「雙11」購物狂歡
    雖然「雙十一」購物節已結束近一周,但這個海運快件對臺集運倉仍處於發件高峰期。面對眼前滿滿當當的倉庫和不斷由大陸各地寄來的快件,陳健說:「別看這麼滿滿一倉庫貨,我們現在很快就能消化掉。」今年10月27日,馬尾—臺灣跨境電商貨物海運直航專線開通。
  • 大陸首單對臺出口海運快件從福建平潭啟運
    原標題:大陸首單對臺出口海運快件從福建平潭啟運 麗娜輪(資料圖)   29日下午,2個裝著快件的貨櫃運上麗娜輪,從福建平潭澳前客滾碼頭直航臺北港。這是首單大陸對臺出口海運快件,標誌著海峽兩岸海運快件正式邁入進出口雙向運營。   2014年6月,海關總署正式批覆同意在平潭試點開展對臺海運快件業務,歷經10個多月的準備工作,首單對臺出口海運快件順利從平潭啟運,打通了「平潭-臺北」兩岸海運快件中心無縫對接的新物流通道。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快件中心採用全國首創集海運快件監管中心、跨境直購監管中心及跨境保稅備貨監管中心「三中心合一」的創新模式。針對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通關、保稅倉儲、國際商業快件業務的需求,打造「三個監管中心」功能於一體的物流園區。其中,海關監管區域為29181平方米,倉庫建築面積共計11400平方米。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實現「一日生活圈」
    其中,「小三通」航線更新3艘客船,閩臺海上客運全部實現網絡售票,完成客運量215.2萬人次,同比增長10%;臺灣地區貨運車輛運營區域從平潭島延伸到福建全省,海運快件物流通道初步形成,海峽兩岸實現天天有航班往來,全年完成對臺港口貨物吞吐量1820萬噸、貨櫃吞吐量75萬標箱。
  • 兩岸海運快遞啟運 未來貨物3小時就到
    原標題:兩岸海運快遞啟運 未來貨物3小時就到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近年來兩岸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加上大陸積極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臺灣也積極推動自由貿易港,因此「臺北港國際物流公司」率先在今天(30日)於臺北港成立,成為全臺第一家海運快遞專區業者。未來兩岸貨物直送,朝發夕至,只要3小時。
  • 「廈門—臺北」快件增「金門跳板」 最遲「隔日達」
    原標題:「廈門—臺北」快件增「金門跳板」 最遲「隔日達」   中新社廈門12月9日電(朱文堯)作為兩岸「通郵」的「升級版」,廈門和臺灣之間的海運快件再次升級,增加了「金門跳板」。廈門海關9日表示,這讓兩岸海運快件更快,最遲隔日(第3天)就能通關。
  • 福州至臺灣海運直航郵路開通 每周兩班
    福州至臺灣海運直航郵路開通 每周兩班 2016年03月25日 09:57:00來源:中新社   自此,福州至臺灣海運直航郵路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正式開通,成為大陸第二條對臺海運直航郵路。據透露,福州至臺灣海運直航郵路將以每周兩班的頻率運行。  「馬尾港對臺郵件總包業務的開通,使得途經臺灣中轉的國際郵件水路轉運業務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 臺灣即將「閉關鎖國」?關閉兩岸海運客運,真是為了臺灣民眾麼
    臺灣即將"閉關鎖國"?關閉兩岸海運客運,真是為了臺灣民眾麼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到臺灣後,臺灣當局交通機構卻下令暫停兩岸海運和客運。據說是為了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避免人員的交叉感染。經過多少人的努力,兩岸終於在2008年實現了"大三通"。可以說"大三通"的重中之重就是實現通航。因為做到這點,就會確保兩岸的面對面溝通,也會更加推動臺灣經濟的發展。其積極作用不可估量,兩岸的經濟發展也會因此而加快。2019年兩岸直航客運量總計約25萬人,佔島內兩岸海運客運量228萬人的11%。
  • 兩岸海運、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今天全面啟動,開啟兩岸大"三通「時代
    、從北京到上海,都變成了2小時或者是2小時以內的時間,實際上大大的加強兩岸在推廣經貿方面的活動的開展。    [中廣網]主持人:我們知道太倉港在4年前開通的,現在是實現了直航,為兩地的人員交流和往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兩個相比我們的優勢有哪裡?    [中廣網]記者:這次兩岸港口開通海運直航後,一是節省了時間,二是減少了費用,三是節省了燃油成本,一個航次下來大概節省1萬美元,按照目前太倉港至臺灣的一艘商航班機算下來,一年大約可以節約100多萬美元。
  • 兩岸空中雙向直達航路開通 上海、臺北航班起飛
    根據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於今年11月4日籤署的海峽兩岸空運協議,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於15日正式開通,兩岸客運包機也自此實現了常態化。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在當天舉行的海峽兩岸空中雙向直達航路開通儀式上說,這是兩岸同胞期望已久的一刻,將永久凝固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畫卷中。
  • 兩岸開通海運直航 未來臺灣遊客將可駕車遊大陸
    兩岸三通有最新選擇,往來大陸福建平潭和臺中的客輪,三十號舉行首航典禮,航程只需兩個半小時,船上有各項娛樂設施,貨倉可以容納兩百多輛汽車,相關單位規劃,未來臺灣的車輛申請特殊牌照,可以在福建省行駛,預計春節後正式營運。五百名大陸遊客,準備從福建平潭碼頭,搭船前往臺中,展開海峽號的首航之旅。
  • 「三通」十周年兩岸路通心更通 實現了「一日生活圈」
    記者陳理傑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翠仙)2008年12月15日,兩岸正式啟動直接通航、通郵、通商,兩岸的航班、海運和郵件傳輸再也不用經過第三地中轉。自此,兩岸實現了「一日生活圈」,兩岸同胞從音信隔絕到如今往來方便快捷,縮短的不僅僅是溝通的時間、金錢成本,更縮短了兩岸民眾心與心的距離。毋庸置疑,兩岸「三通」為增加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 「海峽號」開啟平潭至高雄客運航線首航 兩岸間「黃金水道」全面連通
    7月11日上午10時,伴隨著汽笛聲響起,滿載著700多名旅客的「海峽號」高速客滾船從平潭澳前碼頭解纜起航,開赴臺灣高雄港。該航線總裡程178海裡,單次海上航程約4.5小時。他說,平潭-高雄海上客運航線開通後,平潭與臺灣本島天天有客運直航,與臺北、臺中、高雄三大港周周有貨運航班,加上馬祖、金門「小三通」航線的補充,以及全國領先的通關效率保障,可以說平潭與臺灣的航線最全、組合最優,空運速度、海運成本的獨特優勢更加突顯,呈現了「人貨兩旺」的良好勢頭。下一步,實驗區將精心培育航線,不斷豐富業態,做大通道流量,使這條海上通道成為聯結兩岸、惠及基層的又一條「熱線」。
  • 兩岸海運直航將滿月 臺灣花蓮首艘貨輪直航大陸
    兩岸海運直航將滿月 臺灣花蓮首艘貨輪直航大陸 2009年01月12日 12:5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