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何為兩岸「三通」?

    兩岸「三通」是指臺灣海峽兩岸之間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而不是局部或間接的「三通」。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往來暢通無阻

準備啟航的「海峽號」。東南網記者 陳瑋 攝

    2018年12月21日上午,「全面"三通"十周年閩臺記者福建行」聯合採訪團來到澳前客運碼頭進行實地參訪。記者看到了準備啟航的「海峽號」,「海峽號」雙體飛翼船船身藍白相同,船體上比較簡潔,一側用中文標註「海峽號」,船艙內有4層甲板可供裝載,一、二層為汽車甲板,擁有長380米、寬31米、高4.35米的載重汽車車道,可裝載小汽車260輛。三、四層甲板分別為旅客層和駕駛艙,可供780多名旅客乘坐。[詳細]

平潭海峽兩岸快件中心。東南網記者 陳瑋 攝

    離開澳前客運碼頭採訪團來到了平潭海峽兩岸快件中心。兩岸快件中心採用全國首創集海運快件監管中心、跨境直購監管中心及跨境保稅備貨監管中心「三中心合一」的創新模式。針對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通關、保稅倉儲、國際商業快件業務的需求,打造「三個監管中心」功能於一體的物流園區。其中,海關監管區域為29181平方米,倉庫建築面積共計11400平方米。中心北面5500平方米作為海運快件監管中心,南面5500平方米作為跨境電商中心,形成「1個中心+多個監管倉庫」的營運模式。兩岸快件中心於2017年5月9日正式啟用,由區交通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嵐臺物流公司負責管理。

    在談到對臺優勢時,兩岸快件中心負責人說:「兩岸快件中心充分利用實驗區對臺獨有的區位便利、政策最優、功能最全的疊加優勢,勇於創新、大膽探索,依託構建的嵐臺快速物流通道,實現與臺北港國際物流幹線及臺北桃園機場的國際航空運力有效對接,助推跨境電商、國際快件等快速物流業態發展,為打造兩岸「成本最低、通關最便捷、交貨最準時、服務最完善、政策最優惠」的跨境貨品通關及物流配送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合龍貫通 暢行兩岸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一日生活圈」

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金獅接受記者採訪 王棟 攝

  「2001年開通以來客流量不斷增長,為兩岸往來架起更便捷的通道。船班不斷增加,兩岸服務設施越來越先進,船舶更新越來越快,越來越舒適安全。」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金獅指出,兩岸小三通在彼此交流交往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大三通」正是吸收借鑑「小三通」的經驗,才取得現在的成就。

臺灣臺南宏昌旅行社領隊黃顯祥 王棟 攝

  兩岸「三通」十年來,兩岸間的交流突飛猛進,也打開了兩岸民眾往來旅遊的大門。臺灣臺南宏昌旅行社領隊黃顯祥就是兩岸旅遊交流的見證者。「以前還沒有小三通時無論從高雄還是臺北出發都得香港中轉,現在乘坐小三通從高雄出發到廈門大約兩個小時,大大縮短了時間成本。而且票價也更便宜。」[詳細]

 

全面「三通」十周年 閩臺經貿合作成績斐然

廈門港貨櫃碼頭 東南網記者陳瑋 攝 

    兩岸實現全面「三通」已經十年,我市港口、航空業交出靚麗「成績單」,記者了解到,十年間,廈門港的兩岸航線貨物吞吐量累計達到1.24億噸,貨櫃吞吐量累計近350萬標箱,廈門航空運送兩岸旅客已超過200萬人次。

    據了解,廈門港擁有廈金直航航線、廈臺客貨滾裝航線和廈臺直航貨運航線。兩岸「三通」十年來,客輪量保持穩步增長。2016年起,廈門與臺灣更是攜手通過海鐵聯運的方式將廈蓉歐班列起點延伸至臺灣,讓臺灣商品搭乘「中遠之星」兩岸直航客滾輪抵達廈門,並搭乘廈蓉歐班列前往歐洲。將廈蓉歐班列「升級」為臺廈蓉歐班列,讓臺灣商品有了更高性價比的運輸方式出口歐洲,大大凸顯了廈門的重要橋梁作用。

    兩岸「三通」十年長路,一路走來實屬不易。廈門市臺辦三通處原處長張保衛回憶了當年兩岸「三通」的歷史經歷。他表示,「三通」是兩岸人民交流交往必然的趨勢,「三通」之前,兩岸同胞只能通過信件或者第三地迂迴聯絡、見面,「三通」後,兩岸人民可以直接往來,互相投資,極大促進了兩岸交流交往。兩岸和平發展的局面來之不易,值得兩岸同胞倍加珍惜。[詳細]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互通取佳績

 

    兩岸全面「三通」十年:廈門港口、航空業交出靚麗「成績單」

 

 

 

 

[編輯策劃:左秋子]

相關焦點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實現「一日生活圈」
    (完)(來源:中國新聞網)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廈門與臺灣越走越近  中新社廈門12月26日電 (閆旭)2008年12月15日,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啟動。那一天,「盛達2」輪從廈門港直接駛向臺灣高雄港,航行時間從33小時縮短到8小時。
  • 國臺辦:兩岸「三通」十周年 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左妍冰):今天(12日),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今年是兩岸「三通」開啟十周年。十年來,兩岸「三通」促進了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極大地便利了兩岸民眾的往來,廣大臺灣民眾也從中受益,為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馬曉光在當天國臺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08年,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開創了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了協商談判。
  • 兩岸「三通」十周年 臺商:心靈的距離大大拉近
    【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天(12月15日)是兩岸「三通」10周年的紀念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日前表示,「三通」在過去十年間促進了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此外,對這十年的變化,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回憶,「直飛」開通後,臺商們勞累奔波的情況消失了,兩岸心靈上的距離也大大拉近。兩岸空中直航福州臺北首航儀式2008年12月18日舉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兩岸「三通」是指「通郵」、「通商」、「通航」。其中,兩岸直飛使得臺灣與大陸間原本得要耗費六七個小時的行程縮短到2小時以內。
  • 「三通」十周年兩岸路通心更通 實現了「一日生活圈」
    兩岸直航後,越來越多民眾往來兩岸進行旅遊。新華社圖  晨報記者陳翠仙  兩岸「三通」十周年來,兩岸間的交流突飛猛進,也打開了兩岸民眾往來旅遊的大門。隨著兩岸「三通」,兩岸同胞的願望都在一步步實現,《鄉愁》在兩岸同胞心中已悄然釋懷。  吳家瑩說,今年是兩岸「三通」十周年,十年來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的實現和深入,讓兩岸邁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嶄新時代,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造福了兩岸同胞。
  • 慶「小三通」十周年 金門航運降船票受歡迎
    慶「小三通」十周年 金門航運降船票受歡迎   中國臺灣網11月2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為慶祝兩岸「小三通」屆滿10周年,金門部分航運業者今天宣布從12月1日起,實施金門籍旅客優惠方案,船票最低下降5折,引起地方民眾熱烈反應
  • 激蕩三十年成正果 兩岸三通全面實現
    中新社發 廖攀 攝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六日電題:兩岸「三通」 三大啟示本社評論員 董會峰第三次「陳江會」今籤三協議、發表一共識,俾補闕漏,畢二次「陳江會」未竟之功,宣布將開通兩岸定期航班、就大陸資本赴臺投資達致共識,標誌著兩岸「三通」已經全面實現。
  • [兩岸40年]兩岸「三通」從夢想照進現實
    兩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經濟合作蓬勃發展,形成互補互利的格局。1992年,兩岸達成「九二共識」。2005年4月,國共兩黨領導人實現歷史性會談,雙方提出,促進兩岸展開全面的經濟合作,建立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包括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放海空直航,加強投資與貿易的往來與保障等。
  • 實現「兩岸三通」五大意義
    大公報刊載作者為資深臺灣問題評論員李羽文章稱,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是一個具有豐碑意義的大日子,因為這一天實現了兩岸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三通」。    「三通」的理念,首次出現於一九七九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了兩岸通郵、通商、通航。
  • 兩岸三通,各顯神通
    本次,作為首屆(2008)海西物流論壇的嘉賓,葉海京更是為論壇帶來了一份「禮物」: 剖析兩岸四地經貿物流發展形勢;物流企業如何面對挑戰與機遇。  目前兩岸四地經貿物流發展形勢  葉海京介紹,臺灣從六、七十年代開始發展國際海運、空運、貨代業務,至今已非常成熟。香港最初則是由臺灣的創業者到來並開辦了一些貨代公司,其後物流的發展與臺灣基本相似;直至80年代以後將加工部分轉移到珠三角地區,最終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佔GDP90%以上)的經濟體系。
  • 兩岸「三通」五周年 閩臺直航旅客逾千萬人次
    新華社福州12月14日電(記者 胡蘇)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實現全面「三通」以來,閩臺海空直航航線累計運送旅客達1042萬人次。五年來,福建在推動閩臺空中直航、海上直航、直接通郵方面實現歷史性突破,初步構建起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
  • 兩岸直接三通今日全面啟動 掀開歷史新頁
    中新社發 胡志強 攝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根據海協會與海基會臺北會談達成的協議,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今天(12月15日)全面啟動,宣告兩岸「三通」時代來臨。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了兩岸「三通」。
  • 六十年艱辛「三通」路――寫在兩岸「三通」實現之後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這首《鄉愁》,曾讓無數海峽兩岸的骨肉同胞魂牽夢繞,熱淚縱橫。而今天,就在2008年12月15日,空運直航、海運直航、直接通郵正式啟動,兩岸直接「三通」終於實現了。
  • 兩岸海運、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今天全面啟動,開啟兩岸大"三通「時代
    《三通開啟,兩岸共贏》。   [中廣網]記者:國家郵政局副局長王榆次說,兩岸全面開展的郵政範圍包括航空、水陸直航,具體包括為平信、掛號信、明信片、印刷品,郵政匯兌等。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這就是凡是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符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歷史前進潮流的事情,不管面臨多少困難,遇到多少阻力,花費多少時間,終究都會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不可阻擋。    [中廣網]主持人: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在天津港正在舉行的海上直航的儀式,剛才是國臺辦主任王毅在致歡迎辭。
  • ...直接「三通」的新主張?兩岸直接「三通」至今未能實現的障礙何...
    江澤民同志的論述,更全面、更強烈地表達了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反映了兩岸人民的迫切願望,受到了兩岸同胞的擁護。  實現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有助於擴大兩岸人員交往、增進相互了解,消除隔閡,促進經貿交流,將兩岸經濟、社會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為制止"臺獨"分裂圖謀、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實現兩岸直接通郵、可以滿足民眾用郵需求。
  • 江丙坤 那個推動兩岸「大三通」的人走了
    12月10日,距離兩岸「大三通」十周年紀念日還有5天,距離自己86歲生日還有6天的時候,江丙坤離世。有人說,他是最應該見證十周年的人,他以兩岸關係破冰者的身份為人熟知,他為兩岸奔忙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是如此。江丙坤曾說,能有機會參與書寫歷史,是他「一生的幸運」。
  • 蔡英文「願促成兩岸對話」?不妨從重啟小三通做起
    今天是小三通開通20周年紀念日,可惜這條兩岸間的便捷通道自去年2月停航後,至今尚未恢復,給兩岸旅客以及金門當地民眾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2001年1月2日,兩門(廈門與金門)、兩馬(馬尾與馬祖)的航線正式通航。小三通的開通,為金門、馬祖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
  • 兩岸大三通今日全面啟動 臺灣開放11個港口(圖)
    中新社發 上海分社 攝中新網12月15日電 根據海協會與海基會臺北會談達成的協議,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今天(12月15日)全面啟動,宣告兩岸「三通」時代來臨。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了兩岸「三通」。經過30年的努力,直接「三通」終於基本實現,這是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掀開了中華民族歷史濃墨重彩的一頁。
  • 劉和平:「大三通」基礎是什麼 臺灣選舉體現得淋漓盡致
    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儀式舉行,海峽兩岸「大三通」正式啟動。QUESTION 直新聞:今年是兩岸「大三通」開啟10周年,你認為,十年來兩岸在「大三通」領域內取得了哪些成就?其中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兩岸經濟層面的「大三通」已經跟兩岸的政治基礎也就是「九二共識」,形成了一種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正是因為十年前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與馬英九取得島內的執政權之後,才使得兩岸關係走上了和平發展的軌道,才有了兩岸「大三通」的到來。
  • 臺灣問題專家談「大三通」與兩岸經濟社會一體化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四日電 (記者 劉舒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教授劉國深十四日在此間表示,「大三通」使大陸地區和臺灣地區這兩個六十年來相對獨立發展的社會重新走上全面整合與全面融合;對於兩岸社會一體化進程應善加引導,興利除弊,維護並穩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小三通」通航15周年 金門人在廈至少買了2萬套房
    新年第二天,廈金「小三通」迎來通航15周年。記者從金門「小三通」15周年紀念會了解到,這些年,廈金「小三通」為兩岸民眾往來帶來便利,更為金門的民眾帶來利好。  據臺灣「移民署」統計,2015年「小三通」往來兩岸旅客人數創下1762411人次新紀錄,「小三通」15年累計送客數已突破1.4億人。作為當年「小三通」的推動者之一,曾任臺灣「立法委員」的吳成典向記者表示,「小三通」除了讓兩岸不少旅遊業與航運業受益以外,也讓很多金門的同胞賺到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