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兩岸「三通」十周年 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

2020-12-16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左妍冰):今天(12日),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今年是兩岸「三通」開啟十周年。十年來,兩岸「三通」促進了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極大地便利了兩岸民眾的往來,廣大臺灣民眾也從中受益,為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曉光在當天國臺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08年,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開創了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了協商談判。兩會通過籤署相關協議,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直接通郵正式實施,大陸企業實現赴臺投資,兩岸同胞期盼了三十多年之久的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得以體現。

馬曉光說,十年來,兩岸「三通」促進了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極大地便利了兩岸民眾的往來,廣大臺灣民眾也從中受益,為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充分說明,堅持「九二共識」,兩岸交流合作就能夠不斷深入,兩岸關係發展就有廣闊前景,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就能得到維護和增進。

馬曉光同時也表示,令人遺憾的是,民進黨當局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使建立在「三通」之上的大陸民眾赴臺旅遊受到影響,使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進程遭到了破壞,也使臺灣民眾的利益福祉受到了損害。

馬曉光說,我們再次奉勸民進黨當局,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兩岸關係,不斷擴大兩岸「三通」的外溢效應,使更多的兩岸民眾特別是臺灣民眾享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

相關焦點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實現「一日生活圈」
    僅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十年來就承運了往來兩岸的旅客超過200萬人次。  兩岸全面「三通」,讓「兩岸一日生活圈」變成現實。  在廈門創業的臺青宋愷熙,每個月都坐飛機在廈臺之間往返。她對記者說,她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出發,約三個小時後就可到達臺北家裡。
  • 「三通」十周年兩岸路通心更通 實現了「一日生活圈」
    記者陳理傑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翠仙)2008年12月15日,兩岸正式啟動直接通航、通郵、通商,兩岸的航班、海運和郵件傳輸再也不用經過第三地中轉。自此,兩岸實現了「一日生活圈」,兩岸同胞從音信隔絕到如今往來方便快捷,縮短的不僅僅是溝通的時間、金錢成本,更縮短了兩岸民眾心與心的距離。毋庸置疑,兩岸「三通」為增加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兩岸「三通」十周年 臺商:心靈的距離大大拉近
    【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天(12月15日)是兩岸「三通」10周年的紀念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日前表示,「三通」在過去十年間促進了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此外,對這十年的變化,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回憶,「直飛」開通後,臺商們勞累奔波的情況消失了,兩岸心靈上的距離也大大拉近。兩岸空中直航福州臺北首航儀式2008年12月18日舉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兩岸「三通」是指「通郵」、「通商」、「通航」。其中,兩岸直飛使得臺灣與大陸間原本得要耗費六七個小時的行程縮短到2小時以內。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往來暢通無阻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一日生活圈」 [詳細]  全面「三通」十周年 閩臺經貿合作成績斐然 廈門港貨櫃碼頭 東南網記者陳瑋 攝     兩岸實現全面「三通」已經十年,我市港口、航空業交出靚麗「成績單」,記者了解到,十年間,廈門港的兩岸航線貨物吞吐量累計達到1.24億噸
  • 綜述:「兩岸一日生活圈」起飛 往來更省時省錢
    自1979年大陸方面首次提出「三通」主張,到近30年後這四項協議的籤署,兩岸實現了「三通」時代,也將邁入「一日生活圈」,海峽兩岸真正實現「千裡一日還」。 航路截彎取直 不用再轉機轉到頭暈在四項協議中,最受人矚目的《兩岸空運協議》提到,雙方同意開通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建立兩岸航(空)管部門的直接交接程序。
  • 實現「兩岸三通」五大意義
    大公報刊載作者為資深臺灣問題評論員李羽文章稱,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是一個具有豐碑意義的大日子,因為這一天實現了兩岸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三通」。    「三通」的理念,首次出現於一九七九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了兩岸通郵、通商、通航。
  • [兩岸40年]兩岸「三通」從夢想照進現實
    兩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經濟合作蓬勃發展,形成互補互利的格局。1992年,兩岸達成「九二共識」。2005年4月,國共兩黨領導人實現歷史性會談,雙方提出,促進兩岸展開全面的經濟合作,建立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包括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放海空直航,加強投資與貿易的往來與保障等。
  • 國臺辦就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等答問
    我期待,並且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像《幸福一家人》這樣兩岸共同合作創作的優秀作品,在海峽兩岸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臺灣聯合報記者​:前天澎湖縣長當選人賴峰偉到國臺辦來拜訪,而且希望國臺辦能夠協助澎湖的觀光以及旅遊交流。事後,賴先生說國臺辦已經成立專門窗口,這是不是會成為未來藍營縣市長登陸交流的合作新模式?謝謝。
  • 臺北內湖線即將通車 兩岸一日生活圈更便捷(圖)
    臺北內湖線即將通車 兩岸一日生活圈更便捷(圖) 2009年07月01日 11:0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六十年艱辛「三通」路――寫在兩岸「三通」實現之後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這首《鄉愁》,曾讓無數海峽兩岸的骨肉同胞魂牽夢繞,熱淚縱橫。而今天,就在2008年12月15日,空運直航、海運直航、直接通郵正式啟動,兩岸直接「三通」終於實現了。
  • 激蕩三十年成正果 兩岸三通全面實現
    中新社發 廖攀 攝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六日電題:兩岸「三通」 三大啟示本社評論員 董會峰第三次「陳江會」今籤三協議、發表一共識,俾補闕漏,畢二次「陳江會」未竟之功,宣布將開通兩岸定期航班、就大陸資本赴臺投資達致共識,標誌著兩岸「三通」已經全面實現。
  • ...直接「三通」的新主張?兩岸直接「三通」至今未能實現的障礙何...
    江澤民同志在八項主張中進一步指出: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是兩岸經濟發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觀需要,也是兩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應當採取實際步驟加速實現直接'三通'。"  2002年11月,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實現兩岸直接通郵、通航和通商、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完全應該採取實際步驟積極推進,開創兩岸經濟合作的新局面。"
  • 兩岸三通,各顯神通
    本次,作為首屆(2008)海西物流論壇的嘉賓,葉海京更是為論壇帶來了一份「禮物」: 剖析兩岸四地經貿物流發展形勢;物流企業如何面對挑戰與機遇。  目前兩岸四地經貿物流發展形勢  葉海京介紹,臺灣從六、七十年代開始發展國際海運、空運、貨代業務,至今已非常成熟。香港最初則是由臺灣的創業者到來並開辦了一些貨代公司,其後物流的發展與臺灣基本相似;直至80年代以後將加工部分轉移到珠三角地區,最終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佔GDP90%以上)的經濟體系。
  • 劉和平:「大三通」基礎是什麼 臺灣選舉體現得淋漓盡致
    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儀式舉行,海峽兩岸「大三通」正式啟動。QUESTION 直新聞:今年是兩岸「大三通」開啟10周年,你認為,十年來兩岸在「大三通」領域內取得了哪些成就?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QUESTION 直新聞: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一方面肯定「三通」發揮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呼籲民進黨當局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來。對此,做何解讀?
  • 臺當局藉口疫情,蔡英文對「三通」正式下手了
    兩岸郵件總包仍需經香港、澳門轉運,在通航方面。兩岸船舶、飛機不能直接往來;兩岸人員旅行仍需經香港、澳門等地中轉;兩岸貿易貨物仍需經日本、香港等第三地中轉,造成了"船通貨不通,貨通船不通"的怪現象。增加了兩岸經濟交流的成本。在通商方面。大陸市場向臺灣企業和商品全面開放。1981年9月30日,大陸第一次明確"三通"的內容。
  • 連江黃岐至馬祖客運航線今日開通 打造一日生活圈(組圖)
    (原標題:連江黃岐至馬祖客運航線今日開通 打造一日生活圈(組圖))
  • 國臺辦:儘快恢復兩岸交流是民意所向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劉歡、陳舒、石龍洪)針對有島內輿論認為兩岸應協商率先實現「旅遊泡泡」,逐步鬆綁兩岸遊客,以便可以儘快恢復兩岸交流,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應詢指出,這是近期兩岸同胞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 兩岸「三通」五周年 閩臺直航旅客逾千萬人次
    新華社福州12月14日電(記者 胡蘇)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實現全面「三通」以來,閩臺海空直航航線累計運送旅客達1042萬人次。五年來,福建在推動閩臺空中直航、海上直航、直接通郵方面實現歷史性突破,初步構建起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
  • 兩岸雙向經貿近了?
    臺灣大選後針對選後兩岸關係走向、兩岸經貿將向何處發展的各種展望與預測紛至沓來,臺商們在談起兩岸經貿往來前景時顯出樂觀,「過去8年甚至12年未能實現的『三通』直航、旅遊互訪、金融往來都會有可期待的結果。」無疑,馬英九上臺為兩岸雙向經貿交流打開了一扇窗,但是這扇窗開多大,開多久,仍是一個未知數。
  • 江丙坤 那個推動兩岸「大三通」的人走了
    12月10日,距離兩岸「大三通」十周年紀念日還有5天,距離自己86歲生日還有6天的時候,江丙坤離世。有人說,他是最應該見證十周年的人,他以兩岸關係破冰者的身份為人熟知,他為兩岸奔忙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是如此。江丙坤曾說,能有機會參與書寫歷史,是他「一生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