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
令人談之色變的癌症也不例外
很多癌症
都是無節制地攝入致癌物導致的
在癌症病因研究中,有研究估計飲食約佔35%,吸菸佔30%。如果飲食安排合理,癌症危險可減少55%。
我們最常吃的致癌物分幾個等級?哪些所謂的「致癌食物」其實是誤解?防癌食物排行第一的是誰?
致癌物分4個等級
致癌物是指能誘發人患癌的「壞物質」,它的範疇包括任何能增加人類患癌風險的化學、物理物質及生活、工作方式等。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致癌物分為了4個等級,其中不少與食物相關——
1
菸草、酒精飲料、黃麴黴素、檳榔、中式鹹魚等明確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長期性的吸菸喝酒可能成為癌症的「元兇」。
黃麴黴素則主要存在於黴變的堅果、大米和玉米等,吃這些食物時一定要注意清洗和儲存得當。
2
丙烯醯胺、鉛、4-甲基咪唑等可能性較高的致癌物質。
生活中如果經常採用高溫油炸、高溫油煙烹製食物,接觸到丙烯醯胺的機會就比較大,應儘量避免。
3
蘇丹紅色素、膽固醇、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尚不能分類的致癌物。
這些東西對人無明確致癌作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食物可以不顧數量放心吃,因為它們雖然不致癌,但可以帶來其他健康風險。
4
致癌物中還有第4級,指相關研究中沒有充足證據證明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質,食物中屬於此類的物質較少。
防癌飲食10條鐵律
■ 堅持每天吃400—800克各種蔬菜、水果;
■ 每天堅持吃600—800克各種穀物、豆類、蔬菜,要限制精製糖的攝入;
■ 不提倡飲酒,即使飲酒,要限制男性每天酒精攝入不超過50克,女性每天不超過25克;
■ 每天紅肉攝入量應限制在90克以下,最好選擇魚和家禽替代;
■ 限制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的攝入,應選擇適當的植物油並限制用量;
■ 限制醃製食物的攝入,同時控制烹調用鹽和調料的使用;
■ 不食用可能受真菌汙染的食物;
■ 用冷藏或其他適宜的方法保存易腐爛的食物;
■ 當食物中的添加劑、汙染物及殘留物的水平低於國家所規定的限量時,它們在食品或飲食中的存在是無害的,但食用過量,可能影響健康;
■ 不吃燒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或肉、醃肉及燻肉只能偶爾食用。
防癌蔬菜排行榜
研究發現,蔬菜的確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日本相關研究從高到低排出了16種對腫瘤細胞有明顯抑制效應的蔬菜,分別是——
熟紅薯、生紅薯、蘆筍、花椰菜、捲心菜、花菜、芹菜、茄子皮、甜椒、胡蘿蔔、金針菜、薺菜、番茄、大蔥、大蒜、黃瓜和白菜。
不過,蔬菜不同,預防的癌症也各異,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對排行榜中蔬菜的抗癌功能進行了區分——
紅薯預防結腸癌、乳腺癌。紅薯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氫表雄酮,可以用於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
番茄預防前列腺癌、乳腺癌。番茄中的番茄紅素能促進一些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細胞因子的分泌,激活淋巴細胞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
十字花科蔬菜可防胃癌。花椰菜、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硫甙葡萄甙類化合物,能夠誘導體內生成一種具有解毒作用的酶。經常食用,可預防胃癌、肺癌、食道癌的發生。
大蒜能預防結腸癌。
胡蘿蔔能降低肺癌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