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2天就是中秋節了,吃月餅、賞月、看花燈

2021-01-11 騰訊網

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

那天,人們吃月餅,賞月,有的地方還有花燈,十分熱鬧 稱這天為中秋節的原因是: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個,民間稱為中秋。

中秋前夕,親朋好友都以月餅為禮互相贈送,因為月餅象徵團圓。月餅的款式也是琳琅滿目:有鳳梨味的、紅棗的、香橙的,還有我最喜歡的冰皮月餅…… 中秋那天,人們買來除了月餅外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家人吃著團圓飯,望著即將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點兒出來。 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臺上,各種月餅也都一齊拿了出來。

大家望著皎潔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親人;有的人在月光下舉杯相慶,寄託了美好的願望;煙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綻放! 中秋節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除了賞月、吃月餅,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你還知道哪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很多人都在朋友圈裡曬出了和親朋好友團聚的照片,並且為大家送上了祝福。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在這一天都有哪些傳統的民俗活動嗎?一、祭月、賞月提起中秋節,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月亮。
  •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和吃月餅?從中秋的團圓情節看中國的民俗文化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和吃月餅?從中秋的團圓情節看中國的民俗文化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眾多中國人的心目中,它是一個除春節之外最隆重的節日。從歷史角度來講中秋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禮》中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記載,這也是有關「中秋」最早的文字記錄。
  • 賞月拜月、吃月餅……你記憶裡的中秋節什麼樣?
    忙碌的人們會儘可能在這一天團聚在一起,或者分吃一塊月餅,或者圍坐在一起賞月,其樂融融。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秋不只是一個假期,甚至也不只是一個節日那麼簡單。它所浸潤的,是中國人綿延許久的家庭倫理觀念和人文情懷。你記憶裡的中秋,是什麼樣的?
  • 除了吃賞月、吃月餅,怎麼陪伴孩子過中秋最有意義?
    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的節日,一直深受大眾的喜歡,都說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圓,這象徵這家人之間的團團圓圓,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陪伴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有味道」的中秋節呢?在這個中秋團圓之夜,孩子們心中最期盼的就是家長能陪伴在身邊,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對於工作性質比較特殊的家長們,需要提前安排好工作上的時間,儘量將中秋節的時間空出來陪伴孩子一起過節,和孩子一起感受這個節日的美好,另外已經放假的家長們要放下手機,擺脫手機的「束縛」,和孩子一起感受中秋不一樣的「節日味道」。
  • 【武夷食光】明天就是雙節了,除了賞月吃月餅,武夷山還有一個有趣...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 華人過中秋:看花燈、品酒吃月餅,洋女婿湊熱鬧
    【我的中秋我的節】華人過中秋:看花燈、品酒吃月餅,洋女婿湊熱鬧  中新網9月24日電(高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世界各地華人喜迎中秋佳節。近年來,中秋節在海外更加流行,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促成另類月餅與花樣配酒吃法,滿足口福之外,更瀰漫出全家團圓的暖心溫情。
  • 中秋節:《賞月》《做月餅》《吃月餅》看圖寫話,附寫作思路範文
    範文一:賞月寫作思路:1、圖片中這是什麼地方呢?2、圖片中的人物是誰呢?3、他們在看什麼呢?參考範文: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吃過晚飯後,一起來到江邊賞月。「哇,月亮好美啊!」小紅高興地喊著。月亮像一個大大的白玉盤,掛在天邊,發出白色的光,照得整個江面也泛著白光。小紅說:「嫦娥和玉兔就住在上面吧!」媽媽說:「是呀。」
  • 中秋節俗關鍵詞:吃月餅 玩燈花 賞月 觀潮
    原標題:中秋節俗·關鍵詞   月亮:賞月拜月   上古時期,祭月是皇家的祭祀儀式。到了隋唐以後,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過「中秋節」我國自古便有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呢,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按照《易經》的說法,陰極則陽升,這個時候的月亮其實已經有陽的味道了,月亮不僅會引起潮汐,還會引起人們的情緒,因為人體內有70%也是水。
  • 中秋節吃月餅含有什麼意思 有著幸福美滿團圓的象徵
    中秋節吃月餅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不變的習俗,到現在人們在中秋節的餐桌上依然會擺上月餅,這是一種傳統,一種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   在大唐那個萬國朝拜的時代,月餅這種食物就已經產生了,不過那時候可不叫月餅,而是叫胡餅,後來玄宗和楊玉環一起賞月,貴妃便把它改為了月餅。
  • 中秋節,為你奉上大連最強賞月攻略!
    中秋節習俗中秋祭月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禮記》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每逢中秋夜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 幼兒園中秋節創意手工,賀卡,嫦娥,玉兔,月亮,月餅,花燈全都有!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這是讓小朋友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契機。中秋節有許多美麗的文化符號:月亮,玉兔,錦鯉,花燈,扇子……這些都可以通過充滿創意的美工活動走進孩子的認知,讓孩子們過一個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和節日氛圍的中秋佳節。 小莉給大家獻上的這些美工創意都很可愛,非常具有中國味兒。老師們閒暇的時候也不妨做一個,讓中秋節更溫馨,讓生活更有情調!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寓意含義 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來歷簡單介紹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吃月餅呢?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什麼意思中秋節賞月的來歷  從時令的角度來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中秋為什麼要賞月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吃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俗呢?小編整理了中秋節風俗的相關資料,帶大家一起了解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 什麼是中秋節,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是我國傳承已久的一個節日,那麼,這中秋節到底是什麼呢?它又有什麼樣的別稱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秋節是什麼中秋節,又有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等一系列名稱,是傳承已久的一種漢文化,中秋節日期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因為這天又恰逢三秋之半,所以就被叫為「中秋」了。
  • 今日中秋節,闔家團圓除了賞月吃月餅,北方習俗還吃它
    今日中秋節,闔家團圓除了賞月吃月餅,北方習俗還吃它今日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北方習俗還要吃餃子,同樣是喜慶團圓之意。兒女們離開家的時候做父母的都是要給孩子們包上一頓餞行餃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上車餃子,如果你來東北走親戚,送行餐一定是吃餃子。既有壯行的意思,也是一種牽掛,所以無論遊子走到哪裡,最懷念的還是家的味道,最想吃的就是媽媽親手包的餃子春夏之際,我們都喜歡素餡餃子,簡單好做,粗纖維不長肉,省的減肥了哈。
  • 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你知道嗎,中秋節日習俗活動又有哪些?
    中秋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是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古代帝王祭月、拜月,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漸傳到民間的百姓中。一說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農業秋收的季節,農民為了慶祝豐收的喜悅之情,就把這一天定為慶祝的節日。
  •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到底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是人們團圓的節日。祭月。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 中秋節哪些人不能賞月?中秋有「八忌」,怎樣守規矩才能皆大歡喜?
    特別提醒朋友們,不是人人都可以賞月,有一些朋友最好呆在家中看看電視、看看書、做做家務、上上網為宜,以下禁忌請朋友們留意:1、如果近段時間身體很弱的朋友,建議你不宜在野外賞月、拜月。2、你最近流過產、或者生育過寶寶,那麼,也不宜賞月,即使在家中的陽臺也不看月亮為宜。
  • 中秋節吃月餅有什麼禁忌
    中秋佳節,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就是賞月吃月餅。但是,現代生活的高節奏、高營養,有很多東西是不可以隨便吃的。那麼,什麼樣的月餅是不可以吃的呢?什麼人是不能吃、或者不能多吃月餅的呢?怎麼吃才是健康的呢?1、超出保質期的月餅不可以吃月餅的保質期都是很短的。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