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度廣東薪酬調查報告出爐,薪酬增幅趨緩
為幫助企業掌握自身薪酬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近日,南方人才市場發布了《2014—2015年度廣東地區薪酬調查報告》。新快報記者獨家從報告中獲悉,今年廣東地區薪酬增幅趨緩,318個職業薪酬平均漲幅為4%。今年深圳平均月薪達7261元,廣州為6830元,分居前兩名,惠州、珠海則相較去年有所下降。報告還顯示,不同學歷間薪酬差距正在縮小,尤其本科與高中、中專、大專之間的差距。
據了解,這是南方人才市場連續第九年發布廣東地區薪酬調查報告。今年仍以珠三角七個城市(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惠州)和潮汕地區為調查對象,調查總樣本量達186.61萬份,覆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具有代表性的34個行業、318個職位。
調查顯示,深圳以7261元保持平均月薪榜首位置,廣州則位居第二位,平均月薪為6830元。據南方人才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6年開始統計廣東地區薪酬狀況以來,廣州的平均月薪水平僅2012年高於深圳(當年廣州為6782元,深圳為6760元),其他年份均為深圳高於廣州。
其他城市,佛山由去年的第六位躍居第三位,平均月薪6082元,趕超了惠州(6029元)、東莞(5971元);中山、珠海、潮汕地區平均月薪則分別為5654元、5633元、4966元。調查還顯示,惠州、珠海平均月薪有下降趨勢,其中惠州比2013年下降約為3.1%。
本次調查中,來自民營企業的樣本佔67%,股份制企業佔17%,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各佔7%,國企佔6%。結果顯示,外商獨資企業平均薪酬水平仍處領先地位,以6872元的平均月薪穩居第一位;其次是中外合資企業,以6393元的平均月薪位居第二;國有企業平均月薪約為6100元,民營企業平均薪酬水平最低,僅為5732元。
匯總2012年至2014年三年數據,新快報記者發現,員工平均月薪的大體格局是:外商獨資企業最高,其次為合資企業,第三和第四是股份制企業、國有企業,末尾為民營企業。其中,最高的外商獨資企業比民營企業的薪酬待遇高約2成。
比方,同樣是市場總監,外資企業年度總收入可達31.15萬元,合資企業為30.90萬元,股份制企業為30.07萬元,而國企和民企則都低於30萬元,分別為27.52萬元、25.71萬元;又比方,同樣是會計(工作年限3年),外企月總收入為6184元,合資企業為5792元,股份制企業為5603元,國企為5700元,民企為5408元。
調查顯示,34個行業中月薪前五的行業,依次是金融業(6921元)、諮詢與調查(6493元)、廣電及文化藝術業(6184元)、電氣/電工機械及器材製造(5522元)、法律服務(5511元)。排名末五位的行業則有:農、林、牧、漁業(4230元),娛樂業/體育業(4217元),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4073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926元),儀表/衡器/電工/辦公機械製造(3748元)。
匯總近三年數據,月薪都進入34個行業前十位的「多金」行業有:金融業、諮詢與調查、廣電及文化藝術業、批發業、法律服務、職業中介服務、家電及電子產品零售、計算機服務業;連續三年均排名末十位的「少金」行業有:儀表/衡器/電工/辦公機械製造,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娛樂業/體育業,農、林、牧、漁業,採礦/地質/金屬/石油,造紙及印刷製造業,化學/醫藥製造業,居民服務業。
節選:新快報《廣州平均月薪6830元 高中專科收入直追本科》報導
一起來吐槽,你的工作最風光還是最苦逼,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