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一個月,全省實有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長百分之七點九八
出實招紓困解難 優環境提振信心
一場「及時雨」澆滅了撫運安儀救生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春忠的「心頭火」。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銷售回款不及時,帳面上一度「揭不開鍋」,資金周轉陷入困境,企業壓力陡增。在向政府部門發出「求救信號」後,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設立的「中小微企業紓困基金」給予了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緩解了企業流動性資金不足的難題。
在我省各地區各部門的努力之下,更多的「李春忠們」正在克難奮進,化危為機。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省委、省政府紮實做好「六穩」工作,深入落實「六保」任務,並著重實施好宏觀政策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從財稅、金融、行政審批等多方面入手,集中政策資源,轉變政府職能,有力保障了市場主體穩定運行,穩定了企業發展的市場環境。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402.66萬戶,同比增長7.98%。在全部實有市場主體中,企業107.29萬戶,同比增長8.14%;實有個體工商戶288.41萬戶,同比增長8.07%。
憂企業之所憂,讓更多真金白銀落進「中小微」口袋,就能讓廣大中小企業主的信心樹起來、強起來,讓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緩過來、轉起來。今年以來,為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省財政廳強化政策研究,完善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為保市場主體發揮財政支撐作用。年初,在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時候,省財政廳爭取中央財政抗疫特別國債120億元,特殊轉移支付125億元,建立資金直達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的機制。此外,省財政廳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2020年全年預計為企業新增減負781億元。
為解決資金難題,我省各部門持續推動信貸資源向小微企業傾斜,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截至三季度末,全省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8.3%,其中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額比年初增加289.1億元。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事關全局發展的戰略位置,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要求,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通過持續優化企業開辦流程,完善一窗受理機制,加快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建設和應用,目前實現企業開辦多部門信息共享、準入多環節同步辦理,一般性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天以內。
給力政策的落地,需政企加強溝通。近日,省工信廳牽頭梳理了18個相關省直部門印發的12類共80項涉企惠企政策,幾乎涵蓋了近兩年我省為企業鬆綁減負的所有具體措施,並以電子版形式彙編成冊,生成惠企政策二維碼。企業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全面掌握惠企政策,進而用好、用足、用活政策。
留住青山,贏得未來。我省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 董翰博 唐佳麗 孫大衛 趙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