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對當今社會有深刻的認知。這二十個誤區能讓你看穿社會,看透人性。
十一、我們總以為,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把自己最好的都留給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責任,心裡才能踏實。實際上,世上最大的悲劇是讓孩子「蠢而多財」。自古以來,企圖給孩子留一筆錢,夢想讓孩子也可以富貴逍遙的人,基本上沒有實現的。相反,那些留下良好習慣、家風的家族,卻可以昌盛多年。
十二、我們總以為,給孩子講各種大道理,就可以讓孩子好好讀書,熱愛學習。實際上,孩子從來不會聽你說,他們只會模仿你。因此,大人教育孩子讀書的最好辦法,就是以身作則。而多少家長自己從來不讀書,時間都花費在酒桌上、牌桌上和各種低級趣味的娛樂上,卻指望著孩子的精神趣味在書本上,這太荒謬了。
十三、我們總以為,一個老實人往往是比較靠譜的。實際上,很多老實人都是因為沒見過世面或沒有機會而老實,他們一旦有了機會,往往立刻變了樣。真正的老實人是經歷過風風雨雨後依然守得住自己初心的那種人,是見過各種世面和誘惑後依然淡定和坦然的人。
十四、我們總以為,那些對我們恭敬的人,都是真正的朋友,都是應該善待的客人。實際上,那些喜歡用語言來討好我們的人,往往口蜜腹劍,內心對我們也許已是百般牴觸。相反,那些對我們總是直言不諱,讓我們感到不爽的人,往往才是成全我們的貴人。「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就像唐太宗離不開魏徵,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面鏡子。
十五、我們總以為,一起合謀做了壞事而沒被發現,一切就會過去。實際上,只要有不正當利益,就會有分贓,一旦分贓不均,就會引發仇恨和忌恨,從而導致報復,事情總會有敗露的那一天。因此,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才是最明智的。
十六、我們總以為,談戀愛就要找個一心一意,並且毫無保留對自己好的人。實際上,這就是悲劇的引子。因為,只要有犧牲,就意味著不公,最後總會失衡,甚至拔刀相見。
十七、我們總以為,那些對天發誓的愛情最值得珍惜。實際上,真正會愛別人的人,一定會先愛自己,會經過百般努力讓自己成為對方喜歡的模樣,而不是打著愛別人的名義去要挾別人來滿足自己。愛情的最高境界,是兩個人通過相互激勵和影響,最後都變成了彼此喜歡的模樣。
十八、我們總以為,當一個人無緣無故地為自己付出時,是因為自己遇到了一個好人,遇到了對的人,然後接受得心安理得。實際上,在當今社會裡,如果一個人總是無條件地對你好,往往會以對你好的名義窺探你擁有的東西。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忠誠,人和人最健康、最長久的關係,就是互相成全,而不是犧牲一方成全另一方。
十九、我們總以為,要盡最大努力地幫助每一個人。實際上,當你給一個人提供了幫助,遠遠超過了困境對他的限制,他就會對困境麻木,甚至放棄突破困境的意願,對你形成依賴,由感激變成理所當然。當你不再施捨的時候,他就會和你反目成仇。因此,幫助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幫他實現自力更生,然後離開。
二十、我們總以為,簡簡單單地做一個好人就夠了。實際上,這個世界對好人的要求真的是非常嚴苛的。如果你被當成一個好人,你必須做到完美無缺,大家會把所有的道德枷鎖套在你身上。哪天你要是有一絲一毫沒有做到完美,你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一個人有多大的善良,就必須有多高的智商與之相匹配,更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閱讀節選自《深層認知》】
讀後感:我反思了自己的過往,一些人生不好經歷,往往是我自己對身邊的人以及環境沒有很好的認知,因此,必然也會付出一些代價讓自己成長,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成長成熟中,能更加平穩安康,因為我覺得人生中的每一步都算數,我無法確保它能夠像想像中那般平穩發展,周圍環境的複雜性都在時刻影響著自己做出的每一個選擇。自己的認知,將深刻地決定著我的思考,為了不留遺憾,提高自我對人性的探索認知,是讓自己過得通透自然的需要。
你怎麼看,覺得不錯,感謝點讚關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