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等127所內地大學來港免試招生!什麼條件能上985?

2021-03-03 香港365天

今年以來,大灣區建設速度明顯加快,香港和內地也融合得越來越緊密。而兩地青年的交流和融合是一大趨勢。

為了引進更多優秀的港澳人才進入內地發展,國家教育部和香港教育局就繼續聯合舉內地高等教育展,2021年共有127所內地高校來港面試招生。

(香港政府新聞網,註:免試指的是不需要參加內地高考)

本次教育展有全國22個省市高校參加,其中以離香港最近的廣東省和擁有全國最多大學的北京市參與數量最多,分別有20所。仔細觀察可以發展,眾多985/211雙一流高校都在本次院校名單中。除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老面孔」外,還有五所新加入計劃的高校:東北師範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海南師範大學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共計127間大學參展。

根據國家教育部資料,截至今年七月,共有約16200名港生在內地高等院校就讀,其中近8000人身處廣東地區,2020年香港整體內地升學報名人數高達10778人,創近年新高。

依據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的統計數據,考慮到離家近、語言環境等因素,2020年最受港生歡迎前五名高校是廣東省和福建省的幾所大學,包括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

其中暨南大學是申請志願中填報次數最多的院校,而中山大學是港生第一志願填報最多的院校。看來綜合多個方面因素,中山大學成為大部分來內地升學的港生心中首選。


一般DSE考生會應考6門科目,每科滿分7分,每科能得到5分以上就是很優秀的水平。參展的每所內地大學都會在錄取分數方面有自己的標準。例如北大清華等老牌名校需要考生應試6門且每門分數不低於4分。

2021-22學年內地高等教育展(網上博覽)於12月5至11日透過網上平臺(www.studymainland.hk)舉行,為有意赴內地升學的學生和家長介紹該學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各項安排及相關升學資訊。據悉,港生內地升學計劃將於2021年3月1日至20日接受報名,學生須在3月31日前登入網站查閱及確認報名資格審核結果,並在4月23日前交報名費,內地院校之後會聯絡學生安排面試,錄取名單將在2021年7月底公布。據悉,本次文憑試收生計劃下同樣設有校長推薦計劃,名額每間中學八個。參與校長推薦計劃的內地院校在最低錄取要求方面維持不變,即在文憑試中四個核心科目的分數總和須為十分或以上,且每個科目的分數不可低於兩分。
另外,每名考生可填報16個志願,而每所院校可填報4個志願,部分院校或學科要求與申請人面試。今年報名確認方式也有所調整,有意申請的考生不需親自到報名中心辦理確認手續,而是改為網上確認,而個別院校需要學生提交學習概覽及個人經歷供參考,考生需在5月31日前透過網上系統上傳。根據港媒的調查數據顯示,除了傳統香港教育青睞的英美留學,越來越多的香港考生因「內地學習環境好,就業機會多」而選擇內地升學。2019年的這個比例是30%左右,比2018年的21%上升了9個百分點。而今年,受到香港疫情影響,香港青年失業問題更加突出。政府統計處11月30日公布,第三季失業率6.4%,其中20至24歲青年失業情況最嚴重,共4.45萬人,較第2季增加1.54萬人,按年則增加近2萬人。在香港,大量的就業機會都在金融業和房地產服務業,在工程、科研方面的就業機會較少。2017年香港大學取消了天文學及數學、物理兩門主修,也側面反映了香港在學科方面發展的短板。相反,近年來內地重視科技研發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人工智慧、軟體開發等熱門崗位都有足夠大的需求量。「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建人何建宗也表示,越來越多的港生選擇到內地升學,在內地的高校去真正地去體會內地的生活,展望世界。有在內地高校讀書的港生接受採訪時坦言,來這邊讀書很慶幸,有學校和專門的幫助,生活學習不會感到不便。據了解,不少港生在內地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內地城市工作。根據港府統計處發部數據顯示,逾51萬港人長住廣東省。前往內地工作發展的「北漂」港人數達到42萬人。對此現象,兩邊政府也是喜聞樂見並且紛紛推出政策大力支持。在香港政府新一份的施政報告中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會提供2000個就業名額予大學畢業生。大灣區城市之一深圳也為了為支持愛國港澳優秀青年融入國家、參與大灣區建設,特地在今年的公務員招聘公告中增設5個職位招募,職位包括醫療監管、行政綜合、城市規劃、金融發展與監督及涉外管理。在12月12日、13日舉行的統一考試中,共有446名港澳籍人士報名,離香港較近的福田街道辦一崗位成為熱門,吸引了244人報考。

此外,對於希望在大灣區工作和長久生活的香港市民,深圳政府也推出了18條優惠政策包括購房、子女讀書、醫療等方面。在此之前,不少人指出由於生活環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異導致兩地的青年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距離。不過小編相信,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港生前往內地讀書、生活,交流溝通上或許存在的鴻溝也會逐漸消失,大家的心也會靠得越來越近!

信息來源:香港01,大公報,文匯報

參展高校完整名單:

https://gia.info.gov.hk/general/202012/01/P2020113000527_355447_1_1606725125671.pdf

中免集團雙十二活動正在進行中!

中國內地包郵,低至五折

美妝、酒水、腕錶、食品、生活用品..等品類

等你來選!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等127所內地大學到港免試招生!什麼條件能上985?
    為了引進更多優秀的港澳人才進入內地發展,國家教育部和香港教育局就繼續聯合舉辦內地高等教育展,2021年共有127所內地高校到港招生。(香港政府新聞網,註:免試指的是不需要參加內地高考)2020年以來因為疫情的原因,線下的教育展改為網上進行。
  • 清華北大等127所內地大學來港免試招生!為什麼除了內地身份都可以免試讀清華北大?
    為了引進更多優秀的港澳人才進入內地發展,國家教育部和香港教育局就繼續聯合舉內地高等教育展,2021年共有127所內地高校來港面試招生。(香港政府新聞網,註:免試指的是不需要參加內地高考)本次教育展有全國22個省市高校參加,其中以離香港最近的廣東省和擁有全國最多大學的北京市參與數量最多,分別有20所。
  • 免試招生結果明日公布,這些港生將獲清華北大錄取!憑什麼港籍就能享受這麼多升學福利?
    估計有些學子就能通過這個優惠的招生政策,入讀北大、清華!教育局提醒已完成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網上報名及現場確認程序的學生,於7月24日至8月1日期間,按指定日期及時段,登入指定網址以查閱錄取結果、進行網上補錄和查閱補錄階段的錄取結果。
  • 免試之外驚喜多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2012年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推出以來,參與計劃的內地高校由63所增至84所,其中不乏「985」、「211」高校,也有省屬重點高校,院校及專業選擇日趨多元化。4年間,共有上萬名考生報考,人數增長穩定,其中5000餘名港生獲得錄取。   通過免試就讀進入內地高校的港生,如何看待自己在兩地間的選擇?他們擁有怎樣的就讀體驗,關於未來又有哪些打算?
  • 清華北大香港「攬」生源 是什麼吸引了港生北上?
    《大公報》發表題為《清華北大香港「攬「生源 是什麼吸引了港生北上?》的文章,分析了內地高校擴招港生等一系列問題。全文如下:  前幾年,媒體報導最多的是,香港高校來內地搶生源。如今劇情反轉,內地高校開始到香港「攬」生源,在國家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中,參與招生的內地高校已經增加到84所。此次擴招有何隱情?
  • DSE港生報讀內地大學分數線將出爐?港生回內地上大學,DSE和聯考選哪個?
    香港DSE考試吸引絕大多數內地港寶家長的主要原因是:港生通過「DSE免試招生計劃」,可以報考內地127所高校,當中包括絕大部分雙一流大學。而今年在DSE考生同比減少1.06%的情況下,今年參加「DSE免試招生計劃」的港生人數卻增加19.8%,達到了4783人,而今年DSE港生報讀內地高校的錄取結果將會在7月29日放榜。
  • 127所!內地新增5所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
    國家教育部近日公布,2021/22學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高等院校從122所增加到127所,較去年增加五所,分別是東北師範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海南師範大學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9年新高,要火
    今年報考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9年新高!話說,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算是煞費苦心,爭破腦袋還不一定能上到心儀的名校。但如果你有香港身份的話,就不會這麼被動了!持有回鄉證的港籍學生可以用DSE成績報讀內地大學,難度和要求遠遠低於內地高考。
  • 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港籍的便利可不止這些!
    小德昨天看到了這條熱搜:#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每年都有大量內地學生來香港求學。其實,每年也有不少香港學生"北上"求學!今年,又有一大票內地知名高校到港招生,幾乎所有的985/211都來了!中國教育留學交流中心6月16日公布,截至6月1日,今年通過各種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10778人,其中文憑試收生計劃有3993人進行了確認。,佔參加文憑試人數7.58%,比率創九年新高,總申請人數比起2019年增長了13.7%。連通港澳臺聯招、北大清華等6校自主招生,港生內地升學報名總數超過萬人。
  • 內地免試招港生高校增至103所 港生北上求學路更寬
    103所  港生北上求學路更寬  瑞 安  隨著內地與香港交流的日益緊密,愈來愈多港生選擇北上升學。為拓寬港生內地求學之路,國家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指出,明年參與免試招收香港學生的內地高校增加至103所,「校長推薦計劃」的最低錄取標準也會較往年更具彈性。愈來愈多內地醫科大學參加免試計劃,增加港生升學出路。
  • 從「內地免試招收港生」中吸取高考改革經驗
    從「內地免試招收港生」中吸取高考改革經驗 2015-10-26 14:25:18來源:羊城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溫雅瓊 參與免試收生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將增加至84所;而「校長推薦計劃」的考生推薦名額,也增加至每校5個。香港教育局19日對此表示歡迎。  內地高校面向香港學生實行免試招生,是指學生無須額外應考內地聯招試,招生高校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進行錄取。這可以減輕港生申請內地高校學生的負擔,也有利於提高內地高校對香港學生的吸引力。
  • 港生免試就讀內地高校路漸寬(圖)
    據港媒報導,內地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3月1日起開始網上報名,今年參與的內地高校增加6所達到84所。「免試招生」計劃在原有的港澳臺學生聯考之外,開闢了一條港生赴內地高校就讀的新通道,即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無須額外參加內地聯招考試。
  •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2012年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推出以來,參與計劃的內地高校由63所增至84所,其中不乏「985」、「211」高校,也有省屬重點高校,院校及專業選擇日趨多元化。4年間,共有上萬名考生報考,人數增長穩定,其中5000餘名港生獲得錄取。   通過免試就讀進入內地高校的港生,如何看待自己在兩地間的選擇?他們擁有怎樣的就讀體驗,關於未來又有哪些打算?
  • 相比於清華北大,香港大學放在內地是什麼層次的高校?
    很多內地的高分考生前往港大讀本科是可以拿到豐厚的獎學金的,十幾萬元一年在香港讀書綽綽有餘,雖然港大的實力還是可以碾壓很多內地985高校,但其實大家都明白,很多高分考生前往港大不是單純地看中了港大的悠久校史和國際化的學習環境,而是難以抗拒港大給出的高額獎學金的誘惑,雖然內地高校也可以拿到不菲的獎學金,但比起港大給的金額來說,沒有任何優勢。
  • 北大和清華首次在香港免試招生 反應超乎想像
    華夏經緯網6月9日訊:據中新網報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次在香港免試招生,反應超乎理想,吸引眾多香港的績優學生報讀,當中包括已獲大學醫學院取錄的會考十優狀元。昨日,他們魚貫到場面試。  負責此次招生的機構表示,申請已於六月八日結束,而且當天已經安排部分學生進行面試。
  • 港寶福利!教育部五大措施助力港寶內地升學!
    據統計,2020年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超過萬人,其中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申請內地高校的香港考生近4000人(內地高校免試招生計劃),在香港高中畢業生人數和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人數均較往年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同比增長13%,是啟動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工作九年來最高。
  • 內地師範院校免試招收港生
    四所免試招收港生的內地師範專業類院校,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每年學費為5000人民幣,並有港澳華僑專項獎學金及內地免試收生助學金可供港生申請。兩萬港幣的高起薪點,令教師成為本港學生的熱門選擇。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ducation,PGDE)一直是本港大部分學生從事教職的必經之路。
  • 北大清華明年免試招香港學生 不佔內地招生計劃
    本報訊 (記者郭少峰)明年內地有63所高校將通過免試的方式,招收香港學生。昨天,教育部公布了《關於做好2012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工作的通知》。這63所高校分布在京、津、滬、蘇、浙、閩、鄂、粵、渝、川、滇等11個省份,其中廣東有17所高校,北京有9所。
  • 2020年免試招港生的內地高校再加11所!對比內地娃,港籍身份的優勢竟這麼大!
    此次增加的11所學校分別是:北京體育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中國民航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工程大學有哪些內地高校參與這項計劃呢?內地高校升學,港寶可選擇的學校有哪些呢?
  • 香港留學|內地127高校免試招港生
    考生在網上預先報名時需順序填報志願,每位考生可從內地127所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的高校名單中填報四所學校志願,每所學校可填報四個專業志願。此外,為了肯定申請人於非學術範疇上的卓越表現,所有參加免試收生計劃的在校考生,如具備相關才能,可經就讀學校的校長推薦,參加「校長推薦計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