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

2020-12-12 陳靈均的教育筆記

一 楊賢江與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

我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教育家楊賢江

1 、論教育的本質

教育起源於人類實際生活的需要

教育就其本質而言 是社會上層建築之一

教育由政治經濟 決定,對政治經濟也有影響

2 、全人生指導與青年教育

對青年問題分析:是人生的第二 誕生期

全人生的指導:青年要幹預政治,投身革命

二 黃炎培的職業教育實踐

民主主義教育家黃炎培

1 、職業教育的探索

為適應中國教育改造 和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需要 ,20世紀 20年代 形成職業教育思潮 ,其倡導者和代表人物是黃炎培 。

1913年 他就發表了 《學校教育採用實用主義之商榷》,提倡教育與學生生活、學校與社會實際 相聯繫 。

1917年發起中華職業教育社 ,又創辦中華職業學校 ,探索職業教育 ,逐漸形成其完整的職業教育思想

2 、職業教育思想體系

在職業教育的作用上他認為 ,職業教育就是通過教育的力量使人獲得生活能力 ,其價值在於 ——謀個性之發展 ,為個人謀生之準備, 為個人服務與社會之準備、為國家及世界增加生產力 之準備,使學校培養之人無不可用 ,社會從業者無不受良好 訓練 、國無教之民 、民無不樂之生 ,社會國家得以立基 。

3、職業教育的目的

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 ,已達到為個人謀生 、為社會服務 、促進實業發展 、增長社會經濟 、穩定社會秩序 等目的 。

4、如何辦職業教育?

他提出大職業教育主義 ,即 只從職業學校做功夫,不能發達職業教育;只從教育界做功夫 ,不能發達職業教育;只從農工商 職業界做功夫,不能發達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在辦學宗旨、培養目標、教學組織、辦學形式 等方面均需社會化 ,即學生的知識技能 和思想品德 適合社會生產與合作 ,學校專業 、課程 、教學、年限 的規定 均需考慮社會需要可能和學生、家長的意願 ,辦學需充分聯絡 社會會力量 。

5、職業教育的教學原則

首腦並用、學做合一 、理論與實際並行 、知識與技能並重 ,職業道德教育的原則是 ——敬業樂群 ,熱愛所業 ,盡職所業 ,有優美之情操 ,有協作之精神 ,職業教育不僅是為己謀生 ,更是為群服務。

三 晏陽初的鄉村教育教育理論

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

1、四大教育與三大方式

晏陽初認識到,中國以農立國。文盲集中在農村,要普及平民教育就必須到農村去。1926年,他主持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開始了河北定縣鄉村教育實驗,在此基礎上形成教育和社會改造的方案,即「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他認為中國農村的問題可概括為愚、窮、弱、私四個字。愚指大多數人不僅缺乏知識,簡直就是目不識丁;窮指大多數農民生活十分貧困:弱指大多數人是「無庸諱言的病夫」;私指大多數人不能團結、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訓練。解決這四大問題必須藉助於四大教育,即以文藝教育攻愚,培養知識力;以生機教育攻窮,培養生產力;以衛生教育攻弱,培養強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養團結力。四者以公民教育最為根本。

推行「四大教育」要依靠「三大方式」:

學校式教育,主要以青少年為對象,包括初級平民學校(初步的識字、讀、寫、說教育)、高級平民學校(培養村長和幹部)和生計巡迴學校(傳授生產技術);社會式教育,主要以一般群眾為對象,通過讀書會、演講比賽、演劇、寫稿投稿、成立自助社和合作社、辦農業展覽等形式:家庭教育,家庭成員間開展公民道德、衛生習慣、兒童保護、家庭預算、家庭管理、婦女保健、生育節制等方面的教育和訓練。

2、教育目的與方式

化農民與農民化。通俗地講"化農民"是高級知識分子要教化農民,改造農民的意思,而「農民化」就是指高級知識分子要教化農民首先要把自己當成農民,深入到廣大農民群眾中去,才能真正了解農民需要什麼,如何改造農民。

四 梁漱溟的鄉村教育建設和鄉村教育理論

國學大師梁漱溟

1、梁漱溟的理論與他的教育實踐

1929年 在河南輝縣 創辦河南村治學院。

1931年 在山東鄒平 主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 。

鄉村建設是指一種力圖在保存 既有社會基礎上通過鄉村教育方法 ,由鄉村建設引發 社會工商業的發展 ,實現經濟改造與社會改造 。

鄉村教育理論:中國問題的癥結是文化嚴重失調,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法 是進行鄉村建設。

鄉村建設以鄉村教育為方法 ,鄉村教育以鄉村建設為目標

2 、鄉村教育的實施

實施鄉村教育必須藉助於鄉農學校 。鄉農學校分為 村學 和鄉學 兩級 ,兼為教育和行政組織 ,其組織原則是 「政教養衛合一 」「以教統政」,一切政治、經濟、武裝、自衛措施 都通過鄉農學校 貫徹 。

鄉村教育的開展 必須通過 學校式教育與 社會式教育的合一 ,學校設兒童部、成人部、婦女部 和高級部 。

鄉農學校 注重通過 「精神講話」鞏固 舊道德 ,接受新知識道理 。這一理論的本質是 中國知識分子通過改造農村來實現 改良中國社會的理想 ,是在探索拯救中國的第三條道路 ,無視階級衝突和階級鬥爭 ,對中共領導的土地革命 持反對態度 ,是一場不成功的實踐 。

但他認識到中國問題是 農村問題 ,並立足於文化傳統 來思考中國社會的改造 ,是有識之見 。將科學的思想和方法 帶入落後的農村 ,對農村教育的提高 ,生產技術的改良 ,社會風俗的改善 做出了貢獻 。

五 陳鶴琴的活教育探索

中國幼兒教育之父

1 、兒童教育和活教育實踐

陳鶴琴是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的開拓者 ,一生致力於 從中國國情出發 ,學習和引進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 建設有民族特色的而中國現代化兒童教育 ,提倡活教育 ,為改革傳統教育 ,提出極有價值的思路 。

1919年 開始任教 ,教授教育學 、心理學 和兒童心理學 ,之後的8年裡,是他奠定事業基礎和形成教育思想 時期 。期間 ,他投身教育改革 ,翻譯西方教育理論方法 ,並通過對長子陳一鳴的追蹤研究 ,力行觀察 、試驗方法 ,探索兒童心理發展及教育規律 ,同時創辦了 中國第一所實驗幼稚園 ——鼓樓幼稚園 ,進行中國化、科學化幼兒園實驗 ,總結並形成了中國第一所 實驗幼稚園 ,總結並形成了系統的惡、有民族特色的學前教育思想。

1940年 ,在江西開展活教育實驗 。1941年 創辦 《活教育》雜誌 ,標誌著活教育 理論的形成 和 活教育 運動的開始 。

2 、活教育 思想體系

活教育的目的論 :

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

活教育的課程論:

大自然、大社會都是 活教材

活教育教學論:

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六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 、生活教育的實踐

1927年,在南京和平門創辦南京市實驗鄉村師範學校 。後改名為 ——曉 莊 學校 ,確立了生活教育理論 。

這所學校是 改造農村生活的中心 ,承擔起農村改造的任務。

1932年,在上海郊區創辦山海工學團 、提出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力圖將工廠、學校、社會打成一片 ,實現普及教育

1939年4月,在重慶創辦育才學校。目的是收容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兒童 ,培養有特殊才能的幼苗。

2 、生活教育的理論體系(感覺是杜威主義的中國化)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相關焦點

  • 「考點精粹」小學教資: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和近現代教育理論
    他以李浩吾的筆名寫的《新教育大綱》則是我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這本著作闡述了教育的本質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階級的觀點和教育萬能論。近現代教育理論的發展1.外國近現代教育思想20 世紀中葉以後,由於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人才資源開發和智力開發成為世界教育矚目的重大課題。各國開展了廣泛的、深刻的教育改革,形成了大批以教育實驗和心理科學為基礎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學進入現代發展階段。(1)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著有《教學與發展》一書。
  • 我國十大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我國歷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今天,Lingohi整理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張,一起來看一下吧!墨子主張:「兼愛」和「非攻」,注重文史知識的積澱
  • 如何理解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係?
    因此,對我個人來說,生活體驗和工作體驗都告訴我:任何一個思想的產生,都來源於實踐,都會在實踐中找到它的原形。這個原形可能是可以直觀的原形,也可能可以找到它的原形對我的一種觸動,從而形成了一種我對生活的感受。正因為如此,我一直對「教育理論可以離開教育實踐,形成獨立的教育理論」的觀點,不能夠認同。教育理論或近、或遠、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來源於實踐的根基。
  • 教資常考34位教育家思想理論匯總!
    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會有一些題型涉及到教育家思想理論的知識點,很多同學對這些知識點掌握的都不是很好,可能是因為知識點比較零碎又容易記混淆,對此小編進行了相關知識點匯總,一起來看看吧!1.赫爾巴特著作:《普通教育學》,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標誌著規範教育學(科學教育學)的建立地位:「現代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提出教學的教育性原則: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在道德培養和知識傳授這兩個教育教學問題中,把道德培養作為首要基礎。
  • 我國自古以來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有哪些呢?
    王充畫像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著《論衡》。在教育思想方面, 王充很重視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作用。黃宗羲畫像黃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他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著《明夷待訪錄》。黃宗羲提出「學貴履踐,經世致用」的理論實踐並重的教育學習觀點。
  • 現代教育測量理論和教育目標分類學
    隨著基於網際網路+教育、大數據分析、現代教育理論及教育測評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考試的評價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質量監測及學業診斷技術的運用為這種時代的變化和要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因而也必將成為教育質量提升不可或缺的抓手。
  •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和方法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生活教育就是在現實生活中進行 ,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是漲知識的好題材。「生活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的意思。圖片來源於網絡陶行知認為學校裡教給學生的知識太少,並且與生活、社會相脫節,提出「社會即學校」的主張,這樣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材料會變得更多。
  • 教育丨小文策案:當代教育學理論的發展
    為了適應經濟與科技發展的要求,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斷興起,教育科學研究日益深入,豐富了教育學的內容,形成了大批現代教育理論,其中布魯納、贊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學理論,被視為現代教學理論的三大流派。另外,蘇霍姆林斯基、布盧姆等教育家也為現代教育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 這些中國近現代偉大的教育家,你認識幾個?
    其中蔡元培、陶行知、黃炎培和馬敘倫則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們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為中華振興創辦學校,為民族崛起教書育人。蔡元培在19世紀末中華民族面臨嚴重危機的關頭,決心「主持教育,以啟發民智」,向學生灌輸革命思想,培養革命新人。
  • 2010年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緒論
    教育理論   總要求:  教育學部分  1、了解與識記教育學的基礎知識  2、理解和掌握教育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教學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3、具有運用教育理論分析並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能力。
  • 我國教育管理理論發展與實踐中的問題
    (一)在教育管理理論研究方面,權力幹預情況比較嚴重 權力的幹預需要和教育管理研究的基本要求與規範相一致。很多管理實踐人員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因為缺少必備的研究意識,不能發現教育管理理論的價值,導致了理論研究不足,不能很好指導實踐。在該過程內,研究意識不斷弱化導致其逐漸喪失了現代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效性。另外,理論一般是上升到規律的高度,進而具備普遍性的指導意義。所以,不管是包含人們的智慧的什麼樣的理論,個人的經驗畢竟是非常有限的,並且有些個人經驗是錯誤的,因此,在某些時候抽象的理論比實際經驗指導性更強。
  • 改革引發「教育家」爭議:當代中國缺失教育家?
    「有13億人口、2.5億學生的當代中國沒有教育家,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也與事實不符。」顧明遠進一步分析了造成人們「誤讀」中國當代教育家的原因,「這一方面是我們把教育家看得太高,要求太嚴了;另一方面我國目前確實缺乏一批既有系統的理論體系又能付諸實踐的教育工作者。
  • 中學高級教師職稱考試現代教育理論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0.5分,共13分)1、學校教育產生於________。2、傳統教育的代表人物是,現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3、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有三個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國近現代教育家簡介
    教育思想方面,在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德育、智育、美育和體育多方面發展的「完全之人物」。力主理論知識與實際知識並重。認為教育應以道德為中心。較早提出美育應列為學校的正式科目的見解。 其教育主張主要有: (1)大學要辦成研究學術的場所; (2)大學應承擔培養年輕一代理論學術人才的責任;學術應自由和獨立等。
  • 2018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強化練習(1)
    「教學相長」、「及時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國的(A)。A《學記》 B《論語》 C《大學》 D《中庸》2.西方最早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是( A )A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 B柏拉圖的《理想國》C拉伯雷的《巨人傳》 D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3.在現代教育理論形成的過程中,明確提出「泛智」進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A誇美紐斯 B洛克 C盧梭 D裴斯泰洛齊4.
  • 陶行知的創新實踐:杜威理論在中國師範教育中的應用和發展
    他在創建中國師範教育的過程中,大膽地實踐了杜威的教育哲學。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把杜威的理論「翻了半個筋鬥」,以適應中國當時的社會和教育現狀。他將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轉變為「生活即教育」,並將杜威的「學校即社會」轉變為「社會即學校」。最後,他成功地將杜威的「做中學」轉變為「教、學、做合一」的理論與實踐。
  • 新人類教育理論與實踐
    教育專家的歷史使命在於記錄加工傳承教育實踐經驗,教育理論歸根結底不是專家創造的,而是廣大一線教師的實踐創造的。個人不可能創造人類歷史,人民群眾之所以可以創造歷史,乃在於他們是無可比擬的多數,必然可揭示實踐的無限可能,並在比較中找到正確的必然之路。另一方面,任何對實踐記錄的理論都是基於特定現實需要的反映,它僅在特定時空下有實踐價值。
  • 常考點之中國近現代教育家
    3.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著名口號,被毛澤東和宋慶齡等稱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和「萬世師表」。三、陳鶴琴1.提出了「活教育」理論,重視科學實驗,主張中國兒童教育的發展要適合國情,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 論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的社會主義政治家責任和教育家使命
    [摘 要]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必須是社會主義政治家和教育家。政治家角色客觀上要求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具有崇高的社會理想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教育家角色客觀上要求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對大學本質的深刻理解。兩者有機統一於辦學治校的教育實踐之中。
  • 教師招聘必考知識:中國近現代教育領軍人物匯總圖,你背熟了嗎?
    在我國近現代教育史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為實現祖國教育文化振興的愛國知識分子,是為國家教育文化事業苦苦思索的先行者,是漫漫教育路上探索理論的耕耘者。正因為有了他們, 才使得中國近現代教育文化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引領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為國家教育建設繼續添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