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讀|教材更應是學材 ——臺灣、大陸教材中的《記承天寺夜遊》比較研究

2021-02-15 寶安初語

學習重點

一、能欣賞言簡意深的小品文章。

二、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技巧。

三、培養欣賞自然之美的能力。

課前預習

一、農曆十月屬哪一個季節?文中賞月的共有幾個人?

二、蘇軾原本解衣欲睡,為什麼又改變心意,到承天寺夜遊?

三、文中「水中藻荇」與「庭下竹柏影」有什麼關係?

題解:

本文選自《東坡志林》,是一篇記敘文。承天,寺名,在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宋神宗元豐三年(西元1080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文是蘇軾被貶至此地後,與友人張懷民夜遊承天寺,有感而發所寫的一篇短文。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寫庭院中的月色,借著如水月光、竹柏疏影抒發感觸,文句簡潔,詩意盎然。

作者(略)

課文·注釋(略)

注釋共有10個。

課文賞析:

《記承天寺夜遊》是蘇軾貶謫黃州時,在困苦境遇中所寫一篇短文。全篇僅有83字,像一則日記,似乎信手拈來,毫不經意,卻通過對月夜美景的描寫,流露出作者在貶謫生涯中,隨遇而安的豁達心境與浪漫情懷。

全篇分為三個段落。先敘事,繼寫景,後抒懷。首段敘事,道出夜遊的時間、地點和緣由。接著,寫庭中景色,只有三句,卻展現高妙的想像力,用澄澈透明的積水形容月光的清朗,用水中柔擺的藻荇,比喻月光下竹柏影的搖曳,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一幅清幽的月夜圖,具有一種雋永而潔淨的美。

文中抒懷一段,尤其意味無窮,唯有具備閒適的心境才能在平常的事物中發現美。蘇軾與張懷民同樣仕途不順,卻可以忘懷得失,擺脫俗務,才能有此閒情雅興,來欣賞這美好的夜色。全文自然流暢,意境高雅,傾訴著詩人灑脫的襟懷。

問題討論:

一、本文包括敘事、寫景、抒情三部分,請分別指出來。

二、本文題目中有「夜遊」兩字,你認為哪些語句是照應「夜」哪些語句是照應「遊」?

三、文末「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表達出怎樣的感情?請加以說明。

應用練習:

一、植物成語練習:「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句中以水中柔擺的「藻荇」,比喻月光下竹柏影的搖曳多姿,平常我們也會用與植物有關的成語來描繪人、事、物,請你將下列成語,填入適當的句子中。

內容略

二、詞語解析:推敲下列各題的文意,然後選出最適當的詞語,將它填入()中。

內容略

三、資料搜尋:如果要收集有關蘇東坡的資料,你可以參考下列哪一些書籍?(多選題)

參考選項:(甲)《唐詩三百首》 (乙)《宋史》 (丙)《史記》 (丁)《中國文學史》 (戊)《元曲選》 (己)《東坡志林》 (庚)《中國小說史》 (辛)《宋詞三百首》

課外學習指引:

一、《蘇東坡傳》,林語堂著,臺北:遠景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二、《蘇軾》,王水照著,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

三、《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作品賞析》,吳子厚編著,臺北:開今文化公司,民國八十二年

相關焦點

  • 《記承天寺夜遊》教學實錄
    《記承天寺夜遊》教學實錄濰坊濱海國際學校 初中部 王璐一、導入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林語堂在
  • 記承天寺夜遊
    同樣,宋朝大文學家蘇軾更是用他那凝練的筆墨,在《記承天寺夜遊》一文中為我們描繪,點染出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下面就讓我們與作者一起同遊承天寺,在墨香中感悟作者的情懷吧。(板書課題:記承天寺夜遊)(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圈出疑難字詞。)2.指名學生讀。(其他同學指出不正確,出錯的地方。)
  • 《記承天寺夜遊》教學設計——朗讀,帶你漸入佳境
    師:今天老師就與大家一起,共同欣賞大文豪蘇軾筆下這篇精美的散文《記承天寺夜遊》。解題:信息:時間、地點、事件、體裁(通過變題明確遊記)師:通過題目我們明確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那麼,夜遊人物是誰?
  • 早讀8:高考背誦:《愛蓮說》《記承天寺夜遊》《送東陽馬生序》
    《紅樓夢》中有詩云:「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愛蓮說》一文表意與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記承天寺夜遊》(蘇軾)①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 部編文言文系列《記承天寺夜遊》中考題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16.對下面句子中加線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組是(3 分)( )A.①古來共談 共:共同 ②高峰入雲 入: 聳入B.①五色交輝 交:交相 ②四時俱備 俱:都C.①猿鳥亂鳴 亂:紛亂 ②沉鱗競躍 競:爭相,爭著D.①蓋竹柏影也 蓋: 只是 ②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大概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 《記承天寺夜遊》聽課有感
    今天第二節語文教研組聽了陳老師的《記承天寺夜遊》公開課,課堂氣氛活潑有序, 在讀的過程中,陳老師強調了學生要讀出古文的韻味,重點強調了拖音,以三個句子為例,讓學生體會拖音在古文朗讀中的作用。「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最後再讀課文,讓學生出聲朗讀,在讀中小組合作並進行全文的翻譯。
  • 《記承天寺夜遊》專題練習優秀筆記&專題練習
    上周寫了有關《記承天寺夜遊》的一些雜感,詳見:記承天寺夜遊——兩個中年男人的月下清歡本周就附上配套優秀筆記&
  • 《記承天寺夜遊》知識點複習+試題精練
    記承天寺夜遊一.文學常識。
  • 文本解讀讓教材更「豐滿」
    因此,語文教學要重視文本解讀,準確把握文本內涵,精選相關材料,把教材讀透,把文本讀「厚」,讓教學內容更「豐滿」,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才能達到豐富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
  • 《記承天寺夜遊》練習題與答案
    記承天寺夜遊測試題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  1.本文選自《_________》,作者。(2分)  2.填空:(3分)  ⑴文章描繪了蘇軾在承天寺夜裡見到的,同時也抒發了自己_________的苦悶心情。  ⑵......
  • 【王芳專欄】《記承天寺夜遊》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有一位文人,他一生擔任過30個官職,遭貶17次,坐過130天監牢。然而,他一生豁達樂觀,晚年貶謫海南,這已是十足的流放。而此時,他年事已高,疾病纏身,且不適應那裡的氣候。於是他平靜地為自己打造了棺木,掘好了墳墓。他就是北宋豪放派詞作代表蘇軾。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傳世佳作。
  •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文言文比較閱讀《記承天寺夜遊》(含答案)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乙】予初十日到郡,連夜遊虎丘①,月色甚美,遊人尚稀,風亭月樹間,以紅粉笙歌②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坐釣月磯③,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④,及佛燈隱現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⑤於此。
  • 2021年中考語文複習知識點:《記承天寺夜遊》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複習知識點:《記承天寺夜遊》,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詞類活用   1、相與步於中庭。步:散步,名詞作動詞。   二、古今異義   1、但: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古義:只。今義:但是。
  • 2019年石家莊中考語文文言文《記承天寺夜遊》考點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課文下面注釋: 1、選自《東坡志林》,此文寫於作者貶官黃州期間。
  • 人教版八年語文《記承天寺夜遊》原文、注釋、譯文、習題及答案
    請大家多關注 記承天寺夜遊【作者】蘇軾 【朝代】宋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
  • 大陸首度引進臺灣"國學"教材 臺灣中學已用多年
    大陸首度引進臺灣"國學"教材 臺灣中學已用多年 2008年04月08日 16:40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一個臺灣學生選擇了正確答案C,並和記者調侃說:A更像子路,B是徽欽二帝,D是段譽他老爸。
  •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臺灣新北市某高中上課情景。(資料圖片)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等兩岸機構合作編寫的語文教材項目——《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近日正式在臺灣出版並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多所高中投入使用。
  • 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能簡不繁,當豔不讓 ——評王雨冰老師《記承天寺夜遊》教學設計
    《記承天寺夜遊》教學設計王雨冰【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和互學
  • 解讀的抉擇:作者的,文本的,抑或讀者的
    解讀的抉擇:作者的,文本的,抑或讀者的——淺談語文教學中文本解讀理論的合宜選取袁海鋒經過20世紀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德國接受美學等學派研究者的拓進,文學閱讀觀念終於走出「作者中心教學圍繞教材選文展開,教材選文又多以經典文學作品為文本來源。教材選文的文樣是多元的,基於創作意圖、文體、風格等要素形成的選文素質差異巨大。文樣差異為催生多元閱讀理論提供了素材依託;閱讀理論的豐富,無疑又為閱讀教學建構起堂皇的武庫。具體到單篇選文,閱讀理論的課堂教學運用,並非信手拈來隨意擇取,而是藉由選文素質與閱讀理論的氣質綜合考量。
  • 基於概念圖的我國大陸和臺灣地理教材正文比較——以鋒天氣系統為例
    2012年7月31日,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發布「共同建議」, 提出積極促進商籤教育交流與合作相關協議, 涉及兩岸教師、學生交流及兩岸的課程、歷史地理教材等, 都會有相關的協議, 這將對兩岸交流合作帶來深遠的影響。本文響應此次會議精神, 選取我國大陸和臺灣教材鋒天氣系統正文進行比較, 可增進兩岸地理教材間的交流。一、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依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