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和容積單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知識點小結和培優訓練

2020-12-10 書明學堂

任何一個知識點的牢固掌握都要經過多次的反覆訓練,每天堅持30分鐘的培優訓練,養成一種持續學習的習慣,下面先小結了新課的知識點,再針對新課的知識點設計了相應的培優題,幫助你提高,請同學們先自己完成,再校對答案。

一、五年級數學下冊(BS版)第一課時《體積與容積》知識點小結

1、教室裡的物品很多,如課桌、粉筆盒,這兩個物品佔的空間大的是( 課桌 ),佔的空間小的是( 粉筆盒 )。

2、常見的容器如水桶、水杯,這兩個容器放的東西多的是( 水桶 ),放的東西少的是( 水杯 )。

3、取兩個大小相同的燒杯,往杯中倒入一樣多的水,將土豆和紅薯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中,發現放紅薯的杯子裡水面升得比放土豆的高,紅薯比土豆佔的空間(大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是物體的( 體積 )。

4、比較兩個杯子中哪個裝水多,可以將第一個杯子裝滿水,再將水倒入第二個空杯子裡。

(1)如果第二個空杯子沒倒滿,說明第( 二 )個杯子裝水多。

(2)如果第二個空杯子正好倒滿,說明兩個杯子裝水( 一樣多 )。

(3)如果第二個空杯梓倒滿後還有剩餘,說明第( 一 )個杯子裝水多。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就是容器的( 容積 )。

二、第一課時《體積與容積》培優訓練

1、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大的物體,容積不一定大 B、一張課桌桌面的面積大約是7平方分米

B、用6個1立方釐米的小正方體任意拼在一起,體積不都是6立方釐米

答案:A

2、填一填。

製作一個鐵皮水箱,用了多少鐵皮,是指水箱的( );水箱有多大,是指水箱的( );這個水箱能裝多少水,是指水箱的( )。

答案: 表面積 體積 容積

三、第二課時《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知識點小結

1、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釐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稜長為1釐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釐米,立方釐米是( 體積 )單位。

四、第二課時《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培優訓練

1、填入適當的體積單位。

轉筆刀的體積約是4( )。

魔方的體積約是180( )。

一塊洗衣皂的體積約是35( )。

行李箱的體積約是34( )。

答案:立方釐米 立方釐米 立方釐米 立方分米

五、第三課時《容積單位——常用的容積單位》知識點小結

1、容器內盛放液體的量一般用升(L)、毫升(mL)作單位。

2、1mL的水大約有( 20 )滴,小勺中大約有( 2 mL )的水。( L )和(mL )是常見的容積單位,計量較大容器的容積時用( L )作單位,如油桶的容積、大桶水的容積;計量較小容器的容積時用( mL )作單位,如牛奶盒的容積、口服液瓶的容積等。

六、第三課時《容積單位——常用的容積單位》培優訓練

1、填入適當的單位。

水杯的容積大約是550( )。

油桶的容積大約是180( )。

解析:由於水杯是屬於計量較小容器,所以用的容積單位為mL 。由於油桶是屬於計量較大容器,所以用的容積單位為L。

七、第四課時《長方體的體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知識點小結

1、長方體的寬、高不變,長變短了,體積變( 小 )了。

2、長方體的長、高不變,寬變短了,體積變( 小 )了。

3、長方體的長、寬不變,高變短了,體積變( 小 )了。

4、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體(稜長為1cm)擺出了3個不同的長方體,記錄它們的長、寬、高。通過擺長方體、填表格發現:小正方體的個數恰好等於長方體( 長 )、( 寬 )、( 高 )的乘積,因為需要幾個小正方體,體積就是幾立方釐米,所以長方體的體積也就等於長方體( 長 )、(寬 )、( 高 )的乘積。

5、長方體的體積= 長× 寬×高 ,用字母表示為(V=abh)

6、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用字母表示為(V=ɑ×ɑ×ɑ )。

八、第四課時《長方體的體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培優訓練

1、一塊稜長0.9米的正方體鋼材,鍛造成橫截面是邊長是1分米的長方體零件,這個零件的長是多少米?

分析:知道了長方體的橫截面邊長是1分米,要求零件的長是多少米,得先求出長方體的體積,就可以求出長方體的長。

答案:1分米=0.1米

0.9×0.9×0.9=0.729(立方米)

0.729÷(0.1×0.1)=72.9(米)

點撥:求鍛造成的長方體的長是多少米?要弄清長方體的體積就等於正方體的體積,再用體積除以底面積,在解決本題時還要注意單位的換算。

同學們,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如果你在閱讀本文的過程中,有不明白的,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給我留言,我看到後會馬上為你解答的,想要了解更多經典好題,可以關注我,或者點擊下面相關文章的連結。

2020年五年級數學下冊常考易錯題精選

期待您能繼續堅持下去,每天練30分鐘,讓你越來越優秀!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知識點: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階段,一說到立體幾何,一定會想到長方體與正方體,那麼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是重點內容。我們今天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進行梳理。一、表面積1、表面積的定義: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和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 一課研究之「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數體積單位計算體積。師:孩子們,喜歡搭積木嗎?我用稜長1釐米的正方體搭成了一些積木(課件出示),數一數,他們的體積各是多少立方釐米?       2.比體積。(課件出示圖1:字典與橡皮;圖2:字典與詞典)師:物體的體積有大有小,比較下面兩種物品,誰的體積比較大?像圖1體積大小差異明顯的物體,我們可以觀察進行比較。像圖2這樣的兩個長方體,體積相差不大,我們就不能直觀比較出體積大小。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比較?(計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 課程解讀:人教版五下《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知識點匯總
    上節課,黃老師給大家講了五年級下冊分數部分的知識點時曾經說過,五年級下冊的計算,知識點的連貫性非常強,是小學階段最複雜的一部分。今天我們要講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五年級下冊圖形題的內容,五下的圖形部分雖然只有這一個單元,但是其中需要掌握的概念和公式比較多,題型也是多種多樣,要想把這單元的內容和題型全部掌握,和學習分數部分一樣,也需要下很多功夫。
  • 小學數學說課稿:《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材內容.本節所講的內容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的第25----26頁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的教學內容。2.教材簡析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基本上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性質,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這節課要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認識體積公式的來源,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
  • 五下期末總複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和真題訓練
    【知識點梳理】一.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1.長方體的特徵:有6個面(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2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有12條稜,相對的稜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1.表面積的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 2020年小升初:長方體與正方體表面積及體積知識點總結與命題方向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知識點歸納】長方體表面積:六個面積之和.公式:S=2ab+2ah+2bh.點評:此題主要考查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例2:兩個表面積都是24平方釐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平方釐米.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總結與易錯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 》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生也是第1次接觸體積的計算方法。所以要要求學生在理解體積概念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一、理解體積的概念,對體積形成直觀的認識。學生第1次接觸體積的概念,最後根據實物讓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一臺洗衣機大約0.5立方米。一個魔方大約一立方分米。課本大約200立方釐米。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1. 使學生理解,長寬高都是相對的。
  •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解題技巧》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解題技巧》,本節課方法講解。大家好我是小梁老師,在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或容積時,我們常常還會遇到一些情況:①把一個物體變形為另一種形狀的物體;②把幾個物體熔化後鑄成另一個物體;③把一個物體浸入水中,物體在水中會佔一部分的體積。
  • 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第三節的內容,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此課程對學生今後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二、學情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在知識上的一次飛躍。
  • 【數學】《推導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
    一、複習: 1、什麼叫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3、什麼是1立方釐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二、導入新課: 1、導入:我們知道了每個物體都有一定的體積,我們也知道可以利用數體積單位的方法計算物體的體積要知道老師手中的這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你有什麼辦法?
  • 容積和容積單位
    主要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及其體積單位間的進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容積的概念和容積單位及其進率,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物體容積的計算。「容積和容積單位」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
  • 六年級上學期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分類練習
    1.體積或容積的定義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或其它能容納物質的內部體積,叫作這個容器的容積。一般,體積比容積大。2.體積的計算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統一公式:底面積×高或橫截面面積×長1.已知底面積和高(橫截面面積和長),求體積例題1:一個長方體的木塊,橫截面積是8dm2,長是0.7dm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測試題
    一.填空題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 )個面、( )條稜和( )個頂點。A.和原來同樣大 B.比原來小C.比原來大 D.無法判斷7、文具盒的體積和容積相比 ( )。
  • 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小正方體放在長方體上面)
    題目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圖1普通學生思路:表面積:由圖可知,正方體的底面和長方體的上面有重疊部分,即正方體一個面面積。第一步:算重疊部分面積(一個面面積):5×5=25(平方釐米)第二步:算正方體表面積:5×5×6=150(平方釐米)第三步:算長方體表面積:(10×8+10×4+8×4)×2=304(平方釐米)最後一步:長方體表面積+正方體表面積-重疊部分面積
  • 《體積和容積》單元測試題
    2、用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 ) 3、稜長2分米的正方體,一個面的面積是( ),表面積是( ),體積是( ) 4、一個長方體長是0.4米、寬0.2米、高0.2米,它的表面積是( )體積是( ) 5
  • 五年級下冊數學體積和容積單位專項練習題(無稜長及面積)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容積與體積基本概念體積是指一個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容積是指所容納物體的體積,一個物體的容積一般都比它的體積小。比如說,一個洗髮液的瓶子裡面所能裝下的洗髮液的體積就是它的容積。(容器壁忽略不計)再如冰箱,由於它的壁或者門子很厚,加些冰箱的容積要比體積小。
  • 六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學習目標及求表面積、體積的題型歸納
    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公式,並探索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簡單的實際應用問題,形成和發展空間觀念,訓練空間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及類比推理能力。常見題型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題型有很多,但總而言之,題目中不外乎會有如下這些說法:①一種題型是,一個長方體因為高或長或寬的變化(擴大或縮小),或者是成為一個正方體,從而引起表面積的變化。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你掌握多少,一份試題檢測你學習水平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知識,這個單元主要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和體積單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容積和容積單位、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等,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進行了簡單的觀察物體的學習基礎上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
    無錫小升初國慶七天專題特訓三: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10月3日)    本單元重點研究以下幾個問題: >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展開圖,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稜、頂點以及長、寬、高(或稜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複習資料
    一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稜長總和 L長=4(a十b十c),L正=12a(a丶b丶c分別是長方體的長丶寬丶高)二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1丶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之和叫作它們的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