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2021-01-10 中公教師網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第三節的內容,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此課程對學生今後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在知識上的一次飛躍。在第二冊的認識圖形中,雖然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但那只是最基本的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並且會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進行簡單的體積計算。

2.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體積公式,養成歸納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正方體、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四、教法、學法:

教法: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直觀演示法、問答法、小組合作討論法等方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進行獨立思考。

學法: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發現法、實踐鍛鍊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在實踐活動中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揭示課題

如果要生產電視機、電腦、電冰箱的包裝箱,我們要事先需要了解什麼?引出電視機、電冰箱的體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探究新知。

(二)探索活動、推導公式。

首先組織學生進行三個活動,讓學生觀察比較發現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觀察一組長方體發現,長、寬相等時高的值越大體積越大高的值越小體積越小。接著,在觀察第二、三組時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並歸納長方體體積的大小決定於它的長、寬、高的長短。

教師出示長方體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體稜長1釐米 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擺的時候思考。1、每排擺了幾個?每層擺了幾排?3、擺了幾層?4、一共擺了多少個?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口答結果老師依次板書在表格中,通過觀察表交流,討論學生不難發現其中的規律。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整理。

如 長 × 寬 × 高 = 體積

2 × 3 × 2 = 12

4 × 1 × 3 =12

6 × 1 × 2 =12

2 × 2 × 3 = 12

從而,歸納出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 b 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寫成: V=a b h

進一步讓學生默記公式,指名說一說求長方體的體積,必須要知道什麼條件?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說課稿:《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材內容.本節所講的內容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的第25----26頁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的教學內容。2.教材簡析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基本上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性質,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這節課要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認識體積公式的來源,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
  • 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
    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鞠躬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根據新課程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以及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展開:一、說教材教材是知識的來源,首先我談一談對於教材的分析。
  • 小學數學《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教學設計是我們在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師招聘考試(部分地區)會用涉及到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很多考生往年都會在這裡栽跟頭。
  • 物理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密度》
    物理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密度》一、說教材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八年級第六章第二節,密度是一個物理量,用來描述物質在單位體積下的質量。密度也可以引申為一個量與一個範圍的比值作為這種情況下的簡稱例如人口密度。學生對稱量的結果會認識到,體積大小一樣,但種類不同的物質,質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質在這方面性質上的差異。2.新課教學(1)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係通過上面「想想做做」 提出問題: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會有什麼關係?推測:同一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如果體積增大到原來的兩倍,質量是否也會增加到原來的兩倍呢。
  • 教師招聘面試說課模板,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教師招聘說課範文
    教師招聘面試說課模板,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教師招聘說課範文,教師招聘面試說課模板,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教師招聘說課範文初中歷史優質課說課稿北方民族大融合說課同時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程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奠定基礎。學好這一課對於培養學生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民族平等原則理解和思考歷史上的民族關係問題有重要的意義。
  • 一課研究之「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教學設計
    (課件出示圖1:字典與橡皮;圖2:字典與詞典)師:物體的體積有大有小,比較下面兩種物品,誰的體積比較大?像圖1體積大小差異明顯的物體,我們可以觀察進行比較。像圖2這樣的兩個長方體,體積相差不大,我們就不能直觀比較出體積大小。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比較?(計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 體積和容積單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知識點小結和培優訓練
    七、第四課時《長方體的體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知識點小結1、長方體的寬、高不變,長變短了,體積變( 小 )了。2、長方體的長、高不變,寬變短了,體積變( 小 )了。通過擺長方體、填表格發現:小正方體的個數恰好等於長方體( 長 )、( 寬 )、( 高 )的乘積,因為需要幾個小正方體,體積就是幾立方釐米,所以長方體的體積也就等於長方體( 長 )、(寬 )、( 高 )的乘積。
  • 2018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蘭亭集序》
    教師招聘面試說課:【中公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2018教師招聘考試面試招聘說課稿、面試說課流程、說課教案、說課技巧等輔導資料。本文整理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蘭亭集序》。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
  • 小學數學知識點: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階段,一說到立體幾何,一定會想到長方體與正方體,那麼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是重點內容。我們今天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進行梳理。一、表面積1、表面積的定義: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和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測試題
    一.填空題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 )個面、( )條稜和( )個頂點。11、一個正方體的稜長是a釐米,它的表面積是( )平方釐米,體積是( )立方釐米。12、用3個稜長4分米的正方體粘合成一個長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比3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少( )平方分米,合成後的長方體體積是( ),表面積是( )。
  • 《長方體的體積》答辯題目及解析
    《長方體的體積》答辯題目及解析第一題:為什麼要學習長方體的體積?【參考答案】本節課是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二學段圖形與幾何中的學習內容。面在體上,體由面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習是前面平面圖形學習的延續,也是後續幾何學習的基礎。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總結與易錯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 》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生也是第1次接觸體積的計算方法。所以要要求學生在理解體積概念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一、理解體積的概念,對體積形成直觀的認識。學生第1次接觸體積的概念,最後根據實物讓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一臺洗衣機大約0.5立方米。一個魔方大約一立方分米。課本大約200立方釐米。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1. 使學生理解,長寬高都是相對的。
  • 小學數學教師招聘面試經典說課稿《分數的意義》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戰教師招聘面試,中公講師為考生小學數學面試說課稿《分數的意義》,希望大家認真備考!一、說教材《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第五單元第節的內容。主要由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組成。
  • 2020年小升初:長方體與正方體表面積及體積知識點總結與命題方向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知識點歸納】長方體表面積:六個面積之和.公式:S=2ab+2ah+2bh.點評:此題主要考查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例2:兩個表面積都是24平方釐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平方釐米.
  •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解題技巧》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解題技巧》,本節課方法講解。大家好我是小梁老師,在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或容積時,我們常常還會遇到一些情況:①把一個物體變形為另一種形狀的物體;②把幾個物體熔化後鑄成另一個物體;③把一個物體浸入水中,物體在水中會佔一部分的體積。
  • 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小正方體放在長方體上面)
    題目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圖1普通學生思路:表面積:由圖可知,正方體的底面和長方體的上面有重疊部分,即正方體一個面面積。第一步:算重疊部分面積(一個面面積):5×5=25(平方釐米)第二步:算正方體表面積:5×5×6=150(平方釐米)第三步:算長方體表面積:(10×8+10×4+8×4)×2=304(平方釐米)最後一步:長方體表面積+正方體表面積-重疊部分面積
  • 六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學習目標及求表面積、體積的題型歸納
    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公式,並探索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簡單的實際應用問題,形成和發展空間觀念,訓練空間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及類比推理能力。常見題型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題型有很多,但總而言之,題目中不外乎會有如下這些說法:①一種題型是,一個長方體因為高或長或寬的變化(擴大或縮小),或者是成為一個正方體,從而引起表面積的變化。
  • 六年級上學期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分類練習
    2.體積的計算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統一公式:底面積×高或橫截面面積×長1.已知底面積和高(橫截面面積和長),求體積例題1:一個長方體的木塊,橫截面積是8dm2,長是0.7dm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3.6《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微課視頻 | 課件 | 課課練 | 導學案 | 教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材第29、第30頁的內容及練習七第8~10題。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2.通過「猜想—驗證」的過程,獲取數學活動經驗。3.在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並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 幼兒教師招聘面試試講說課的區別
    對於面試而言,幼兒教師招聘面試無外乎考的就是試講和說課兩種主要形式,然後附加結構化答辯和技能。試講和說課同時考的比較少見,就算是兩種都考的,一般情況是說課佔的時間比重要小於試講的時間比重。今天,就幼兒教師招聘面試中的試講說課的區別來給大家提幾點要點。首先,考察側重點不一樣。